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況
長島,又稱廟島群島,長山列島,位于山東省最北端,地處渤海海峽,縱貫膠遼半島。其南銜蓬萊、北鄰旅順、西望京津、東擁黃海。冬暖夏涼的宜人氣候,變幻莫測的海景天象,獨具特色的海蝕地貌,豐饒的海洋特產和稀有的島陸生物資源,使長島自古便以“海上仙山”的美譽而聞名遐邇。
早在舊石器時代晚期,長島先民就在這里生息繁衍,歷經上萬年的滄桑歲月,代代傳承,連綿不絕,創(chuàng)造了獨具海洋特色的島嶼文化形態(tài),推進了人類海洋文明的進步。作為“東方海上絲綢之路的驛站”“中國早期海洋文明(島嶼形態(tài))的發(fā)祥地”“渤海咽喉、京津門戶之軍事要塞”,長島在中華文化寶庫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歷史沿革
秦朝至隋朝,長島隸屬黃縣。唐朝神龍三年(707年)蓬萊建縣后,長島隸屬登州蓬萊。當時南、北長山島合稱為大謝島,砣磯島名龜島,大欽島名歆島,南隍城島名末島,北隍城島名烏湖島。
宋金兩代仍沿用唐朝的舊制。
元朝,區(qū)劃為2社,南五島為沙門島社,北五島為牽牛島社。
明朝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因倭寇經常襲擾海島,朝廷下令將島民全部遷移到蓬菜西部一帶,并定名沙門島社。明朝萬歷二十一年(1593年),調集中營軍400名官兵屯墾南北長山島,后留島入民籍。
清順治末年(1661年),因防內患和倭寇,島民奉旨外遷而空島。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朝廷下令“詔沿海遷民歸復田里”。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官方為鼓勵外遷的島民回島開墾土地,頒發(fā)“執(zhí)票”,確保通行。同時,推行“招民勸耕”和“盛世滋生,永不加賦”的政策,島上人口遂大量增加。
清朝道光年間,為開墾海島設立13社。
1928年6月,東北海軍司令沈鴻烈在長島成立第二艦隊司令部。同年7月設立長山八島民政局,負責管理地方事務。
1929年冬,國民黨政府決定將長山八島正式從蓬萊劃出,設長山島行政區(qū),直屬東北海軍和山東省政府領導,這是長島在行政上第一次獨立于蓬萊。
1933年10月,國民黨政府認為海軍治理行政不便,改建為長山八島特區(qū),行政上直屬山東省政府。
1935年3月,撤銷長山八島特區(qū),劃歸蓬萊。同年6月又恢復長山八島特區(qū),直屬山東省政府。
1945年10月,長島第一次解放,成立長山島特區(qū),隸屬膠東行政區(qū)北海專區(qū)。
1947年10月至1949年8月,長島行政幾次易名,或長山列島區(qū)或長山八島設治局、東萊群島設治局,隸屬于山東省政府或蓬萊。
1949年8月12日,人民解放軍首次渡海戰(zhàn)役解放長山島后,恢復長山島特區(qū),隸屬膠東行政區(qū)北海專區(qū),區(qū)劃為6個鄉(xiāng)、38個行政村。1950年8月,隸屬萊陽專區(qū)。
