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是指古代帝王的繼承人,也就是說如果老皇帝掛掉了,太子就可以名正言順的接班。因此,太子通常被視為古代最大的“二世祖”,堪稱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太子是皇權(quán)的頭號繼承人,看上去是個很有前途的職業(yè)
不過在兩漢之前,太子可不是帝王家的專屬稱號。三代之時的諸侯以及兩漢的諸侯王家準備接班的“二代”們,也可以被稱為太子,搞得太子滿天飛,看上去一點也不值錢。所以在漢朝以后,諸侯王的繼承人們改稱世子,太子才成了皇位繼承人的專屬稱呼。
也有將太子稱為儲君或皇儲的,不過儲君可不僅指太子。理論上,太子應(yīng)該是皇帝的親生兒子,在某些時候皇帝的侄子、養(yǎng)子也可以成為太子。而能被稱之為儲君的不光有太子,還有皇太叔、皇太弟、皇太孫什么的。似乎除了“皇太爹”以外,皇帝的其他的男性親戚理論上都可以成為儲君,只不過機會相對渺茫,在中國兩千多年的王朝史上總共也不過有20來人而已。
太子看上去尊崇無比、前途無量,實際上卻是個高風(fēng)險職業(yè)。在歷史上,無數(shù)太子命運凄慘,甚至不等即位便死于非命。哪怕是最終能登上帝位的,大多也免不了在生理或心理上遭受到非人的摧殘,因此還造就了不少心理變態(tài)的皇帝。
皇權(quán)是至高無上的,但想得到也需要付出相應(yīng)的代價
南北朝時的劉宋廢帝劉子業(yè)登基后,立刻出手弄死了他的前競爭對手、也是他的親弟弟劉子鸞。劉子鸞臨死前說出了那句流傳千古的名言:“愿身不復(fù)生王家。”(《宋書·卷八十·列傳第四十》)
這恐怕就是史上大多數(shù)太子和皇子們的心聲吧。
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在中國兩千多年的王朝史上,從秦始皇起到清末帝止,大約曾出現(xiàn)過72個王朝、442位皇帝。那么在理論上也應(yīng)該有400多位太子或者儲君,但實際情況并非如此。
雖然王朝更迭不斷,但代代修史,這在世界各國中絕無僅有
太子并非是與生俱來的身份,哪怕在古時大多執(zhí)行的是嫡長子天然繼承的制度。要想成為太子,獲得皇帝的冊封是必經(jīng)的程序,如果皇帝生前不肯履行這道手續(xù),那么他的繼承人哪怕最終能夠登上帝位,但在此前也不能稱其為太子。比如經(jīng)??吹接腥苏f秦始皇的長子扶蘇是中國的第一位皇太子,其實那位始皇帝陛下雖然首創(chuàng)帝制,卻自信可以長生,所以對冊封接班人毫無興趣。因此他雖然在臨死前遺詔扶蘇繼位,但扶蘇卻從未成為過大秦的太子,中國歷史上的第一位皇太子是漢高祖劉邦的嫡長子劉盈,最后一位則是清文宗愛新覺羅·奕詝的庶長子載淳。
因此在兩漢(含新莽)、兩晉、隋、唐(含武周)、兩宋、元、明、清這幾個正統(tǒng)王朝中,一共出現(xiàn)過133個皇帝,但太子卻只有100個。
南北朝和五代十國什么的太亂,沒時間收集數(shù)據(jù),抱歉
而這100位皇太子殿下中,最終能夠繼承大統(tǒng)、成為皇帝的只有68人,這也意味著有近三分之一的倒霉蛋栽倒在通往那張至尊寶座的羊腸小道上。
這32個倒霉蛋中,有15個早夭或死于各種疾病,11個因為各種原因被廢掉, 5人因為政變、謀反或是亡國被殺,還剩下1個最聰明的,即漢光武帝劉秀的嫡長子劉疆——他的生母郭皇后被廢掉以后,立刻審時度勢的主動辭去太子之位,被心滿意足的劉秀改封為東海王,并得以善終。
而能得以善終,對于那些廢太子來說簡直是一種奢望——32個廢太子中,除了病死的15個,剩下的17人中被逼自殺的有4人、被殺死的有9人,算得上“善終”的僅4人而已。而這四人中,除了劉疆和漢章帝劉炟的廢太子劉慶還能以藩王的身份享受富貴(當(dāng)然擔(dān)驚受怕是少不了的)以外,唐太宗李世民的廢太子李承乾被貶為庶民并流放黔州后不足一年就死掉了,死因不詳;而康熙皇帝玄燁的廢太子胤礽則是被幽禁至死——對于那些廢太子來說,這也算是善終。
康熙皇帝堪稱是史上最無情的父親,“九子奪嫡”將自己的兒子們玩得團團轉(zhuǎn)
在各大王朝的縱向比較中,如果不算新莽的話,那么做隋朝的太子最高?!还簿拓硖咏Y(jié)果掛了倆;而唐朝廢太子則以數(shù)量取勝——一共27個太子中,廢掉的和掛掉的就占了10個。而唐高宗李治還是史上立太子最多的皇帝,一共有4人,如果加上他媳婦,這兩口子冊立過太子的數(shù)字則增加到了6人次。
而能讓太子們過上比較消停日子的,唯有宋朝——兩宋共有過14個太子,除了趙愭和趙詢早逝外,其余的都能過上把當(dāng)皇帝的癮。當(dāng)然,兩宋的太子能過上好日子,主要是因為趙家皇帝們除了那個超級能生的宋徽宗趙佶以外,剩下的大多子嗣艱難,所以太子們都金貴著呢,哪舍得隨便禍禍了?
