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紹奇
前人曾經很形象地把人體的肺比喻為一口鐘,即所謂“肺體屬金,譬如鐘然”。外感之邪,從外撞這口鐘;內傷之邪,從內撞這口鐘,鐘都會響。這么一個比喻,竟把咳嗽的病因病機囊括無余了。
外感咳嗽是臨床上最為常見的一個病,但是如果辨證不清,治不得法,卻不易見效。有的人一咳就是十天半月,甚至還有連咳好幾個月的。實際上中醫(yī)治療外感咳嗽,效果是好的,較之西醫(yī)有明顯的優(yōu)勢?,F將我多年的體會,分以下幾個方面陳述。
一、外感咳嗽,當究六氣
“治嗽當分六氣”,語出葉天士《臨證指南醫(yī)案》,證之《素問·至真要大論》“百病皆生于風寒暑濕燥火,以之化之變也”以及我的臨床,覺得真是至理名言。因此外感咳嗽首當注意的是時令的變化,這是中醫(yī)學的特點之一。
一年之中六氣循環(huán)往復,一年四季、十二個月、二十四個節(jié)氣,有六個氣候上的變化,即風、火、暑、濕、燥、寒。六氣過則為淫,外感咳嗽的發(fā)生,即與六淫攸關。六淫引起的咳嗽,因邪氣的性質不同而呈現不同臨床表現。
風:發(fā)病季節(jié)多在春季,但四季均可見,多與其它病邪相兼為?。ㄈ顼L寒、風熱、暑風)。臨床特點為惡風喉癢、鼻塞、噴嚏、咳痰呈風泡狀、脈浮滑,治宜辛平疏散外邪。
寒:發(fā)病季節(jié)多在冬季,但四季均可見。臨床特點為惡寒發(fā)熱、無汗、咳痰清稀、脈浮緊、苔白滑,治宜辛溫散邪,大忌寒涼。
暑:發(fā)病季節(jié)在夏季。臨床特點為頭昏、惡風、咳嗽、小便短赤、脈浮大,治宜清暑利濕,大忌發(fā)散。
濕:發(fā)病季節(jié)多在長夏,但四季均可見。臨床特點為形寒、胸悶、腹脹、納呆、痰多易咯出、苔膩、脈滑,治宜燥濕化痰,大忌涼潤。
燥:發(fā)病季節(jié)多在秋季,但六淫均可化燥,故四季均可見。臨床特點為干咳無痰或痰少而黏不易咯出、口干、脈細數,治宜涼潤或溫潤,大忌苦寒辛溫。
火:六淫皆可化火(熱),故四季均可見。臨床特點為嗆咳氣逆,面赤痰黃或白而膠黏、口干舌紅、心煩引冷、脈滑數,治宜清熱瀉火,大忌辛溫。
溫熱:發(fā)病季節(jié)多在春季(風溫、春溫),但其它季節(jié)亦可見,稱做風熱、肺熱。臨床特點為初起多兼表證,咳嗽、痰稠、咽痛、舌紅、脈浮數,治宜清肺泄熱,初起兼表須透達。
俗話說“一把鑰匙開一把鎖”,如用一方一藥去解決不同邪氣引起的咳嗽,就無異于企圖用一把鑰匙去開所有的鎖。這樣,即使個別有效,也是僥幸而已。當然,強調重視時令,只是一個方面,并不是說不考慮其它諸如體質、居處環(huán)境等因素。例如雖當盛夏,因為空調、電扇開得太大,或貪涼飲冷,睡臥當風而引起的咳嗽,即當從風寒辨治,要對具體的況作具體的分析和處理。
二、風是重要的誘發(fā)原因