1956年5月,國務院決定撤銷長山島特區(qū),成立長島縣,隸屬未變,這是長島首次以縣級建制。
1958年11月,長島縣與蓬萊縣、黃縣合并稱蓬萊縣,長島縣改建為長島人民公社。
1963年6月,國務院決定恢復長島縣,隸屬煙臺專區(qū)。
1983年8月隸屬煙臺市至今。
資源優(yōu)勢
01
區(qū)位資源
長島由32座島嶼組成,島陸總面積56平方公里,海域面積8700平方公里。長島32座島嶼分南部和北部兩大島群。南部島嶼密集,岸坡緩沖,所環(huán)海域廟島塘猶如內陸湖泊。北部島嶼較分散,多是孤峰插海,岸峭水深。列島地形屬海島丘防,島陸山丘起伏,溝壑滿目,水土流失較重。山丘海拔大都在200米以下,唯高山島和大欽島的南山超過200米,海拔分別為202.8米和202.4米。島岸線總長146公里,構成99處海灣,尤以半月灣最為著名。
長島縱貫渤海海峽,有渤海咽喉、京津門戶之稱。其32座島嶼將海峽分割成14條水道,為進出渤海必經之地。其中老鐵山水道、長山水道為國際水道,日均過往輪船200和100余艘次,被譽為渤?!包S金水道”。
02
生物資源
長島跨北緯38°線,海域巖礁密布、水深流大、清澈透明、餌料豐富,盛產30多種經濟魚類和200多種貝藻類海產品,是我國重要的海珍品種質資源保護、寥育和生產其地,尤以長島海參、鮑魚、海膽、海帶、扇貝等享有盛名,被命名為中國“鮑魚之鄉(xiāng)”“扇貝之鄉(xiāng)”“海帶之鄉(xiāng)”。
長島素有“候鳥驛站”之稱。每年春秋兩季飛經的候鳥達300余種、上百萬只,主要珍禽有丹頂鶴、白尾海雕、白肩雕、大天鵝、大鴉、草鴉等,是環(huán)太平洋西岸我國東部沿海猛禽遷徒的主要通道,年猛禽環(huán)志數量占全國80%以上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長島還是“海豹樂園”,每年初春時節(jié),成群結隊的斑海豹洄游到此休養(yǎng)生息,屬省級海豹自然保護區(qū)。
長島也是多種飛禽和陸生動物的生活家園。在位于渤海深處的車由島、高山島上,數以萬計的黑尾鷗、雨燕在此繁衍生息,這里成為海鷗的天堂,被譽為“萬鳥島”。大黑山島腹蛇多以萬計,被稱為我國第二大蛇島。
長島氣候濕潤,適宜種植的水果種類較多,且多為名、特、優(yōu)品種,主要有蘋果、桃、梨、杏、山楂、柿子、大棗、核桃、葡萄、石榴、大櫻桃、無花果等,其中“嘎拉”蘋果獲農業(yè)部首屆農產品博覽會銀質獎。
03
生態(tài)資源
長島自然風光秀美、天藍海碧、林秀崖險,奇礁異石林立,氣候舒適宜人,夏季平均氣溫24℃,森林覆蓋率60%,近海水質和空氣質量分別為國家一類和二類標準,自然岸線比例超過85%,素有“海上仙山”之稱,擁有“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創(chuàng)新實踐基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國家重點生態(tài)功能區(qū)、國家海洋生態(tài)文明建設示范區(qū)、國家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qū)等10個國家生態(tài)名號。
04
文化資源