宋朝皇帝要么生不出兒子,要么養(yǎng)不活,所以太子比較金貴
相對而言,作為皇帝親生兒子的太子的待遇還算是好的,其他類型的儲君下場更糟糕。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在史上曾出現(xiàn)過的非太子的26個儲君中,最終能成功接班的僅有12人,還不到半數(shù)。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遼國的耶律重元——這個倒霉蛋先是被遼興宗耶律宗真忽悠成了皇太弟,再被遼道宗耶律洪基忽悠成皇太叔,估計他要是繼續(xù)堅持下去還能被忽悠成“皇太爺”。
皇太叔、皇太弟什么的,大都是被忽悠的對象
不過耶律重元顯然沒被忽悠瘸,也無法忍受沒完沒了當(dāng)“備胎的備胎”的日子,于是起兵造反,事敗自殺。
中國歷史上的第一位皇太子、也就是漢高祖劉邦的嫡長子劉盈,他的人生經(jīng)歷幾乎就是一面鏡子,折射出歷代太子和皇子們的困境和憋屈。
劉盈的生母是劉邦的皇后呂雉,他出生時老劉家還沒發(fā)達,老爹成天在外邊瞎混,劉盈只好跟著老娘和姐姐在田間耕作。后來劉邦可算熬成一方諸侯了,可是老潑皮的本色依然不改。
作為中國歷史上第一為皇太子,劉盈把太子能遭得罪統(tǒng)統(tǒng)嘗試了一遍
漢王二年(公元前205年),項羽大敗漢軍于彭城(今江蘇徐州),劉邦在逃亡期間竟將親生兒女劉盈和魯元公主劉樂當(dāng)成累贅,屢屢將其踹下馬車。要不是有夏侯嬰再三施救,劉盈這個大漢朝的第二任皇帝恐怕早就一命嗚呼了:
“漢王急,馬罷,虜在后,常蹶兩兒欲棄之,嬰常收,竟載之,徐行面雍樹乃馳。漢王怒,行欲斬嬰者十馀,卒得脫,而致孝惠、魯元于豐?!保ā妒酚洝ぞ砭攀濉しB滕灌列傳第三十五》)
漢王五年(公元前202年),劉邦于定陶(今山東菏澤)即皇帝位,隨即冊立劉盈為皇太子。不過劉盈能當(dāng)上皇太子,僅僅是劉邦迫于“立嫡立長”的規(guī)矩而已,實際并不喜歡他。尤其是后來的寵姬戚夫人生子劉如意以后,劉邦更是成天盤算著廢掉劉盈、改立劉如意。幸虧朝中以周昌為首的大臣們堅決反對,又有張良出主意請出商山四皓,劉盈才保住了太子的位置。
商山四皓不是傳說,他們確實對劉盈保住太子之位起到過關(guān)鍵的作用
劉邦死后,劉盈即位,是為漢惠帝。不過劉盈為人軟弱仁慈,他老媽呂雉卻野心勃勃兼心狠手辣,于是朝中權(quán)柄盡入?yún)魏笾?,劉盈這個皇帝顯然當(dāng)?shù)檬钟魫?。后來呂后將戚夫人弄成了“人彘”并毒殺劉如意,又欲故技重施除掉齊悼惠王劉肥,使得劉盈抑郁成疾,在位僅7年就病死了,享年才24歲。
對太子猜忌或忌憚的皇帝、野心勃勃的兄弟、不知道啥時候就冒出一個的想改換門庭的后媽,這些都是太子的“天敵”。此外,太子的命運還與自己親媽息息相關(guān)——親媽得寵,太子平安;親媽失寵,太子往往就得玩完。
太子的命運取決于皇帝老爹,但更多時候與皇后(皇妃)老媽息息相關(guān)
以上這些因素只要攤上一兩個就能把太子折騰得欲仙欲死,要是統(tǒng)統(tǒng)都碰上了,那么太子哪怕有金剛不壞之身,也扛不住這源源不絕的瘋狂打擊。