六淫之中,風是最活躍的,善行而數變,前人因此說它是“百病之長”。外感咳嗽,往往以風為先導,風與寒或熱(溫)合,則為風寒、風熱(溫);風與暑相合,則為暑風;風為陽邪,故易化燥,而燥為秋季之主氣,其罹病之初,亦必兼風邪,即所謂風燥襲人,風挾溫熱而燥生;濕盛陽微,腠理不密,則易感風邪而致病,外風引動濕痰,而為咳嗽。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三、外感咳嗽證治
傷風咳嗽
即是風寒咳嗽的輕證。惡寒發(fā)熱都不明顯,或微惡風,喉必癢,一癢就咳,鼻必塞,咳出的痰呈風泡樣,舌象一般無特殊,脈浮滑。其治宜用辛平疏解為主,稍稍佐一點降氣祛痰藥。所謂“平”,即既不能太溫,也不要太涼之意。《內經》說:“風淫于內治以辛涼,佐以苦甘”。辛涼苦甘相合,便是平劑。顧松園疏風利肺湯(荊芥、防風、前胡、杏仁、橘紅、桔梗、甘草)最好。頭脹痛加薄荷,鼻塞加辛夷,痰多加浙貝,氣逆加蘇子,惡寒加麻黃少許,咽干加天花粉。當然,對于傷風咳嗽,止嗽散也可用,不過我總嫌百部用得太早,而祛散外邪之力亦嫌不足。肺位最高,藥宜輕清,故藥量不宜大,煎煮時間也不要太長,否則就會藥過病所。把藥物研成粗末,合勻,每用20~30g作煮散,只煎幾分鐘,去渣服,效果好。風咳其來也速,其去也快,如無兼挾及宿恙者,一、二服即愈。
風寒咳嗽
風寒之邪傷人,多在冬令嚴寒之時,但初春天氣多變,忽而春光明媚,忽而春寒料峭,使人很難適應,一不小心就受涼了。夏天雖說很熱,但偏偏易于受寒,古人多責諸睡臥貪涼,今天則可外因空調冷氣,內因冰水雪糕,這就應了古人“長夏善病洞泄寒中”這句話了。風寒咳嗽,或有兼惡寒,發(fā)熱無汗之表證者,更多只有惡寒而無發(fā)熱者,或只有背心發(fā)冷者,咳痰清稀,舌淡脈浮。其治宜辛溫之藥解其外,稍佐化痰降氣。輕者在麻黃湯、桂枝湯二方中選擇,如寒不甚,麻黃湯減桂枝,即為三拗湯;背冷即咳,葉天士常用桂枝湯去芍藥加杏仁,同屬辛溫法而用藥卻有所棄取。重則宋人洪遵《集驗方》之九寶湯即蘇陳九寶湯(麻黃、肉桂、杏仁、甘草、蘇子、陳皮、薄荷、桑白皮、大腹皮)加烏梅、生姜。此方看似用麻黃湯為底子,但麻桂用量均較輕,一般只用3g,取“輕可去實”,溫肺散寒,方中桑白皮、烏梅,略同于小青龍湯之芍藥、五味子,寓發(fā)中有收的意思。嘔吐加半夏;痰多加蘇子、白芥子。此證當然亦可用小青龍湯或射干麻黃湯,只要中外皆寒,即無痰飲宿恙者也可以用。我學習寧波范文虎先生的經驗,小青龍湯除半夏外,其全的藥都只用2~3g,頗驗。寒咳可不可以不用麻桂?寒甚者必用,寒不甚者就可以變通。誠如明人繆仲淳說:仲景之法不可改,其用藥則有時可改,淮揚荊廣,雖值冬令,也不甚寒,就可以從時從地而調整用藥。新安吳楚常用的溫肺湯(蘇葉、防風、前胡、杏仁、半夏、茯苓、生姜、桔梗、甘草、細辛)的用藥就可以參考。此外寒咳也多由誤治引起,最常見的就是誤用、久用寒涼之劑,傷及中陽,當然這已經是內傷咳嗽,離開我的議題了。
