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語: 一旦提起家鄉(xiāng),訴說鄉(xiāng)愁, 往往有個直抵心窩的詞 — 物是人非,總是伴隨著悲涼,惆悵,憂傷等等的情愫油然而生; 但是, 一定也有很多人經(jīng)歷過、正在煎熬著或者將要面臨著另一番景象, 那便是 — 人是物非。爹還是爹,娘還是娘, 大道小巷變了樣,記憶遭重創(chuàng)。當一抹鄉(xiāng)愁、一個老靈魂、一個游子飄回老巢時,卻找不到安息之角落,這又是何樣的心酸、尷尬、無奈、驚慌、錯亂……。
每一個細胞,無論在漂亮的臉蛋上,還是臟臟的腳底板上都攜帶整個人的核心遺傳物質(zhì)DNA, 一旦DNA發(fā)生突變、錯配、缺陷等問題, 生命的傳承就會受到巨大影響,甚至無力延續(xù)。 同樣,每一座城市都有其獨特的精髓,即文化底蘊、歷史淵源、人文環(huán)境、建筑風貌、風土人情等等, 我們又如何在高速發(fā)展和變革的過程中保護和傳承城市DNA呢?
有故鄉(xiāng)的人回到故鄉(xiāng), 沒有故鄉(xiāng)的人走向遠方。
正文:我家鄉(xiāng)的名字叫白銀。
家鄉(xiāng),通常帶給她的孩子們'母親'的印象,她溫柔慈愛,哺育滋養(yǎng);而我的家鄉(xiāng)白銀,在我的心中就是'他',是我粗獷力大,大大咧咧地就把孩子們拉扯大的'父親'。而白銀,他不是一個帶著隱喻存在于小說中的地方,而是一個曾帶著豐富蘊藏活在真實中的小城。
我的家鄉(xiāng)白銀在中國甘肅的一個山窩窩里。干燥缺水,植被貧乏,地層裸露,黃土撲騰,看一眼都覺得渴??稍跀?shù)不清的前世的前世,凡世洪荒里也曾是草木蒙昧,生靈活潑吧,否則怎么會在地殼的翻天又覆地之后,青山不在,綠水不流,埋葬了一切卻又新造了一切,預(yù)備了那么多種類不同的礦產(chǎn)留給白銀呢?大自然摯愛人類,總在以這樣那樣的方式在饋贈和養(yǎng)活著我們,而我們要等到用罷擄完才得醒悟。
因著豐富礦產(chǎn)饋贈,白銀一直以不同的姿態(tài)和方式存活著。而在我的心里,即使是我的家鄉(xiāng)白銀,也深藏著白銀公司和白銀市涇渭分明的一根線。需要填的表格里,或者只需一句帶過的話語里,我就是白銀人;而血液奔流里,我是毫無疑問的白銀公司人。而允許我再自私狹隘些地來感念我的家鄉(xiāng)吧,白銀公司才是白銀啊。
白銀有色金屬公司建于新中國成立后的1954年,谷歌和百度告訴我,他曾經(jīng)是這個百廢待興的國家里的'一五'計劃中的一項,'一五',意味著重拳出擊辦大事,只能成不能敗的雄心和事態(tài)吧。反正來自中國四面八方的人才人力就此源源不斷地輸送進這個深藏在中國貧瘠邊陲的山溝里。人們揣著滿把子的力氣,操著不同的方言,帶著不同的生活習俗,協(xié)力也摩擦,摩擦卻協(xié)力,每一分鐘大干特干、熱火朝天、劈山鑿地、無中生有,活生生地在地球上炸出,挖出兩個大坑(礦坑,也稱采場)來,讓人不得不驚嘆佩服人力之壯大雄偉。
我記得小時候曾跟父親去其中一個采場,往采礦坑里看,路一圈一圈地盤旋下降到大坑底部,像一個豎著的陀螺,一層一層,旋得越來越深,深得看見坑底的人像小黑點兒一樣移來移去,大型礦山運輸車都成了玩具樣的大小,旋啊旋,旋進的是力量和激情,旋出的是收獲和希望,真金白銀的收獲和希望。
