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什么是濕氣嗎?
濕氣是代謝的一種,濕氣屬陰,易傷陽氣,而且很難根除。濕氣也分內外濕,外濕是受到環(huán)境影響,沿海地區(qū)的人就容易體內濕氣重。再有平時吃的東西過于豐富,身體也會產生異常屬于陰盛陽衰,濕邪入體,難于排出。
自我判斷體內有濕氣的方法
1、起床后看一看
早上起來覺得疲勞犯困、頭暈眼花、無精神,感覺背后的衣服特別粘身子,渾身不清爽,人也異常笨重動不了
2、蹲坑后看大便
早上上廁所的時候,便完注意看一下大便,如果發(fā)現(xiàn)大便用了很多水都沖不掉,而且大便溏軟不成形發(fā)青狀這種說明脾虛也帶有。如果不想看大便,可以看廁紙,一般正常的排便2張手紙就夠,如果用得特別多感覺還擦不干凈,說明體內濕氣多。
3、看舌苔
正常人的舌淡紅,舌頭表面有一層舌苔,干濕適中,如果舌頭達不到這種指標,而是白色粗糙說明你體內濕氣也重。
4、看體型
胖人多濕氣重。胖人看上去很強壯,實為虛寒。肚子上脂肪多,腰部兩旁就像帶著一個游泳圈一樣,這些肉一般都是冰涼的,因為體內缺乏陽氣。減肥要注意溫化寒,不是經常節(jié)食不吃,或者依靠藥物。
那么健康的祛濕方法是什么?
很多人祛濕會想到拔罐、刮痧、艾灸,其實不然這種方法只是治標不治本。我們都清楚內濕是飲食不節(jié)制導致,在南方生活的人經常都是祛濕就喝薏米紅豆粥,但這樣真的好嗎?
中醫(yī)解釋這種方法是錯的,薏米紅豆本身就屬于寒性物,寒氣中的食物只會讓濕氣更加難于排出體外必須把薏米要炒熟。紅豆也要改成使用赤小豆,才可以高效祛濕。中醫(yī)祛濕還要健脾,所以必須搭配這一類的藥如——芡實,性平和,可健脾止瀉。
其實中醫(yī)的《本草綱目》早就記載有過這樣的一個方子:薏米仁、赤小豆、淡竹葉、馬齒筧、槐米、芡實、綠茶
做法:將薏米仁、赤小豆、炒熟,放入鍋中熬煮,大火燒開后改用文火慢燉,煲1小時,加入剩余材料,繼續(xù)煲半小時,代茶飲用即可。
濕氣重的人,建議早晚一次,每次一杯。具有良好的祛濕排毒、瘦身健脾、潤腸通便功效,對下身浮腫的肥胖也有作用。此方已被廣泛應用,市場上有更方便的袋泡茶。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