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講“女”字,我說,“男”“女”古漢字的本意都是工作狀。有朋友提議,應該也仔細講講“男”。
想想是啊,女性要求平等,是要求男性能平等待之。不講男性,怎么探討男女平等?
男性也要面臨自身發(fā)展的歷史文化烙印。
所以,這一次的“女性系列”,我們既講“女”,也講“男”,既探討“婦”,也探討“夫”。。。如何?
歡迎男性朋友參與討論。。。
關于“男”,最初是什么意思?
猜一猜!
1、地里干活的人
2、擁有田地的人
3、打獵的人
4、蒼天之下的人
答案是:1、地里干活的人。
我們先從甲骨文說起:
左邊是“田”字,右邊是什么呢?
是不是有些像犁地的工具?
我們以前講過,古人用“木”做農(nóng)具,大大拓展了耕種業(yè)的發(fā)展((回復“田”,即可提取《田 篇》,回復10,即可提取《木 下篇》)。
是不是有些像上面這個耒?準確地說,應該是耒的前身,不然的話,應該直接寫成“田” “耒”。
這是一種說法。
還有一種說法是:“田”字旁邊畫的不是勞動工具,而是男性的手及手臂。
想想也有道理,尤其是和“女”字對應著看:
“女”字畫的是女子懷抱采摘的筐子或者抱著孩子,強調的也是手臂的姿勢(當然也有跪著的相對靜態(tài)的樣子,抱歉,沒有找到跪著的圖,大概以前采的是灌木叢里的果實吧)。
“男”字,特別強調了是在田地里從事種植業(yè)的工作,強調手臂的力量和手的工作。
似乎說得通哈。
到了金文時代,工具或者手臂被畫得更長,似乎要將整個“田”字都撬起來:
到小篆時期,“男”被寫成下面這樣:
說是工具或是手臂,看上去仍然都說得通。
《說文解字》解釋“男”:從田從力。而關于“力”,是解釋為人筋骨的走勢,似乎是偏向于支持手臂說的。
在書法家的楷書作品里,還能一窺小篆的痕跡:
到了簡化字時期,“男”字才顯得干凈利索,下面是“力”字:
男女兩性在適宜的勞動中,都是美的。
法國畫家米勒,他畫中的男人和女人,各司其職,延續(xù)了遠古以來,農(nóng)業(yè)文明里,兩性的和諧關系。
米勒 播種者
米勒 揚谷者
米勒 種蘋果樹的夫妻
米勒 剪羊毛
米勒 攪牛奶
米勒 撿麥穗
米勒 熟睡的孩子
男性承擔重體力活。男性和女性一起分擔生產(chǎn)勞動,各取其長。女性更多從事家庭內的事務。
在唐代,中國的女子,工作得也很美。生活得也很美。
可以猜測畫面之外的男性,他們的見識和態(tài)度。
(點擊下圖,可手動放大)
唐 張萱 搗練圖
為什么這種關系沒有延續(xù)到今天?并且在某些時期,出現(xiàn)了一個性別對另一個性別的歧視甚至壓迫?西方經(jīng)歷了大工業(yè)時代的變革,機器的大規(guī)模使用,對勞動者體力的要求降低,女性和兒童成為了工人,卻是低于男人的類群。波伏娃說:她們的從屬地位不是一個事件或者一次變化的結果,不是出于歷史事件的偶然性。
在工頭監(jiān)控下工作的女工
波伏娃從人類歷史發(fā)展的角度解釋過了這一進程:“物種的延續(xù)是由雌性保證的……正是在哺乳動物中,生命具有最復雜的形式,最具體地個體化?!赣H與后代保持最緊密的關系”。 “但她的作用僅僅是撫育,而不是創(chuàng)造……男人繼續(xù)占據(jù)將群體引向自然和整個人類的職能……男性是超越的唯一體現(xiàn)。”
這是值得女性警惕的:女性長期處于社會性創(chuàng)造活動的邊緣,導致男女兩性的平衡關系最終被打破。
魏寧格更為尖銳地指出:“婦女問題中那種真正重要的東西,是深植于女人心中的那種獲得男性特性的渴望,即渴望獲得男人那種在精神和道德上的自由,渴望獲得男人那種實實在在的影響力和創(chuàng)造力。”
魏寧格 《性與性格》
所以魏寧格說:婦女解放最大的和唯一的敵人,是女人自己。
女人如果希望回到和男人平等的地位,需要的不是成為男人一樣的女人,男性不是對手,而是戰(zhàn)友。男性和女性一樣,都要面對人性的黑洞。有相同,有不同。
男性內心未嘗不是對不能創(chuàng)造繁衍生命而深深沮喪?因而他們必須創(chuàng)造,在社會生活中、在精神層面不斷挑戰(zhàn)自我。女性不必要成為他們。也無法成為他們。女性應該幫助他們(這話說得才真真是女權?。?。
請永遠交手,永遠珍惜彼此。
請永遠幫助對方,成為更好的,自我。
永遠尊重差異,永遠承認現(xiàn)實。
永遠,心懷希望。
重回,和諧時代。
共勉吧。
今天沒有測試,但是有小調查。
邀請男士作答,你認為的女性之美是什么?
備選項是昨日各位朋友幫忙選出的,再次感謝。
請邀請男士們來投票吧,多謝。
最后,來一組羅伯特·梅普勒索普的攝影作品,算是福利。
看看他眼中的男性之美,和他的花卉作品穿插,別是一種,風貌。
好了,該說再見了。
再見!
我們也明天再見!
上期《女 篇》測試答案:1
期待本期調查結果
敬請持續(xù)關注本周 “女性系列”
版權聲明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