那礦坑到底有多大? 我想驗證自己的記憶,也想補充構(gòu)建起對家鄉(xiāng)根基的真實了解,就去谷歌和百度搜了看??吹降馁Y料讓自己都瞠目結(jié)舌,“......(為了露出礦脈)要削平連綿數(shù)百里的折腰山、火焰山等七個山頭,總爆破量為900余萬立方米,使用炸藥近2萬噸。1956年12月31日下午,大爆破全面開始。爆破沖天騰起的蘑菇狀煙云高達400多米,據(jù)后來的專家測定,這次大爆破對地球的震撼相當于6級以上的大地震,使40萬平方米的山群平均高度被削去了50米。 一采場礦坑(鳳凰山)東西長1320米、南北寬600米、垂直深284米;二采場礦坑(火焰山)東西長1030米、南北寬560米、垂直深270米,總面積913萬平方米?!?(中國文物報,2014.0.17 http://www.jxal.com/Article/dfwh/201405/528.html),這說的就是我的家鄉(xiāng)---白銀。
據(jù)說明朝洪武年間,官方在現(xiàn)在的白銀設(shè)立辦礦機構(gòu)“白銀廠”開采礦藏,“日出斗金,集銷金城”,白銀緣此得名。而我的記憶卻說著另外一個故事。記憶里小學的一個下午,全校師生坐在公司一校的大操場里,聽白銀第一代開拓者的參與者之一回顧白銀的從無到有,及他們經(jīng)歷的青春豪邁。說因為第一次爆破收獲的白銀礦最多,所以取名“白銀”,而隨著開采的擴大證實銅礦的儲存量最大,所以別稱“銅城”。白銀曾經(jīng)飛沙走石,缺衣少食,他們是在一片赤裸的山溝里生生靠著人力和意志,開拓建設(shè)起一支為這個國家奉獻的力量。我不知道哪個是白銀的真相,反正暫時看不到任何“白銀廠”的遺跡,我就更愿意相信與我的生命息息相關(guān)的新中國的白銀,山崩地裂后蹦出來的孫猴兒一般的存在,無父無母沒有歷史,沒有前因卻有后果,氣血十足嶄新有力、忠心耿耿看守職分。
有礦有了人,有人有了城,有城有了市。因為豐富蘊藏而聚集了東南西北的人,白銀有了一個一個活色生香的家,星星點點的雜貨鋪,菜市,衛(wèi)生所,澡堂,食堂、衣服店、托兒所、學校、圖書館......據(jù)說白銀公司正式員工曾將近三萬、加上集體職工、家屬人口將近二十萬,儼然自給自足、自我運轉(zhuǎn)的小小城市。而漸漸地自由市場、公園、綠化、警察、紡織廠、針織廠、水電力,白銀越來越有人的氣息,越來越活得有個模樣,白銀由城有了市。而在我18歲之前的白銀歲月里,公司的小世界里已經(jīng)是個大世界,需要跟白銀市的其它部分有絲毫聯(lián)絡(luò)嗎?所以我怎么說我是白銀人呢?我只是白銀公司人啊。
鐵凝的《對面》有一段刺到了我。《對面》里的南門就是我的白銀公司啊,沒有歷史,沒有沉積,甚至沒有自己的方言。人們操著自己的方言,聊著共同也不共同的鄉(xiāng)愁,彼此妥協(xié)融匯,彼此還獨立流傳。
因為妥協(xié),那就讓我們的子孫都說普通話,他們的根無論在哪里,就在一起生和一起活吧;因為融匯,讓我們來彼此聽聽學學對方的話,嘗嘗學做對方的家鄉(xiāng)菜,學著對方的紅白事儀來同喜或同悲;南腔北調(diào)也不耽誤我們愛了婚了,結(jié)為姻親,從此心意相通,悲喜同源;可我也不能撒謊,我的家鄉(xiāng)和記憶在別處啊,我真誠無偽地愛著我們的白銀我們的生活,可就算再過五十年,我又怎么忘了我的鄉(xiāng)親、鄉(xiāng)音和鄉(xiāng)愁呢?
所以白銀公司生活著甘肅人、陜西人、東北人、北京人、上海人、河北人、云南人、四川人、湖南人、山東人、山西人、河南人......,可白銀公司也沒有純粹的甘肅人、陜西人、東北人、北京人、上海人、河北人、云南人、四川人、湖南人、山東人、山西人、河南人......白銀公司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可我也還是我。白銀公司早在幾十年前就立體地實現(xiàn)了移民城市文化多樣性的風貌和風情,對我們這些生在長在白銀公司的孩子何嘗不是閱歷的饋贈?