漢武帝劉徹晚年昏聵、忌憚太子,于是劉據(jù)就只能“謀反”,最終事敗自殺;漢光武帝劉秀廢掉郭皇后,太子劉疆只能老老實實的“辭職”,才保住了一條小命;楊勇和李建成都不幸攤上了個英明神武的弟弟,所以最終不但儲位不保,還都死于非命;唐高宗李治立武則天為后、唐玄宗李隆基移情武惠妃之后,原來的太子李忠和李瑛就只好廢掉,還被誣罪賜死;康熙皇帝玄燁立下的太子胤礽恐怕是史上最倒霉的太子——他不但被兩立兩廢,老爹還是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共61年零10個月),于是胤礽成了“在職”時間最長的太子,合計有36年之久。不僅如此,康熙皇帝對于諸皇子爭儲的野心肆意放任,最終形成了“九子奪嫡”的奇觀,胤礽作為其中最顯眼的靶子,自然被攻擊得千瘡百孔,最終被幽禁而亡。
李世民因玄武門之變成為太子,但這一經(jīng)歷對他后來的施政治國影響極大
以上都是“夭折”掉的太子??杉幢隳切┠艹晒Φ巧匣实蹖氉模赢?dāng)?shù)靡埠貌坏侥膬喝ァ?/span>
漢元帝劉奭剛出生兩年,母親許平君就被權(quán)臣霍光之妻霍顯毒死。而且劉奭柔弱好儒,讓一代雄主漢宣帝劉詢非常看不順眼,所以劉奭屢屢遭到訓(xùn)斥:
“宣帝作色曰:‘漢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雜之,奈何純?nèi)蔚陆?,用周政乎!且俗儒不達時宜,好是古非今,使人眩于名實,不知所守,何足委任?’乃嘆曰:‘亂我家者,太子也!’”(《漢書·卷九·元帝紀第九》)
于是劉詢便想廢掉劉奭改立淮陽王劉欽,尤其是當(dāng)時劉欽的生母張婕妤非常得寵。幸虧劉詢喜新不厭舊,依然懷念曾伴他貧寒過的發(fā)妻許平君,劉奭這才僥幸保住了太子之位。
因為劉詢重舊情,劉奭才保住了太子之位
與劉奭相比,唐中宗李顯的命運顯然更慘。
永隆元年(公元680年),在兩位皇兄李弘和李賢一死一廢之后,李顯被冊立為皇太子,并在3年后即位成為皇帝。不過此時他的親媽武則天已經(jīng)按捺不住成為史上首位女皇帝的野心,所以李顯僅在位55天就被貶為廬陵王。不過此時武則天稱帝的時機還不成熟,于是就換了另一個兒子李旦繼續(xù)當(dāng)傀儡皇帝。
不過武則天稱帝時已經(jīng)67歲高齡,尋找接班人顯然是個迫在眉睫的問題。作為一個女皇,武則天在姓武的和姓李的子侄輩中間猶豫了近十年時間,最終還是覺得兒子靠譜。于是在圣歷元年(公元698年),已經(jīng)在均州(今湖北省丹江口市)和房州(今湖北省房縣)被“監(jiān)視居住”了14年的李顯被召回洛陽,旋即再次被冊立為太子。
能攤上武則天這個親娘的,肯定上輩子都缺了大德
不過李顯的日子依然不好過。為了自保,他不得不將兩個女兒永泰公主和安樂公主分別嫁給武則天的侄孫武延基和武崇訓(xùn)??杉幢闳绱?,他的一雙兒女李重潤和永泰公主還是被武則天找借口誣以罪名、被迫自殺。
即便在神龍政變后重返帝位,但大半生都生活在恐懼和屈辱中的李顯,顯然已經(jīng)喪失了權(quán)威和治國的能力,最終被韋皇后和安樂公主合謀毒殺。
北宋真宗皇帝趙恒一共生下了6個兒子,結(jié)果前5個全部夭折,就剩下個幼子趙禎。趙恒終有一死,能接班的只有趙禎,所以理論上這個太子應(yīng)該被當(dāng)成寶貝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上怕摔了吧?可事實上他卻被那位野心不亞于武則天的章獻明肅皇后劉娥當(dāng)成了政治工具,使得趙禎在親政之前的日子過得堪稱暗無天日。
