如果你已工作了3-5年,雖然每個月都有“穩(wěn)定”的收入,但相比身邊同齡人卻總覺得有差距,并且你對當下的工作早已失去激情,這時候你會怎么辦?
倘若你偶爾會為以上的情景糾結(jié),那么,很有可能是你遇到了“職業(yè)瓶頸”。
比如,我的好朋友小軍,他是一家C輪互聯(lián)網(wǎng)公司的產(chǎn)品副總裁,作為創(chuàng)始團隊在這家公司已經(jīng)干了6年。
前一陣子,我們時常在一起喝酒聊天,當然,話題也少不了談及彼此的工作。
記得有一次,小軍對我開門見山地說:“哥,這份工作我不想干了!”
聽到這句話,我感到十分詫異,于是問他,“你現(xiàn)在干的不挺好嗎?公司剛拿了一輪融資發(fā)展挺快,你既有不錯的薪水還有期權(quán),是不是找著下家了?”
沒想到,小軍搖了搖頭嘆了口粗氣。
“好啥??!我已經(jīng)年滿30了,感覺現(xiàn)在的職業(yè)狀態(tài)不是我想要的,每天都疲于一些瑣事,工作上根本沒有一丁點價值感,再干下去就廢了!”
“那你準備干什么呢?”,我盯著他暗淡無光的眼神接著問。
“我也不知道呢,反正覺得自己干點啥都比現(xiàn)在強,我現(xiàn)在每天去公司都像去上墳?!?/p>
“... ...”
很顯然,無論從職位還是收入來說,小軍得痛苦都是相對“高級”的煩惱,可他仍然會不自覺地掉入“職場瓶頸”這個黑洞。
這就像職場中流行的一個比喻,做一份工作就像娶了個媳婦,每隔三年一個坎,雙方感情出現(xiàn)裂痕,于是開始鬧別扭。
有的人鬧完別扭離了婚,從此往后各走各的;有的人鬧完別扭復合了,感情卻更勝從前。
其實,職場如情場,講究的都是心理戰(zhàn)。
為什么有的人明明已經(jīng)很努力,想要的卻始終得不到呢?
為什么有的人一年獲得了十年工作經(jīng)驗,而有的人卻十年如一日?
為什么有的人總能從工作中找到樂趣,而有的人卻在迷茫中無法自拔?
這其中的原因很簡單,因為絕大多數(shù)人雖看似忙碌,但實則是在被職場推著“被動成長”。
在心理學上,叫做“約拿情節(jié)”。
換句話說,趨利避害是人的本性。相比于改變,我們更害怕為自己設定目標,因為我們會被目標所需承受的困難所嚇到。
所以,我們往往不敢為自己設置可預見的目標,因為我們害怕隨之而來得壓力。
除此之外,我還將導致“職場瓶頸”的原因總結(jié)成了“3不”:
不想:不想有目標的壓力,導致自我驅(qū)動力缺失
不會:不會將能力與目標匹配,導致努力軌跡得錯位
不能:沒能掌握正確的方法,導致不能為自己高效賦能
人生就像S型,轉(zhuǎn)角才能見風景。
其實,對于職場得種種問題,有的人會把它當作絕境,有的人則把其當成機會。
這一切,取決于你是否擁有洞察本質(zhì)的心理學思維。
都說職場如戰(zhàn)場,而我認為,職場更像是一場心理博弈的戰(zhàn)爭。
因為心理學能幫你洞察人性,了解事情的本質(zhì),也能在處理人際關系時,更游刃有余地權(quán)衡利弊,幫你爭取到最佳收益。
人在職場,最重要的是順心,如果做不到這點,固然干不好工作賺不到錢,甚至還會失去人際關系的主動權(quán)。
工作中,我們時常會錯誤的認為努力可以代表一切,可時間長了,或許就會有人發(fā)現(xiàn),努力未必能換得領導賞識,也換不來周圍人的同情。
所以我們才常說:混職場,情商的作用遠大于智商。
推薦
你可能錯過的精彩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