特殊的地理位置使長島形成了深具海洋特色的文化形態(tài)。據江頭等地考古材料顯示,長山列島在距今十幾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中晚期就已有了人類社會活動。人與海洋的“故事”構成了長島歷史與文化的主體,進而形成了獨具海洋特色的歷史文化、媽祖文化、島嶼民俗文化等三大文化體系。
據考古資料,早在3萬年前,人類活動印記已在這里體現。距今7000年前,規(guī)模較大的史前聚落在群島之中相繼出現。之后數千年,長島先民在與海洋共生的過程中創(chuàng)造出的燦爛文化,為我們留下了豐富的物質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北莊遺址,被譽為“東方歷史奇觀”,它的文化內涵極為豐富,自6500年前至漢代,自身延續(xù)時間長達4500年。珍珠門文化距今約3300—2800年,相當于商代晚期至西周晚期,以最早發(fā)現于長島縣北長山島的珍珠門而得名,其屬東夷文化的一部分,最后融入商周文化成為中華民族文化的一部分。
長島發(fā)現的40多處史前遺址,歷經大汶口文化、龍山文化、岳石文化直到珍珠門文化,在整個膠東史前文化中,長山列島的史前文化發(fā)展的完整性與連續(xù)性相當突出,堪稱古膠東文化發(fā)展的縮影。
媽祖文化是中國海洋文明在一定發(fā)展階段的產物。以顯應宮媽祖為代表的北傳系統,在表現形式、文化內涵、傳播方式等方面,均有著濃郁的地方特色。
據記載,北宋嘉佑五年,福建南日島船民移奉“龍女”靈牌至顯應宮(原沙門佛院),媽祖信仰遂由北方發(fā)源。最晚到道光年間,以顯應宮為交通及文化中心的廟島群島地區(qū)作為登州外港,已成為當時黃渤海沿岸的第一大錨泊港口?!澳涎谋卑睢惫偕虧O漕等各種往來船只都把這里作為航海中繼和貨物集散地。在各船幫中曾流傳著一句俗語:“天津好??诓蝗缫蛔脧R島。寶剎多間,娘娘最靈,七月十五有戲聽。”除“七月十五”廟會外,一年當中還要舉辦“上元節(jié)”燈會和“三月廿三”娘娘誕辰、“九月九”娘娘成道廟會等。
生產與生活方式體現著長島漁俗文化中最具傳統意義的文化形態(tài)。海洋環(huán)境、漁獵生產以及支持這種環(huán)境下生產、生活的知識、技術與工具文明,構成長島百年漁俗文化的主體。長島以其獨特的地理環(huán)境和相對優(yōu)越的地理位置,歷經數千年的推移始終被作為連接整個東北亞地區(qū)與中原的海上通道,因而使得造船術與航海術獲得空前發(fā)展,行成了獨具長島特色的技術傳統和產業(yè)體系,成為中國北方地區(qū)的航海中心和漁俗文化中心。
傳說故事
01
海神娘娘賜燈
相傳,娘娘姓林名默,人稱“默娘”,福建湄公島人氏,兄妹五人,默娘排行最小,自幼聰慧善良,是十里八村難挑的好姑娘。
有一天,父親領著兩個哥哥出海打魚,中午大風忽起,大雨像瓢潑一樣,到夜晚仍然不停。趴在窗上往外望,擔心丈夫和兒子出事。這時只見默娘在床上翻騰著,默娘的母親以為她睡覺毛愣了,就拿掃帚打了她一下。默娘“媽”的一聲睜開眼,說:“這下可完了,爹爹落水了?!蹦赣H罵默娘說話不吉利,不一會哥倆回家了,說爹爹落水了!
