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歸拈痛湯出自金.張元素《醫(yī)學啟源》一書,為清熱利濕、祛風止痛之劑,后世醫(yī)家在此基礎上用于治療濕熱相搏所致的疾病收到良好的效果。余不揣淺陋,茲將臨床運用之心得,擇例介紹如下,以就正于同道。
病案舉例
(1)三叉神經痛
吳某,男,38歲,1986年2月20日初診。
患偏頭痛已10年,每逄氣候突變或偶感風寒而發(fā)作。發(fā)作時伴頭身困重,痛如刀劈,延及上頜竇部,開合不利,心中溫溫欲嘔,不思飲食,便溏,形瘦,面色無華,口淡微干,舌苔白中間稍膩,舌色質嫩,脈濡滑。疊經治療罔效。檢視前醫(yī)之方皆以活血祛淤之法,僅能緩解一時。余診之,因思《內經》有: “因于濕,首如裹”之訓,豁然頓悟。證屬濕熱為患,上擾清竅。遂擬:當歸10g,羌活10g,豬苓10g,茵陳10g,黃芩10g,防風10g,澤瀉10g,知母10g,升麻5g,葛根15g,黨參15g,蒼術10g,白術10g,甘草5g。取前醫(yī)丹參一味,取其久痛入絡之意,7劑。藥后頭痛銳減。再予上方7劑遂安。
(2)風濕性坐骨神經痛
胡某, 男, 55歲,1987年3月10日來診。
刻診:患風濕性關節(jié)疼痛20年,反復發(fā)作不愈。近因陰雨連綿,連月不開,誘致雙髖關節(jié)、雙膝關節(jié)、雙踝關節(jié)等疼痛不能自持。尤以右側下肢后側明顯,行走不便。伴有雙膝關節(jié)紅腫熱痛,手指麻木,時覺胸悶納差, 口干不欲飲,小便清長,大便時溏,舌淡紅、苔白厚,脈來沉滑。臨床檢查右下肢曲直抬腿試驗陽性,血沉100mm/小時,白細胞1.3×10 9/L立方毫米。經抗炎治療癥狀依然,因其子是鄉(xiāng)村醫(yī)生,據(jù)介紹每以獨活寄生湯或羌活勝濕湯治療亦難奏效。余三思其癥,遂遵《金匱》:“欲治風濕者, 微發(fā)其汗,風與濕俱去也?!庇谑遣捎卯敋w拈痛湯加制草烏與之。藥用:當歸10g,羌活5g,茵陳10g,黃芩10g,防風5g,豬苓10g,澤瀉10g,知母10g,升麻3g,葛根6g,苦參10g,黨參12g,甘草5g,制草烏5g,7劑。服上方后,諸癥大減,遵守方7劑,病情基本緩解。三診以獨活寄生湯以完其功。
(3)慢性濕疹
葉某,女,35歲,1988年5月6日初診。
患者四肢關節(jié)疼痛伴腹臍部濕疹三年,刻下周身不適,膝關節(jié)及腕關節(jié)疼痛,甚時手不可近。腹臍部濕疹,瘙癢難忍,搔痕滲液,雙下肢亦有散在出現(xiàn),口干不思飲食,舌淡、苔白根部膩濁,脈濡數(shù),屢經治療,效果甚微。檢視以往所服諸藥,有以熱痹予桂枝石膏湯者,有以消風清熱祛濕者,均意在清熱止痛,祛風止癢,均未獲效。余反復斟酌“經熱則痹,血熱則斑。”斑與疹其表現(xiàn)雖異,但其發(fā)生機理則頗為相似。本例系濕郁化熱所致,但其本在濕。予以當歸拈痛湯加地龍、丹皮投之。藥用:當歸10g,羌活10g,茵陳10g,黃芩10g,防風10g,豬芩10g,澤瀉10g,知母10g,升麻5g,葛根15g,苦參10g,黨參12g,蒼術10g,白術10g,地龍10g,丹皮10g,甘草5g,7劑。
5月13日復診: 服上方關節(jié)痛減,濕疹亦輕,再予上方,續(xù)進7劑而愈,隨訪未見復發(fā)。
(4)創(chuàng)傷久潰不愈
劉某,男,37歲,1989年4月3日初診。
患者3年前因不慎被利斧砍傷左足踝前沿,當時流血甚多,屢經治療傷口久不愈合,時有紅腫癢痛。半年后加劇,紅腫流膿水,當時以為異物未清除干凈,經數(shù)次清洗潰爛局部,亦不見好轉。刻下:局部潰爛流膿水,其質清稀,紅腫疼痛,神疲乏力,精神萎靡不振。周身關節(jié)疼痛,晨起僵硬,天陰更甚,面色晦睛,舌淡、苔稍膩欠潤,脈濡緩。經多方內外治療不效,且有每況愈下之勢。余平素多見者為內科疾病,外傷疾患所遇尚少,對此頗為棘手。沉思良久,蓋有諸于內,必形諸外,傷口久不愈合必有內在因素。且前醫(yī)均從外傷的角度考慮,可能忽視了濕熱這一內在的關鍵性致病因素,因思本例當為濕熱流注所致傷口久不愈合。遂以當歸拈痛湯加銀花、蒲公英治之。藥用:當歸10g,羌活10g,茵陳10g,黃芩10g,防風10g,豬苓10g,澤瀉10g,升麻5g,葛根15g,苦參15g,黨參10g,蒼術10g,白術10g,銀花15g,蒲公英30g,甘草5g,7劑。
4月10日復診:關節(jié)疼痛及傷口愈合均有起色,擬原方服7劑而安。不治潰瘍而使?jié)冇?,收到了異曲同工之效?/p>
當歸拈痛湯系取其使疼痛拈而去之意,然而必須針對其病機而拈之。因此只有謹守病機,才不致被假象所迷感。當歸拈痛湯具有燥濕清熱,上下分消,宣通表里的作用,藥用羌活、防風宣通關節(jié),令風濕從表而解; 葛根,升麻升達陽明肌肉,令濕從上消; 蒼術、白術醒脾燥濕,使?jié)駨闹羞_; 知母、黃芩、苦參苦寒燥濕清熱; 豬苓、澤瀉、茵陳利水滲濕,濕由下行,又借當歸、黨參、甘草扶正祛邪,并借當歸之潤以制風藥之燥。如是濕去熱孤,濕熱分消,腫痛自愈。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