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愛好,也是我今生的事業(yè)
唐詩宋詞古詩詞唐詩宋詞查詢,古詩詞分享!
作者:張風莉,來源:唐詩宋詞古詩詞(ID:tsgsc8)
他們是民國時期最耀眼最浪漫的兩個名字,他們是世間最般配最恩愛的一對夫妻。
他們同是名門之后,又都有在海外求學的經歷。他們一個郎才,一個女貌,他們于千千萬萬人中遇見彼此,便認定了對方是自己今生的另一半。
他們的結合羨煞了眾生,他們的情事被反復地書寫,人們尤其喜歡談論,她生命中的那三個男人。
與徐志摩的相戀,不過是她青春的悸動;與金岳霖一生的相處,最終演變成了精神層面的親情;唯有她的婚姻不但使她收獲了事業(yè),并且收獲了家庭幸福。
他們一生攜手,情系建筑;他們志同道合,相濡以沫;他們萬水千山走遍,將最美好的愛情,永遠留在了那最和煦的人間四月天。
他們就是比翼雙飛的建筑學家——林徽因和梁思成。
你的愛好,也是我今生的事業(yè)
1904年,林徽因出生在浙江杭州。祖父林孝恂是進士出身,歷官浙江金華、孝豐等地,父親林長民畢業(yè)于日本早稻田大學,曾任北洋政府司法總長等職。
優(yōu)渥的家庭出身,使林徽因從小就接受了很好的教育,并且使她有機會出游海外,看到跟當時的中國不一樣的世界。
1920年4月,在北京培華女中讀書的林徽因,隨父漫游歐洲。歐洲各國的自然風物、民俗風情使她大開眼界,耳目一新,但最使林徽因陶醉和沉迷的,則是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各種建筑物。
徜徉穿梭在那些建筑物之間,林徽因第一次感覺到,那一座座古老的建筑是那樣美,它們是靜止的美術,也是流動的音樂。
居留英國的日子里,林徽因的房東是一位女建筑學家,在她的啟迪和影響下,林徽因更加堅定了對建筑的熱愛,她決心像這位偉大的女性一樣,此生與建筑結緣。
1921年,林徽因和父親結束了在歐洲的游歷,回國繼續(xù)在培華女中續(xù)讀。
當林徽因再次見到梁思成時,他已經21歲了。在不列顛的歲月,點亮了林徽因對于建筑學科的渴望,而她的夢想也影響了梁思成對于未來的選擇。
“當我去拜訪林徽因時,她剛從英國回來,在交談中她談到以后要學建筑。我當時連建筑是什么還不知道,徽因告訴我,那是包括藝術和工程技術為一體的一門學科。因為我喜愛繪畫,所以我也選擇了建筑這個專業(yè)”。
1924年6月,林徽因擺脫了徐志摩的追求,和梁思成訂了婚約。訂婚之后,兩人共赴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就讀。
在賓大,梁思成如愿進了建筑系,因賓大建筑系當時不收女生,林徽因只得進入美術系。好在美術系和建筑系同屬美術學院,林徽因便旁聽了建筑系的全部課程,并且不到兩年,就受聘擔任建筑設計教師助理,不久更成為這門課程的輔導教師。
1927年,梁思成和林徽因雙雙從賓大畢業(yè),梁思成拿到了建筑碩士學位,林徽因也以高分獲得美術學士學位。梁思成又到哈佛研讀,立志回國研究中國古代建筑。
