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jīng)方在皮膚病中的應用
閆景東 副主任醫(yī)師 黑龍江中醫(yī)藥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 皮膚科
發(fā)表于2015-08-05 951人已讀
《傷寒雜病論》因其縝密的六經(jīng)辨證施治體系而為歷代醫(yī)家所推崇、發(fā)揮應用,皮膚疾病種類繁多,很多疾病可直接應用《傷寒論》原方、或通過變通取其方意進行治療,臨床效果確切。今對《傷寒雜病論》中經(jīng)方治療皮膚疾病的應用進行論述,以期擴大經(jīng)方的應用范圍,更好的適用于臨床。
一、太陽經(jīng)方論
太陽經(jīng)方證是《傷寒論》中論述最多的,其主方一為麻黃湯、一為桂枝湯。麻黃類方和桂枝類方一適用于表實證、一適用于表虛證,二者的共同點為 “發(fā)汗”,一為峻汗、一為緩汗,也是我們治療上俗稱的“汗法”,故有無汗麻黃、有汗桂枝的說法。麻黃類方中的麻黃湯、麻黃連翹赤小豆湯、麻杏石甘湯、大青龍湯、桂枝類方中的桂枝湯,桂枝加附子湯、桂枝麻黃各半湯均為汗法所設,今取皮膚疾病中的蕁麻疹來論述其在皮膚病中的應用。
蕁麻疹為皮膚科最為常見的疾病,以發(fā)風團、瘙癢為主要皮損特點。其發(fā)病有汗出受風所致,有畏風冷所致,或伴有發(fā)熱,或伴有便干、溲赤等陽熱之證。如汗出受風所致,可用桂枝湯發(fā)汗解肌,調(diào)和營衛(wèi);如大汗不止,汗出較多,取桂枝加附子湯:“太陽病發(fā)汗,隨漏不止,其人惡風”來治療。如畏風冷無汗,可用麻黃湯峻汗,亦可用桂枝麻黃各半湯:“以其不得小汗出,身必癢”小發(fā)其汗來治療;如發(fā)風團,伴有發(fā)熱,可用麻杏石甘湯、大青龍湯表里雙解,太陽陽明同治;如小便黃瘀熱在里,可用麻黃連翹赤小豆湯解表清里以瀉瘀熱來治療。
此外,對于無汗瘙癢的老年皮膚瘙癢證、風寒濕痹證亦可用麻黃湯、桂枝湯加味進行治療。
驗案:李某,男,39歲,2007年夏季就診。周身風團,色紅,部分融合成片狀,惡寒發(fā)熱,體溫:38.7℃,雖加衣被不見緩解,以“蕁麻疹”收入院,入院后給予地塞米松10mg靜點,復方甘草酸苷40ml(美能靜點),住院2天,未見緩解??淘\:周身風團,部分融合成大片狀,惡寒明顯,蓋衣被不見緩解,時有發(fā)熱汗出,心情煩躁,大便調(diào),小便黃,脈浮數(shù)。處方:生麻黃10g、桂枝10g、杏仁10g、生石膏50g、甘草10g、生姜5片,大棗5枚。一劑水煎服。生石膏先煎,并囑麻黃嚴格先煎去上沫,多次頻服,服后飲米湯1碗,以助汗出。第二日發(fā)熱退,皮疹偶現(xiàn),遂停用。
按語:根據(jù)患者惡寒明顯、大熱汗出斷定此為太陽陽明合病,屬大青龍湯方證,僅服一劑即止,防止其過汗傷陽。
二、陽明經(jīng)方論
