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色国产,午夜在线视频,新黄色网址,九九色综合,天天做夜夜做久久做狠狠,天天躁夜夜躁狠狠躁2021a,久久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蘇軾簡歷

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享年66歲。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北宋一代文壇宗師。詩、詞、文、賦、書、畫等方面都有極高的造詣。,意思是古代車廂前面用作扶手的橫木,相當于今天小汽車的安全帶,有不可或缺之意。

三蘇:蘇洵,蘇軾,蘇轍
蘇門四學士:蘇門四學士是北宋文學家秦觀(秦少游)、黃庭堅、晁補之和張耒的并稱
蘇門六君子:黃庭堅、秦觀、晁補之、張耒、陳師道、李廌
唐宋八大家唐代,韓愈,柳宗元。

宋代,蘇洵,蘇軾,蘇轍,歐陽修,王安石,曾鞏。
宋代行書四大家:書法方面,蘇軾、黃庭堅、米芾、蔡襄,他排第一
三大行書:東晉王羲之的《蘭亭序》、唐代顏真卿的《祭侄季明文稿》、北宋蘇軾的《黃州寒食詩》,譽之為“天下三大行書”。
蘇黃:蘇軾和黃庭堅在宋代被認為是宋代詩歌最高成就的代表
蘇辛:北宋的蘇軾和南宋辛棄疾,宋代豪放派詞派,公認為是豪放詞派的開創(chuàng)者和主要代表人物

歐蘇散文方面他和他的老師歐陽修并稱“歐蘇”,被認為是宋代散文最高成就的代表,“歐文如潮,蘇文如海

繪畫與表哥文同學是北宋“湖州竹派”代表人物之一,擅長枯木、怪石、墨竹;

哲學方面是當時北宋關(guān)學、洛學、蜀學三大派中蜀學的代表人物;

史學方面也頗有見地,這個天才加全才在八大家中是唯一的

-------------------------------------------------------------------------------------------------------

宋仁宗景祐三年(1037年),出生與四川眉州眉山,天府之國

宋仁宗至和元年(1054年),蘇軾娶了王弗為妻,那時候蘇軾才十九歲,王弗十六

嘉祐元年(1056年),46歲的他帶著蘇軾、蘇轍兄弟,到益州拜訪知州張方平。益州(四川)知州張方平向來有慧眼識才的名聲,蘇洵特意帶上兩個兒子前去拜訪。張方平和蘇軾聊天之后認為蘇軾乃是奇才,,立馬寫了一封推薦信,讓蘇洵去找汴京的歐陽修,因為他知道,以他在文壇的影響,是不足以讓蘇洵父子名揚天下的..,歐陽修與張方平曾因政見分歧而交怨,一貫合不來,但在惜才薦才,獎掖后進上兩個人都有識見和胸襟。
宋仁宗嘉祐元年(1056年),47歲的蘇洵帶著21歲的蘇軾,19歲的蘇轍赴京參加科舉考試,雙雙中舉,一下子名動京師

蘇洵?三字經(jīng),“蘇老泉,二十七。始發(fā)奮,讀書籍。” 說的是蘇洵發(fā)奮讀書的故事。蘇洵一生大體分為三個階段,一是從童年到二十七歲之間的廢學游歷階段;二是從二十七歲到三十九歲之間的邊讀書應(yīng)考邊游歷山川的階段;從十八歲到三十七歲的二十年間,蘇洵參加過大小四次科舉考試,但每次都名落孫山,以失敗告終。三是從三十九歲后的苦學有成并文名滿天下的階段。不考了,后來朝廷特意通知他去參加應(yīng)試,他都沒有去。

