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考古發(fā)現(xiàn),漢代度量衡器“權(quán)”,以此推算古方劑量,解決了歷史上古方劑量的一大疑案,對仲景學(xué)說的教學(xué)、科研、攻關(guān)、臨床意義重大!
漢代與現(xiàn)代處方劑量換算:
1石 = 四鈞 = 29760克。
1鈞 = 三十斤 = 7440克。
1斤 = 16兩 = 248克 = 液體250毫升。
1兩 = 24銖 = 15.625克。
1圭 = 0.5克。
1撮 = 2克。
1方寸匕 = 藥末,約2克(金石類藥末,約2.74克,草木類藥末,約1克)。
半方寸匕 = 一刀圭 = 一錢匕 = 1.5克。
一錢匕 = 1.5~1.8克。
一銖 = 0.65克。
一銖 = 100個黍米的重量。
一分 = 3.9~4.2克。
1斛 = 10斗 = 20000毫升。
1斗 = 10升 = 2000毫升。
1升 = 10合 = 200毫升。
1合 = 2龠 = 20毫升。
1龠 = 5撮 = 10毫升。
1撮 = 4圭 = 2毫升。
1圭 = 0.5毫升。
1引 = 10丈 = 2310厘米。
1丈 = 10尺 = 231厘米。
1尺 = 10寸 = 23.1厘米。
1寸 = 10分 = 2.31厘米。
1分 = 0.231厘米。
梧桐子大 = 黃豆大。
蜀椒一升 = 50克。
葶藶子一升 = 60克。
吳茱萸一升 = 50克。
五味子一升 = 50克。
半夏一升 = 130克。
虻蟲一升 = 16克。
附子1枚,大者 = 20~30克。
附子1枚,中者 = 15克。
強烏頭1枚,小者 = 3克。
強烏頭1枚,大者 = 5~6克。
杏仁10枚,大者 = 4克。
梔子10枚,平均 = 15克。
瓜蔞1枚,大小平均 = 46克。
枳實1枚,約 = 14.4克。
石膏雞蛋大1枚,約40克。
厚樸1尺,約 = 30克。
竹葉一握,約 = 12克。
1、桂枝湯方:(《傷寒論》原文,第12條)。
桂枝(去皮)三兩、芍藥三兩、甘草(炙)二兩、生姜三兩(切片)、紅棗十二枚(切開)。右五味,?咀三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適寒溫,服一升。服已須臾,啜熱稀粥一升余,以助藥力,溫服令一時許,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離,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盡劑;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間,半日許令三服盡。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時觀之,服一劑盡,病證猶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劑。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惡”等物。
2、桂枝加桂湯方:(《傷寒論》原文,第117條)。
桂枝(去皮)五兩、芍藥三兩、生姜三兩(切片)、甘草(炙)二兩、紅棗十二枚(切開)。右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本云:桂枝湯,今加:桂,滿五兩。所以,加“桂”者,以能泄奔豚氣也。
3、桂枝加芍藥湯方:(《傷寒論》原文,第279條)。
桂枝(去皮)三兩、芍藥六兩、甘草(炙)二兩、紅棗十二枚(切開)、生姜三兩(切片)。右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溫分三服。本云:桂枝湯,今加:芍藥。
4、桂枝加大黃湯方:(《傷寒論》原文,第279條)。
桂枝(去皮)三兩、大黃二兩、芍藥六兩、生姜三兩(切片)、甘草(炙)二兩、紅棗十二枚(切開)。右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5、桂枝加厚樸杏子湯方:(《傷寒論》原文,第43條)。
桂枝(去皮)三兩、甘草(炙)二兩、生姜三兩(切片)、芍藥三兩、紅棗十二枚(切開)、厚樸(炙,去皮)二兩、杏仁五十枚(去:皮、尖)。右七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覆,取微似汗。
6、桂枝加附子湯方:(《傷寒論》原文,第20條)。
桂枝(去皮)三兩、芍藥三兩、甘草(炙)三兩、生姜三兩(切片)、紅棗十二枚(切開)、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右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本云:桂枝湯,今加:附子,將息如前法。
7、掛枝去:芍藥湯方:(《傷寒論》原文,第21條)。
桂枝(去皮)三兩、甘草(炙)二兩、生姜三兩(切片)、紅棗十二枚(切開)。右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本云:桂枝湯,今去:芍藥,將息如前法。
8、桂枝去:芍藥加附子湯方:(《傷寒論》原文,第22條)。
桂枝(去皮)三兩、甘草(炙)二兩、生姜三兩(切片)、紅棗十二枚(切開)、附子炮,去:皮,破八片,一枚。右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本云:桂枝湯,今去:芍藥,加:附子,將息如前法。