此外還有一點要說明,有些寒咳表現并不典型,杏蘇散、小青龍湯、華蓋散大家都學過,可一到臨床,遇到具體的病人,說是寒又非寒,說是熱又非熱,很拿捏不住。我的經驗是:無熱便是寒。也就是說,沒有明顯的熱象,如舌不紅,口不渴,尿不黃,就可以照寒證處理。這不是我的發(fā)明,是我從張介賓的書中學到的。
何某,女,14歲。1996年末,忽生咳嗽,夜甚,痰多,痰成塊狀,即用止嗽散加味治之,服2貼毫無效果。診其脈弦而滑,舌亦不紅,病性屬寒,而竟以通套方治之,南轅北轍,我之誤也。溫肺散寒,佐以消痰降氣,用蘇陳九寶湯加減(蘇葉6g、陳皮6g、麻黃3g、桂枝6g、杏仁10g、灸甘草3g、清半夏10g、前胡10g、桔梗6g、茯苓10g,車前仁10g、蜜炙生姜3片)。1服即效,盡劑而愈。
暑風咳嗽
暑是夏天的主氣。暑熱同氣,“在天為熱,在地為暑”,但二者也有區(qū)別,熱在一年四季都可見到,暑則專主于夏天。暑熱挾風,襲于肺衛(wèi),也就是夏季感冒,其以咳嗽為主癥者,即暑風咳。夏暑發(fā)自陽明,是說暑熱由口鼻吸受,但初起仍多兼表衛(wèi)癥狀,如頭額脹痛,無汗畏風。其治宜清暑瀉熱,挾濕者兼用利濕,勿拘拘乎止咳,忌大發(fā)散。常用六一散加香薷、杏仁、栝樓皮、天花粉、西瓜翠衣,此葉天士藥法。熱盛加黑山梔、黃芩,傷陰加沙參、地骨皮,咳甚加川貝、枇杷葉。香薷,前人稱之為“夏月之麻黃”,實際上它發(fā)汗作用并不強,只微微發(fā)汗,但可以化濕(其氣芳香),兼“去宿水”,實為暑熱挾濕證初起較理想之藥。吾鄉(xiāng)農民,夏季在農田勞作時,自采香薷煮水代茶飲,一大碗喝下去,一汗而暑濕頓消。
濕痰咳嗽
其發(fā)病不惟長夏,四季均可見,病者皆多濕多痰之體,有煙酒茶嗜好者居多,平時咯痰,痰滑易出,不一定咳,咳則由風寒外邪,引動在里伏痰。其證憎寒喜暖,面色黃晦,或兼頭重身痛,或兼發(fā)熱,胸悶嘔惡,腹脹納呆,便溏尿少,苔膩脈滑,即丁甘仁醫(yī)案所謂“外寒襲于表衛(wèi),濕痰內蘊中焦,太陽陽明為病”者。其治,在外解散風寒,在里燥濕化痰,和胃行滯,常用平胃散(蒼術、厚樸、陳皮、甘草),二陳湯(半夏、茯苓、陳皮、甘草)合方,是為平陳湯。表證可加蘇葉、防風、羌活、獨活一、二味解外,再加白蔻、杏仁、苡仁、建曲、紫菀、前胡、枳殼、車前仁、桔梗和胃暢中,多效。猶記30年前,我在甘肅水電站工地作醫(yī)生,一人罹此病證,我為之處方后即因事返川。同道趙君,見我的處方,說此非感冒之方,改用銀翹散加梔子、黃芩,藥后諸恙不減,咳嗽愈劇,更增腹瀉不食,改用原方一、二劑即愈。讀《蒲輔周醫(yī)案》沈某感冒案,正與此案相似。蒲老指出,外感六淫之邪,皆可致感冒,不得執(zhí)銀翹一方,通治六淫外感。此濕痰咳嗽,實際上是表里兼病,也就是廣義的“新感(風寒)引動伏邪(濕痰)”。濕勝則陽微,更何況苔膩、脈滑、憎寒、胸悶、腹脹納呆者乎!
