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在古時,還是在現(xiàn)今社會里,等待都是一種常態(tài),戀人們相約不忘,歸來時才會有更多唏噓與感念。因而,等待與被等待,其實都是一種幸福。不過,在等待中,往往又催生出不少事物,故而人們才說,最怕的不是等待,而是等待后遇見的物是人非。
在等待中,到底會等來佳人的笑臉盈盈,還是等到佳人已另嫁他人。在無期的諾言中,等待叫人忘盟背信,或是叫人無可奈何。而最為經典的例子也在等待中娓娓道來,那是一段甜蜜卻無疾而終的苦澀情緣。
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又到了清明時節(jié),春雨才下了,一場春雨驚醒了冬眠的萬物,桃花也爭先恐后地開了,迎著春風,嬌艷欲滴。
他今天格外開心,一年前,他踏青的路上,來到一戶人家討水喝。那天微風陣陣,天朗氣清,屋外桃紅柳綠,蝶舞蜂飛。不知不覺,他有些倦意,也似乎口渴了,他叩了一戶人家的柴扉,門輕輕打開。開門的是一位妙齡少女,她身穿羅裙,目光含笑,神態(tài)卻十分端莊,頭上戴了一朵盛開的桃花,映襯著她的臉愈加粉嫩。
他失了神,又立馬回過神來,向女子討水解渴。姑娘笑了笑,端來一碗水。水格外甘甜,他一飲而盡,不知怎么,姑娘的笑如一陣清風打開了他的心扉。沉默中,他發(fā)現(xiàn)姑娘也在偷偷望著他,他一陣心動,想托媒人找這姑娘的雙親求婚,但轉念一想,自己這一年還有政務纏身。
四目相對,情絲在四周輕歌曼舞,而他卻只能留下一個諾言,許諾明年再會,定下婚期之約。情竇初開的姑娘也羞澀地伴著春風點了頭,臉上有一絲緋紅,眼神里有一絲篤定。等待的時日如流水,時隔一年,卻恍若隔世一般,再次來到舊地,他緊張中又帶著欣喜。
他輕輕叩了柴扉,卻無人應答,推門進去,門口的那株桃樹依然迎著春風搖曳,桃花怒放。他輕聲詢問著,卻被房檐上的蛛網給予了答案。這戶人家已然搬走了,佳人也不知去了何處,那等待的艱辛與興奮,此刻全化作淚水打在他的臉上。
他有怨念,更多的是悔恨,如果當初他就帶上佳人一起離開該多好。他想象著姑娘等待他的艱辛與掙扎,想著自己這一年等待重逢的夢想幻化成空,不禁潸然淚下。物是人非,也是等待中無法避免的悲慘狀況。
也許是崔護的物是人非之感讓許多讀者產生了共鳴,寥寥28個字將物是人非描寫的淋漓盡致,因而這個并無大名的詩人也被人永久銘記。也許是每個人都有相似的人生經歷,這首詩為他贏得了盛名,他留下的“人面桃花”依舊膾炙人口。
一年的光景里,居然有這么大的變化。去年,還能在門扉的后面看見姑娘的緋紅臉龐,映襯著鮮艷的桃花,流露出美好的年華。而今日再次來到這里,卻久久尋不見姑娘的去處,物是人非,只有那桃花依舊開得嬌妍,含著笑意盛放于春風之中。
對于佳人,等待詩人的歲月一定是漫長而艱辛的,也許她就每天站在那棵最初相逢的桃樹下守候著,期待柴扉再一次被叩響,那個熟悉的面龐會再次出現(xiàn)在眼前,三百六十五個望穿秋水的日子,是怎樣煎熬著這個情竇初開的少女的心?伊人不在,空留這滿園的春色。桃花無情人有情,這滿園春色再怎么熱鬧,終究也敵不過詩人內心的凄涼與苦悶。
從古至今人們常常想要像瀑布一樣,傾瀉而出地對愛人、親人給予關懷,卻常常忽略那些讓人微笑的點點滴滴的關心與愛。這世上有很多事情是不能等待的,要鼓起勇氣去追求幸福,而不能一味地等待。等待總是難熬,人生卻又總是苦短,幸福太過狡猾,在時間的流逝里,等待后的物是人非,最終只能讓幸福流逝于指縫。
古人明悉等待的殘忍,他們留下的詩句總是讓人唏噓。而現(xiàn)今的人們也從古時的風骨中嗅到了一絲領悟。若不愿物是人非,便要珍惜每一個當下,切莫讓等待消磨了真心。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