9、桂枝去:芍藥加蜀漆牡蠣龍骨救逆湯方:(《傷寒論》原文,第112條)。
桂枝(去皮)三兩、甘草(炙)二兩、生姜三兩(切片)、紅棗十二枚(切開)、牡蠣五兩(熬)、蜀漆三兩(洗去腥)、龍骨四兩。右七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蜀漆,減二升;內(nèi)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本云:桂枝湯,今去:芍藥,加:蜀漆、牡蠣、龍骨。
10、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方:(《傷寒論》原文,第118條)。
桂枝(去皮)一兩、甘草(炙)二兩、牡蠣二兩(熬)、龍骨二兩。右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半,去:滓,溫服八合,日三服。
11、桂枝人參湯方:(《傷寒論》原文,第163條)。
桂枝四兩(另切)、甘草(炙)四兩、白術(shù)三兩、人參三兩、干姜三兩。右五味,以水九升,先煮四味,取五升;內(nèi)桂,更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再,夜一服。(人參湯加桂枝)
12、桂枝附子湯方:(《傷寒論》原文,第174條)。(桂枝加白術(shù)湯)。
桂枝(去皮)四兩、附子三枚(炮,去皮,破八片)、生姜三兩(切片)、紅棗十二枚(切開)、甘草(炙)二兩。右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溫三服。
13、桂枝去桂加茯苓白術(shù)湯方:(《傷寒論》原文,第28條)。
芍藥三兩、甘草(炙)二兩、生姜(切片)、白術(shù)、茯苓,各三兩、紅棗十二枚(切開)。右六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小便利則愈。本云:桂枝湯,今去:桂枝,加:茯苓、白術(shù)。
14、桂枝加芍藥生姜各一兩人參三兩新加湯方:(《傷寒論》原文,第62條)。
桂枝(去皮)三兩、芍藥四兩、甘草(炙)二兩、人參三兩、紅棗十二枚(切開)、生姜四兩(切片)。右六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本云:桂枝湯,今加:芍藥、生姜:人參。
15、麻黃湯方:(《傷寒論》原文,第35條)。
麻黃(去節(jié))三兩、桂枝(去皮)二兩、甘草(炙)一兩、杏仁七十個(去:皮、尖)。右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內(nèi)諸藥,煮取二升半,去:滓,溫服八合,覆,取微似汗,不須啜粥,余如桂枝法將息。
16、大青龍湯方:(《傷寒論》原文,第38條)。
麻黃(去節(jié))六兩、桂枝(去皮)二兩、甘草(炙)二兩、杏仁四十枚(去:皮、尖)、生姜三兩(切片)、大棗十枚(切開)、石膏(如雞子大一枚,碎)。右七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內(nèi)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取微似汗。汗出多者,溫粉粉之。一服汗者,停后服;若復(fù)服,汗多亡陽,遂(一作:逆)虛,惡風(fēng)、煩躁、不得眠也。
17、小青龍湯方:(《傷寒論》原文,第40條)。
麻黃(去節(jié))、芍藥、細(xì)辛、干姜、甘草(炙)、桂枝(去皮),各三兩、五味子半升、半夏半升(洗)。右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內(nèi)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若渴,去:半夏,加:栝樓根三兩;若微利,去:麻黃,加:蕘花(如一雞子大,熬令赤色);若噎者,去:麻黃,加:附子(炮)一枚;若小便不利、少腹?jié)M者,去:麻黃,加:茯苓四兩;若喘,去:麻黃,加:杏仁半升(去:皮、尖)。
18、桂枝麻黃各半湯方:(《傷寒論》原文,第23條)。
桂枝(去皮)一兩十六銖、芍藥、生姜(切片)、甘草(炙)、麻黃(去節(jié)),各一兩、紅棗四枚(切開)、杏仁二十四枚(湯浸,去:皮、尖,及兩仁者)。右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黃一二沸,去:上沫,內(nèi)諸藥,煮取一升八合,去:滓,溫服六合。本云:桂枝湯三合,麻黃湯三合,并為六合,頓服,將息如上法。
19、桂枝二麻黃一湯方:(《傷寒論》原文,第25條)。
桂枝(去皮)一兩十七銖、芍藥一兩六銖、麻黃(去節(jié))十六銖、生姜一兩六銖(切片)、杏仁十六個(去:尖、皮)、甘草(炙)一兩二銖、紅棗五枚(切開)。右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黃一二沸,去:上沫,內(nèi)諸藥,煮取二升,去:滓,溫服一升,日再服。本云:桂枝湯二分、麻黃湯一分,合為二升,分再服。今合為一方,將息如前法。
20、桂枝二越婢一湯方:(《傷寒論》原文,第27條)。
桂枝(去皮)、芍藥、麻黃、甘草,各十八銖,炙、紅棗四枚(切開)、生姜一兩二銖(切片)、石膏二十四銖(碎,綿裹)。右七味,以水五升,煮麻黃一二沸,去:上沫,內(nèi)諸藥,煮取二升,去:滓,溫服一升。本云:當(dāng)裁為“越婢湯、桂枝湯”合之,飲一升。今合為一方,桂枝湯二分、越婢湯一分。