蘇軾考科舉還有一個小故事,當時的主考官是歐陽修,有一篇最好的文章他以為是他的弟子曾鞏的,為了避嫌,給了一個第二名。其實,這篇文章是蘇軾的,科舉本來是第一名

當父子名動京師、正要大展身手時,突然傳來蘇軾蘇轍的

母親病故的噩耗。

1056年---1059,二兄弟隨父回鄉(xiāng)奔喪。為母守喪三年。

嘉祐四年(1059年)月守喪期滿回京。
嘉祐六年(1061年),中了制科考試,三年京察”,入第三等,在整個宋代為“百年第一。

制科考試是宋朝(南、北宋)的一種特殊的考試制度。

科舉考試每三年一次,而制科考試是不定期的。

制科考試的程序比科舉考試要繁瑣。參加制科考試的人員由朝廷中的大臣進行推薦,然后參加一次預(yù)試。最后由皇帝親自出考題。

制科考試的選拔非常嚴格。據(jù)說宋朝總共三百多年的歷史,科舉考試選了4萬多進士,而制科考試只進行過22次,成功通過的人只有41人。

制科考試分第一等、第二等、第三等、第三次等、第四等、第四次等、第五等

其中第三等是最高等(第一和第二等為虛設(shè)的)第五等最差,也就是說你可以拜拜了,沒你什么事了。

所有參加制科考試的人中,為第三等的人只有一位,就是蘇軾。

宋仁宗嘉佑六年(公元1061),朝庭任命26的蘇軾為大理評事、簽書陜西鳳翔府判官,陜西省寶雞市。蘇軾擔任的第一個官職,是鳳翔知府的助理官員。大致相當于現(xiàn)在的副市長。這位笑傲官場的千古英雄便從鳳翔這片黃土地,邁開了出仕的第一步。

按照北宋官府慣例,只有相當資歷的官員才能擔任“簽書判官廳公事”這樣知府、知州的助理官,而蘇軾這個二十六歲的年輕小伙子剛走上工作崗位,就擔任這個比較重要的職務(wù),主要是由于他在進士、制舉考試以及文章寫作方面出類拔萃的表現(xiàn)。

擴建東湖,可以說是蘇軾為鳳翔做過的意義最為深遠的一件好事。”鳳翔三年,改革衙前之役、查決囚犯、賑濟災(zāi)害、修筑東湖、為發(fā)展鳳翔酒業(yè)呼吁奔走,這些都是蘇軾為鳳翔人民做的實事好事??梢哉f,鳳翔是蘇軾政治生涯的起點,讓胸懷“致君堯舜”理想的書生完成了從紙上談兵到實戰(zhàn)演練的蛻變,仕途的歷練讓蘇軾的政治主張開始走向成熟。

鳳翔也是蘇軾文學創(chuàng)作的一個新起點,仕途為蘇軾的文學創(chuàng)作開拓了更為廣闊的視野,《鳳翔八觀》、《石鼓歌》、《太白山早行》《王維吳道子畫》等130余篇詩文和《喜雨亭記》、《凌虛臺記》等名篇佳作都成于鳳翔。蘇軾為鳳翔留下了一筆厚重的文化遺產(chǎn),他的文風和學風,也極大地影響和激勵了鳳翔一代代學子。

宋仁宗嘉佑八年,公元1063年,三年后還朝,判登聞鼓院,相當于宋朝的信訪機構(gòu)工作

-----------------------------------------------------------------------------------

(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年五月丁亥,蘇軾的第一個夫人王弗在京師逝世(今河南開封),結(jié)婚十一年因病逝世,蘇軾四十歲時曾作《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悼念亡妻。年僅27歲。

第二年,宋英宗治平三年(1066521),蘇軾的父親蘇洵病逝,蘇軾蘇轍兄弟扶柩返鄉(xiāng),守孝三年

10682月,王弗堂妹王潤之,嫁給蘇軾做繼室,比蘇軾小11歲

---------------------------------------------------------------------------------       

三年之后,宋神宗趙頊(XU)熙寧二年(公元1069),蘇軾從蜀返京還朝,震動朝野的王安石變法開始。王安石和蘇軾這兩位北宋時期最偉大的詩人盡管政見不和,他們之間在政治上相互寬容和在文學上的互相傾慕,蘇軾的職位不高,王安石卻已經(jīng)是權(quán)傾一時的當朝宰相。王安石是主張變法的新黨領(lǐng)袖,而蘇軾則是站在反對新法的舊黨一邊。作為文人,他們是相互尊重相互傾慕的,但在政治上,兩人的治國方略卻相去甚遠。蘇軾的許多師友,包括當初賞識他的恩師歐陽修在內(nèi),因反對新法與新任宰相王安石政見不合,被迫離京。朝野舊雨凋零,蘇軾眼中所見,已不是他二十歲時所見的 “平和世界”。

