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濕疹
小兒濕疹,是嬰幼兒時(shí)期一種常見的皮膚病,好發(fā)于滿月至1歲左右的小兒。皮疹好發(fā)于頭面部,癥狀輕者較易消退,嚴(yán)重者也可波及軀干、四肢。皮疹呈多樣性,可有紅斑、丘疹、水疤、糜爛、滲液、結(jié)痂等。瘦弱患兒的皮損主要是紅斑和脫屑,有劇癢,常反復(fù)發(fā)作。中醫(yī)稱本病為'奶癬'、'胎瘡'等。認(rèn)為多因內(nèi)有胎火濕熱、外感濕熱邪氣所致。
方-
[來源]《幼科條辨》
[配方]荊芥、防風(fēng)、白鮮皮、地膚子、苦參、艾葉各15克,川椒4.5克。
[用法]上藥加清水適量煎沸后,將藥液倒入盆內(nèi),待溫后外洗患處。每日早、晚各洗1次。[功效]祛風(fēng)滲濕、消炎止癢。適用于嬰兒濕疹。
方二
[來源]《中草藥外治驗(yàn)方選》
[配方]鮮女貞葉60克,地骨皮、生大黃、松花粉、青黛各30克,川黃柏15克,枯礬9克。
[用法]先將前2味藥加清水適量,煎沸,將藥液倒入盆中,備用;再將后5味藥共研細(xì)末,貯瓶備用。使用時(shí),先用藥液溫洗患處,洗后拭干,再取藥粉撲擦患處。每日早、晚各洗擦1次。
[功效]解毒涼血、收濕止癢。適用于小兒濕疹。
方三
[來源]《廣西中醫(yī)藥》(3)1985年
[配方]地榆、川黃柏、野菊花、苦參、白鮮皮、蛇床子、地膚子、百部各等量。
[用法]每日1劑。上藥加清水2000毫升煎至1500毫升,連渣倒入盆內(nèi),趁熱先熏后洗患處。每次15分鐘,每日3--5次。
[功效]清熱燥濕、涼血解露、祛風(fēng)止癢。適用于脂溢性嬰兒濕疹。
方四
[來源]《中醫(yī)雜志》(3)1983年
[配方]蒼耳草(全株)30克(或以蒼耳于15克代之),蛇床子、白鮮皮、蒼術(shù)、苦參、生大黃、川黃柏、地膚子各15克(此為2-3歲患兒用量,1歲以下用量酌減)。
[用法]上藥加清水適量煎沸后,將藥液倒入盆內(nèi),待溫后,外洗擦患處。每日早、午、晚各1次。
[功效]清熱燥濕、祛風(fēng)止癢。適用于嬰兒濕疹。
方二
[來源]經(jīng)驗(yàn)方
[配方]黃柏、黃連、金銀花、苦參、紫草各9克,蛇床子、白鮮皮、地骨皮、枯礬各6克。
[用法]上藥加清水2500毫升煎至1000毫升,將藥液倒入盆內(nèi),越熱熏蒸患處,待液溫不燙手時(shí),用毛巾蘸藥液洗擦忠處。每日熏洗2--3次。
[功效]清熱燥濕、涼血解毒、祛風(fēng)止癢。適用于小兒急性和亞急性濕疹。通常連用3-5天可愈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