白銀公司當然有始有終,有強盛有衰老。隨著1988年露天礦二采場資源完結(jié)而閉坑,那股7*24小時全年無休的熱氣騰騰熬盡了三十幾年,也開始逐漸撤柴、熄火、冷清。那時的我們10歲而已,不受打擾的快樂著,我們?nèi)栽谑a庇下成長,長大了很多也就離開了,開花散葉到四面八方,而老去的一代白銀公司人老了累了想家了,很多隨著去了孩子們現(xiàn)今生活的地方重復了新一輪的漂泊,很多回到自己的家鄉(xiāng)葉落歸根。白銀公司不再那么生龍活虎,好像累傷了一樣,少了元氣,暮氣沉沉。
同時隨著城市化進程的高歌猛進,周邊農(nóng)村萎縮,人們涌進城市去尋找自己心儀的生活,新白銀人像當年的白銀公司人一樣涌入白銀,用各式的本地話開始覆蓋過去白銀公司人嘴里的普通話;白銀也四處拆拆建建,雖然慢騰騰地,也確實在描摹著現(xiàn)代應(yīng)有的模樣。時間幫助新客人安居成了新主人,而同時中國經(jīng)濟的戰(zhàn)車似乎以力不可擋的氣勢在全球征戰(zhàn)、碾壓,我的白銀當然隨附其上,沾其雨露,我應(yīng)該為我家鄉(xiāng)的蓬勃成長而高興??!可我的心為什么那么失落?
朋友問我對中國的什么最驕傲?想來想去,是我的白銀。在歷史老的說不清的中國,在一日千里崛起于世界的中國,我可以說我的驕傲是白銀嗎?白銀在哪里?因為什么令人驕傲?是歷史之重嗎?是富裕之實嗎?是自然之美嗎?都不是。他就是那個曾經(jīng)生龍活虎,現(xiàn)已破落失意的山溝小城。他就是那個硬邦邦、粗拉拉、老蒼蒼、土莽莽地把好幾代人拉扯大的“父親”,是我歲數(shù)積累會越發(fā)想念的家。他就是那個我閉上眼睛就跟看見小十字,大十字,文化宮,二十一冶俱樂部,燈光球場,八號樓,鐵道北,東山路,大型,884,金魚公園,鋁廠家屬區(qū)的地方;他就是那個我告訴新白銀人大菜市在哪里,轉(zhuǎn)彎百貨在哪里,白銀公司圖書館, 婦幼商店在哪里,看見他們眼睛里的迷惑,不知道答案的地方;他卻也成了我不知道的那個北京路,白銀市第八中學在哪兒的地方。白銀市第八中學,百度告訴我她的原名叫白銀市田家炳中學,我想告訴百度,不對不對,你不知道,她的原名叫白銀公司一中。
白銀,有城無郭,卻有家。白銀時代,他不關(guān)王小波虛幻在未來2020里歸于同一的烏托邦的白銀時代,而是上世經(jīng)50年代轟轟烈烈開始于中國西北山洼里的白銀時代。家鄉(xiāng)完成了他養(yǎng)育我的職責,我跟我的家鄉(xiāng)說再見去陶造我的生活,我們確實見了再見,可我們也確實在各自的軌道上奔跑著,越快就分開地越遠。他不那么認識我了,我也不那么認識他了。我的白銀爸爸,拜托你一定越來越好,越來越穩(wěn)健成熟,走得長長遠遠的,讓幾百年幾千年以后的孩子們也可以理直氣壯地對著你的歷史和存在夸夸其談。
而我,18歲以后連根拔起,帶著我白銀時代的印記被植于異地、異鄉(xiāng)、異國,越走越遠。日子平淡的時候心就平淡著,可總有那么一刻,心會被挑動撩撥到傷感,失落,我是哪里人?我的家在哪兒呢?我是白銀人嗎?我熟悉他嗎?我是芬蘭人嗎?我熟悉他嗎?鬢毛將衰,鄉(xiāng)音已改,這把淚我如何鞠?
可是怎么辦呢?我可以在命運里自由自在地活著,可命運的輪廓是我能夠書寫和建造的嗎?自己的父母當年離開他們的家鄉(xiāng),去白銀開始他們的生活和歷史;而我離開自己的家鄉(xiāng)白銀,來到芬蘭開始我的生活和歷史;有一天我的孩子們呢?她們會在哪兒?會有著什么樣的生活和歷史呢?
我越走越知道,我已經(jīng)沒有了故鄉(xiāng),可我們一邊走一邊播散著四處都能生長的種子。蒲公英一般,隨風而行,落地生根,隨遇而安,四海為家。
編輯: 學飛 于北歐芬蘭 2017,11,15.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