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1月6日,陳毅元帥去世,享年71歲。陳毅元帥的追悼會由周總理主辦,當時關(guān)于追悼會的規(guī)格產(chǎn)生了爭議,周總理認為要用最高規(guī)格,但還有一部分人認為應該從簡,最后周總理只能采取折中的辦法,但總理內(nèi)心依然覺得遺憾。
沒想到,追悼會當天,毛主席竟然親自來到了現(xiàn)場送別陳毅,周總理見到毛主席過來,立刻提升了追悼會的規(guī)格,并且親自上臺講話,終于給了陳毅元帥一場最盛大的道別。
離別總讓人感到悲傷,尤其是對于突然來到現(xiàn)場的主席更是如此,陳毅是主席多年的戰(zhàn)友和知己,陳毅離開了,毛主席的心里十分不好受。
毛主席出席陳毅追悼會
原本參加陳毅元帥的追悼會,并不在主席當天的日程安排里,因為那個時候主席上了年紀,身體不好,所以工作人員一般都很少安排這種出門的活動。
但是當天中午毛主席突然告訴工作人員給他安排車,他要立刻到陳毅的追悼會現(xiàn)場,去送自己的老朋友最后一程。工作人員拗不過主席,只好送他來到了追悼會現(xiàn)場。
主席走進來之后,現(xiàn)場的所有人都很吃驚,因為大家都不知道主席要來,就連周總理也倍感意外,而毛主席在眾人的注視中走到了會場的中央,沉默的看著眼前陳毅元帥的遺像,他們已經(jīng)認識了半輩子了,從井岡山、到長征、到抗戰(zhàn)、隨后到建國,他們經(jīng)歷了無數(shù)的歷史變遷。
但現(xiàn)在,已經(jīng)到了最后告別的時候。
毛主席出席陳毅追悼會
追悼會開始之后,毛主席特意找到陳毅的夫人張茜和她說話,張茜因為陳毅去世備受打擊,但看到主席親自過來,張倩心里十分感動。張茜還沒有開口,主席就對她說:“陳毅是個好同志?!?/span>
張茜聽到這句話,眼淚更是控制不住地流了下來。張茜對主席說:“陳毅生前也是一直掛念您的?!?/p>
毛主席輕輕地嘆了口氣,他對張茜說:“你把孩子們叫過來吧,我和他們說幾句話,算是替陳毅安排幾句?!?/p>
張茜趕緊把幾個孩子叫到毛主席身邊來,毛主席看著這幾個孩子,聲音也哽咽起來,他對孩子們說:“你們的爸爸是個好同志,為新中國立下了很多功勞,你們還年輕,要多奮斗,像你們的爸爸學習……”
說著說著,毛主席的眼淚又掉了下來,幾個孩子連連點頭。他們都記住了毛主席的話,陳毅離開了,但是他留下的精神依然會傳承下去。
陳毅與妻子張茜
陳毅元帥和毛主席第一次認識是在井岡山,當時是1928年,那年我黨經(jīng)歷了很多的坎坷,白色恐怖之下,我黨的成員流散各方,波折不斷。
尤其是南昌起義失敗之后,我黨的武裝力量受到重大的打擊,原本奪取大城市的計劃也受到了挫敗,而毛主席在這個時候提出了農(nóng)村包圍城市的想法,雖然毛主席提出這個理論的時候,陳毅并沒有在場,但是在得知這個理論之后,陳毅深表贊同,他認為這個方法最符合中國的實際情況。
毛主席帶著部隊上井岡山的時候,陳毅和朱德依然帶著部隊在外作戰(zhàn),當時因為南昌起義的失敗,陳毅等一眾將領(lǐng)不得不帶著部隊離開南昌四處輾轉(zhuǎn),尋求一線生機,而井岡山成了當時最理想的落腳之處,于是陳毅決定帶著部隊上井岡山投奔毛主席。
陳毅
而見到毛主席之后,陳毅立刻就被毛主席的智慧所折服,而毛主席和陳毅一見如故,他非常欣賞陳毅直率的個性以及卓越的眼光,英雄惜英雄,兩個人很快就成為了最親密的朋友。
后來毛主席提到自己和陳毅相識的這段經(jīng)歷,用了四個字——相見恨晚,足見這段友誼在毛主席心中的分量。當時兩個人還沒有達到后來那么高的成就,在戰(zhàn)火流離之中,他們隨時有可能面對犧牲和死亡,但是在那樣艱難的情況下,他們攜手并進,創(chuàng)造了一段輝煌的歷史。