燥咳
燥是秋天的主氣,在北方,因天干物燥,燥咳尤為多見。如從時序而論,誠如沈目南所說“燥為次寒”。何謂“次寒”?春溫、夏熱、秋涼、冬寒,寒不甚即為涼。此證形似風寒,惟唇干、咽燥、舌干??捎眯犹K散(杏仁、蘇葉、半夏、茯苓、橘皮、甘草、枳殼、桔梗、前胡、姜棗),我常用此方合止嗽散或只取止嗽散的紫苑、百部,以增強溫潤止咳之功。沈氏強調燥邪屬性不是火熱之邪,而是“次寒”,葉天士則說秋燥很像春月風溫化燥。吳鞠通來個折衷,從勝復立論,大旨勝氣屬涼,復氣屬熱,而有涼燥溫燥之分。證之實際,秋氣涼勁肅殺,感之者即為涼燥,其治如上;若久晴無雨,又碰上“二十四個秋老虎”,感之者即為溫燥。據我從南到北40年的觀察,燥邪不僅出現在秋季,全年都可見,其原因很多,如居處幾十層高樓,接不到地氣(水泥地上潑水即干,其不燥手,加之空氣污染,尤其是大城市汽車尾氣的污染以及飲食積熱、吸煙等),所以秋季的溫燥以及其它季節(jié)的“類溫燥”甚多。溫燥之證多見氣促,痰少而黏,音啞,喉癢,唇干,鼻干,渴喜涼飲,舌紅而干,脈細數。初起或兼惡風、發(fā)熱等表證。治宜清涼甘潤,輕宜肺燥,藥如桑杏湯(桑葉、杏仁、北沙參、象貝、梔皮、梨皮、豆豉),惡風加薄荷,熱甚加連翹、石膏,咳甚咽癢加枇杷葉、栝樓,口干加天花粉、玉竹、麥冬。豆豉根本無解表作用,可去;梨皮不如將整個的梨連皮切開入煎,也可用麥門冬湯去半夏、人參加天花粉、北沙參、梨、枇杷葉。
溫邪咳嗽
指風溫、春溫以及不同時令的冬溫引致的咳嗽。風溫為新感,即風與溫合,風挾溫熱;春溫為伏邪,其熱自里發(fā)外,也就是說,甫病則里熱亢盛,熱多由新感引發(fā),所以初起都可有不同程度的表證。冬溫則多屬客寒包火。其證惡風、發(fā)熱汗出、頭痛、咳嗽、鼻干、口干或渴,或聲音嘶啞,或咽痛舌紅,脈浮數,右寸(肺)獨大。其治宜清瀉肺熱,然必兼用透表,清熱是針對溫邪,透表的意義不僅是解除惡風、頭痛癥狀,散熱,更重要的是給病邪以出路,減削病邪對機體的損害,使病邪外解,不至深入。一般地說,風去熱撤,消除了病因,咳嗽亦可隨之而愈。輕者桑菊飲,重則銀翹散,萬友生先生主張重證可合桑菊、銀翹于一方,收效較捷。實際上,兩方用藥都不必拘泥,更不宜原方照搬,因為兩方對于肺胃郁熱者,清熱之力都不足,而邪在衛(wèi)分,惡風寒而無汗者,即葉天士所說的“冷束”,解表之力也嫌不足。我對于溫邪咳嗽,則首選麻杏石甘湯。我小時候讀過的一本《溫病四字訣》,就主張用此方:“風溫春溫,微兼表證,初起惡寒,主以麻杏”(麻杏石甘)。張錫純則認為此方本來是溫病之方,但溫病忌用溫藥,麻杏之性皆溫,所以用薄荷、蟬退換麻黃,用牛蒡子換杏仁,只保留石膏、甘草。
實際上,麻杏石甘湯之麻黃,在方中用量輕,其用意也不在發(fā)汗,而在宣肺;杏仁微溫,更不至助熱,何況還有較麻杏二味藥多十倍用量的石膏呢?但我汲取了他用牛蒡子的經驗,因牛蒡子外可散風熱,內可利咽喉,化熱痰。胸悶加枳殼、桔梗(一降一升);里熱亢盛者加銀花、連翹、魚腥草、黃芩、知母、蘆根;痰多加桔梗、栝樓皮、車前仁、膽星祛痰;咳劇加枇杷葉、浙貝;肺氣上逆加射干、桑白皮、木蝴蝶;口干加天花粉;初起惡寒無汗應合蔥豉湯,或只加蔥頭,表解則去之,不可再用??傊瑴匦翱人?,無論風溫、春溫、冬溫,重點不在咳嗽,而在溫邪。透之,清之,病邪去,咳嗽就不成大問題。
蔡納,男,9歲,春季感冒后繼發(fā)右下肺炎,發(fā)熱咳嗽,痰稠色黃難咯出,胸痛,舌紅脈滑數。病屬風溫,擬清肺化痰,用麻杏石甘湯加連翹、銀花、苡仁、桔梗、枳殼、郁金、黃芩、魚腥草、虎杖、全栝樓,2劑熱退,4劑咳止,繼以調肺胃,化痰濁以善后。