自請出京

宋神宗熙寧四年(1071)蘇軾上書談?wù)撔路ǖ谋撞?。王安石很憤怒,讓御史謝景在皇帝跟前說蘇軾的過失。蘇軾于是請求出京任職:惹不起,躲得起。

熙寧四年至熙寧七年(1074年)蘇軾36歲,被派往杭州任通判、相當于副省長(或轄市副市長)

宋神宗熙寧四年,39歲的蘇軾,浪漫的初遇歌姬12歲的王朝云,西湖名妓。蘇軾愛幸之,納為常侍。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詩明寫西湖旖旎風光,而實際上寄寓了蘇東坡初遇王朝云時為之心動的感受。朝云時年十二歲,雖然年幼,卻聰慧機敏,由于十分仰慕東坡先生的才華,且受到蘇軾夫婦的善待,十分慶幸自己與蘇家的緣份,決意追隨東坡先生終身。朝云與蘇軾的關(guān)系很奇特。她與蘇軾共同生活了二十多年,特別是陪伴蘇軾度過了貶謫黃州和貶謫惠州兩段艱難歲月,但一直沒有蘇軾夫人或妻子的名號,只是到了黃州后才由侍女改為侍妾。

熙寧七年秋八月,蘇軾已因與當權(quán)者政見不和,被轉(zhuǎn)遷至密州(山東濰坊的諸城市。)任知州,地方行政長官,相當于省轄市市長

生活上的漂泊,政治上的失意,更兼夜夢與亡妻相遇,十年間的感情積溢,催發(fā)出了這首斷人肝腸的《江城子·乙卯正月十二日夜記夢》: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何處話凄涼??v使相逢應(yīng)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xiāng),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唯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那幾年北方邊界戰(zhàn)事頻繁,四十歲的蘇軾苦于不能親臨邊關(guān),為國效力,便在詞中發(fā)揮想象從此便有了另一首意義深遠的《江城子》:“老夫聊發(fā)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jié)云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边@也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一首豪放詞。

1076年(宋神宗熙寧九年)中秋在密州,那一年的中秋,蘇軾在月光下默默地喝酒。將人情世故,壯志未酬統(tǒng)統(tǒng)斟入酒杯一飲而盡。那一刻,他竟有了一種醍醐灌頂,大徹大悟的感覺,這首詞以月起興,與弟蘇轍七年未見之情為基礎(chǔ),圍繞中秋明月展開想象和思考,把人世間的悲歡離合之情納入對宇宙人生的哲理性追尋之中,反映了作者復(fù)雜而又矛盾的思想感情,又表現(xiàn)出作者熱愛生活與積極向上的樂觀精神。寫下這篇曠世的《水調(diào)歌頭》:

《水調(diào)歌頭》(明月見時有)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何事 一作:何時;又恐 一作:惟 / 唯恐)
轉(zhuǎn)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yīng)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熙寧九年1076,蘇軾在密州曾寫過一首著名的《蝶戀花》:
花褪殘紅青杏小。
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
枝上柳綿吹又少,
天涯何處無芳草。
墻里秋千墻外道。
墻外行人,墻里佳人笑。
笑漸不聞聲漸悄,
多情卻被無情惱。

熙寧十年(1077年)四月至元豐二年(1079年)三月在徐州任知州、治理黃河水患。蘇軾上任后的三個月,一場百年不遇的洪水浩浩湯湯地來了,蘇軾親自來到抗洪第一線,布衣草屨,結(jié)廬城土,幾過家門而不入。在他的組織、指揮和影響下,全城軍民萬眾一心,眾志成城,終于避免了一場大水灌城的慘劇。蘇東坡在徐任職期間,不僅給徐州留下了眾多的歷史遺跡,如黃樓、快哉亭、放鶴亭、東坡石床、蘇堤等,而且還對徐州風土民情有著美好的記述,傳承著徐州悠久的歷史和文化。這期間,他寫了170多首詩詞,特別是那篇膾炙人口的散文——《放鶴亭記》“

蘇軾43歲在徐州(今屬江蘇)任太守時所作《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棗花簌簌衣巾落棗花,村南村北響繰車,牛衣古柳賣黃瓜。酒困路長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門試問野人家。”

