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世紀以來,比較哲學取得了巨大的進展,其中中國哲學家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中西印哲學導論》就是碩果之一。作者張祥龍教授多年來在比較哲學研究領域進行了卓越的探索,作為國內和國際上多文明比較哲學的代表性學者,為深化哲學的理解、建構各文明哲學之間的對話,帶來了諸多啟發(fā)。
《中西印哲學導論》是一本帶有普及性的哲學導論,按照哲學領域中重要的一些主題闡發(fā)了中國、西方和印度三種哲學的觀點,比如哲學的定義、終極實在、真理和知識、道德哲學、政治哲學、美學等,在比照和互文中呈現(xiàn)不同文明的哲學特質。
張祥龍
西元1949年生于香港九龍,后隨父母遷居北京。美國紐約州立布法羅大學哲學博士,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主要研究方為現(xiàn)象學、儒家哲學、比較哲學。已出版著作:《海德格爾思想與中國天道》《海德格爾傳》《從現(xiàn)象學到孔夫子》《當代西方哲學筆記》《西方哲學筆記》《思想避難:全球化中的中國古代哲理》《德國哲學、德國文化與中國哲理》《復見天地心》《家與孝》《儒家哲學史講演錄(四卷)》等。
序
開講辭
第一章 什么是哲學?
第二章 西方哲學的誕生和希臘哲學家
第三章 語言塑造哲學,東方哲學家
第四章 西方的終極實在觀
第五章 中國古代的終極實在觀
第六章 古印度的終極實在觀和中西印對比
第七章 西方傳統(tǒng)哲學中的認識論
第八章 先秦真知觀
第九章 古印度的直覺真知觀及中西印真知觀比較
第十章 西方倫理學的特點(一)
第十一章 西方倫理學的特點(二)
第十二章 中國古代的倫理學思想
第十三章 西方政治哲學
第十四章 中國古代的政治哲學
第十五章 美的體驗和西方哲人的美論
第十六章 印度古代哲學的美學含義及印度詩學
第十七章 華夏哲理的美感和詩樂境界(一)
第十八章 華夏哲理的美感和詩樂境界(二)
第十九章 當代西方哲學思潮(一)
第二十章 當代西方哲學思潮(二)
第二十一章 當代西方哲學思潮(三)
參考文獻
索 引
后 記
序
世上已經(jīng)有過許多種哲學導論,但眼下這一本卻有獨特之處。首先,如其書名所示,它不僅不局限于西方哲學的框架,而且也不止于以西方哲學為主,再添上一些非西方的哲學以為附庸,而是從基底結構上就是三體的。
當本書及其序言已經(jīng)完成之后,一個偶然機會,看到余敦康先生的《哲學導論講記》(北京大學出版社,2018年)。它也是以中、西、印三個哲學傳統(tǒng)為主導而構成的,突破了以往哲學導論的窠臼,但與眼下這本書仍有重大差異。除了雙方的理解視野、哲學觀和論述風格等方面的不同之外,還有兩個構造方式上的區(qū)別。
首先,余書基本上是平行地闡述三個傳統(tǒng),雖有一些宏觀的對比,但不像本書這樣,讓三種哲學以各自的方式參與到對各種哲學問題的解決中來,并在其中產(chǎn)生纏斗。其次,余書中,作者直接表述自己對三大傳統(tǒng)的理解,而本書則主要通過與哲學原著的對話來闡釋。
也就是說,它承認并尊重中國、西方和印度的哲學傳統(tǒng)的相互獨立性,盡量原本地揭示它們各自的哲理特色,特別是各自獨到的思想技藝和方法,并讓它們相互摩擦和對話,既有相互欣賞的好話,也有相互批評的冷言,以便讀者(當初是聽講的學生)產(chǎn)生痛切的思想邊緣感。
其次,當初講授這門課時,沒有用教科書,而是采用了三家的哲學原著,通過解讀它們來激發(fā)學生們比較原本的哲理感受,逐漸習慣于與古今中外的偉大哲學家們直接交流。
再次,此書主張哲學是對邊緣問題的各種合理探討,與流行的“世界觀”“方法論”“總規(guī)律”“科學的科學”“批判理性”“澄清語言的邏輯結構”等說法都不同?!斑吘墶币馕吨幱诎雽嵃胩摰木车?,超出了現(xiàn)成的理性手段,要面對深邃的不可測,但畢竟還是站在廣義理性之中,要講出一番道理,可加深我們對自己生存和所面對世界的理解,而不只是激發(fā)感覺和形成信念。
所以哲學不是科學,當然也不是科學的科學,而科學在其邊緣處或大變革時,倒可能是哲學。以下解說此“邊緣性”時,甚至引用了量子力學解釋中的“非定域性”的例子。當然,這只是激發(fā)思考的手段,并非認為一定要通過非定域性來理解哲學的邊緣特點。同理,哲學不同于宗教和藝術,但在后兩者的邊緣處,也可發(fā)現(xiàn)投入生命的和活潑動人的哲學。
書名只叫“哲學導論”,而非“比較哲學導論”,是因為此書的重心在探討“什么是哲學?”,而不是對各種哲學進行比較,后者只是進入前者的隧橋之一。在今天,不具備哲學的“他者”視野,或超出某一種哲學傳統(tǒng)的格致工夫,就難以領會哲學本身的微妙含義??梢哉f,哲學已經(jīng)進入了一個“之間”化的時代。
沒有在諸哲學傳統(tǒng)之間的“惚恍”(《老子》21章)體驗,就不會有哲學理解本身的真際與可信。之所以僅僅討論中、西、印三方,是因為我的知識局限。事實上,任何民族的深遠文化傳統(tǒng)中,都可能蘊含著哲學,關鍵是我們的思想眼力能否看出它們來。
此書源于我在北京大學、山東大學和中山大學的多年授課(成稿詳情見本書后記)。與學生和助教們的互動,不僅有助于我相關思考的持續(xù)深化,而且讓我時或體會到思想的愉悅乃至邊緣情境,而這樣的對話,現(xiàn)在也可以通過文本來進行了。
此課主要使用兩套原著教材,一套是商務印書館出版的《西方哲學原著選讀》,另一套是我自編的《“哲學概論”課教學資料》(正文及注釋中簡稱《資料》),以復印本形式在校內流傳,主要包括古代中國、古代印度和現(xiàn)代西方哲學的原著節(jié)選和某些注解。后者沒有正式出版,可喜的是,本書編輯已經(jīng)將此《資料》的電子版放到網(wǎng)上,讀者通過書末“參考文獻”開頭處的二維碼,即可閱讀。
壬午年(2002),我為那套自編的《資料》寫了一篇前言,讓我來引述其中的一段話,以追懷這18年來的教學與思想經(jīng)歷,激勵正要叩響哲學門扉的有心人:“為了引出哲理思索的原發(fā)趣味,不僅要突破一個人或一派人的理論框架,還需要突破某一個文化或文明的思想定式,盡量在不同文化的哲理思考的對比中來領會哲理活動的根本豐富性、變易性和相映成趣的效應。'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風云變態(tài)中。’非如此,則無由見得人類思維百川奔海、互激互蕩的驚濤駭浪和洋洋大觀,生不出至奇至偉的大感受?!?nbsp;
張祥龍庚子年(2020)
秋日寫于北大暢春園
責任編輯:慊思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