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戟為大戟科植物大戟或茜草科植物紅芽大戟的根。味苦,性寒,有毒。入肺、脾、腎經(jīng)。逐水通便,主治水腫,水臌,主治水腫脹滿、痰飲積聚、消腫散結(jié),癰腫疔毒、二便不通,瘰疬,并有通經(jīng)之效;也可用于痰飲積聚,胸膈脹滿,脅肋隱痛。消腫散結(jié)可用于癰腫瘡毒及痰火瘰癘,內(nèi)服外用均可。
性味:
苦辛,寒,有毒。
《本經(jīng)》:'味苦,寒。'
《別錄》:'甘,大寒,有小毒。'
《藥性論》:'味苦辛,有大毒。'
歸經(jīng):
入肺、脾、腎經(jīng)。
《本草經(jīng)疏》:'入腎、肝。'
《本草通玄》:'入肝、膀胱。'
《得配本草》:'入三陰,足太陽經(jīng)。'
功用主治:
逐水通便,主治水腫,水臌,主治水腫脹滿、痰飲積聚、消腫散結(jié),癰腫疔毒、二便不通,瘰疬,并有通經(jīng)之效;也可用于痰飲積聚,胸膈脹滿,脅肋隱痛。消腫散結(jié)可用于癰腫瘡毒及痰火瘰癘,內(nèi)服外用均可。
《本經(jīng)》:'主十二水,腹?jié)M急痛,積聚,中風(fēng)皮膚疼廂,吐逆。'
《別錄》:'主頸腋癰腫,頭痛,發(fā)汗,利大小腸。'
《藥性論》:'下惡血癖塊,腹內(nèi)雷鳴,通月水,善治瘀血,能墮胎孕。'
《日華子本草》:'瀉毒藥,泄天行黃病、溫瘧,破癥瘕。'
《本草圖經(jīng)》:'治隱疹風(fēng)及風(fēng)毒腳腫。'
《醫(yī)學(xué)啟源》:'瀉肺。'
《本草正》:'性峻利,善逐水邪痰涎,瀉濕熱脹滿。'
《藥征》:'主利水,旁治掣痛,咳煩。'
《現(xiàn)代實用中藥》:'用于壯實體質(zhì)之腹水,全身水腫。胸肋膜積水等。'
《浙江民間常用草藥》:'殺蟲。'
用法與用量:
內(nèi)服:煎湯,0.5~1錢;或入丸、散。外用;煎水熏洗。
炮制:
大戟:揀去雜質(zhì),用水洗凈,潤透,切段或切片,曬干。
醋大戟:取大戟段或片,加醋浸拌,置鍋內(nèi)用文火煮至醋盡,再炒至微干,取出,曬干。(大戟100斤,用醋30~60斤)
《雷公炮炙論》:'采得大戟于槐砧上細銼,與海芋葉拌蒸,從巳至申,去芋葉,曬干用之。'
《綱目》:'凡采得大戟以漿水煮軟,去骨曬干用。海芋葉麻而有毒,恐不可用也。'
《本草通玄》:'大戟用棗同煮軟,去骨,曬干。'
宜忌:
患虛寒陰水及孕婦忌服。體弱者慎用。
《本草經(jīng)集注》:'反甘草。'
《藥性論》:'反芫花、海藻。毒,用菖蒲解之。'
《唐本草》:'畏菖蒲、蘆草、鼠屎。'
《日華子本草》:'小豆為之使。惡薯蕷。'
《綱目》:'得棗則不損脾。'
《本經(jīng)逢原》:'脾胃肝腎虛寒,陰水泛濫,犯之立斃,不可不審。'
相關(guān)配伍:
1、用于水腫腹水,留飲胸痛等癥。大戟攻水逐飲的功效,與甘遂相似,故可用于胸水、腹水、水腫喘滿等癥,多與甘遂、芫花等同用。
2、用于瘡癰腫痛及痧脹等癥。該品外用能消腫散結(jié),內(nèi)服能攻瀉而通結(jié)滯。如常用成方玉樞丹,即是紅芽大戟配伍千金子、山慈菇、五倍子、雄黃、麝香等品而成,外涂用于消瘡腫,內(nèi)服治痧脹、腹痛、胸脘煩悶、嘔吐泄瀉等癥。