任教東北大學,邁出考察古建第一步
1928年3月21日,梁思成與林徽因在加拿大總領館舉行了婚禮,接著去歐洲度蜜月,并對西歐各國的古建筑進行了實地考察。
1928年8月18日,梁思成與林徽因從歐洲回到北京,然后奔赴東北大學任教,梁思成任建筑系主任,林徽因任教授。
當時東北大學的建筑系,只有他們兩個老師,教學任務十分繁重。他們采用的完全是英美式的教學方法,林徽因經常把學生帶到昭陵和沈陽故宮去上課,以現(xiàn)存的古建筑作為教具,向學生講解建筑與美學的關系。
張學良任東北大學校長期間,曾征求“東北大學校徽圖案”。林徽因以“白山黑水”的設計當選,還獲得了400銀元的高額獎金。
1931年,九一八事變的爆發(fā),使東北大學的教學難以繼續(xù),林徽因和梁思成便回到北平,接受了中國營造學社的聘請,開始考察研究中國古建筑。
距北平約90公里的薊縣獨樂寺,是林徽因和梁思成,來到營造學社以后,考察的第一個野外古建。
獨樂寺始建于遼統(tǒng)和二年(984年),它保存了不少唐代建筑的風格,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但獨樂寺地處深山溝壑,常有土匪出沒。
盡管當時考察的條件極其簡陋而危險,林徽因還有孕在身,但她和梁思成克服了種種困難,對獨樂寺做了扎實、細致的測繪。
在考察山西云岡石窟時,條件更為艱苦,林徽因一行不顧風吹日曬,爬到石窟前進行認真地勘查,并且對石窟作了許多素描和拓片。
除此,他們對云岡石窟的建筑藝術還做了系統(tǒng)的記錄,其中包括洞窟的布置、構造及年代,還有石窟的塔、柱、闌額、斗拱、屋頂、欄桿、踏步和藻井等。
在1932年到1937年的5年中間,以林徽因為主的營造學社成員,走過了137個縣市,調查古建1823座,詳細測繪的建筑有206組,完成測繪圖稿1898張,為我國后來的古建研究,留下了一套非??茖W完備的珍貴資料。
踏勘山西寶藏,粉碎不實言論
山西是中國古建筑最多的省份,并且有很多是唐宋、遼金時期的高古建筑物,比如山西的應縣木塔,五臺山的佛光寺東大殿,大同的華嚴寺,朔州的崇福寺等等。
考察測繪這些歷史悠久的古建筑,具有研究和保護的雙重意義。所以在上世紀30年代,梁思成一行曾經四次去山西進行古建筑調查。
當年跟隨梁先生的助手莫宗江,是這樣回憶林徽因一行考察應縣木塔的情景的:
“他們爬到了塔頂,但塔剎還有十多米高,除了幾根鐵索外,沒有任何可供攀援的東西。他們必須爬上去,才能完成整個木塔的測繪?!?/section>
“那天,風呼呼地刮著,也讓他們有一種會被刮飛的感覺。梁思成第一個抓住鐵索,兩腿懸空地往剎尖攀援。他攀上去之后,其他幾個年輕人也一一上去,終于將塔剎的各部尺寸、做法測繪下來?!?/section>
“那時,他顧不上九百多年歷史的古塔木板已經枯朽,也未想鐵索是否銹蝕或斷裂。他就那么毫無顧忌地攀援。大風中,他搖擺著身軀。”
數(shù)年的古建考察,一座座中國古代建筑被發(fā)現(xiàn)、測量、整理,林徽因和梁思成在興奮之余,每每又留下遺憾。那就是:要看唐代的木結構建筑,果真如日本人所說,只能去奈良的法隆寺嗎?