父親死后,兩個哥哥就到大戶人家船上當伙計去了。一天晚上,船跑到山東廟島東北時,遇上大霧迷失了方向,全船人一籌莫展。正在這時有人看見船頭桅桿頂有盞小紅燈。默娘的哥哥好生奇怪,怎么這燈和自家的小紅燈一模一樣?船老大手握舵把,朝小紅燈方向走。船整整跑了一宿,約摸快到岸了,就拋了錨。天亮一看,正好跑到他們家門口的港灣里。哥倆回家把昨晚的事說給家里人聽。默娘聽罷指院子里的那盞小紅燈說:“就是它給你們指的路?!痹谌业淖穯栂拢镏v了實話:“昨天晚上你們看見的紅燈就是我送去的,上次遇險我去救你們,我嘴里叼著爹,左手提著大哥,右手提著二哥,正往岸上拖,不想被媽媽打了一笤帚,一張嘴爹爹就掉進海里了,只救了兩個哥哥。”
全家人一聽,大驚失色,這才知道默娘已得道成仙。自那以后,漁船在海上遇險,漁民看見船頭紅燈,就知道默娘來了,也就放心了。漁民們感其恩德,尊其為海神娘娘,為其塑像建廟,四時奉祀,并在正月十三送燈、燒香,給娘娘過生日。
02
海神娘娘智占廟島
據傳,八仙之首呂洞賓一次巡游渤海,偶然發(fā)現廟島靈氣十足,是神仙修煉的絕好去處,于是就取下道冠,施展法力將道冠放在島上的最高峰鳳凰山上,意為先占為先。說來也巧,仙居南海的媽祖聽報,說北方渤海常有海妖作怪,危害漁民百姓。媽祖即刻駕云起身……及近渤海,恍惚間看見像一只五彩鳳凰的廟島靜臥海中,周圍的南北長山島、大小黑山島以及擋浪島、螳娜島等眾多的島、嶼、巖、礁肩結膊連,環(huán)拱圍繞,將一片浩淼大海圍成一座海不揚波的天然錨泊良港。媽祖甚喜,決定在此安家,佑漁民百姓。但是到島上細看,才發(fā)現己有仙人搶先一步,用道冠占下此島。見狀,媽祖不禁有些失望,但是又舍不得這樣的地方,情急中發(fā)現道冠下有一處石頭稍有些縫隙,靈機一動,取下發(fā)髻上的金釵,透過道冠縫將金釵插入冠下。等到呂洞賓人仙擇吉日來廟島踏勘,想不到己被媽祖搶先仙居。未經辯理,已見媽祖的金釵在道冠中下微微一露,呂洞賓空歡喜一場,只好把廟島拱手相讓。這就是在長島廣為流傳的“媽祖智占廟島”的故事,反映海島人民對媽祖無限的崇敬和愛戴。
03
一宿街傳說
大唐初年,唐王李世民率兵跨海東渡到達的第一站就是大榭島(即現在的南長山島)。來至大榭島后,唐太宗在島的北部一處山坡前安營扎寨,名曰南城;他的大將尉遲敬德在北長山島的一處平緩地安營扎寨,名曰北城。兩城依山面水而筑,遙相呼應對峙,十分雄偉氣派。尉遲敬德跟隨李世民多年征戰(zhàn),功績顯赫,深得唐王愛戴信賴。往常在一起時,唐王對尉遲敬德是日必召見,夜必察談?,F時這樣一水相隔,無路可通,來回全憑船渡,太宗覺得不便。
一天,太宗聞奏愛將尉遲敬德得了重病,便好生著急,立即登船前去探望。恰巧這日海上波濤洶涌,水急浪高,只暈得唐太宗翻腸倒胃,嘔吐不止。見到尉遲敬德后,太宗道:“這回看你,是得孤家好苦。若是兩島之間有路可通,今日何以至此!”人們常說皇帝是金口玉牙,他的話全部被土地神爺聽到了,并立即升天,將太宗之言稟報玉皇大帝,玉皇大帝即命東海龍王龍王為太宗攔海造路。
龍王的幾位太子接受了父命,立即召集蝦兵蟹將做了商量,當天后半夜里,本來風平浪靜的南北長山島之間的海面上突然風聲大作,巨浪滔天。那成千上萬的水族,扯風裹浪,各顯神通,海底搬石,山搖地動。第二天一早,那些好奇的兵士到海邊一看,只見一條寬闊的卵石大道橫跨在碧波之中,將南、北長山連在了一起。兵將把這事奏報唐太宗后,太宗高興地笑道:“天知朕意,海知朕意,好一個一宿街也!”打那以后,人們也就叫這條海上卵石道為“一宿街”了。