陽明病篇包括經(jīng)病、腑病,白虎湯、白虎加參湯、承氣湯類為其主方。白虎湯及白虎加參湯在溫病中亦可見到,從衛(wèi)氣營血辨證來看,其用于氣分熱盛證的治療。對于大部分皮膚病,其發(fā)展到一定階段均可見“熱、火”癥狀,故有“癰疽原是火毒生”的說法,大部分皮膚病,如顏面再發(fā)性皮炎、激素依賴性皮炎、玫瑰糠疹、銀屑病、藥疹等可見發(fā)斑皮膚表現(xiàn),均可應用白虎湯合犀角地黃湯、清營湯加減進行治療,如朱仁康先生所創(chuàng)的“皮炎湯”即為代表方劑。再有如紅皮病型銀屑病、重癥藥疹伴有高熱的均可取白虎湯之意,重用生石膏60-100g,使內(nèi)蘊之熱從毛孔外達。承氣湯類應用更為廣泛,肺與大腸相表里,“肺主皮毛”,在臨證中,凡皮膚病見熱證伴有大便干結者,均可用承氣湯類,取“以瀉代清”,“釜底抽薪”之意。
驗案:張某,男,38歲,2013年3月8日以“紅皮病型銀屑病”住院治療,既往患銀屑病十余年,本次因自行外用激素類藥物停用后復發(fā)加重,因患者不同意激素治療而來我科住院治療。查:周身潮紅、脫屑,下肢水腫,發(fā)熱39.5℃,患者精神狀態(tài)差,精神萎靡,不欲言語,唇干、口渴飲水量多,舌質(zhì)深紅苔薄黃,脈數(shù),小便黃,大便調(diào)。予以常規(guī)靜點中藥甘草制劑,中藥熱毒寧制劑(成分以犀角地黃湯加減),并進行常規(guī)檢查。中藥處方如下:水牛角30g(先煎)、生地20g、牡丹皮15g、赤芍20g、生石膏50g(先煎)、知母15g、金銀花15g、連翹15g、玄參15g、生甘草10g。四劑水煎服,同時給予羚羊角絲5g(單煎代水飲)、口服清熱定宮丸(醫(yī)院自制中成藥,功效同安宮牛黃丸)1丸,日2次口服,外用濕潤燒傷軟膏(成分:大黃、黃連、黃柏、黃芩,香油基質(zhì))涂抹,大椎穴點刺放血瀉熱。2013年3月12日二診:輔助檢查:白蛋白略低,余正常范圍,仍高熱,證無變化,靜點同前,口服方中加太子參20g,四劑水煎服。2013年3月16日三診:熱稍退,發(fā)熱38.1℃,精神狀態(tài)好轉,靜點同前,停清熱定宮丸口服,口服方去羚羊角絲,四劑水煎服。2013年3月20日四診:高熱已退,體溫37.4℃,余證無變化,口服方水牛角改為15g,繼續(xù)口服。該患者共住院治療近3個月,后期以涼血養(yǎng)陰,扶正祛邪為主,皮疹基本痊愈出院。
按語:該患初診高熱、神昏、唇干、口渴多飲為氣血兩燔之證,氣血同治,處方以犀角地黃湯、白虎湯、清營湯加減,清熱涼血定宮。二診加太子參,取白虎加參湯之意,救液存陰。臨床實踐表明,按溫病衛(wèi)氣營血辨證體系處理結締組織類疾病的高熱,臨床效果明顯。
三、少陽經(jīng)方論
少陽證之主方為小柴胡湯,柴胡類方在太陽經(jīng)亦可見到,包括小柴胡湯、大柴胡湯、柴胡桂枝湯、柴胡加龍骨牡蠣湯。臨床中大部分中青年女性均伴有肝氣不舒之證,如行經(jīng)乳脹、行經(jīng)小腹脹痛、口苦、脈弦等,大部分女性皮膚病如痤瘡、黃褐斑、帶狀皰疹均可從少陽經(jīng)論治。此外,對于一些在更年期發(fā)生的皮膚病,如蕁麻疹,伴有烘熱、陣汗、夜寐欠佳者,可用柴胡加龍骨牡蠣湯加味進行治療。
