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的孩子太膽小了,在街上碰到熟人也死活不肯打招呼,該怎么辦?”最近一些家長反映孩子在家里“生龍活虎”,活潑大方,但一到了學?;蛘咄饷婺吧沫h(huán)境,就變得害羞、膽小,好像完全變了一個人。到底有什么“妙招”能改變孩子膽小的毛病呢?本報請來福建師范大學福清分校心理學副教授、福州市倉山區(qū)青少年心理咨詢中心的楊秀清老師支招。
案例:老師點名讓她答題她竟嚇得大哭
8歲女孩小紅(化名)是個非常聰明的孩子,看了很多書,知識非常豐富,深得家人喜愛。不過,小紅有一個讓媽媽非常擔憂的弱點——太膽小了。為了治治她這個膽小的毛病,媽媽帶著她來到了福州市倉山區(qū)青少年心理咨詢中心。
小紅的媽媽說,小紅在學校里通常都是獨來獨往,從來不會主動跟同學交往,她不愿意、也不擅長跟同學打交道,除非是非常非常熟悉的同學,比如同桌,她才會跟人家說幾句話。由于太過內向,小紅很難融入到學習生活和同學圈子當中,老師也經常問家長,“你家的孩子膽量怎么這么小?”
讓小紅的媽媽下定決心來找心理老師咨詢的,是發(fā)生在課堂上的一件事。當時,老師提了一個問題,點名讓小紅來回答。在老師看來,這個問題的答案小紅肯定知道,班上也只有她能回答。沒想到,小紅被老師點名后,竟然放聲大哭起來。
此外,小紅非常聽媽媽的話。早上起床,如果她醒過來了而媽媽還沒醒,即使她想起床,沒得到媽媽的允許,她也不敢動。媽媽有時候帶小紅到小區(qū)里玩,盡管小紅也很羨慕別的孩子,遠遠地看著別人在一起玩,但是,她就是不敢鼓起勇氣,跟別的孩子一起玩。
媽媽帶她乘公交總是緊緊抱著她
小紅的爸爸長期在外地工作,小紅是媽媽和外公外婆一手帶大的。小紅的媽媽是獨生子女,也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從小父母就對她非常寵愛,為她打理、包辦好了一切。在有了孩子之后,小紅媽媽把父母對自己的教養(yǎng)方式,原封不動地遷移到了孩子身上。雖然小紅已經8歲了,但每次她帶小紅坐公交車,都會將小紅緊緊抱在手上,連讓孩子單獨坐一個座位都不放心。
小紅媽媽說,有時在公交車上看到別的家長,讓孩子自己站著或坐著,她也很羨慕,但她就是做不到像別人那樣放手。
小紅媽媽上班時,小紅由外公外婆照顧。外公外婆對她也是小心翼翼,生怕她出什么事。
點評:家長教養(yǎng)方式有偏差
福建師范大學福清分校心理學副教授、福州市倉山區(qū)青少年心理咨詢中心的楊秀清老師分析說,小紅膽小的問題,其實是因為媽媽的教養(yǎng)方式出現了偏差。家長對孩子保護過度,導致孩子畏首畏尾。
在這個案例中,首先是媽媽的教養(yǎng)觀念、態(tài)度和教養(yǎng)方式需要改變。家長不能過度保護孩子,剝奪孩子體驗的過程與機會。“你不讓她跌倒,她就永遠不知道跌倒的滋味。父母不可能保護孩子一輩子,當有一天她跌得更重時,可能就爬不起來了?!?/span>
其次,家長要跟老師做好充分溝通,請老師配合,幫助小紅。如果老師不能認可小紅,給她貼上“怪異”、“有問題”的標簽,那么將打擊小紅的信心,不利于孩子修復。而且,老師對小紅的態(tài)度,還將影響到同學對她的態(tài)度。
第三,要進行“家庭治療”。“孩子的問題是家庭問題的載體”,孩子的行為有了問題,僅僅針對孩子治療是遠遠不夠的。就像治病不能頭痛醫(yī)頭、腳痛醫(yī)腳,治療孩子的心理問題和行為偏差,也不能僅僅從孩子身上去找問題,而要從整個家庭,從孩子所有的教養(yǎng)人身上入手。例如,小紅的爸爸明明對妻子的教養(yǎng)方式不滿,但卻不敢提出反對意見,沒有及時跟妻子溝通、協(xié)調,這也是不妥當的。
支招:鍛煉孩子的膽量有三個“法寶”
在我們的生活當中,很多孩子身上也有小紅的影子。要怎樣鍛煉孩子的膽量呢?
多跟同齡人交往
“膽量是在交往中鍛煉出來”,楊秀清老師說,家長從小要為孩子提供與小伙伴交往的機會,到小朋友家串門、做客,與鄰居的孩子一起玩等等。
楊老師強調,孩子特別需要與同齡人交往,這是孩子與大人的交往不能代替的。孩子上幼兒園,最重要的不是學知識,而是體驗社會化的過程,讓孩子從中學會到與人交往、溝通的技巧。孩子的交往能力,是隨著交往機會的不斷增多而逐漸提高的。
傾聽孩子的心聲
楊秀清老師還提醒家長,要注意傾聽孩子的心聲,不要自己想當然?!爸袊彝ケ砻嫔鲜且院⒆訛橹行模瑢嶋H上是以家長意志為中心。”她說,不少家長要孩子學這個學那個,表面上是為了孩子好,但其實家長并沒有站在孩子的立場,仔細考慮孩子到底想要什么,愿意做什么?!耙o孩子表達的機會,而不是想當然地為孩子做主?!?/span>
楊老師舉了個例子,有個爸爸喜歡帶孩子逛超市,可是孩子每次都不愿意去,爸爸想不通:超市里面商品琳瑯滿目,孩子為什么不喜歡呢?直到有一次孩子摔倒了,爸爸蹲下去把孩子抱起來,他突然明白了孩子不喜歡逛超市的原因——從孩子的視線看過去,超市里到處是貨架、推車的腳和顧客的褲腿,一點也不好玩。從那以后,爸爸去超市,都把孩子扛在肩膀上了。
擺正父母的心態(tài)
楊老師提醒父母,一定要擺正心態(tài),千萬不要把自己的壓力轉嫁到孩子身上。如果父母在工作、生活中遇到不順心的事情就對孩子發(fā)火、嘮叨,那么孩子的情緒也會受到影響。當孩子身上的壓力超過他的承受能力,就會表現出行為偏差,比如反復檢查作業(yè)、老是忘記帶東西、睡覺睡不好等等。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