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優(yōu)優(yōu)又叒叕去香港了,不出意外,她又要空箱去,滿載歸。
優(yōu)優(yōu)是那種開心要買包,不開心要買包,收禮物還是喜歡包的人。她問我“我那么喜歡包,是不是一種心理疾?。俊?/strong>
雖然不能簡單把過度偏好某種東西歸為為心理問題,但不可否認的是,這個東西很可能是一個替代品,用來彌補我們內心深處某種長期未被察覺的需求。
優(yōu)優(yōu)過一段時間就要去大肆采購,說是為了“彌補上班帶來的疲憊和創(chuàng)傷”,其實很多人都會這樣:
減了好久的肥,忍不住了,為了彌補心里的缺失,瘋狂吃吃吃。
上班好累啊,打開淘寶就忍不住下單買買買。
今天好像什么都沒干,不熬個夜就不舒服,所以熬著不睡覺。
用花錢、進食、熬夜補償自己之后,似乎就有一種滿足感。其實,所有的補償行為背后,都有一種力量推動著我們。
插圖 | 電視劇《家族的形式》01.
補償,源自內在匱乏
心理學家阿德勒最早提出“補償”的說法,他說:
補償,是因為個人所追求的目標、理想受到挫折,或者因為本身的某種缺陷而不能達成既定目標時,改變活動方向,以其他可能成功的活動來代替。
換句話說,因為我們內心有一份缺失性需要,就用很多外顯的行為來彌補,試圖達成內外的平衡。
可見,補償行為的根源是內在的某種匱乏。
就像我們常說的一句話,“一個人缺什么就會炫耀什么”,一定程度上講,的確如此。
我有個朋友,她是單親媽媽,工作很辛苦,薪水也不算太高,但她一直堅持送女兒去最好的英語培訓機構,價格可想而知。
孩子很懂事,很認真配合媽媽的安排,只是她的英語成績一直平平。
朋友不肯接受這樣的事實,所以變著法幫女兒學英語,直到有一天,她看到女兒偷偷用小刀在英語課本上劃了一個大大的叉。
其實,她一直知道女兒喜歡畫畫,但她覺得畫畫不行,只有出國才有前途。因為大學時,她差一點就要出國,但因為家里的變故,她沒能達成這個心愿。
這份缺憾成了她心里很大的一份期待,所以投射在了最愛的女兒身上。這就是對缺失性需要的補償,因為一直未被滿足,所以總是蠢蠢欲動。
有時候我們拼命進行外在的改變或者擁有,比如掙很多錢,買很多東西,甚至拼命地吃。
本以為自己會因此覺得充實和開心,但奇怪的是,改變一直在發(fā)生,那份需求卻從未絲毫的減少,甚至越來越貪婪。
因為補償一旦過度,就是一種縱容。
02.
過度補償,只會越補越缺
所謂過度補償,要么只是一再地外求,要么是在錯過的時間里極力滿足。
就像《人民的名義》里的趙德漢,被抓的那一幕讓人印象深刻。他貪污了兩億多,被抓時,他哭著說:“我一分錢都沒有花,不敢?!?/strong>
他接著說“我家祖祖輩輩都是農民,窮怕了。”
這就是一再外求的過度補償,從貧窮的家庭起步,他根本無法直面金錢的誘惑。其實,他需要的不是錢,而是看見內心那份貧窮留下的自卑。
有一個停不下來買買買的朋友,就是童年時很少被父母滿足,她很小的時候就對自己說,等自己長大了,不用靠爸媽了,一定要舍得對自己花錢,不虧待自己。
于是現(xiàn)在,她用不算多的工資,負擔著自己的各種賬單,但這種買并沒有讓她真的滿足,內在也并沒有真的得到補償。
除了一再外求,還有一種情況多見于父母對孩子,在孩子某個成長階段的缺失,成為父母的一份內疚和遺憾,所以在日后拼命地補償。
我有個求助者,在女兒6歲時,她就去了外地打工,留下她和奶奶住在一起。
鄰居不止一次地告訴她,女兒的奶奶身體不好,所以照顧不過來,女兒晚上放學還要干活,早上經常拿著一袋方便面一邊吃一邊去上學。
但緊張的夫妻關系和一貧如洗的家讓她一直逃避,直到女兒15歲,她和老公離了婚,然后重新組建了家庭。
離婚后,她把女兒接到了身邊,看著女兒矮小的身材,她總有一份深深的虧欠,因為這樣,一起生活后,她對女兒超乎尋常地上心。
從吃飯、穿衣到學習,必定事事囑托,遺憾的是,她這樣的“付出”換來女兒的反抗,甚至直接跟她說她要回老家。
她很不懂,女兒可憐兮兮時,明明那么乖巧懂事,媽媽對她如此上心時,她怎么會如此叛逆?
其實,這是媽媽一直在做自我補償,補償那個錯過女兒的自己,卻不管女兒真正的需要。
她已經過了那個極度渴望媽媽關注的時期,進入了敏感和爭取自我的青春期,媽媽這樣的補償,常??缭搅撕秃⒆拥牡拙€。
可見,過度補償,只會讓那份貪婪控制你的行為,補得越多,反而缺失越大。
03.
最好的補償
是與理想的自己相遇
我們不禁會問,難道錯過了就不能補償了嗎?當然不是。
需要,是我們內部的一種不平衡狀態(tài),表現(xiàn)為我們對內外環(huán)境條件的欲求。正因為需要未被滿足,才會激發(fā)我們的動機,去努力爭取和拼搏。
我們最需要的心理補償,確切地說,就是與自己的理想狀態(tài)靠近。
心理學家阿德勒說,我們每個人都有一份自卑情結,在它的指引下,我們會向自己及周邊的環(huán)境要。
就像很多人戀愛,會選擇一個像爸爸或者媽媽的人,以此來補償內心的需要。
但有一點可以肯定,只有我們自己才有能力靠近那個理想的自己。所以,面對補償行為,我們可以這樣做:
1)正視內心的那份缺失。
面對一些自己難以理解,或者控制不住的外在行為時,試著問問自己:我這樣做,到底會得到什么好處?這個好處就是內心的真正需求。
就像胡歌在出車禍受傷那段時間,會故意避開受傷的那一半臉,而他事業(yè)如日中天的狀態(tài),恰恰是他不再遮掩之后。
直視自己的缺失到底是因為不被滿足,怕被評價,還是內在匱乏。不對缺失躲躲閃閃,我們才會有真正的成長。
2)刻意練習。
我們需要的,不是外在行為的補償,而是內在的補償,這種補償,只有通過不斷地聯(lián)系提醒自己,才有可能彌補。
找到缺失是第一步,持續(xù)的練習才是最難的。但只要我們持續(xù)去練,大腦就會重新建立一套操作系統(tǒng),慢慢形成新的工作路徑。
那些你孜孜以求的,每天想著要得到的東西,未必是你真正想要的,它們都是迷惑你的障眼法,騙你只要得到了XX就能滿足。
我們真正的滿足,是靈魂不再饑渴,不再需要向外索取。最好的補償,從來都只在內在,去看見你的缺失和匱乏:
是太寂寞沒有人能陪伴,還是缺乏被理解、被認同,或者是父母關系、親密關系中的缺憾……
看到這些,你才能停下那些浮于表面的補償行為,不再被物欲掌控,活出主動的人生。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