驗案:張某,女,45歲,2003年7月3日就診。既往患銀屑病,多處就醫(yī)服藥,致家境困難,心情煩躁,經(jīng)介紹于我處就診?,F(xiàn)周身紅斑、脫屑,顏色較淡,瘙癢不著,畏風冷,月事淋漓色淡,半月未凈,心情急躁,話語多,時心悸,頸背痛,舌質(zhì)淡苔薄白,脈數(shù)。自述時有心慌,經(jīng)心電圖檢查未見異常。診斷:銀屑病。處方:柴胡10g、桂枝10g、白芍15g、炙甘草15g、生姜5片、大棗5枚、生龍骨50g(先煎)、生牡蠣50g(先煎)、葛根30g,7劑水煎服。二診:心慌好轉,仍急躁,月事淋漓,處方:上方加茜草20g、荊芥炭10g、烏賊骨30g、阿膠10g,7劑水煎服。三診:諸證緩解,處方同上,7劑水煎服。四診:心悸明顯緩解,情緒好轉,頸背痛消失,皮疹顏色淡,略有好轉,舌質(zhì)淡。處方:生地20g、玄參15g、麥冬15g、牡丹皮15g、地骨皮15g、茜草15g、阿膠10g、太子參20g,7劑水煎服。后以上方加減進行治療,皮疹及諸證好轉明顯。
按語:本患初診為太陽少陽合病,故以柴胡加龍骨牡蠣湯和桂枝加葛根湯治療;二診、三診加烏賊骨茹蘆丸以止崩;因銀屑病為血分病,故后期以涼血養(yǎng)陰扶正為主進行治療。
四、太陰經(jīng)方論
太陰經(jīng)主方為四逆輩,包括理中湯、四逆湯、通脈四逆湯等,以溫脾胃中陽為主。在皮膚病中,以寒涼藥物為主進行治療的不乏醫(yī)家,有一些疾病,用寒涼藥物治療后皮損加重,或藥后腹瀉較劇,均屬下后傷陽的變證;從地域和季節(jié)來看,炎熱之地、夏暑季節(jié),過食生冷寒涼之品之人不再少數(shù),脾胃內(nèi)傷更為多見。李東垣《脾胃論》中更為重視脾主升清,他認為只有脾之陽氣升發(fā),胃才能降濁,因此發(fā)明升陽之法。太陰經(jīng)之“時腹自痛、自利益甚,下之,利不止”即為脾胃中陽受損,失其升發(fā)和降,所產(chǎn)生的一系列癥狀。在皮膚病中,如痤瘡、濕疹患者,應用寒涼藥物治療后皮損反而加重,或患者伴有皮損顏色發(fā)淡、大便溏薄、舌淡,行經(jīng)腹痛、白帶清稀等虛寒之證,均可應用四逆輩加減以建中陽,溫化寒濕來進行治療。
驗案:李某,女,22歲,2013年5月就診。顏面滿布丘疹,顏色不紅,白頭粉刺、黑頭粉刺,油膩,舌質(zhì)淡薄白苔邊齒痕,脈滑。大便時溏薄、小便調(diào),行經(jīng)腹脹痛,行經(jīng)期短,手足時畏寒。診斷:痤瘡。處方:蒼術15g、炒白術15g、生薏苡仁30g、茯苓20g、澤瀉20g、陳皮15g、生山楂30g、防風10g、羌活10g、干姜10g、連翹20g,7劑水煎服。二診:大便好轉,油稍減少,皮疹無新發(fā),處方:上方加鹽小茴香10g,7劑水煎服。三診:皮疹及諸證繼續(xù)好轉,處方不變。共服42劑基本痊愈。
按語:初診患者皮疹油膩、舌淡邊齒痕、大便溏、手足畏寒、行經(jīng)脹痛為脾胃中陽受損,濕邪泛濫,屬太陰證,故以理中湯和升陽除濕防風湯化裁,方中蒼術、防風、羌活取《脾胃論》升陽之法,并佐以連翹清熱軟堅。
五、厥陰經(jīng)方論
厥陰經(jīng)之主方為烏梅丸,為“久利、蛔厥”所設,其主治證為上熱下寒證,在一些皮膚病中,寒熱錯雜之證更為常見,如顏面再發(fā)性皮炎,面部發(fā)紅,灼熱、瘙癢,平素手足畏寒,大便溏薄,舌淡,屬上熱下寒之證,即可用清上溫下之法;再如痤瘡,面部紅色丘疹、有膿頭、油膩,但行經(jīng)衍期、行經(jīng)腹痛、有血塊,手足畏寒,舌淡,為沖任虛寒,虛陽浮越之證,亦可用清上溫下,引火歸原之法進行治療;再如狐惑病、復發(fā)性口腔潰瘍,局部潰瘍、周圍色紅,舌尖紅,大便溏泄,舌淡胖齒痕,或伴有腰酸乏力,為上焦有熱,中焦或下焦有寒,可用清上溫下之烏梅丸加減化裁,亦可用陳士鐸《辨證錄》中之引火湯治療。
