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繇,字元常,潁川長社(今河南長葛)人,生于東漢桓帝元嘉元年(151年),卒于魏明帝太和四年(230年)。鐘繇出身于東漢望族,祖先數世均以德行著稱。曾祖父鐘皓“溫良篤慎,博學詩律,教授門生千有余人”(《三國志·魏書·鐘繇傳》引《先賢行狀》),祖父鐘迪因黨錮之禍而終身沒有做官。父親早亡,由叔父鐘瑜撫養(yǎng)成人。
鐘繇一生中最重要的就是他的書法成就,在中國書法史上占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據唐代張彥遠《法書要錄·筆法傳授人名》說:蔡邕受于神人,而傳與崔瑗及女文姬,文姬傳之鐘繇,鐘繇傳之衛(wèi)夫人,衛(wèi)夫人傳之王羲之,王羲之傳之王獻之??梢?,鐘繇是蔡邕書法的第二代傳人。其實,鐘繇的書法藝術之所以取得巨大藝術成就,并不限于一家之學。宋代陳思《書苑菁華·秦漢魏四朝用筆法》就記述了鐘繇的書法成功經過,說他少年時就跟隨一個叫劉勝的人學習過三年書法,后來又學習曹喜、劉德升等人的書法。因此,鐘繇與任何有成就的學者一樣,都是集前人之大成,刻苦用功,努力學習的結果。鐘繇在學習書法藝術時極為用功,有時甚至達到入迷的程度。據西晉虞喜《志林》一書載,鐘繇曾發(fā)現韋誕座位上有蔡邕的練筆秘訣,便求韋誕借閱給他,但因書太珍貴,韋誕沒有給他,雖經苦求,韋誕仍然是不答應借給他。于是鐘繇忽然情急失態(tài),捶胸頓足,以拳自擊胸口,傷痕累累,這樣大鬧三曰,終于昏蹶而奄奄一息,曹操馬上命人急救,鐘繇才太難不死,漸漸復蘇。盡管如此,韋誕仍鐵心一塊,不理不睬,鐘繇無奈,時常為此事而傷透腦筋。直到韋誕死后,鐘繇才派人掘其墓而得其書,從此書法進步迅猛。這件事也是小說家們的虛構,韋誕比鐘繇還晚死二十余年,鐘繇怎么能去盜韋誕的摹呢?而且,鐘繇身為皇朝重臣,怎肯如此失禮?不過我們從中可以看到鐘繇為書法的提高確實作了不懈的努力。另據《書苑菁華》記載,鐘繇臨死時把兒子鐘會叫到身邊,交給他一部書法秘術,而且把自己刻苦用功的故事告訴鐘會。他說,自己一生有三十余年時間集中精力學習書法,主要從蔡邕的書法技巧中掌握了寫字要領。在學習過程中,不分白天黑夜,不論場合地點,有空就寫,有機會就練。與人坐在一起談天,就在周圍地上練習。晚上休息,就以被子作紙張,結果時間長了被子劃了個大窟窿。見到花草樹木,蟲魚鳥獸等自然景物,就會與筆法聯(lián)系起來,有時去廁所中,竟忘記了回來。這說明了鐘繇的書法藝術確實是自己勤學苦練的結果。在苦練的同時,鐘繇還十分注意向同時代人學習,如經常與曹操、邯鄲淳、韋誕、孫子荊、關枇杷等人討論用筆方法問題。鐘繇不但自我要求嚴格,對于弟子門生也同樣以嚴要求。據說鐘繇的弟子宋翼學書認真,但成效不大,鐘繇當面怒斥,結果宋翼三年不敢面見老師。最后宋翼終于學有所成,名振一時。對于兒子鐘會,鐘繇也常??嗫谄判模侔銊裾],鐘會最后也取得了巨大成就,鐘繇、鐘會父子被人們稱為“大小鐘”。
鐘繇的書體主要是楷書、隸書和行書,南朝劉宋時人羊欣《采古未能書人名》說:“鐘有三體,一曰銘石之書,最妙者也;二曰章程書,傳秘書教小學者也;三曰行押書,相聞者也?!彼^“銘石書”,即指正楷,“章程書”即隸書(八分書),“行押書”指行書。鐘繇書法真跡到東晉時已亡佚,人們今天所見到的要么為臨摹本,要么系偽書。一般地認為有“五表”、“六帖”、“三碑”?!拔灞怼敝浮缎颈怼贰ⅰ端]季直表》、《賀捷表》(又叫《戎路表》)、《調元表》、《力命表》。這是現存鐘繇書法藝術性最高的作品,但都不是鐘繇的真跡。