附方
①治水腫:棗一斗,鍋內(nèi)入水,上有四指,用大戟并根苗蓋之遍,盆合之,煮熟為度,去大戟不用,旋旋吃,無時。(《活法機要》)
②治通身腫滿喘息,小便澀:大戟(去皮,細切,微妙)二兩,干姜(炮)半兩。上二味搗羅為散,每服三錢匕,用生姜湯調(diào)下,良久,糯米飲投之,以大小便利為度。(《圣濟總錄》大戟散)
③治水氣腫脹:大戟一兩、廣木香半兩。為末,五更酒服一錢半,取下碧水,后以粥補之。忌咸物。(《綱目》)
④治太陽中風(fēng),下利嘔逆,表解里未和。其人漐漐汗出,發(fā)作有時,頭痛,心下痞粳滿,引脅下痛,干嘔,短氣,汗出不惡寒:芫花(熬)、甘遂、大戟。上三味等分,各別搗為散,以水一升半,先煮大棗肥者十枚,取八合,去滓,納藥末,強人服一錢匕,羸人服半錢,溫服之,平旦服。若下少病不除者,明日更服,加半錢,得快下利后,糜粥自養(yǎng)。(《傷寒論》十棗湯)
⑤治腹水脹滿,二便不通:大戟三分,牽牛子一錢五分,紅棗五個。水煎服。(《新疆中草藥手冊》)
⑥治忽患胸背、手腳、頸項、腰胯隱痛不可忍,連筋骨牽引釣痛,坐臥不寧,時時走易不定:甘遂(去心)、紫大戟(去皮)、白芥子(真者)各等分。上為末,煮糊丸如梧子大。食后臨臥,淡姜湯或熟水下五、七丸至十丸,如痰猛氣實,加丸數(shù)不妨。(《三因方》控涎丹)
⑦治黃疸小水不通:大戟一兩,茵陳二兩。水浸空心服。(《本草匯言》)
⑧治溫瘧寒熱腹脹:大戟五錢,柴胡、姜制半夏三錢,廣皮一錢,生姜三片。水二大碗,煎七分服。(《方脈正宗》)
⑨治晚期血吸蟲病:京大戟鮮根洗凈,曬干,研粉,每日服三分,于早飯后一小時用開水一次吞服,連續(xù)一至二次為一療程,總劑量約四至五克。同時每日在腫大肝脾處用艾溫灸三十分鐘和內(nèi)服丹參合劑(丹參五錢,馬鞭草五錢)以助肝脾縮小。在治療期間必須禁忌食鹽。(《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⑩治淋巴結(jié)結(jié)核:大戟二兩,雞蛋七個。將藥和雞蛋共放砂鍋內(nèi),水煮三小時,將蛋取出,每早,去殼食雞蛋一個。七天為一療程。(內(nèi)蒙古《中草藥新醫(yī)療法資料選編》)
⑾治扁桃體炎:紅芽大戟五分至一錢,含服。(《中草藥新醫(yī)療法處方集》)
⑿治牙齒搖痛:大戟咬于痛處。(《生生編》)
⒀治頸項腋間癰疽:大戟三兩(浸酒炒,曬干),當(dāng)歸、于白術(shù)各二兩。共為末;生半夏(姜水炒)為末,打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錢,食后白湯下。(《本草匯言》)
臨床應(yīng)用
①治療急慢性腎炎水腫
大戟根洗凈,刮去粗皮,切片,每斤以食鹽3錢,加水適量拌勻,吸入后曬干或烘干呈淡黃色,研成細末裝入膠囊。日服2次,每次1.5~2分,隔日1次,空腹溫開水送下,6~9次為一療程。共觀察60余例,均有顯著的消腫作用,一般經(jīng)治6~7天后水腫即完全消失?;颊叻幒笥胁煌潭鹊膼盒?、嘔吐、腹瀉。其瀉下作用常在服藥后2~4小時最為劇烈;如癥狀嚴重,可進食水果或冷糖開水,反應(yīng)即可減輕。服藥期間用低鹽飲食,禁食生冷、辛辣、魚及豬頭肉等發(fā)物.禁用于孕婦、心力衰竭、食道靜脈曲張及體弱者。