驗案:李某,女,25歲,2003年4月就診。顏面滿布丘疹,色紅,油膩,有少量白頭粉刺,舌質(zhì)紅薄黃苔,脈滑。小便黃,大便調(diào),行經(jīng)腹痛,針刺樣,手足畏寒,冬夏皆涼,既往有小葉增生病史。診斷:痤瘡。處方:黃芩15g、黃連10g、知母10g、重樓20g、生山楂30g、淡竹葉10g、制吳茱萸10g、丹參15g、鹽小茴香10g、醋香附15g、肉桂5g,7劑水煎服。二診:皮疹未有新發(fā),原有皮疹好轉,小便色稍黃,處方:上方加川牛膝15g,7劑水煎服。三診:皮疹繼續(xù)好轉,月事至,腹痛減輕,處方如前。共服42劑基本痊愈。
按語:本例患者皮疹色紅,舌質(zhì)紅、小便黃為上焦有熱,手足畏寒,行經(jīng)腹痛為下焦有寒,屬上下論治范疇,證屬厥陰,故取烏梅丸之意,清上溫下,二診加川牛膝一味,引火下行,導龍入海。
六、少陰經(jīng)方論
少陰病方劑較多,麻黃附子細辛湯、當歸四逆湯、白通湯,其主藥為附子,附子在《傷寒雜病論》中應用頗多,《金貴要略》中亦有烏頭湯、烏頭煎、桂枝芍藥知母湯記載。對于附子一味,溫辛至極,通行十二經(jīng),性走不守,溫一身之元陽,對于皮膚病臨床上見寒象,如手足畏寒、皮疹顏色較淡或黯黑或皮疹較厚呈斑塊狀或結節(jié)形成或皮膚板硬,皮損遇寒冷加重或冬季加重,夏季減輕、皮膚干燥或平素汗少、關節(jié)冷痛麻木、大便溏薄不成形或五更泄、小便頻而口不渴、舌淡白或苔水滑或白膩、月事后期色暗有血塊,行經(jīng)腹痛、雖表現(xiàn)熱癥但服寒涼藥物皮損加重,北方常見的病種如寒冷型蕁麻疹、風濕病、雁瘡、雷諾氏病、痹證、冬季銀屑病、脫疽等均可應用附子為君藥進行治療。在其服法上,一般小劑量開始,逐漸增大劑量,煎法上,與甘草、生姜、蜂蜜同煎久煎,去毒存性。
驗案:周某,女,42歲,2002年10月就診。雙手指部散在紅斑,部分呈水腫樣,有靶樣損害,瘙癢,輕微疼痛,平素手足微冷,每年此季節(jié)發(fā)病,連發(fā)3年,舌質(zhì)淡薄白苔,脈沉,二便尚可,平素汗少。診斷:寒冷型多形性紅斑(中醫(yī):雁瘡)。處方:當歸15g、桂枝15g、赤芍20g、炙甘草15g(先煎)、細辛5g、制附子5g(先煎)、生白術15g、茯苓20g、生姜5片,蜂蜜2匙(先煎),附子與甘草、蜂蜜先煎30分鐘,納諸藥,7劑水煎服。二診:皮疹好轉,仍畏寒,上方附子加至10g,余藥及煎法同前。三診:皮疹基本消退,繼服上藥7天,并囑平素多食羊肉、狗肉等溫補之品,注意防寒保暖。
按語:本例患者發(fā)于寒冷之季,手足畏寒,舌淡脈沉,屬少陰證,陽虛不能溫煦四末,因有水腫性紅斑,故以當歸四逆湯合真武湯化裁,溫陽利水,共服21劑而愈。
綜上,《傷寒論》為方書之祖,其方劑配伍嚴謹,理法方藥詳備,臨床各科應用,均取得了不可思議之良效,今對其在皮膚科應用的范圍及一些疾病進行闡述,以期更好的應用經(jīng)方,更好的弘揚中醫(y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