21、麻黃細(xì)辛附子湯方:(《傷寒論》原文,第301條)。
麻黃(去節(jié))二兩、細(xì)辛二兩、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右三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內(nèi)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22、麻黃附子甘草湯方:(《傷寒論》原文,第302條)。
麻黃(去節(jié))二兩、甘草(炙)二兩、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右三味,以水七升,先煮麻黃一兩,沸,去:上沫;內(nèi)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23、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方:(《傷寒論》原文,第63條)。
麻黃(去節(jié))四兩、杏仁五十個(去:皮、尖)、甘草(炙)二兩、石膏半斤(碎,綿裹)。右四味,以水七升,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內(nèi)諸藥,煮取二升,去:滓,溫服一升。
24、麻黃連軺赤小豆湯方:(《傷寒論》原文,第206條)。
麻黃(去節(jié))二兩、連翹根二兩、杏仁四十個(去:皮、尖)、赤小豆一升、紅棗十二枚(切開)、生梓白皮一尺(切)、生姜二兩(切片)、甘草(炙)二兩。右八味,以潦水一斗,先煮麻黃再沸,去:上沫,內(nèi)諸藥,煮取三升,去:滓。分溫三服。半日服盡,溫服一升。
25、葛根湯方:(《傷寒論》原文,第31條)。
葛根四兩、麻黃(去節(jié))三兩、桂枝(去皮)二兩、生姜三兩(切片)、甘草(炙)二兩、芍藥二兩、紅棗十二枚(切開)。右七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黃、葛根,減二升,去:白沫,內(nèi)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余如桂枝法,將息及禁忌,諸湯皆仿此。(桂枝湯加葛根、麻黃)。
26、葛根加半夏湯方:(《傷寒論》原文,第33條)。
葛根四兩、麻黃(去節(jié))三兩、甘草(炙)二兩、芍藥二兩、桂枝(去皮)二兩、生姜二兩(切片)、半夏半升(洗)、紅棗十二枚(切開)。右八味,以水一斗,先煮葛根、麻黃,減二升,去:白沫,內(nèi)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覆,取微似汗。
27、葛根黃芩黃連湯方:(《傷寒論》原文,第34條)。
葛根半斤、甘草(炙)二兩、黃芩三兩、黃連三兩。右四味,以水八升,先煮葛根,減二升,內(nèi)諸藥,煮取二升,去:滓,分溫再服。
28、桂枝加葛根湯方:(《傷寒論》原文,第14條)。
葛根四兩、麻黃(去節(jié))三兩、芍藥二兩、生姜三兩(切片)、甘草(炙)二兩、紅棗十二枚(切開)、桂枝(去皮)二兩。右七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黃、葛根,減二升,去:上沫,內(nèi)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不須啜粥,余如桂枝法將息及禁忌。(宋本方后,注云:臣億等,僅按,仲景本論,太陽中風(fēng),自汗,用:桂枝,傷寒無汗,用:麻黃,今證云:汗出惡風(fēng),而方中有麻黃,恐非本意也,第三卷有葛根湯證云:無汗惡風(fēng),正與此方同,是合用麻黃也,此云:桂枝加葛根,恐是桂枝中,但加葛根耳)。
29、白虎湯方:(《傷寒論》原文,第219條)。
知母六兩、石膏一斤(碎)、甘草(炙)二兩、粳米六合。右四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湯成,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30、白虎加人參湯方:(《傷寒論》原文,第168條)。
知母六兩、石膏一斤(碎)、甘草(炙)二兩、人參二兩、粳米六合。右五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湯成,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此方立夏后、立秋前,乃可服;立秋后不可服;正月、二月、三月尚凜冷,也不可與服之,與之則嘔利而腹痛。諸亡血虛家,亦不可與,得之則腹痛利者,但可溫之,當(dāng)愈。
31、竹葉石膏湯方:(《傷寒論》原文,第397條)。
竹葉二把、石膏一斤、半夏半升(洗)、麥門冬(去心)一升、人參二兩、甘草(炙)二兩、粳米半升。右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內(nèi)粳米,煮米熟,湯成,去:米,溫服一升,日三服。
32、調(diào)胃承氣湯方:(《傷寒論》原文,第29條)。(甘草干姜湯方、芍藥甘草湯方、四逆湯方)。
大黃(去皮,清酒洗)四兩、甘草(炙)二兩、芒消半升。右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內(nèi)芒消,更上火微煮令沸,少少溫服之。