在井岡山期間,陳毅始終是毛主席堅定不移的支持者,陳毅的支持對于當時的毛主席而言,作用是巨大的,因為當時毛主席提出的很多軍事戰(zhàn)略思想,對于人們而言是非常奇怪的,是前無古人的,所以很少有人敢嘗試,所以這個時候多一個支持者就多一份力量。
陳毅
當然,也由此可以看出,優(yōu)秀的戰(zhàn)略家眼光總是相似的。盡管在很多人看來,毛主席提出的理論非常古怪,但陳毅卻敏銳地認識到,毛主席提出的戰(zhàn)略思想才是對中國最有利的思想,兩個人在井岡山成為了最默契的搭檔。
直到第五次反圍剿失敗,紅軍做出了長征的決定,但這個時候,陳毅卻無法和中央紅軍同行,因為在長征開始不久之前,陳毅在巡查營地的時候不幸中彈負傷,重傷的陳毅難以承擔長途行軍,所以中央研究決定,讓陳毅留在根據(jù)地指揮游擊戰(zhàn)爭。
毛主席不得不同陳毅告別,而當時他們都無法預測未來,也許這一別就永遠沒有見面的機會了,但是兩個人還是義無反顧踏上了各自的征途。
長征
對于陳毅而言,留守根據(jù)地和敵人進行游擊作戰(zhàn)的這段經(jīng)歷,可以說是他距離死神最近的一次,當時根據(jù)地的形勢,比人們想象的更加危險。
敵人的追兵從四面八方包圍過來,紅軍游擊隊被壓縮在很小的一塊范圍里,缺衣少食,斷水斷糧。尤其是到了冬天,不斷有戰(zhàn)士因為饑餓和寒冷而死亡,陳毅本身就是一個身負重傷的病人,還面臨著這種情況,自然是更加絕望。
在梅嶺地區(qū),因為敵人的圍攻,陳毅險些就命喪于此,但或許是上天保佑,敵人在漫長的圍攻過后突然撤退,給了陳毅一線生機,陳毅就這樣帶領(lǐng)著殘余的紅軍戰(zhàn)士逃出了包圍圈,南下繼續(xù)作戰(zhàn)。
陳毅
這支保留下來的紅軍后來成為了新四軍的前身,陳毅的頑強作戰(zhàn)給紅軍留下了寶貴的火種,毛主席談到陳毅的這段經(jīng)歷,語氣中也難掩佩服。
在兩黨確定了重新合作,統(tǒng)一抗戰(zhàn)的方針之后,陳毅和毛主席才又一次見面,雖然這些年來聯(lián)系斷斷續(xù)續(xù),但是兩個人見面之后依然覺得親切,這些年來陳毅并沒有跟隨毛主席去長征,但是陳毅卻始終踐行著毛主席的作戰(zhàn)方略。
毛主席和陳毅會合之后,和他講了不少自己這些年來的感悟,還提到了論持久戰(zhàn),陳毅更加對毛主席佩服不已,他說:“毛主席這些年來的進步實在太大了,是我望塵莫及的。”
陳毅
陳毅始終都非常佩服毛主席,把毛主席當做自己進步的一個標桿,他們之間的關(guān)系已經(jīng)遠遠超過了一般普通朋友,而是真正的經(jīng)歷過生死的知己。在一些歷史故事的記錄里,他們在相處中有著很鮮活的一面。
陳毅經(jīng)常會寫信給毛主席,讓毛主席幫自己改詩,陳毅和毛主席的詩作風格相差很大,但是毛主席依然不厭其煩地幫助陳毅修改,有時候倆人難得相聚,陳毅還會拉著毛主席一起下棋。
過去和毛主席相處的那段歲月,陳毅到老都一直銘記于心,對陳毅而言,那是一段非常珍貴的經(jīng)歷,戰(zhàn)火連天之中,依然有人性的光輝存在。
建國之后,陳毅承擔著多項國家工作,日子變得愈發(fā)繁忙起來。在孩子們的回憶中,父親很少休息,不管是回家還是去辦公室,心里惦記的都是工作。
在許多人的印象里,陳毅是一個大大咧咧,不拘小節(jié)的人,其實他工作起來比任何人都拼命,忙起來,連飯也顧不得吃。
在陳毅的心里,國家是第一位的,國家大事比什么都重要,這或許也是陳毅和毛主席能保持多年友誼的原因,因為他們的價值觀是完全一致的,國家為重,人民為重,而自己則被他們放在了最后。
毛主席在陳毅的追悼會上特意和他的孩子們講話,而陳毅對于自己的孩子們的教育更是絕不放松。
