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今日頭條號「史海尋蹤」
二戰(zhàn)期間,日軍序列有兩大“窩囊廢”師團。一是萬家?guī)X之役險被全殲的106師團,被岡村寧次嘲諷為:“第一軟弱師團。”這個戰(zhàn)史有記載,確有其事。
兵員來于大阪的第四師團,也被調侃為“日軍中最愛好和平的部隊”,“如果所有日軍都能像大阪師團一樣,仗就打不起來了”,諸如此類的說法滿天飛。
日軍之所以叫“鬼子”,實因他們窮兇極惡,猶如魔鬼一般??箲?zhàn)14年,中國軍民傷亡數(shù)以千萬計,鬼子們很不好對付。
以被崗村寧次瞧不起的第106師團為例。是役中方由名將薛岳指揮,106師團殘部已鉆入重兵埋伏,主攻為王牌74軍。在如此占優(yōu)的情況下,薛岳親臨一線督戰(zhàn),血戰(zhàn)數(shù)日仍使其一部逃脫。雙方戰(zhàn)損,中國軍隊高于日軍。
一場周密部署的伏擊戰(zhàn),尚且如此艱難,鬼子是多么難打。
兩者相比,106師團只是乙種師團,大阪第四師團,是實打實的甲種師團。以日本人的狡猾精明,不至于這點鑒別能力都沒有。
在軍國主義毒害下,日本士兵幾乎都是頑固死硬。在抗日初期,想活捉幾個日俘,都是件很困難的事。
再以諾門坎戰(zhàn)役為例,朱可夫指揮一個現(xiàn)代化裝甲集群,對陣勉強算二流的日軍守備部隊23師團。依照最新解密的史料分析,蘇軍并非是“摧枯拉朽”,日軍也不是“一敗千里”,而是有來有往的鏖戰(zhàn)數(shù)月。最后一算賬,蘇軍損失2.5萬,高于日軍的1.9萬,堪堪慘勝。
那么坊間流傳的大阪師團笑料都有哪些,到底能不能站住腳?
大阪市立博物館.前日本陸軍第四師團司令部
傳言一:
1939年諾門坎戰(zhàn)役,日軍前線吃緊,急調第二師團(仙臺)、第四師團(大阪)馳援。仙臺師團心眼實在,急火火四天就趕到戰(zhàn)場,被打了個稀里嘩啦。
第四師團則是病患突增,拖拖拉拉一直沒能組織起來,逼得軍官親自監(jiān)督醫(yī)治。好不容易開拔,士兵們一路上磨時間不肯用心趕路?;?天方才抵達,戰(zhàn)爭已經(jīng)結束。接到停戰(zhàn)消息的大阪士兵們,一下子病全好了,群情洶涌、不斷抱怨:“居然沒機會打這一仗”。
疑點一:諾門坎戰(zhàn)役前后歷時三個月,剛趕到就結束了,日軍指揮調動還不會如此遲鈍。
疑點二:該役的主角始終是23師團,并沒有第二、四師團什么事。
傳言二:
徐州會戰(zhàn)期間,人困馬乏的中國軍隊好不容易沖出包圍圈,突然與一支裝備精良軍容齊整的日軍部隊遭遇,這無疑就是大名鼎鼎的大阪師團。
此時的中國軍隊疲勞虛弱,碰到以逸待勞的敵人只能走為上策。奇怪的事發(fā)生了,依照慣例日軍應該趁虛而入,呲牙咧嘴地追擊才對。然而這支日軍卻置若罔聞,居然就地埋鍋造飯。
疑點:此役發(fā)生時,第四師團時屬關東軍,1940年7月才調入華中11軍。
類似的笑話還很多,但這不是重點。大阪師團在實戰(zhàn)中的表現(xiàn),才是甩脫“水貨師團”嫌疑的依據(jù):
第二次長沙戰(zhàn)役,大阪師團參加了。
1941年,日本華中11軍負責進攻長沙的有第3、4、6師團。在撈刀河一戰(zhàn),中國軍隊派遣包括74軍在內的重兵隔河阻擊。雖給日軍相當殺傷,自身也受到重大損失,74軍陷入全面苦戰(zhàn)。9月27日,九戰(zhàn)區(qū)令74軍撤出戰(zhàn)斗。
第3、6師團向株洲推進,9月30日,第4師團到達長沙。
從這里看出,第4師團被作為攻擊主力,對74軍造成重大打擊,而且推進到了長沙城。74軍的戰(zhàn)力眾所周知,第4師團也非泛泛之輩。
在東南亞戰(zhàn)場,大阪師團也有不俗的表現(xiàn),以下是第4、16師團在攻打巴丹要塞時的戰(zhàn)績數(shù)據(jù)對比:
《大東亞戰(zhàn)爭全史》第499頁,第503頁
從4月3日集結進攻,到4月9日攻占全半島,僅用一周就打敗了敵人,要知道第4師團和第16師團是進攻巴丹半島僅有的完整師團的部隊,其他的部隊都是旅團級別的,在第16師團長期對巴丹半島的美軍無可奈何的情況的背景下,第4師團扭轉了戰(zhàn)局,由此可見第4師團的重要性。
16師團:攻擊兵力7300人,自身傷亡3000,斃傷美菲軍1300余。
大阪師團:攻擊兵力7100人,自身傷亡600余,斃傷美菲軍5000余,俘虜美菲軍6萬余。
大阪師團因以較小的代價,攻下巴丹要塞,還受到日軍指揮官本間雅晴的表彰。
在太平洋戰(zhàn)爭中,相比其他師團動輒團滅的“慘狀”,大阪師團卻將損失降到最低,能活到終戰(zhàn)的人非常多。
戰(zhàn)后,伊藤桂一在書中寫道:
大阪人是會用腦子作戰(zhàn)的部隊,如果沒有勝機不會勉強從事,而是退去尋找下一次機會。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