33、小承氣湯方:(《傷寒論》原文,第208條)。
大黃四兩(灑洗)、厚樸(去:皮,炙)二兩、枳實(炙,大者)三枚。右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溫二服,初服湯當(dāng)更衣,不爾者盡飲之;若更衣者,勿服之。
34、大承氣湯:(《傷寒論》原文,第208條)。
大黃四兩(酒洗)、厚樸(炙,去:皮)半斤、枳實(炙)五枚、芒硝三合。右四味,以水一斗,先煮二物,取五升,去:滓;內(nèi)大黃,更煮取二升,去:滓;內(nèi)芒消,更上微火一兩沸,分溫再服。得下,余勿服。
35、桃核承氣湯方:(《傷寒論》原文,第106條)。
桃仁(去:皮、尖)五十個、大黃四兩、桂枝(去皮)二兩、甘草(炙)二兩、芒消二兩。右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去:滓,內(nèi)芒消,更上火,微沸下火。先食溫服五合,日三服,當(dāng)微利。
36、抵當(dāng)湯方:(《傷寒論》原文,第124條)。
水蛭(熬)、虻蟲(去:翅、足,熬),各三十個)、桃仁(去:皮、尖)二十個、大黃(酒洗)三兩。右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不下更服。
37、大陷胸湯方:(《傷寒論》原文,第134條)。
大黃(去皮)六兩、芒消一升、甘遂一錢匕。右三味,以水六升,先煮大黃,取二升,去:滓,內(nèi)芒消,煮一兩沸,內(nèi)甘遂末,溫服一升,得快利,止后服。
38、小陷胸湯方:(《傷寒論》原文,第138條)。
黃連一兩、半夏半升(洗)、栝樓實(大者)一枚。右三味,以水六升,先煮栝樓,取三升,去:滓;內(nèi)諸藥,煮取二升,去:滓,分溫三服。
39、十棗湯方:(《傷寒論》原文,第152條)。
芫花(熬)、甘遂、大戟。右三味,等分,各別搗為散。以水一升半,先煮大棗肥者十枚,取八合,去:滓,內(nèi)藥末。強人服一錢匕,羸人服半錢,溫服之。平旦服。若下少,病不除者,明日更服,加:半錢;得快下利后,糜粥自養(yǎng)。
40、桅子豉湯方:(《傷寒論》原文,第221、76條)。
桅子(肥)十四枚(擘開)、香豉四合(綿裹)。右二味,以水四升,煮桅子取二升半,去:滓;內(nèi)鼓,更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溫進一服,得快吐者,止后服。
41、桅子甘草豉湯方:(《傷寒論》原文,第76條)。
桅子十四個(擘開)、甘草(炙)二兩、香豉四合(綿裹)。右三味,以水四升,先煮桅子、甘草,取二升半,內(nèi)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溫進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42、桅子生姜鼓湯方:(《傷寒論》原文,第76條)。
桅子十四個(擘開)、生姜五兩(切片)、香豉四合(綿裹)。右三味,以水四升,先煮桅子、生姜,取二升半,內(nèi)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溫進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43、桅子厚樸湯方:(《傷寒論》原文,第79條)。
桅子十四個(擘開)、厚樸四兩(炙,去:皮)、枳實四枚(炙令黃,水浸)。右三味,以水三升半,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溫進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44、桅子干姜湯方:(《傷寒論》原文,第80條)。
桅子十四個(擘開)、干姜二兩(切片)。右二味,以水三升半,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溫進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45、桅子柏皮湯方:(《傷寒論》原文,第261條)。
桅子(肥)十五個(擘開)、甘草(炙)一兩、黃柏二兩。右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半,去:滓,分溫再服。
46、茵陳蒿湯方:(《傷寒論》原文,第236條)。
茵陳蒿六兩、桅子十四枚(擘開)、大黃(去皮)二兩。右三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茵陳,減六升;內(nèi)二味,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小便當(dāng)利,尿如皂莢汁狀,色正赤,一宿腹減,黃從小便去:也。
47、枳實桅子豉湯方:(《傷寒論》原文,第393條)。
枳實(炙)三枚、桅子十四個(擘開)、豉一升(綿裹)。右三味,以清漿水七升,空煮取四升;內(nèi)枳實、桅子,煮取二升;下豉,更煮五六沸,去:滓,溫分再服,覆,令微似汗。若有宿食者,內(nèi)大黃(如博棋子大)五六枚,服之,愈。
48、小柴胡湯方:(《傷寒論》原文,第37條)。
柴胡半斤、黃芩三兩、人參三兩、甘草(炙)、生姜(切片),各三兩、紅棗十二枚(切開)、半夏半升(洗)。右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