在蘇軾罷任去湖州時,彭城父老紛紛從四面八方聚集而來,在蘇軾的馬前,他們捧藍獻花,洗盞呈酒,為這位使君祝福。蘇軾激動不已,揮淚寫下了《江城子.別徐州》:

天涯流落思無窮,既相逢,卻匆匆。摧手佳人,和淚斬殘紅。為問東風余幾許?春縱在,與誰同。

隋堤三月水溶溶,背歸鴻,去吳中?;厥着沓?,清泗與淮通。欲寄相思千滴淚,流不到,楚江東。

宋神宗元豐二年(公元1079年),蘇軾四十三歲,調(diào)任湖州知州,市長。在湖州蘇軾僅僅做了三個月“父母官”。七月底就因“烏臺詩案”被御史臺派人逮捕進京。盡管只有短短的三個月,卻讓蘇東坡過足了山水癮,留下了七十多篇詩文,也讓湖州百姓記住了這位祈雨禱晴、憫農(nóng)又貪嘴愛玩的太守。

上任后,他即給皇上寫了一封《湖州謝表》,蘇軾是詩人,這本是例行公事,個別詩句被新黨抓住小辮子,誣陷蘇軾諷刺政府,莽撞無禮,對皇帝不忠,如此大罪可謂死有余辜了。

他們又從蘇軾的大量詩作中挑出他們認為隱含譏諷之意的句子,一時間,朝廷內(nèi)一片倒蘇之聲。這年七月二十八日,蘇軾上任才三個月,就被御史臺的吏卒逮捕(烏臺,即御史臺,因其上植柏樹,終年棲息烏鴉,故稱烏臺)。

,解往京師,受牽連者達39人,官位最高的就是司馬光。蘇軾坐牢4個月,103天,從被捕到釋放,一共經(jīng)歷了5個月。幾次瀕臨被砍頭的境地這就是北宋著名的“烏臺詩案”, 是北宋年間的一場文字獄。為了避免麻煩,家人燒了他大部分與友人的通信和手稿,后來蘇軾發(fā)現(xiàn)自己的手稿殘存著不過三分之一,烏臺詩案成為蘇軾粉絲和中國古典文學的一大遺憾。當年7月官差用鎖鏈兇殘地拷走了這位在中國歷史上首屈一指的大文學家。自發(fā)來送行的湖州百姓站在路的兩旁淚流滿面,默默無聲。這是公元一零七九年的七月二十八日,中國文學史上最昏暗的一天。持續(xù)四十多天的拷打,逼供。最終成就了這場著名的“烏臺詩案?!辟H謫黃州

烏臺詩案這一巨大打擊成為他一生的轉(zhuǎn)折點。新黨們非要置蘇軾于死地不可。救援活動也在朝野同時展開,不但與蘇軾政見相同的許多元老紛紛上書,連一些變法派的有識之士也勸諫神宗不要殺蘇軾。王安石當時退休金陵,也上書說:“安有圣世而殺才士乎?”在大家努力下,這場詩案就因王安石“一言而決”,蘇軾得到從輕發(fā)落,貶為黃州(今湖北黃岡)團練副使。幸虧北宋時期在太祖趙匡胤年間既定下不殺士大夫的國策,蘇軾才算躲過一劫。

---------------------------------------------------------------------

被貶黃州

出獄以后,宋神宗元豐三年(1080)二月初被貶滴至湖北黃州。蘇軾被降職為黃州(今湖北黃岡市)團練副使(相當于現(xiàn)代民間的自衛(wèi)隊副隊長)。涅磐重生,走出了一個與眾不同的蘇東坡。蘇軾在此生活了四年零兩個月。這個職位相當?shù)臀?,并無實權(quán),而此時蘇軾經(jīng)此一役已變得心灰意冷,蘇軾到任后,心情郁悶,曾多次到黃州城外的赤壁山游覽,寫下了《赤壁賦》、《后赤壁賦》和《念奴嬌·赤壁懷古》等千古名作,以此來寄托他謫居時的思想感情。于公余便帶領(lǐng)家人開墾城東的一塊坡地,種田幫補生計。東坡雪堂,“東坡居士”的別號便是他在這時起的