趙禎的生母是李氏本是劉娥的侍女,因劉娥生不出孩子,便想出了“借腹生子”的主意。于是她慫恿趙恒臨幸了李氏、生出了趙禎,然后對外聲稱其為己出,劉娥也因此被冊立為皇后。
趙禎之仁,也可以看作是軟弱怯懦
乾興元年(公元1022年),趙恒逝世,趙禎即皇帝位,但他年僅13歲,所以劉娥理所當(dāng)然的臨朝稱制、朝權(quán)盡入其手。在此期間,劉娥屢屢欲行武后事,時有僭越之舉,幸虧北宋的士大夫力量強大、堅決制止,否則趙禎的命運跟李顯不會有什么差別。
哪怕劉娥成不了武后,但權(quán)力的美味也讓她無法自拔,于是堅決不讓趙禎親政。直到明道二年(公元1033年)劉娥掛掉,趙禎才得以親政,此時他已經(jīng)24歲了。
也就是在此時,他才得知劉娥不是自己的親娘:
“ 后章獻太后崩,燕王為仁宗言:‘陛下乃李宸妃有所生,妃死以非命。’仁宗號慟頓毀,不視朝累日,下哀痛之詔自責(zé)。尊宸妃為皇太后,謚壯懿。”(《《宋史·卷二百四十二·列傳第一》)
要沒有趙元儼告密,素以仁孝著稱的趙禎恐怕得悔恨終生。而這段故事后來經(jīng)過改編,就成了今天為人熟知的“貍貓換太子”。
貍貓換太子當(dāng)然是戲說,但趙禎被劉娥耍得團團轉(zhuǎn)卻是事實
趙禎以寬仁著稱,還是史上首位獲得“仁宗”這一廟號的皇帝。而換個角度,寬仁其實就等于軟弱,所以趙禎在位42年,北宋的“名相賢臣”層出不窮,其實這就是臣權(quán)壓制君權(quán)的表現(xiàn)。而慶歷新政稍遇挫折即告放棄、契丹人稍一威脅就有了重熙增幣、對西夏作戰(zhàn)屢屢失利、國內(nèi)“三冗”問題日趨嚴重,都是他這一性格缺陷的體現(xiàn)。
寬仁或者軟弱可能是趙禎的天性,但要是沒有劉娥給他留下的那段少年時的陰影,這個毛病爆發(fā)得也許不會這么嚴重。
古時人們常以“酒色財氣”為人生四戒,意為這四種東西會激發(fā)欲望,使人無法自制:
“一夢中十八年,見了酒色財氣,人我是非,貪嗔癡愛,風(fēng)霜雨雪?!保ā朵浌聿尽ず惖朗∥螯S粱夢·第四折》元·馬致遠)
但是跟權(quán)力對人的誘惑比起來,酒色財氣什么都不是。
有了權(quán)力,酒色財氣不過是水到渠成的東西
有人會說自己很牛,視權(quán)力如糞土。不過說這話的人,要么是根本沒享受過權(quán)力的滋味,要么就是手里的權(quán)力不夠大。所謂“大丈夫不可一日無權(quán)”,才是那些真正品嘗過權(quán)力之美妙的人的共同體會。
所以在電視劇《康熙大帝》的主題曲中,詞作者才借玄燁之口發(fā)出了“向天再借五百年”的吶喊,真真是說出了歷代皇帝的心聲。
所以求長生就成了歷代皇帝孜孜以求的事情,始皇帝、漢武帝、唐太宗這等史上第一流的雄主明君都概莫能外,其中不少還因此而死。事實上能當(dāng)上皇帝的基本沒有傻瓜,人終有一死、沒有一個帝王能夠真的“萬歲”,這種事情其實他們心里都有數(shù)??稍俣嗟那败囍b也壓不住僥幸之心,誰都覺得自己是那個“萬一”——為啥他們?nèi)绱讼氩婚_、放不下,還不是舍不得手中的權(quán)力?