49、大柴胡湯方:(《傷寒論》原文,第103條)。
柴胡半斤、黃芩三兩、芍藥三兩、半夏半升(洗)、生姜五兩(切片)、枳實(炙)四枚、紅棗十二枚(切開)。右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溫服一升,日三服。一方,加:大黃二兩,若不加,恐不為大柴胡湯。
50、柴胡加芒硝湯方:(《傷寒論》原文,第104條)。
柴胡二兩十六銖、黃芩一兩、人參一兩、甘草(炙)一兩、生姜一兩(切片)、半夏二十銖(洗,本云:五枚)、紅棗四枚(切開)、芒硝二兩。右八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內(nèi)芒硝,更煮微沸,分溫再服;不解更作。
51、柴胡桂枝湯方:(《傷寒論》原文,第146條)。
黃芩一兩半、人參一兩半、甘草(炙)一兩、半夏二合半(洗)、芍藥一兩半、紅棗六枚(切開)、生姜一兩半(切片)、柴胡四兩、桂枝(去皮)一兩半。右九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本云:人參湯,作如桂枝法,加:半夏、柴胡、黃芩,復(fù)如柴胡法。今用人參作半劑。(小柴胡湯加桂枝、芍藥)。
52、柴胡桂枝干姜湯方:(《傷寒論》原文,第147條)。
柴胡半斤、桂枝(去皮)三兩、干姜二兩、栝樓根四兩、黃芩三兩、牡蠣二兩(熬)、甘草(炙)二兩。右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微煩,復(fù)服汗出便愈。
53、柴胡加龍骨牡蠣湯方:(《傷寒論》原文,第107條)。
柴胡四兩、龍骨、黃芩、生姜(切片)、鉛丹、人參、桂枝(去皮)、茯苓,各一兩半、半夏二合半(洗)、大黃二兩、牡蠣一兩半(熬)、紅棗六枚(切開)。右十二味,以水八升,煮取四升,內(nèi)大黃,切如碁子,更煮一兩沸,去:滓,溫服一升。本云:柴胡,今加“龍骨”等。
54、黃芩湯方:(《傷寒論》原文,第172條)。
黃芩三兩、芍藥二兩、甘草(炙)二兩、紅棗十二枚(切開)。右四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再,夜一服。
55、黃芩加半夏生姜湯方:(《傷寒論》原文,第172條)。
黃芩三兩、芍藥二兩、甘草(炙)二兩、紅棗十二枚(切開)、半夏半升(洗)、生姜一兩半(切片,一方:三兩)。右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再,夜一服。
56、大黃黃連瀉心湯方:(《傷寒論》原文,第154條)。
大黃二兩、黃連一兩。右二味,以麻沸湯二升漬之,須臾絞去滓。分溫再服。
57、附子瀉心湯方:(《傷寒論》原文,第155條)。
大黃二兩、黃連一兩、黃芩一兩、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別煮,取汁)。右四味,切三味,以麻沸湯二升漬之,須臾絞去:滓,內(nèi)附子汁,分溫再服。
58、甘草瀉心湯方:(《傷寒論》原文,第158條)。
甘草(炙)四兩、黃芩三兩、干姜三兩、半夏半升(洗)、紅棗十二枚(切開)、黃連一兩。右六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
59、半夏瀉心湯方:(《傷寒論》原文,第149條)。
半夏半升(洗)、黃芩、干姜、人參、甘草(炙),各三兩、黃連一兩、紅棗十二枚(切開)。右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須大陷胸湯者,方用前第二法。(一方,用:半夏一升)
60、生姜瀉心湯方:(《傷寒論》原文,第157條)。
生姜四兩(切片)、甘草(炙)三兩、人參三兩、干姜一兩、黃芩三兩、半夏半升(洗)、黃連一兩、紅棗十二枚(切開)。右八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附子瀉心湯,本云:加:附子,半夏瀉心湯,甘草瀉心湯,同體別名耳。生姜瀉心湯,本云:理中人參黃芩湯,去:桂枝、術(shù),加:黃連,并瀉肝法。
61、干姜黃芩黃連人參湯方:(《傷寒論》原文,第359條)。
干姜、黃芩、黃連、人參,各三兩。右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溫再服。
62、黃連湯方:(《傷寒論》原文,第173條)。
黃連三兩、甘草(炙)三兩、干姜三兩、桂枝(去皮)三兩、人參二兩、半夏半升(洗)、紅棗十二枚(切開)。右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溫服。晝?nèi)苟?/span>
63、旋復(fù)代赭湯方:(《傷寒論》原文,第161條)。
旋復(fù)花三兩、人參二兩、生姜五兩(切片)、代赭一兩、甘草(炙)三兩,半夏半升(洗)、紅棗十二枚(切開)。右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
64、四逆湯方:(《傷寒論》原文,第29條)。
甘草(炙)二兩、干姜一兩半、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右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溫再服。強人可大附子一枚、干姜三兩
65、通脈四逆湯方:(《傷寒論》原文,第317條)。
