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以來,隨著生物學、醫(yī)學的研究進展,大量表觀遺傳修飾的案例證明:生物可以從后天環(huán)境中“獲得”性狀,并且這種性狀可以“遺傳”給后代。表觀遺傳是否存在“標志物”?它對于我們研究疾病和發(fā)育過程具有怎樣的意義?
C. David Allis,美國生物學家,紐約市洛克菲勒大學教授。1973年于辛辛那提大學獲得生物學學士學位。1975年,他從印第安納大學獲得生物學碩士學位,并于1978年獲博士學位。C. David Allis在紐約羅切斯特大學擔任博士后研究員。1981年成為休斯敦貝勒醫(yī)學院助理教授,1988年成為生物化學教授。1990年,在雪城大學任生物學教授,1995年成為羅切斯特大學生物學教授。1997年至1998年,他在大學醫(yī)學院任腫瘤學教授。1998年至2003年任弗吉尼亞大學生物化學和分子生物學教授。自2003年以來是洛克菲勒大學表觀遺傳學和染色質生物學教授,并任實驗室主任。C. David Allis的研究涉及染色質、脫氧核糖核酸和蛋白質的復合體。染色質在基因表達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阿利斯的工作是確定染色質的結構和功能的過程和化學變化。一個可能的應用是激發(fā)那些阻止腫瘤的基因,并抑制那些刺激腫瘤生長的基因。2007年,C. David Allis獲蓋爾德納國際獎。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