徐福東渡為始皇帝求長生不老藥,由此引發(fā)了無數(shù)的故事
所以太子這個距離皇權(quán)最近的家伙,就讓皇帝的心情十分的矛盾和復(fù)雜了。
只要是沒有被長生誘惑得瘋掉的皇帝,都得給自己準備個接班人,否則江山就會不穩(wěn)。不過冊立了太子,其實也就是給他們自己發(fā)出了一個信號,那就是朕老了、要完蛋了,權(quán)力終究要交到這個小兔崽子手里了……
所以很多皇帝對于冊立太子的態(tài)度,是極端抵觸的。比如說在史書中名聲極好的漢文帝劉恒,在大臣請他早立太子時反應(yīng)就非常激烈,甚至因此下了史上第一道罪己詔:
“朕既不德,上帝神明未歆饗也,天下人民未有愜志。今縱不能博求天下賢圣有德之人而嬗天下焉,而曰豫建太子,是重吾不德也。謂天下何?其安之?!保ā稘h書·卷四·文帝紀第四》)
——你們逼我立太子,不就是嫌我的德行不夠嗎?連我這個當(dāng)?shù)亩既钡拢俏覂鹤迂M不是更缺德?我們一家都缺德,還立個毛線太子!
漢文帝堪稱歷代皇帝典范,但一樣割舍不掉權(quán)力的誘惑
為了不立太子,劉恒算是豁出去了,就差指著大臣的鼻子罵大街了。
所以皇帝看太子不順眼,動不動就拾掇一下這個覬覦自己手中權(quán)力的小家伙,也就成了理所當(dāng)然的事情。至于猜忌一下、廢立一下什么的,都是常有的事。
尤其是那些所謂的雄主明君,給他們當(dāng)兒子、尤其是當(dāng)太子,那絕對是地獄級的難度。別說繼承大統(tǒng)了,能保住小命都是上輩子積德。
始皇帝陛下牛吧?長子扶蘇就被他虐了個死去活來;漢武帝劉徹威武吧?太子劉據(jù)一深得民心巫蠱之禍就恰逢其時的爆發(fā)了;光武帝劉秀英明吧?一發(fā)現(xiàn)老婆郭圣通“行事有呂霍之風(fēng)”二話不說立刻連皇后帶太子統(tǒng)統(tǒng)換掉;唐太宗李世民是“千古一帝”吧?甭管他表現(xiàn)得多么舐犢情深(這廝有篡改史書的劣跡),反正他把幾個兒子耍得團團轉(zhuǎn)這種事是無法撇清的;清圣祖玄燁號稱“雖曰守成,實同開創(chuàng)”吧?可正是這貨掀起了史上皇子奪嫡的最高潮,給現(xiàn)在的影視和文學(xué)作品提供了無數(shù)的八卦題材。
英明神武如劉徹,一旦發(fā)現(xiàn)有人威脅到他的權(quán)力時,也會完全的六親不認
所以要是攤上個強勢的皇帝老爹,太子們不如直接抹脖子來得痛快……
當(dāng)然,太子被皇帝猜忌也不是沒有原因的。畢竟作為“預(yù)備役皇帝”,距離至高無上的皇權(quán)咫尺之遙,他們難免不會生出覬覦之心,此時所謂的父子親情自然連半毛錢都不值。于是他們會試探、會叛逆、會試圖搶奪,尤其是趕上像康熙皇帝這樣總是不死、更不肯放權(quán)的皇帝時,太子生出異心甚至殺心也不是什么稀罕事。于是李承乾、李重俊、燕帖古思等人干脆就玩起了兵變,只可惜手藝太潮事敗身死。當(dāng)然也有本事大的,比如南北朝時劉宋文帝劉義隆的太子劉劭,就成功的干掉了老爹、首開了弒父奪位的“創(chuàng)舉”。
所以在那個至高無上的皇權(quán)面前,皇帝和太子就是天然的對頭。然而不管是從父子還是君臣角度,皇帝都穩(wěn)穩(wěn)的壓倒太子一頭,所以太子的日子不好過也沒啥可奇怪的了。
皇帝與太子既是父子又是君臣,這個關(guān)系就老復(fù)雜了……
不過也用不著可憐他們??瓷先ヌ拥娜兆咏?jīng)常過得生不如死,但只要有一線希望能登上那個寶座,付出任何代價他們也愿意。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