04
張生煮海
傳說古時候,有一位廣東潮州的書生,姓張名羽,表字伯騰。祖上是官宦服實之家,早年父母雙亡,有些家資田畝。張羽自幼苦讀寒窗,飽學詩文,卻厭煩繁文縟節(jié),嫌棄儒教八股,因而屢試不中。年近二十,子然一身,成了落魄秀才。他離經判道,訪混高山大川,廣游名勝古跡。因慕名渤海有仙山,便來尋海市仙,尋覽八仙故鄉(xiāng)。
一日,帶書童閑游沙門島,行至石佛寺借住。張生住進寺內,過齋飯后,叫書童取琴來,凈手焚香,燈下扶琴一首,消遣散心。事有湊巧,東海龍王的三公主瓊蓮,到沙門島一帶悠閑覽勝。一天傍晚,她帶著待女漫游仙山海邊,觀賞明月下的神島奇景。清奇優(yōu)雅、委婉悠長的琴聲在夜空中飛揚,便隨聲來到佛寺窗前傾聽,然一曲未盡,只聞“刮喇”一聲響,琴弦斷了一根。張生大驚,“敢是有人窗聽?”出門見那女子,十分驚訝,脫口而出,“好一位仙女下凡也!”于是,忙整襟正冠作揖:“請問小娘子,誰家人氏,如何夜行至此?”龍女羞怩作答:“妾身龍氏三姑娘,小字瓊蓮,聞見公子彈琴,迷戀佳音妙韻,不想驚擾,還望恕罪?!?/p>
琴聲為媒,使二人一見鐘情。愛戀之情悠然而生,都愿忠頁不渝,相濡以沫,白頭到老。無奈,龍王愛小女如掌上明珠,怎能應允下嫁于落魄的凡人書生,于是將龍女召回軟禁。張生抱著盤陀石在海邊苦等龍女,一連幾天,不吃不喝,幾次昏厥過去。這事被鎮(zhèn)守渤海海峽四海域通道,憨厚老實的鼉老弟知道,決定全力相助,欲成良緣。于是讓張生騎上鼉背,劈開風浪,徑直來到龍宮殿。龍王得知,氣得兩眼冒火,撤掉它珍珠門海域鎮(zhèn)守一職,永遠鎖錮在渤海中。將張生拋向海空,重重地摔回沙門島岸邊。
張生慢慢從昏迷中蘇醒過來,發(fā)現被“毛女仙姑”所救。仙姑得知龍女將龍宮的鮫蛸手帕送給張生,想來很是中意,決定送張生三件法物:銀鍋一只,金錢一文,鐵勺一把。囑咐道:“你選一臨海潔凈之處,將鍋支將起來,用鐵勺將海水舀進鍋里,放金錢在鍋水中,加火燒之。鍋水熱則大海熱,水沸則海也沸。鍋內水若煮去一分,大海水則落下十丈,煮去二分,落下二十丈,若煮干了鍋底,則大海便要見底了。那龍王怎能坐得住呢?必然令人來請,招你為婿?!?/p>
張生接來法物,按照“毛女仙姑”的吩咐,用三角石架起銀鍋,便燒起火來,說來也怪,這邊燒火煮水,那邊大海也隨之變熱。不一會兒,但見石佛寺長老氣喘吁吁,邊跑邊叫:“秀才,手下留情!快快撤柴熄火。天大的事,都可以好好商量!”張生道:“長老,我老實對你說,我本也不愿燒鍋煮海,驚擾水族生靈,那瓊蓮也無可幸免。只是,那龍王若不允我等的親事,我便只管加火燒鍋,直煮見那海底方休。看那龍王再兇惡狂暴到何時?”長老勸道:“這事也不算為難。只要你?;?,跟我去水族龍宮,我愿做媒,定能成就這樁美滿姻緣?!?/p>
仙島岸邊這般苦苦勸說,海里龍王聽得真切明白,便急忙下令,快速去海上仙山,迎接新姑爺榮登龍宮,拜堂成親。張生見到了數日坐禁絕食、不得相逢的瓊蓮。兩人悲喜交集,相擁而泣。良久,攜手叩拜龍王、龍母,心中默默禱謝東華上仙、毛女仙姑、法云長老,更有那多情行善的亀龍。
題詩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