褚遂良《晉右軍王羲之書目》說,《宣示表》是唐代所傳王羲之臨本。因王羲之亦為書法大家,所以他臨摹鐘繇的真跡非常成功,從中可以看到鐘繇書法的情況?!缎颈怼氛孥E據王羲之曾孫王僧虔《書錄》說:太傅《宣示》墨跡,為丞相始興(王導)寶愛,喪亂狼狽,猶以此表置衣帶。過江后,在右軍處,右軍借王修,修死,其母以其子平生所愛納諸棺中,遂不傳。所傳者乃右軍臨本?!墩{元》、《力命》、《賀捷》三表,也是后人臨本,但成就亦較高?!端]季直表》可信性最強,在唐宋時期由宮中收藏,周圍印有唐太宗李世民“貞觀”玉璽,宋徽宗趙佶“宣和”、宋高宗趙構“紹興”,以及清乾隆“乾隆真賞”等御印,說明它曾經由以上各帝御覽。后幾經輾轉,毀于民國十三年(1924年),今僅存其影印件。
《薦季直表》藝術成就很高,元代陸行直贊美此表“高古純樸,超妙入神,無晉、唐插花美女之態(tài)”,為“無上太古法書,天下第一妙跡”?!傲敝浮赌固锉_》(簡稱《丙舍帖》)、《昨疏還示帖》(簡稱《還示帖》)、《白騎帖》、《?;继?、《雪寒帖》、《長風帖》(其后半部分又名《安厝帖》)?!傲比繛榕R本,《丙舍帖》、《還示帖》,成就較高,也較接近鐘體,是上乘之作。至于《白騎帖》等四種則經多人輾轉臨摹,巳遠離鐘體?!叭笔恰稘h乙瑛置百石率史碑》(簡稱《乙瑛碑》)、《魏上尊號碑》、《受禪碑》,這些全為刻本,是否鐘繇所作已無從考證?!兑溢酚兴稳藦堉晒缡逃浽疲骸昂鬂h鐘太尉書”,但此碑立于東漢永興元年(153年),此時鐘繇只有3歲,顯然是誤傳。鐘繇的書法古樸、典雅,字體大小相間,整體布局嚴謹、縝密,歷代評論成就極高。梁武帝撰寫了《觀鐘繇書法十二意》,稱贊鐘繇書法“巧趣精細,殆同機神”。庚肩吾將鐘繇的書法列為“上品之上”,說“鐘天然第一,工夫次之,妙盡許昌之碑,窮極鄴下之牘”。張懷瓘更將鐘書列為“神品”。此外,明岑宗旦、清劉熙載等都給以極高評價。作為書法家,鐘繇對書法的看法也對后世產生了重大影響,其書論較零碎,散見于后世文集中。劉熙載《藝概·書概》云:“鐘繇書法曰:‘筆跡者,界也,流美者,人也?!薄稌份既A·秦漢魏四朝用筆法》也記載有鐘繇大致相同的話說:“用筆者天也,流美者地也,非凡庸所知?!币蕴斓亍⑻烊藖碚撌鰰ㄋ囆g,指書法藝術中存在的自然之氣,把對自然奧妙的領悟運用于書法創(chuàng)作中,可以達到出神入化、賦造化之靈于筆端的境界。正因這種創(chuàng)造與太自然之鐘靈毓秀氣脈相通,故謂“非凡庸所知”。實際上,這種看法主要指書體的自然流麗,平淡真淳,多天工而少人為。以自然狀書勢,賀捷表
在書法藝術中追求自然美,是中國書法史上的重要美學范疇。衛(wèi)恒《四體書勢·隸勢》載鐘繇語曰:“鳥跡之變,乃惟左隸,(益蜀)彼煩文,從此簡易。煥若星辰,郁勞云市”,此語見于《初學記》,內容主要談隸書的演變及其筆法。張彥遠《法書要錄》收有梁武帝蕭衍《觀鐘繇書法十二意》,所謂十二意指平、直、均、密、鋒、力、輕、決、補、損、巧、稱。主要也是指用筆方法、間架結構等。鐘繇在中國書法史上影響很大,歷來都認為他是中國書史之祖。他在書法史上首定楷書,對漢字的發(fā)展有重要貢獻。陶宗儀《書史會要》云:“鐘王變體,始有古隸、今隸之分,夫以古法為隸,今法為楷可也?!辩婔碇?,許多書法家競相學習鐘體,如王羲之父子就有多種鐘體臨本。后張昶、懷素、顏真卿、黃庭堅等在書體創(chuàng)作上都從各方面吸收了鐘體之長、鐘論之要??傊婔碓谥袊鴷ㄊ飞险加邢喈斨匾牡匚?,對于漢字書法的創(chuàng)立、發(fā)展、流變都有重要作用。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