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處的早餐文化,因生活優(yōu)裕而處于消失之中,武漢的街頭巷尾還在賣,我將之冠上‘早餐之都’?!?/p>
——蔡瀾
幾乎所有到過武漢的人都會喜歡上這里的早點,和成都的飲茶或者廣州的夜宵一樣,它們都是讓你體會當?shù)仵r活生活的渠道。作為九省通衢之地,加上碼頭商埠文化的長期浸染,武漢的早點融合南北之精華,形成了豐富多變的格局,活潑而繁盛。
熱干面
熱干面起源于碼頭,它味道好,抗餓,即拌即吃,價格實惠,無論哪個角度都滿足大眾的日常所需。在所有的早點當中,熱干面能坐穩(wěn)“頭把交椅”自有它的特別之處。以紅色的辣椒油、褐色的醬菜丁和翠綠的蔥花做裝飾的熱干面賣相喜人,芝麻醬的香氣若有若無地飄散在鼻子周圍,誘人胃口大開。
蔡林記
江漢區(qū)民生路統(tǒng)一街工藝大樓背后
龐記熱干面
一元路漢景村1號
糊湯粉
鮮魚熬制的糊湯微稠,須得配上滑潤勁道的圓米粉和炸得金黃焦燦的熱油條。糊湯中的魚肉熬得脫形,魚骨幾近熬化,只留下鮮濃清甜的魚中精髓,燙一把米粉拌入其中,令糊湯更加濃稠,飽蘸糊湯的熱油條段吸足鮮魚和胡椒的味道,一股熱辣的氣息直沖鼻腔,配著濃鮮的米粉一起妙不可言。
徐嫂糊湯粉
武昌自由路戶部巷內
老楊家魚湯糊粉
南京路與吉慶街交叉口
重油燒梅
在武漢的過早文化中有一個非常明顯的特質,那就是油多、抗餓,這其中重油燒梅便是代表。與其他城市的燒麥不同,武漢燒梅在重油糯米中加入肉丁、香菇和筍,胡椒則是關鍵調味,手工搟制的面皮兒包住整團大餡兒,捏成“花”形。另外一個更加重口味的吃法是油餅包燒麥,兩種重油食物混搭在一起開啟能量滿滿的一天。
德潤福嚴氏燒麥
友誼路雙洞正街48號
趙師傅油餅包燒麥
武昌糧道街139號
豆皮
制作豆皮要先在一口大圓鍋內攤一張大大的蛋皮餅,然后在餅上鋪一層約一厘米厚的熟糯米,接著均勻撒入已經(jīng)鹵好的豆干,還有榨菜、香菇、肉燥或牛肉丁。最后將整張豆皮快速翻面至蛋皮朝上,瀟灑地撒上一把蔥花做裝飾便大功告成。上好的豆皮要保證蛋皮色澤金黃,同時配料都需足量入味,糯米更是要糯而不結。咬下去的時候,糯米已經(jīng)有了鹵汁的香氣,不同食材質感有別,層次豐富,咀嚼樂趣大增。
老何記豆皮大王
武昌區(qū)自由路戶部巷26號
汽水包
等待汽水包的出鍋就像是看一場表演,包裹著糯米或粉條餡兒的包子在平底鍋中比鄰而居,不出一會兒便吹氣兒般的變得白白胖胖,隨著水汽收干一勺食油的澆入迸發(fā)出一段噼里啪啦的交響曲,油潤光亮的汽水包在鍋中歡脫地蒸騰起來,勾起一整天的食欲。
老漢口汽水包
廣八路荊州公安鍋盔附近
糯米包油條
武漢的糯米包油條以甜口最為經(jīng)典,以蒸熟的糯米鋪底,一層一層撒上黃豆粉、桂花糖、核桃粉或花生粉,油條去掉頭尾取中間段被緊緊包住再截成兩半,兩頭蘸上糖粉,外潤內酥,是主食控們必嘗的早點。
何嫂糯米包油條
解放大道與江漢北路交叉口天堂傘旁
糯米雞