1937年夏天,梁思成一行第三次踏上了山西之旅,他們希望根據(jù)《敦煌石窟圖錄》提供的線索,在五臺山地區(qū)的佛光寺里,發(fā)現(xiàn)唐代的木構建筑。
在險峻的山路上足足走了兩天,梁思成等人終于到達了佛光寺。
在《記五臺山佛光寺的建筑》中,梁思成這樣寫道:
“斜坡殿頂?shù)南旅嬗腥缈臻w,黑暗無光,只靠經由檐下空隙攀爬進去。上面積存的塵土有幾寸厚,踩上去像棉花一樣。我們用手電探視,看見檁條已被蝙蝠盤踞,千百成群地聚擠在上面,無法驅除。”
“照相的時候,蝙蝠見光驚飛,穢氣難耐,而木材中又有千千萬萬的臭蟲,大概是吃蝙蝠血的。工作至苦,我們進行了幾天,才看見殿內梁底隱約有墨跡?!?/section>
他們終于發(fā)現(xiàn)了刻在梁下的重要文字,證明佛光寺建于唐代大中年間(公元857年)。這真的是一個非常偉大的發(fā)現(xiàn),它將日本人關于中國沒有唐代建筑的說法徹底粉碎,從而大大增強了中國人的民族自豪感。
在《記五臺山佛光寺的建筑》里,梁思成還說:
“這不但是我們多年來實地踏查所得的惟一唐代木構殿宇,不但是國內古建筑之第一瑰寶,也是我國封建文化遺產中,最可珍貴的一件東西。佛殿建筑物,本身已經是一座唐構,乃更在殿內蘊藏著唐代原有的塑像、繪畫和墨跡。四種藝術萃聚在一處,在實物遺跡中誠然是件奇珍?!?/section>
保護日本奈良,撰寫《中國建筑史》
在梁思成和林徽因的眼里,所有的古建筑都是有生命的東西。一磚一瓦,一根立柱、一處斗拱、一幅雕像,都記載著歷史的滄桑,都是活生生的存在。
因此,在保護古建筑的過程中,梁思成和林徽因拋棄了狹隘的民族主義,他們不但為考察研究中國的古建筑做出了杰出的貢獻,而且也為保護他國的古建筑積極奔走。
1945年,二戰(zhàn)期間,當美軍開始猛烈轟炸日本本土的時候,梁思成趕到美軍設在重慶的指揮部,向布朗森上校陳述保護日本奈良城的重要性,并遞交了一份奈良古建筑的圖紙。
面對那位不免感到有些困惑不解的美國軍官,梁思成動情地說了這樣一番話:
“要是從我個人的情感出發(fā),想到國人的苦難,我是恨不得立刻炸日本人的,然而,一種職業(yè)操守和歷史責任感,讓我冷靜了下來。建筑是社會的縮影,民族的象征,但絕不是某一民族的,而是全人類智慧的結晶。像奈良唐招提寺,是全世界最早的木結構建筑,一旦炸毀,是無法補救的?!?/section>
梁思成對建筑的熱愛跨越了國界,因此他用理智戰(zhàn)勝了仇恨,文化的永恒價值才取代了戰(zhàn)爭的非理性。他的建議受到了美軍的高度重視,保護奈良的計劃終于得到了實施。
19世紀30年代,梁思成和林徽因在山西進行了四次古建筑調查,但這只是他們在華北地區(qū)野外調查的一部分。他們的目標是要以最高的學術標準,撰寫一部《中國建筑史》,科學地介紹中國古代建筑的奧秘和成就。
撰寫《中國建筑史》是一項前無古人的工作,在1940年到1944年之間,梁思成和林徽因開始了這項工作。
當時,林徽因隨梁思成的工作單位——中央研究院遷到四川宜賓附近的李莊,住在低矮破舊的農舍里。他們利用手頭現(xiàn)有的資料,開始全面系統(tǒng)地總結整理他們戰(zhàn)前的調查成果。
那時,林徽因的肺病越來越嚴重,病情稍微好轉一些,她就躺在小帆布床上整理資料,翻閱《二十四史》和各種典籍,做讀書筆記,為書稿做種種補充、修改、潤色工作。
林徽因承擔了《中國建筑史》全部書稿的校閱和補充工作,并執(zhí)筆撰寫了書中的第六章——五代、宋 、遼 、金部分。
在這部巨著中,林徽因撰寫的字數(shù)雖然只有一點五萬字,但資料豐富翔實,論證嚴密扎實,頗具學術功底。