陳毅生前對孩子們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不要搞特殊化,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高。陳毅自己位列十大元帥,是國家級的干部,但是他的孩子們卻一直都過著簡樸的生活。
陳毅的家風一向都是勤儉樸素,兩袖清風,他從不讓孩子們憑借出身去搞什么特殊待遇,自己更絕對不給自己家的親戚開后門。陳毅常說,要是國家干部仗著自己的一點點地位就亂搞,那國家就亂了套了。所以為了國家的利益,陳毅以身作則,嚴格要求自己及親屬。
陳毅的兒子結(jié)婚的時候,訂婚宴上最值錢的東西是一盤西瓜,而婚宴的規(guī)格就和當時北京城里一個普通職工差不多,甚至于一眼看上去很難相信這是一個元帥兒子的婚禮,但陳毅覺得自己的孩子就應該過得和普通人一樣,這才正常。如果自己的兒女變成小皇帝,那自己可就是罪大惡極了。
陳毅這種教育孩子的理念和毛主席同樣是不謀而合的,從年輕到老,陳毅內(nèi)心的精神是沒有變的,他一直都是那個心懷國家的英雄。
到了晚年,陳毅的身體越來越不好,甚至出現(xiàn)了在工作崗位上昏倒的情況,到最后他無法再承擔繁重的工作,只能住進醫(yī)院病房里養(yǎng)病。躺在醫(yī)院的病床上,陳毅還是閑不下來,他老是想要回去工作,但他的身體卻一天比一天衰弱。
毛主席沒有時間去病房探望陳毅,因為毛主席當時的身體也很糟糕,但是毛主席還是特意寫了一封信,讓葉劍英給陳毅帶過去安慰他。陳毅看到毛主席給自己寫來的信,非常激動,看了一遍又一遍。
1971年末,醫(yī)生已經(jīng)給陳毅的家人下了病危通知書,委婉地暗示陳毅的身體可能要不行了,孩子們的心情都非常沉重,而陳毅則樂觀的安慰眾人說自己的情況還好。
陳毅
那個時候陳毅其實已經(jīng)基本上吃不下東西了,維持生命全靠醫(yī)生給他輸營養(yǎng)液。
但是到了1971年的12月26號早上,陳毅忽然一大早就醒過來,告訴女兒去給自己煮一碗面。女兒看到父親的精神忽然這么好,心里也很高興,趕緊去廚房煮了碗面端過來。
陳毅笑著對女兒說:“今天是毛主席的生日,我要吃一碗長壽面,給毛主席祝壽。”
到了生命的最后時刻,陳毅心里牽掛的還是毛主席,甚至連毛主席的生日他都記得很清楚,當時為了避免陳毅胡思亂想,大家把房間里的日歷和鐘表都拿走了,所以陳毅并不知道準確的日期,之所以能夠在毛主席生日的那天還能記著吃長壽面,是因為他自己悄悄地在心里算著日子。
大家都覺得陳毅性格豪爽,不拘小節(jié),其實他心里有很多在意的事情。
在去世的最后幾天,陳毅的說話都變得很困難,但是他還是很渴望和人交流,因為身體衰弱,他說話很慢,有的時候幾分鐘才能勉勉強強說出來一兩個字,他說的還是自己年輕時候的經(jīng)歷,說的最多的一個名字還是毛主席。
有時候他精神稍微恢復一點,就讓孩子們把收音機拿過來,他要聽新聞,聽著收音機里播放的新聞,陳毅就能安心地睡上一會,其實他能夠預感到自己的生命在漸漸流逝,只不過他心里還是非常不舍。
眼前的這個國家,他親眼看著它從衰弱到慢慢站起來,他也曾經(jīng)是這段歷史的參與者,所以到了告別的時刻,心里才會有很多的留戀。
陳毅在臨終的時候還在對孩子們回憶著他26歲,第一次見到毛主席的時候,他把當時所有的細節(jié)都記得很清楚,那是他人生中最波瀾壯闊的一段回憶,他帶著這樣的回憶,永遠的閉上了眼睛。
相見恨晚,相別恨早,人生終須一別,但是,陳毅元帥依然活在所有人的記憶之中,和新中國的歷史一起存在著。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