甘草(炙)二兩、附子(大者)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干姜三兩(強人可用四兩)。右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溫再服,其脈即出者愈。面色赤者,加:蔥九莖;腹中痛者,去:蔥,加:芍藥二兩;嘔者,加:生姜二兩;咽痛者,去:芍藥,加:桔梗一兩;利止脈不出者,去:桔梗,加:人參二兩。病皆與方相應(yīng)者,乃服之。
66、通脈四逆加豬膽汁湯方:(《傷寒論》原文,第390條)。
甘草(炙)二兩、干姜三兩(強人可用四兩)、附子(大者)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豬膽汁。右四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內(nèi)豬膽汁,分溫再服,其脈即來。無豬膽,以羊膽代之。
67、干姜附子湯方:(《傷寒論》原文,第61條)。
干姜一兩、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右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頓服。
68、四逆加人參湯方:(《傷寒論》原文,第385條)。
甘草(炙)二兩、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干姜一兩半、人參一兩。右四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溫再服。
69、茯苓四逆湯方:(《傷寒論》原文,第69條)。
茯苓四兩、人參一兩、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甘草(炙)二兩、干姜一兩半。右五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七合,日二服。
70、四逆加人參湯方:(《傷寒論》原文,第385條)。
甘草(炙)二兩、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干姜一兩半、人參一兩。右四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溫再服。
71、附子湯方:(《傷寒論》原文,第304條)。
附子二枚(炮,去:皮,破八片)、茯苓三兩、人參二兩、白術(shù)四兩、芍藥三兩。右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72、真武湯方:(《傷寒論》原文,第316條)。
茯苓三兩、芍藥三兩、白術(shù)二兩、生姜三兩(切片)、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右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七合,日三服。若咳者,加:五味子半升,細(xì)辛一兩,干姜一兩;若小便利者,去:茯苓;若下利者,去:芍藥,加:干姜二兩;若嘔者,去:附子,加:生姜,足前為半斤。
73、白通湯方:(《傷寒論》原文,第314條)。
蔥白四莖、干姜一兩、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右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溫再服。
74、白通加豬膽汁湯:(《傷寒論》原文,第315條)。
蔥白四莖、干姜一兩、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人尿五合、豬膽汁一合。右五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內(nèi)膽汁、人尿,和令相得,分溫再服。若無膽,也可用。
75、當(dāng)歸四逆湯方:(《傷寒論》原文,第351條)。
當(dāng)歸三兩、桂枝(去皮)三兩、芍藥三兩、細(xì)辛三兩、甘草(炙)二兩、通草二兩,大棗二十五枚(切開)(一法:十二枚)。右七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76、當(dāng)歸四逆加吳茱萸生姜湯方:(《傷寒論》原文,第352條)。
當(dāng)歸三兩、芍藥三兩、甘草(炙)二兩、通草二兩、桂枝(去皮)三兩、細(xì)辛三兩、生姜半斤(切片)、吳茱萸二升、紅棗二十五枚(切開)。右九味,以水六升,清酒六升和,煮取五升,去:滓,溫分五服。(一方,酒、水,各四升)。
77、甘草湯方:(《傷寒論》原文,第311條)。
甘草二兩。右一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半,去:滓,溫服七合,日二服。
78、桔梗湯方:(《傷寒論》原文,第311條)。
桔梗一兩、甘草二兩。右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溫分再服。
79、桂枝甘草湯方:(《傷寒論》原文,第64條)。
桂枝(去皮)四兩、甘草(炙)二兩。右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頓服。
80、甘草干姜湯方:(《傷寒論》原文,第29條)。
甘草(炙)四兩、干姜二兩。右二味,以水三升,煮一升五合,去:滓,分溫再服。
81、芍藥甘草湯方:(《傷寒論》原文,第29條)。