《卜算子》.“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誰見幽人獨往來?飄渺孤鴻影。驚起卻回頭,有恨人無人省。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p>

《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余獨不覺,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臨江仙·夜歸臨皋》夜飲東坡醒復(fù)醉,歸來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鳴。敲門都不應(yīng),倚杖聽江聲。
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夜闌風靜縠(hú )紋平。小舟從此逝,江海寄余生。

《念奴嬌·赤壁懷古》。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fā)。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游,多情應(yīng)笑我,早生華發(fā)。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5]

東山再起

1084年四月(元豐七年),蘇軾離開黃州在這個生活了四年零兩個月的地方,奉詔赴河南汝州就任。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蘇軾只能委任汝州,在去汝州上任的路上,他路過廬山、石鐘山,留下了那首“橫看成嶺側(cè)成峰, 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的《題西林壁》和《石鐘山記》,途經(jīng)南京,特意去拜訪了隱居在此的王安石,兩位當年的政敵,多年之后再次重逢,無限感慨,唏噓不已。那一年,蘇東坡四十九歲。由于長途跋涉,旅途勞頓,蘇軾的幼兒不幸夭折。汝州路途遙遠,且路費已盡,再加上喪子之痛,蘇軾便上書朝廷,請求暫時不去汝州,先到常州居住,后被批準。

當他準備要南返常州時,神宗駕崩。常州一帶水網(wǎng)交錯,風景優(yōu)美。他在常州居住,既無饑寒之憂,又可享美景之樂,而且遠離了京城政治的紛爭,能與家人、眾多朋友朝夕相處。于是蘇東坡終于選擇了常州作為自己的終老之地。 

宋元豐八年(1085年10月15日)蘇軾受命復(fù)朝奉郎宋初為文散官,秩正六品上,知登州,這一年他五十歲。登州(蓬萊)。

自常州趕到登州后才五天,又接到調(diào)令,要求其立即回京,任禮部郎中一職。四個月后,以禮部郎中被召還朝

元豐八年1085年神宗病逝,二月宋哲宗即位沿用。高太后以哲宗年幼為名,臨朝聽政,,宋哲宗繼位,因哲宗年幼。她以太皇太后身份聽政。高太后廉潔自奉,處事公正,她垂簾聽政期間,朝政比較清明,她因此也被稱為女中堯舜司馬光重新被啟用為相,以王安石為首的新黨被打壓。

宋神宗元豐八年1085年,趙頊去世、蘇軾被召回汴京河南開封,東山再起(得益于高太后的垂青)

1086年,在朝半月,升起居舍人,負責記載皇帝的言行

1086年)三個月后,升中書舍人,地位比起居舍人高,掌管起草詔書。

1087年,不久又升翰林學士知制誥,皇帝最親近的顧門兼秘書,權(quán)力極大

1088年,知禮部貢舉,特命主掌貢舉考試

當蘇軾看到新興勢力拼命壓制王安石集團的人物及盡廢新法后,蘇軾對舊黨執(zhí)政后,暴露出的腐敗現(xiàn)象進行了抨擊,由此,他又引起了保守勢力的極力反對,于是又遭誣告陷害。 蘇軾至此是既不能容于新黨,又不能見諒于舊黨,因而再度自求外調(diào)。

元祐四年(1089年),蘇軾任龍圖閣學士知杭州。故地重游,別有一般滋味在心頭。在杭州的兩年里,他疏浚了茅山、鹽橋二河,修筑了蘇堤,并上疏太湖災(zāi)情,做了不少實事。筑建蘇堤。蘇堤春曉是著名的西湖十景之一,三潭映月。蘇軾在杭州過得很愜意,自比唐代的白居易

元祐六年(1091年),他又被召回朝。但不久又因為政見不合,

元祐六年1901八月調(diào)往潁州任知州、潁州西湖,安徽阜陽。蘇軾到穎州遇到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八丈溝開挖工程,由于前些年,開封連年遭遇水災(zāi),潁州周邊的幾個地方也鬧水患,他們主張開挖八丈溝, 蘇軾經(jīng)過對穎河和淮河實地測量和考察,取得了系統(tǒng)的水文資料,蘇軾堅決反對開挖八丈溝?!∽罱K朝廷相信了蘇軾,決定停工,八丈溝停挖,穎州至少免除了十八萬夫役和三十七萬貫石錢米。