但痰熱留連不解,亦頗費周章。痰熱不去,則氣化不展,所以反復發(fā)熱??人圆凰?,痰黃而黏,胸悶,尿赤,舌紅苔黃膩,脈滑數。日久陰傷,治宜清熱化痰,通利三焦,俾氣化得展,治節(jié)乃復,陰虛也才有可能慢慢恢復。常用小陷胸湯(黃連、半夏、栝樓仁)、千金葦莖湯(桃仁、苡仁、冬瓜仁、鮮葦莖或蘆根)、溫膽湯(半夏、茯苓、陳皮、枳殼、竹茹、甘草)等方化裁。胸悶加郁金、菖蒲;發(fā)熱加石膏、竹葉;發(fā)熱持續(xù)加黃芩,重加律草、魚腥草;虎杖既能透表,又有清熱活血,化痰通腑之力,我也常用。前面已經說過痰熱久羈,其陰必傷,此際若多用滋膩,則適以助痰,所以不能早用滋膩,唯北沙參養(yǎng)陰而不膩滯,且有祛痰作用,可在清化痰熱的同時用以護陰。律草又名拉拉秧、過溝龍、鋸鋸藤,鄉(xiāng)村田野,路邊荒地處處有之。最早見于《別錄》,謂“主瘀血”;《唐本草》亦載,謂“主五淋”,并說“古方時亦用之”;《三因方》用治“血淋”。其性味甘苦寒,無毒,有清熱、利尿、清瘀、解毒之功。不知為何,此藥竟遭冷落,被擠到草藥堆里去了。近世始有律草及其花“治肺結核”(葉橘泉),“肺病咳嗽,大葉肺炎”(《貴州中草藥》)及呼吸道炎癥、氣管炎、菌痢的報道。我體會律草清肺泄熱,利水活血,故用于溫熱性質的咳嗽是比較適宜的。但用量宜大,鮮者可用至120g(煎湯代水)。
郝竹英,女,68歲。1997年春節(jié)后開始出現持續(xù)發(fā)熱,咳嗽痰多,被診為“肺炎”而住院治療。今已住院4個月,反復用過多種抗生素及激素,發(fā)熱或持續(xù),或暫退而復熱,證見發(fā)熱,咳嗽,痰多而黏,舌紅苔厚膩,脈滑數。擬清化痰熱,用小陷胸湯、千金葦莖湯、雪羹;合魚腥草、石菖蒲、遠志、萊菔子、竹瀝水。10余劑后,體溫漸次恢復正常,但每2個月仍有一次發(fā)熱,每次持續(xù)1~2周。用原方合溫膽湯、律草,約40余劑后,僅偶發(fā)低熱,咳愈,痰量銳減,易方調理,至11月份終于出院。
火熱咳嗽
如前所述,六淫皆可化火。傷寒由表及里,溫病由衛(wèi)入氣,燥邪化火,暑風化火,痰熱化火……不一而足。火為熱之極,熯萬物者莫過于火。其證面赤、發(fā)熱、汗多、煩躁、口渴引冷、咳嗽痰少、痰色或黃或白,但無論黃痰白痰,必黏而稠,難咯出,或痰中帶血,咽痛,聲音嘶啞,胸痛,便秘,舌紅苔黃,脈洪大滑數。古方有瀉白散。瀉白者,瀉肺也,出自錢乙。但此方適用于小兒,而且是熱勢不盛者,用于火咳則病重藥輕矣。但后世許多治療火熱咳嗽的方子,多從此方衍化而出,如《醫(yī)學統(tǒng)旨》的清金化痰湯(黃芪、梔子、桑白皮、知母、貝母、桔梗、麥冬、茯苓、橘紅、甘草),《景岳全書》的桑白皮湯(黃芩、黃連、桑白皮、梔子、貝母、杏仁、半夏、生姜、蘇子),《醫(yī)宗金鑒》的加味瀉白散(黃芩、桑白皮、地骨皮、知母、貝母、麥冬、桔梗、薄荷、甘草)。但火熱太盛,里熱成實者,僅用清熱卻如揚湯止沸。涼膈散(大黃、玄明粉、甘草、梔子、連翹、黃芩、薄荷、白蜜)可收釜底抽薪之新,不治咳而咳自止。
姚某之子,3歲,患百日咳月余,疊進中西藥及雞苦膽、大蒜糖漿不效,頓咳連連,劇則彎腰擷肚,汗、淚、涕俱下,必嘔盡痰證始獲片時之安,食少,骨瘦如柴,面赤身熱,大便干結,脈滑數,舌紅苔黃干裂。此痰熱久羈之證,揚湯止沸,不如釜底抽薪,用生大黃、玄明粉、甘草合栝樓、百部、沙參、蘆根,2劑大便瀉下黏液如涕如唾,咳大減,易方調理,不數日而愈。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