白芍藥、甘草(炙),各四兩。右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溫再服。
82、芍藥甘草附子湯方:(《傷寒論》原文,第68條)。
芍藥、甘草(炙)各三兩、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右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溫三服。
83、茯苓甘草湯方:(《傷寒論》原文,第73條)。
茯苓二兩、桂枝(去皮)二兩、甘草(炙)一兩、生姜三兩(切片)。右四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溫三服。
84、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方:(《傷寒論》原文,第65條)。
茯苓半斤、桂枝(去皮)四兩、甘草(炙)二兩、紅棗十五枚(切開)。右四味,以甘瀾水一斗,先煮茯苓,減二升,內(nèi)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作甘瀾水法:取水二斗,置大盆內(nèi),以杓揚之,水上有珠子五六千顆相逐,取用之。
85、茯苓桂枝白術(shù)甘草湯方:(《傷寒論》原文,第67條)。
茯苓四兩、桂枝(去皮)三兩、白術(shù)、甘草(炙),各二兩。右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溫三服。
86、厚樸生姜半夏甘草人參湯方:(《傷寒論》原文,第66條)。
厚樸半斤(炙,去:皮)、生姜半斤(切片)、半夏半升(洗)、甘草二兩、人參一兩。右五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87、小建中湯方:(《傷寒論》原文,第100條)。
桂枝(去皮)三兩、甘草(炙)二兩、紅棗十二枚(切開)、芍藥六兩、生姜三兩(切片)、膠飴一升。右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內(nèi)飴,更上微火消解。溫服一升,日三服。嘔家,不可用建中湯,以甜故也。
88、炙甘草湯方:(《傷寒論》原文,第177條)。
甘草(炙)四兩、生姜三兩(切片)、人參二兩、生地黃一斤、桂枝(去皮)三兩、阿膠二兩、麥門冬(去心)半升、麻仁半升、紅棗三十枚(切開)。右九味,以清酒七升,水八升,先煮八味,取三升,去:滓,內(nèi)膠烊消盡,溫服一升,日三服。一名復(fù)脈湯。
89、理中丸方:(《傷寒論》原文,第386條)。
人參、干姜、甘草(炙)、白術(shù),各三兩。右四味,搗篩,蜜和為丸,如雞子黃許大。以沸湯數(shù)合,和一丸,研碎,溫服之,日三四、夜二服;腹中未熱,益至三四丸,然不及湯。湯法:以四物依兩數(shù)切,用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若臍上筑者,腎氣動也,去:術(shù),加:桂四兩;吐多者,去:術(shù),加:生姜三兩;下多者還用術(shù);悸者,加:茯苓二兩;渴欲得水者,加:術(shù),足前成四兩半;腹中痛者,加:人參,足前成四兩半;寒者,加:干姜,足前成四兩半;腹?jié)M者,去:術(shù),加:附子一枚。服湯后,如食頃,飲熱粥一升許,微自溫,勿發(fā)揭衣被。牡蠣熬澤瀉、蜀漆(暖水,洗去腥)、葶藶子(熬)、商陸根(熬)、海藻(洗去:咸)、栝樓根,各等分。右七味,異搗,下篩為散;更于臼中治之,白飲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小便利,止后服。
90、烏梅丸方:(《傷寒論》原文,第338條)。
烏梅三百枚、細(xì)辛六兩、干姜十兩、黃連十六兩、當(dāng)歸四兩、附子(炮,去皮)六兩、蜀椒四兩(炒出汗)、桂枝(去皮)六兩、人參六兩、黃柏六兩。右十味,異搗篩,合治之。以苦酒漬烏梅一宿,去:核,蒸之五斗米下,飯熟搗成泥,和藥令相得。內(nèi)臼中,與蜜杵二千下,丸如梧桐子大。先食飲服十丸,日三服,稍加至二十丸。禁“生冷、滑物、臭食”等。
91、麻子仁丸:(《傷寒論》原文,第247條)。
麻子仁二升、芍藥半斤、枳實(炙)半斤、大黃(去皮)一斤、厚樸(炙,去皮)一尺、杏仁一升(去:皮、尖,熬)。右六味,蜜和丸如梧桐子大。飲服十丸,日三服,漸加,以知為度。
92、蜜煎導(dǎo)方:(《傷寒論》原文,第233條)。
蜂蜜七合。右一味,于銅器內(nèi),微火煎,當(dāng)須凝如飴狀,攪之勿令焦著,欲可丸,并手捻作挺,令頭銳,大如指,長二寸許。當(dāng)熱時急作,冷則鞕。以內(nèi)谷道中,以手急抱,欲大便時乃去之。又大豬膽一枚,瀉汁,和少許法醋,以灌谷道內(nèi),如一食頃,當(dāng)大便出宿食惡物,甚效。
93、土瓜根方(缺):(《傷寒論》原文,第233條)。
土瓜,又名:王瓜,土瓜根搗汁,用唧筒射入肛門內(nèi),取通。
94、抵當(dāng)丸方:(《傷寒論》原文,第126條)。
水蛭二十個(熬)、虻蟲二十個(去:翅,足,熬)、桃仁二十五個(去:皮、尖)、大黃三兩。右四味,搗分四丸。以水一升,煮一丸,取七合服之。晬時,當(dāng)下血;若不下者,更服。
95、大陷胸丸方:(《傷寒論》原文,第131條)。
大黃半斤、葶藶子半升(熬)、芒硝半升、杏仁半升(去:皮、尖,熬黑)。右四味,搗篩二味,內(nèi)杏仁、芒硝,合研如脂,和散。取如彈丸一枚,別搗甘遂末一錢匕、白蜜二合,水二升,煮取一升,溫頓服之,一宿乃下;如不下,更服,取下為效。禁如藥法。