元祐七年(1092年)二月任江蘇揚州知州、蘇軾穎州出任軍州事,不到一年,又被調(diào)往揚州出任軍州事。蘇軾在揚州任上僅半年光景,時間雖短,但他努力革新鼎故,做了幾件深得人心的好事。為民請命每年所欠官稅。雖說各種積欠并沒有免除,只是放寬期限一年,但老百姓也可以喘一口氣了

元祐八年(1093年)九月任定州知州。河北。五十八歲那年,也就是公元一零九三年的八月,與他同甘共苦的妻子閏之在京城去世了,這對蘇軾是一個不小的打擊,但還未待從悲傷中緩過來,一個月后,又是一紙調(diào)令,命他去定州出任軍州事。百姓贊曰:蘇公僅知定州不到半年,卻為民造福無限。

公歷1093825王潤之卒于京師’, 1047—1093,享年46歲

---------------------------------------------------

元祐八年高太后去世,哲宗執(zhí)政,新黨再度執(zhí)政,

紹圣元年(1094年)六月,已經(jīng)年近花甲的蘇軾,別為寧遠南省永州市)軍節(jié)度副使,在蘇軾還未到達貶所之時,又下調(diào)令,再次被貶至更為遙遠的惠陽(今廣東惠州市),這個人竟然是蘇軾早在鳳翔做判官的時候與之拼命結(jié)交的人里面的一個。兩個人曾一起游山玩水,指點江山。就是這么一位“老朋友”,在拜相之后的第一件事竟然是以“諷斥先朝”的罪名,將蘇軾便到了這么遙遠的地方。這一千五百里的路途,從中原走到嶺南,實在是未卜之旅。他決定把家屬交給弟弟子由,并遣散所有姬妾,只與朝云和兩個小兒子一同前往。

紹圣三年八月1096,王朝云逝世,三十四歲,葬于惠州西湖孤山

紹圣四年(1097年),年已62歲的蘇軾被一葉孤舟送到了荒涼之地海南島儋州(今海南儋縣)。據(jù)說在宋朝,放逐海南是僅比滿門抄斬罪輕一等的處罰。儋州,今海南島內(nèi),這一次真的是要遠渡重洋了,貶謫地竟然到了中國的本土之外,這也足見那些當權(quán)小人們是黔驢技窮了。儋州的生涯對于六十四歲的蘇軾來講,是非常難挨的, 他把儋州當成了自己的第二故鄉(xiāng),“我本儋耳氏,寄生西蜀州”。他在這里辦學堂,介學風,以致許多人不遠千里,追至儋州,從蘇軾學。在宋代100多年里,海南從沒有人進士及第。但蘇軾北歸不久,這里的姜唐佐就舉鄉(xiāng)貢。為此蘇軾題詩:“滄海何曾斷地脈,珠崖從此破天荒?!?人們一直把蘇軾看作是儋州文化的開拓者、播種人,對他懷有深深的崇敬。在儋州流傳至今的東坡村、東坡井、東坡田、東坡路、東坡橋、東坡帽等等,表達了人們的緬懷之情,連語言都有一種“東坡話”。

----------------------------------------------------------------------------

蘇軾就這樣過了三年,公元一一零零年,哲宗去世,徽宗即位,大赦天下,蘇軾終于離開了這座天涯海角的孤島,北上大陸。臨行前留下詩篇,其中有“九死南荒吾不恨,茲游奇絕冠平生!”之句,慷慨豪邁,六十五歲的蘇東坡,底氣依然十足!蘇東坡是以一個勝利者的姿態(tài)回來的!他所到之處,當?shù)匕傩站鶌A道迎接,歡聲雷動

徽宗即位后,蘇軾被調(diào)廣西廉州安置、舒州(安徽省安慶)團練副使、湖南永州安置。

宋徽宗年(1101年)大赦,復(fù)任朝奉郎北歸途中,于建中靖國元年七月二十八日(1101年8月24日)病逝于常州(今屬江蘇)。葬于汝州郟城縣(今河南郟縣),享年六十五歲。66歲。歷經(jīng)千古第一仁君宋仁宗,以及宋英宗,宋神宗