糯米雞中沒有雞,而是裹著香菇丁、五花肉、筍干等餡料的糯米團子,油鍋里炸成金黃色,外酥里糯。在鍋中炸過的糯米團表面形成凹凸不平的金黃色,有點像雞皮,因此便有了這個會讓人誤解的名字。
三鎮(zhèn)民生甜食館
勝利街86號近合作路(中百超市旁邊)
面窩
武漢人過早的花樣再多,總會有面窩的一席之地。面窩雖然名中帶“面”,其實是用黃豆和米漿炸制而成。形狀像銅錢一般,口感也外酥里嫩,和雞蛋米酒是絕配。
余記精粉世家
馬場角橫路80號富豪花園西區(qū)商鋪
牛肉粉/面
牛肉粉/面在武漢的早點中占據(jù)著不容小覷的分量,而生燙系列則是最武漢的吃法。無論何時,一碗熱氣騰騰的牛肉粉/面都是醒神回魂的存在,為你在大清早驅走困意。
駿駿牛肉粉
漢口中山大道16號
炒豆絲
豆絲這種武漢傳統(tǒng)小吃,主要原料卻不是豆而是米。這種混合黃豆、綠豆和大米的食物,經(jīng)過浸泡、碾壓、高溫后呈現(xiàn)出的另一種狀態(tài),讓人感到溫暖、厚實和安逸。
老謙記枯豆絲
武昌區(qū)武昌解放路司門口自由路內
湯包
現(xiàn)包現(xiàn)蒸一籠香菇或豬肉湯包需要八分鐘,這八分鐘似短實長,但如果有一碗微甜暖和的糊米酒和一份當日晨報,就足以讓等候變得閑適。等湯包上得桌來,18~21個褶子捏成的“鯽魚嘴”包口里微露肉餡,光賣相就令人賞心悅目,而味道更是鮮咸誘人——在你吮吸輕咬湯包的一刻,所有的世間煩惱都化為浮塵被拋于腦后了。
四季美湯包
武昌區(qū)司門口戶部巷內
桂花糊米酒
過早時,一碗桂花糊米酒幾乎是一切面食的最佳搭配。它與普通米酒在口感和視覺上差別很大,桂花的香味讓酒的香味更濃。
嚴老幺燒麥
前進四路與自治街交叉口
蛋酒
熱干面+蛋酒,是武漢人的過早標配。一碗清甜解膩的蛋酒通常是現(xiàn)沖現(xiàn)做,將雞蛋攪勻再倒入米酒和白糖,用開水沖開,甜潤的蛋湯中混著淡淡的酒香喝上一口頓覺通體舒爽。
趙師傅油餅包燒麥
武昌糧道街139號
雞冠餃
雞冠餃因形狀而得名卻和傳統(tǒng)的餃子不同,它關鍵在于面團的發(fā)酵,再加入豬肉、粉絲、腌菜、或是韭菜活餡兒。新鮮出油鍋的雞冠餃外皮酥軟,內里鮮香,在武漢過早的油炸軍團里占據(jù)一席之地。
嚴老幺燒麥
前進四路與自治街交叉口
油香
在武漢龐大的過早體系中,重油炸物是一個強大的分支,各種形狀的面團裹著花式餡料形成了種類繁多的油炸早點。油香作為老武漢的街頭小吃,承載著一代人的記憶。如今經(jīng)過口味改良,紅糖或桂花白糖取代了豬油。
戶部巷小吃一條街
解放路與自由路交叉口
更多選擇
米粑粑
發(fā)酵大米做成的米粑粑,連空氣中都彌漫著酸甜氣。
張記發(fā)糕 米粑
水陸街
白糖豆腐腦
豆腐腦在武漢是甜的。
酥餃
糯米做的酥餃裹上雪白的糖粉甜軟綿糯,閃閃發(fā)亮。
蔣氏糖酥餃
京漢大道天聲街農(nóng)貿(mào)市場
生煎包
生煎包的火候要求很高,煎久了稍顯油膩,時間短了底部不夠焦脆。
小路易生煎館
漢街與沙湖大道交叉口西北50米
八斤生煎包
大智路地鐵站D出口200米我愛我家門口
歡喜坨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