96、五苓散方:(《傷寒論》原文,第71條)。
豬苓(去皮)十八銖、澤瀉一兩六銖、白術(shù)十八銖、茯苓十八銖、桂枝(去皮)半兩。右五味,搗為散,以白飲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多飲暖水,汗出愈,如法將息。
97、文蛤散方:(《傷寒論》原文,第141條)。
文蛤五兩。右一味,為散,以沸湯和一方寸匕,服。湯用:五合。
98、白散方:(《傷寒論》原文,第141條)。
桔梗三分、巴豆一分(去:皮心,熬黑,研如脂)、貝母三分。右三味,為散,內(nèi)巴豆,更于臼中杵之,以白飲和服。強人用半錢匕,羸者減之,病在膈上必吐,在膈下必利,不利,進熱粥一杯;利過不止,進冷粥一杯。身熱、皮粟不解,欲引衣自覆;若以水胺之,洗之,益令熱劫不得出,當(dāng)汗而不汗則煩,假令汗出已,腹中痛,與芍藥三兩,如上法。
99、半夏散及湯方:(《傷寒論》原文,第313條)。
半夏(洗)、桂枝(去皮)、甘草(炙)。右三味,等分,各別搗篩已,合治之。白飲和服方寸匕,日三服。若不能散服者,以水一升,煎七沸,內(nèi)散兩方寸匕,更煮三沸,下火令小冷,少少咽之。半夏有毒,不能當(dāng)散末粉服。
100、瓜蒂散方:(《傷寒論》原文,第166條)。
瓜蒂一分(熬黃)、赤小豆一分。右二味,各別搗篩,為散已,合治之。取一錢匕,以香鼓一合,用熱湯七合煮作稀糜,去:滓,取汁和散,溫頓服之。不吐者,少少加;得快吐乃止。諸亡血虛家,不可用爪蒂散。
101、四逆湯:(《傷寒論》原文,第323條)。
甘草(炙)二兩、干姜一兩半、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溫再服,強人可用:大附子一枚,干姜三兩。
102、牡蠣澤瀉散方:(《傷寒論》原文,第395條)。
牡蠣(熬)、澤瀉、蜀漆(暖水,洗去腥)、葶藶子(熬)、商陸根(熬)、海藻(洗去咸)、栝樓根,各等分。右七味,異搗,下篩為散;更于臼中治之,白飲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小便利,止后服。
103、燒褌散方:(《傷寒論》原文,第392條)。
婦人中褌,近隱處,取燒作灰。右一味,水服方寸匕,日三服,小便即利,陰頭微腫,此為愈矣。婦人病取男子褌燒服。
104、赤石脂禹余糧湯方:(《傷寒論》原文,第159條)。
赤石脂一斤(碎)、太一禹余糧一斤(碎)。右二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溫三服。
105、桃花湯方:(《傷寒論》原文,第306條)。
赤石脂一斤(一半全用,一半篩末)、干姜一兩、粳米一升。右三味,以水七升,煮米令熟,去:滓。溫服七合,內(nèi)赤石脂末,方寸匕,日三服。若一服愈,余勿服。
106、豬苓湯方:(《傷寒論》原文,第223條)。
豬苓(去皮)、茯苓、阿膠、澤瀉、滑石,各一兩。右五味,以水四升,先煮四物,取二升,去:滓,內(nèi)阿膠烊盡。溫服七合,日三服。
107、吳萊萸湯方:(《傷寒論》原文,第243條)。
吳茱萸一升(洗)、人參三兩、生姜六兩(切片)、紅棗十二枚(切開)。右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溫服七合。日三服。
108、麻黃升麻湯方:(《傷寒論》原文,第357條)。
麻黃(去節(jié))二兩半、升麻一兩一分、當(dāng)歸一兩一分、知母十八銖、黃芩十八銖、葳蕤(一作:菖蒲),十八銖、芍藥六銖、天門冬(去心)六銖、桂枝(去皮)六銖、茯苓六銖、甘草(炙)六銖、石膏六銖(碎,綿裹)、白術(shù)六銖、干姜六銖。右十四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黃一兩沸,去:上沫,內(nèi)諸藥,煮取三升,去:滓,分溫三服。相去:如炊三斗米頃,令盡,汗出愈。
109、黃連阿膠湯方:(《傷寒論》原文,第303條)。
黃連四兩、黃芩二兩、芍藥二兩、雞子黃二枚、阿膠三兩(一云:三挺)。右五味,以水六升,先煮三物,取二升,去:滓;內(nèi)膠烊盡,小冷;內(nèi)雞子黃,攪令相得。溫服七合,日三服。
110、苦酒湯方:(《傷寒論》原文,第312條)。
半夏十四枚(洗,破如棗核)、雞子一枚(去:黃,內(nèi)上苦酒,著雞子殼中)。右二味,內(nèi)半夏,著苦酒中,以雞子殼置刀環(huán)中,安火上,令三沸,去:滓。少少含咽之;不差,更作三劑。
111、豬膚湯方:(《傷寒論》原文,第310條)。
豬膚一斤。右一味,以水一斗,煮取五升,去:滓,加:白蜜一升,白粉五合,熬香,和令相得,溫,分六服。
112、白頭翁湯方:(《傷寒論》原文,第371條)。
白頭翁二兩、黃蘗三兩、黃連三兩、秦皮三兩。右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溫服一升;不愈;更服一升。
113、禹余糧丸:(《傷寒論》原文,第88條)。
原方缺失。后世:常器之主張,只用:禹余糧一味(火煅),也可服。王日休,補方:禹余糧、赤石質(zhì),生梓皮,各三兩,赤小豆半升,共為末,蜜丸彈子大,以水六升,早晚各一服。《古本傷寒論》補方:禹余糧四兩、人參三兩、附子二枚、五味子三合、茯苓三兩、干姜三兩。上六味蜜為丸,如梧子大,每服20丸。近代主張,用“生脈散”合“六味地黃丸”治療。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