宋哲宗,宋徽宗五位皇帝還有一位賢明的高太后,

蘇軾今存四千多首詩詞。他的題畫詩的代表作《惠崇春江曉景》: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元豐八年(1085),作者在汴京見僧惠崇所畫《春江晚景》后,寫絕句二首,此其一?;莩绠嬛两癫淮?。
【原文】
竹外桃花三兩枝,
春江水暖鴨先知。
蔞高滿地蘆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時。
題西林壁
【題解】
選自《東坡七集》。作者元豐七年(1084)由黃州貶所改遷汝州(今在河南臨汝)團練副使,道中游廬山西林寺,因題壁留詩。
【原文】
橫看成嶺側(cè)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飲湖上初晴后雨(其二)
【題解】
詩作于熙寧六年(1073)春天杭州西湖上。作者以絕世的天才,宦游物華天寶的杭州,為名山勝水所陶醉,揮筆寫下了許多描繪湖山美景的佳作。此詩是他杭州風景詩中傳誦最廣的絕唱之一。
【原文】
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和子由澠池懷舊
【題解】
見《東坡七集》。嘉佑六年(1061),作者赴任陜西路過澠池(今屬河南)。其弟蘇轍送作者至鄭州,然后返回京城開封,但眷眷手足之情難遣,寫了首《懷澠池寄于瞻兄》寄贈。此詩為作者的和詩。
【原文】
人生到處知何似?應(yīng)似飛鴻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fù)計東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壞壁無由見舊題。
往日崎嶇今記否?路長人困蹇驢嘶。
六月二十七日
望湖樓醉書五絕(其一)
【題解】
詩作于宋神宗熙寧五年(1072),時蘇軾任杭州通判。原共五首,此第一首。望湖樓,五代時吳越王錢氏所建,又名看經(jīng)樓、先德樓,在西湖邊。
【原文】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
卷地風來忽吹散,望湖樓下水如天。
汲江煎茶
【題解】
《汲江煎茶》一詩中,作者蘇軾取材描寫了如何汲水、煎茶以及其他飲茶的日常生活瑣事,寫得詩意盎然,引人入境。
【原文】
活水還須活火烹,自臨釣石取深清:
大瓢貯月歸春甕,小杓分江入夜瓶。
雪乳已翻煎處腳,松風忽作瀉時聲。
枯腸未易禁三碗,坐聽荒城長短更。
水龍吟
次韻章質(zhì)夫楊花詞
【題解】
選自《東坡先生全集》。章質(zhì)夫作《水龍吟》楊花詞,蘇依韻和作此詞。全篇層層鋪敘,句句都是寄托之筆,且把楊花、思婦、“我”,這三種本來毫不相干的形象加工錘煉成一個三位一體的全新的藝術(shù)形象。
【原文】
似花還似非花,也無人惜從教墜。拋家傍路,思量卻是,無情有思??M損柔腸,困醋嬌眼,欲開還閉。夢隨風萬里,尋郎去處,又還被鶯呼起。
不恨此花飛盡,恨西園、落紅難綴。繞來雨過,遺蹤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塵土,一分流水。細看來、不是楊花,點點是離人淚。
水調(diào)歌頭
【題解】
見《東坡先生全集》,題為“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此詞中作者田中秋的圓月聯(lián)想到人間的離別,自人及月,從古至今,表達了其對一切經(jīng)受離別之苦的人的美好祝愿。
【原文】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zhuǎn)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yīng)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念奴嬌·赤壁懷古
【題解】
選自《東坡樂府》。蘇軾于宋神宗元豐二年(1079)因有名的“烏臺詩案”被捕下獄,經(jīng)多方營救,最后貶至黃州團練副使。元豐五年(1082)七月至十月間,他兩次游歷黃州城西的赤壁(赤鼻磯),三詠赤壁,先后寫下《念奴嬌·赤壁懷古》和前后《赤壁賦》三篇不朽的絕作。
【原文】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fā)。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游,多情應(yīng)笑我,早生華發(fā)。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
西江月(并序)
【題解】
這首詞作于元豐五年(1082)三月,當時蘇軾被貶放黃州,一場大病初愈,正值景色宜人、春意盎然的時節(jié),與友人同游蘄水清泉寺,頓覺精神格外爽朗。于是便用生花妙筆,以明朗的色彩,描繪出秀麗無比的暮春景色,充滿春春活力。
【原文】
頃在黃州,春夜行蘄水中,過酒家,飲酒醉,乘月至一溪橋上,解鞍,曲肱醉臥少休,及覺春曉亂山攢擁,流水鏘然,疑非塵世也,書此語橋住上。