②治療晚期血吸蟲病腹水或其他肝硬變腹水
大戟鮮根洗凈曬干磨粉,用小火焙成咖啡色,裝入膠囊,成人每次0.6~O.9克,隔日或隔2日服藥1次,7~8次后停藥1星期,以后視病情再服.若腹水巳退,可選用人參養(yǎng)榮丸等調(diào)理。曾試治20例,經(jīng)服藥5~36次不等,顯效(腹水消失,健康改善,體力基本恢復(fù))9例,好轉(zhuǎn)(腹水顯著減少,全身情況改善)9例,無效2例。治程中主要反應(yīng)為腹瀉、惡心、嘔吐及腹痛等,經(jīng)數(shù)小時后可自行消失;但亦有人觀察到,一般服粉劑0.6克時藥物反應(yīng)都能耐受,如超過1.8克時,則反應(yīng)增重,有惡寒、震顫、頭昏、煩躁、口干,有時呈極度恐懼感。反應(yīng)可持續(xù)2~6小時,如及時處理即可緩解。禁忌證同前。
各家論述
《綱目》:大戟,其根辛苦,戟人咽喉,故名。杭州紫大戟為上,江南土大戟次之。北地綿大戟,色白,其根皮柔韌如綿,甚峻利,能傷人,弱者服之,或至吐血,不可不知......控涎丹,乃治痰之本。痰之本,水也,濕也,得氣與火,則凝滯而為痰、為飲、為涎、為涕、為癖。大戟能泄臟腑之水濕,甘遂能行經(jīng)隧之水濕,白芥子能散皮里膜外之痰氣,惟善用者能收奇功也。[3]
《本草經(jīng)疏》:大戟,苦寒下泄,故能逐諸有余之水??嘈粮屎?,故散頸腋癰腫。又:大戟,陰寒善走而下泄,潔古謂其損真氣,故凡水腫不由于受濕停水,而由于脾虛,土堅則水清,土虛則水泛濫,實脾則能制水,此必然之?dāng)?shù)也。今不補脾而復(fù)用疏泄追逐之藥,是重虛其虛也,宜詳辨而深戒之。惟留飲、伏飲停滯中焦及元氣壯實人患水濕,乃可一暫施耳。[3]
《本經(jīng)逢原》:大戟,性稟陰毒,峻利首推,苦寒下走腎陰,辛散上瀉肺氣,兼橫行經(jīng)脈,故《本經(jīng)》專治十二水,腹?jié)M急痛等證,皆濁陰填塞所致,然惟暴脹為宜,云中風(fēng)者,是指風(fēng)水膚脹而言,否則傳寫之誤耳。
.張壽頤:大戟,《本經(jīng)》謂主十二水腹?jié)M急痛積聚。蓋謂十二經(jīng)之水濕積聚,以致外腫內(nèi)滿,而為急痛耳。然茍非體充邪實者、亦不可概投。'中風(fēng)皮膚疼痛'六字,當(dāng)作一句讀,蓋指風(fēng)濕熱之襲于肌腠者,則辛能疏散,而苦寒又專泄降,是以治之,非泛言外受之風(fēng)寒,石頑謂指風(fēng)水膚脹,亦頗有理。吐逆,是指水飲停于上焦,而不能下泄以致上逆者,此以辛苦泄破,通達下降,是以主之。《別錄》主頸腋癰腫,皆痰飲凝絡(luò)之癥治。頭痛,亦指飲邪凝聚,水氣上凌者而言。發(fā)汗,則驅(qū)除水濕之溢于膚腠者耳。利大小便,固通泄攻破之專職矣。
《本草圖經(jīng)》:大戟,春生紅芽,漸長作叢、高一尺以來;葉似初生楊柳,小團;三月、四月開黃紫花,團圓似杏花,又似蕪荑;根似細苦參,皮黃黑,肉黃白色;秋冬采根,陰干?;吹槌稣?,莖圓,高三、四尺,花黃,葉至心亦如百合苗。江南生者,葉似芍藥治隱疹風(fēng)及風(fēng)毒腳腫。