《中國建筑史》是中國建筑學科的開山之作,這本書的最大功績,在于第一次把中國建筑史學,納入了系統(tǒng)科學研究的領域,以歷史文獻與實例調查相結合的方法,揭示了中國古代建筑的設計規(guī)律、技術要點,總結出中國建筑的成就和各時代的主要特征,使中國建筑史從蒙昧走向科學,形成一門獨立的學科,向世人展現(xiàn)了一片嶄新的學術天地。
夫妻心系建筑,伉儷攜手情深
林徽因和梁思成的結合,是才子佳人的完美結合;他們的一生,是為建筑犧牲和奉獻的一生。他們攜手創(chuàng)建了東北大學建筑系,抗戰(zhàn)勝利后,又參與創(chuàng)建了清華大學建筑系。
他們用十多年的時間,調查和測繪了很多埋藏在歷史煙塵中的古建筑,為研究中國建筑的發(fā)展演變,留下了極其珍貴的資料。
新中國誕生后,林徽因和梁思成又投入了火熱的建設之中。林徽因在病中參與設計了國徽、人民英雄紀念碑裝飾雕刻、八寶山革命公墓,以及搶救景泰藍工藝等等。
在恢復瀕于停產的景泰藍手工藝時,林徽因的肺已布滿了空洞,腎被切除了一側,結核菌已經由肺轉移到腎、腸,每天吃的飯不足二兩,睡眠僅有四五個小時。
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林徽因在梁思成的陪同下,帶著助手莫宗江、常沙娜、錢美華等人,多次去景泰藍工廠深入調研,并以驚人的毅力與助手們,設計出了適合景泰藍生產工藝的造型、圖案及配色。
蘇聯(lián)著名芭蕾舞演員烏蘭諾娃,在接過林徽因設計的景泰藍禮品時,興奮地說:“這是代表新中國的新禮品,真是美極了!”
1953年5月,北京市開始醞釀拆除牌樓,對古建筑的大規(guī)模的毀滅,開始在這個城市蔓延。
為了使四朝古都僅存的完整牌樓街,不因政治因素而毀于一旦,梁思成與時任北京市副市長的吳晗,發(fā)生了激烈的爭論。吳晗在會上這樣批評梁思成:
“您是老保守,將來北京城到處建起高樓大廈,您這些牌坊、宮門在高樓包圍下豈不成了雞籠、鳥舍,有什么文物鑒賞價值可言!”梁思成被氣得當場痛哭失聲。
其後不久,在一次歐美同學會的聚餐會上,林徽因與吳晗也因為北京市的古建筑拆除問題,發(fā)生了面對面的沖突。
據(jù)同濟大學教授陳從周回憶:林徽因指著吳晗的鼻子,大聲譴責:“你們真把古董給拆了,將來要后悔的!即使再把它恢復起來,充其量也只是假古董!”
林徽因說這話的時候,肺病已重,嗓子喑啞,然而在她的神情與氣氛中,句句透露著對古建筑的深情。
1955年3月31日,林徽因的肺病急劇惡化,4月1日,這個世間最美好的女子與世長辭。
林徽因是二十世紀著名的作家,詩人和建筑學家,比起民國同時期的其它才女,林徽因的才華更為全面和杰出,她的婚姻也更為圓滿和幸福。
然而很多時候,林徽因被世人包裝成了一個花瓶式的文藝女青年,這對林徽因是極不公平的。林徽因不但有漂亮到沒有女朋友的容顏,更有很多女子無法企及的事業(yè)。
關于林徽因對建筑事業(yè)的執(zhí)著追求與熱愛,她的兒子梁從誡說:“母親愛文學,只是一種業(yè)余愛好,往往是靈感來時才欣然命筆,更不會去‘為賦新詞強說愁’。但是對于古建筑,她卻和父親一樣,一開始就是當做一種近乎神圣的事業(yè)來獻身的。”
林徽因,一個獨一無二的名字,一個翩若驚鴻,婉若游龍的女子,她有著最柔弱的身軀,卻有著最堅韌的意志。
她把一生都獻給了中國的建筑事業(yè),她和梁思成在共同的人生道路上,櫛風沐雨,攜手走過,伉儷情深。
她是世間最美好的生命,也是我們每一個人心底最溫柔的夢。
她帶著一身詩意,永遠活在那最美好的人間四月。
-作者-
張風莉:筆名雨楓,中學語文教師,甘肅省白銀市作協(xié)會員,公眾號《唐詩宋詞古詩詞》專欄作家。
現(xiàn)在新建了粉絲群以供各位詩友交流,想入群的朋友,請在后臺輸入加群(不是在留言區(qū)回復喔)。
回復“唐詩”、“宋詞”,即可查詢詩詞。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