照野(左氵右彌)淺浪,橫空隱隱層霄。障泥未解玉驄驕,我欲醉眼芳草。
可惜一溪風月,莫教踏碎瓊瑤。解鞍敧枕綠楊橋,杜宇一聲春曉。
臨江仙·夜歸臨皋
【題解】
選自《東波先生全集》。該詞題為“夜歸臨皋”。全詞所敘作者蘇軾夜飲東坡雪堂、醉歸臨皋亭寓所之事,抒發(fā)了作者意欲獲得自由的情懷。
【原文】
夜飲東坡醒復(fù)醉,歸來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鳴,敲門都不應(yīng),倚杖聽江聲。
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夜闌風靜?紋平。小舟從此逝,江海寄余生。
定風波
【題解】
見《東坡先生全集》。此詞寫作者在風雨中吟嘯徐行從容自如的神態(tài),反映其坦蕩的胸襟及開朗的情緒,并隱含了其對待貶謫生活的態(tài)度。
【原文】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余獨不覺。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厥紫騺硎捝?,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賀新郎
【題解】
選自《東坡先生全集》。此詞系作者借美人遲暮寄托傷時感世、懷才不遇之情。全詞采用比興、襯映和烘云托月的手法,寫得儲蓄、蘊藉,耐人尋味。
【原文】
乳燕飛華屋,悄無人、桐陰轉(zhuǎn)午,晚涼新浴。手弄生綃白團扇,扉手一時似玉。漸困倚、孤眠清熟。簾外誰來推繡戶?枉教人夢斷瑤臺曲。又卻是,風敲竹。
石榴半吐紅巾蹙,待浮花浪蕊都盡,伴君幽獨。秾艷一枝細看取,芳心千重似束。又恐被、西風驚綠??啻镁齺硐虼?,花前對酒不忍觸。共粉淚,兩簌簌。
江城子·密州出獵
【題解】
此詞作于宋神宗熙寧八年(1075),作者蘇軾借出獵一事抒發(fā)了愛國豪情,表達了他熱望得到朝廷重用、為國效力以急切愿望。
【原文】
老夫聊發(fā)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
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jié)云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題解】
此詞見《東坡先生全集》,作者以虛實相襯的手法寫出自己對去世十年的妻子正弗既真摯濃烈,又曲折多變的思念之情。乙卯,熙寧八年(1075),蘇軾時為密州(今山東省渚城縣)知州。
【原文】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v使相逢應(yīng)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xiāng)。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蝶戀花
【題解】
此詞選自《東坡先生全集》。題為“春景”。該詞通過描寫遠方的晚春景色,感嘆春光易逝,佳人難見的情懷,曲折地表達了作者被貶謫時的復(fù)雜心情。
【原文】
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
墻里秋千墻外道。墻外行人,墻里佳人笑。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
浣溪沙
【題解】
自《東坡樂府》。此詞作于徐州,原作一組共五首,題下有小序云:“徐門石潭謝雨,道上作五首。潭在城東二十里,常與泗水增減,清濁相應(yīng)?!边@五首詞都是寫農(nóng)村的風土人情,宛若五幅農(nóng)村風俗畫,生動自然,淺近貼切。
【原文】
簌簌衣巾落棗花,村南村北響繰車,牛衣古柳賣黃瓜。
酒困路長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門試野人家。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蘇軾年表新編
蘇東坡這被“說走就走”的漂泊一生啊
趣味測試 | 東坡名篇創(chuàng)作地,你了解多少?
千古風流一東坡
關(guān)于蘇軾的故事
蘇東坡詩詞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wù)
熱點新聞
分享 收藏 導(dǎo)長圖 關(guān)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quán)!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