藥理藥性
1、致瀉:對離體回腸的作用 各種京大戟生、制品煎劑對離體回腸均有興奮作用,腸蠕動增加,腸平滑肌張力提高。并隨著炮制醋液濃度的提高,收縮強度似有加強趨勢,其中50%、70%濃度興奮作用特別明顯。本品能刺激腸管,引起腸蠕動增加,產(chǎn)生瀉下作用。
2、對平滑肌作用:提取物能擴張末稍血管,興奮妊娠離體子宮。
3、抗菌作用:東北的大戟(Euphorbiasp.)鮮葉汁在試管內(nèi)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及綠膿桿菌有抑制作用,但除去鞣質(zhì)后,抗菌作用即消失,制劑保存數(shù)天或加熱亦可使抗菌作用減少甚至喪失。實驗表明,本品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及綠膿桿菌均有抑制作用。
4、利尿作用:以生紅大戟水煎濃縮液(80g/kg),喂飼小白鼠,2-3小時后,其尿量明顯增加。
大戟與甘草合并用藥的影響:據(jù)我國歷代本草書籍之記載,大戟與甘草配伍是禁忌的,屬十八反之列。動物試驗證明,小鼠腹腔注射大戟、甘草混合后的乙醇浸出液,其半數(shù)致死量要比單獨應(yīng)用大戟時小數(shù)倍,可見兩者配伍時大戟的毒性增加了,而且配伍的甘草愈多,毒性也愈大。如將大戟與甘草分別酒浸,而在給藥時方混合投予者,其毒性比共浸者為小,但仍比單用大戟時毒性大。
5、鎮(zhèn)痛作甘草或京大戟煎劑,有一定鎮(zhèn)痛作用,且量越大越顯著,而京大戟又優(yōu)于甘草。合用后,與同劑量之單味煎劑比較,當(dāng)二藥等量時,鎮(zhèn)痛作用次于單味煎劑;當(dāng)甘草的量大于京大戟時,鎮(zhèn)痛作用優(yōu)于單味煎劑,并與用量有關(guān),小劑量優(yōu)于大劑量。
6、其他作用根皮70%乙醇提取液注射于動物,血壓輕微上升,腎容積顯著縮小,無論劑量大小,利尿作用均不顯著。健康成人服煎劑亦無明顯利尿作用。提取物對末梢血管有擴張作用,能抑制腎上腺素的升壓作用。同屬植物京大戟日本變種EuphorbiapekinensisRupr.var.JaponensisMak.水浸液對家兔、豚鼠的離體及在位子宮呈收縮作用。黑海大戟EuphorbiaponticaProkh水浸劑、酊劑及用植物細粉做成的油膏,對于皮膚都有明顯刺激,長期應(yīng)用可引起發(fā)紅、燒的感、小泡乃至脫皮。面部皮膚更加敏感。浸劑刺激性較弱。新加侖制劑注射于蛙或貓可使心跳停止于收縮期。可能含有強心甙。
化學(xué)成分
大戟根含大戟甙(Euphorbon)、生物堿、大戟色素體(Euphorbia)A、B、C.新鮮葉含維生素C.紅芽大戟根含游離蒽醌類和結(jié)合性蒽醌類.從紅芽大戟根中分得:丁香酸(Syringic acid)、虎刺醛(Damnacanthal)、甲基異茜草素(Rubiadin)、紅大戟素(Knoxiadin)及3-羥基巴戟醌(3-Hydroxy- morindone)等.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