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和一個朋友聊天,她說自己和對象在一起很多年了,感情很好,各方面都合適,但她還是不敢,也不想結婚。因為她總覺得結婚這件事,必然給兩人的關系帶來一些變化。比如——
“我們現(xiàn)在這么好,可婚后就不一定了啊?!?/span>
“婚姻中的柴米油鹽,細碎繁瑣的事情,都可能影響感情?!?/span>
“婚后不僅要處理我倆的問題,還得面對兩個家庭的問題……”
“如果他變心了、出軌了、感情淡了倦了怎么辦?”
......
她說了很多對婚姻的擔心,我也能明顯感受到她對“婚姻”這兩個字的恐懼。這讓我想起一句老話:婚姻是愛情的墳墓。
但是,婚姻真的如她想象中那般“可怕”嗎?客觀來說,婚姻存在著一些什么樣的挑戰(zhàn)?我們又可以如何預防、如何應對呢?今天,我們想和大家聊聊這個問題。
婚姻,確實會為親密關系帶來一些挑戰(zhàn)
美國心理學家Rudolf Dreikurs(2013)在《婚姻挑戰(zhàn)》一書中,描述了婚姻生活中可能涉及的問題和挑戰(zhàn),具體來說包含以下六個方面:
挑戰(zhàn)一:情感的變化
熱戀時的興奮愉悅,是由多巴胺、去甲腎上腺素和苯乙胺的分泌帶來的。但這種感覺會在2-3年內,隨著我們耐受性的增高而逐漸消失。也就是說,我們的身體構造決定了我們無法長久戀愛(Walsh, 1991)。但婚姻卻是長久的、激情消散后的落差,如果人們把這種變化誤讀為“愛的消失”,就很容易爆發(fā)矛盾。
此外,人與人的關系都是具有流動性的。流動性帶來變化,引發(fā)情緒,情緒本是提醒我們作出改變的向導,卻被很多人當作對外部刺激的天然反應,比如說“是因為對方變了,所以我才生氣?!比缓笸菩敦熑?,責怪對方,如此一來,也會影響感情(p.181)。
挑戰(zhàn)二:生活習慣差異
在熱戀或新婚階段,人們會盡可能隱藏缺點,顯得與對方契合,維系自己在對方心里的形象。但在長期婚姻中,兩個人真正的生活習慣會完全暴露在對方面前。這時,如何應對分歧,是否可以磨合,都是婚姻帶來的挑戰(zhàn)。
生活習慣的磨合本就不易,在婚姻關系中可能更為艱難。這是因為,任何集體生活想要和諧,必須遵守一定規(guī)則,這叫做“集體生活邏輯”(Adler,2013)。但婚姻的難度就在于,我們往往會因為一紙婚書,將對方當作自己最為親密的人,因為足夠親密,反而會忽視規(guī)則的制定與執(zhí)行,而這可能引發(fā)更多的摩擦和沖突。
挑戰(zhàn)三:復雜家庭關系
“婚姻不單是兩個人的事,更是兩個家庭的事”,這個觀點聽起來似乎有些老舊,但事實上,復雜家庭關系的卷入對婚姻關系來說,確實是一個困難命題。
Dreikurs認為,當兩個人產生矛盾時,如果有對方家庭卷入,我們就容易開啟防御姿態(tài),責備對方和他的家庭。這樣的對抗一旦產生,就很難找到讓雙方都滿意的解決方式(p.219)。
“談戀愛時我們和對方家庭接觸比較少,我以為他家很好相處,結果...哎?;楹笥袃杉挛姨貏e無奈,一個是我們吵架后,他的爸媽會來'評理’,說我不對的地方,這讓我覺得非常越界,另一個就是他的親戚經常會找我?guī)兔k事,有時候我真不方便,但他還是說不好違了別人面子。這些都算不上不可調和的矛盾吧,但確實會讓人覺得消耗和疲憊?!?/span>
——小如,女,結婚3年
挑戰(zhàn)四:性生活問題
研究認為,不論男性還是女性,性欲都會隨著年齡有一個“增長至高峰然后跌落”的趨勢:
也就是說,在長期婚姻生活中,雙方都將面臨一個性欲減退,性生活逐漸冷淡的問題。
雖然從變化曲線來看,女性性欲的降低幅度更平緩,但心理咨詢師Josh發(fā)現(xiàn),女性一旦結婚,性欲會明顯下降,這是因為女性性欲與“她覺得自己的性感程度”密切相關。
單身時她們可能在運動、時尚、內衣、化妝方面更用心,她們也會覺得自己更性感,增強性喚起。但婚后,女性的重點可能轉向家庭、孩子,不再那么關注自身是否性感,反而會影響性欲和性生活質量。
挑戰(zhàn)五:教育理念分歧
一旦涉及子女教育,夫妻很難沒有矛盾。因為教育理念可以揭示一個人的總體生活觀,一個人的全部人生哲學(p.275),孩子會從父母身上習得對待世界的方式與規(guī)則,而父母的分歧和沖突,除了影響孩子的個體發(fā)展,也會影響家庭關系。
“我覺得從小'凹習慣’很重要,小時候嚴厲管好,長大了就不用操心。但我老婆覺得童年的調皮、貪玩是天性,不應該被壓制(也不知道她是不是自己的童年被管得太嚴,所以想讓孩子放肆玩......)。但無論如何,教育分歧會讓我們在大大小小的事情上吵起來,有時候我都會懷疑我們是不是真的不適合在一起.....”
——Jakie,男,結婚5年
挑戰(zhàn)六:未解決的個人創(chuàng)傷
當婚姻中的一方或雙方,將未解決的創(chuàng)傷經歷帶入婚姻時,就很容易因為一些并不顯眼的誘因,觸發(fā)創(chuàng)傷意識,引發(fā)激烈反應(Mark,2018)。
比如,一個人在童年時期,曾被同學戲謔嘲諷過自己的家庭,那么,伴侶詢問ta的家庭情況或表示日常關心,都可能引起ta的應激反應。再比如一個人曾遭受過背叛,伴侶的任何“非正常舉動”(哪怕只是多看了別人一眼),都可能被懷疑。
關系對一個人原本的創(chuàng)傷和缺失確實可能存在一定的治愈作用,但如果我們自己無法覺察、正視和解決自我生命旅程中的創(chuàng)傷,在婚姻中不斷去掩飾和攻擊,最終只會影響婚姻本身。
看到這里先不要恐懼,這些婚姻的挑戰(zhàn)雖然客觀存在,但...其實也沒有那么恐怖啦!對于很多人來說,婚姻依舊是一個充滿期待和憧憬的人生階段。那么,想要在婚后繼續(xù)維系甜蜜又和諧的婚姻關系,該怎么辦呢?
下面這些tips,
或許能幫助你有效應對婚姻挑戰(zhàn)
面對婚姻的挑戰(zhàn),其實我們并不需要作出涉及價值觀、人格層面的巨大改變來應對。一些生活上的細節(jié)和用心,就足以幫助我們收獲又甜又長久的婚姻啦。
Tip1:夫妻需要獨立空間,更需要“共同時間”
婚后夫妻確實需要給彼此一些獨立空間,但其實,大多數(shù)人都忽視了“共同相處時間”的重要性。在一項研究中,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如果夫妻被要求共同觀看浪漫電影,對他們關系會有所提升和幫助(Rogge, 2013)。
這是因為“一起看愛情電影”這件事,給夫妻提供了一個不太有威脅,但又可以討論自身關系的場景。所以說,你們可以一起看看與愛情有關的影視作品,或是聊起身邊朋友的愛情故事,這都會為你們創(chuàng)造一個討論、解決自身關系問題的契機。
Tip2: 相處中,要堅持「對事不對人」原則
看似是一個很簡單的道理,卻常常被人們忘記。堅持“對事不對人”,就是說如果對方某個行為、某件事情讓你覺得不舒服,就針對具體事情討論,而不要人身攻擊。
?:這件事讓我覺得不舒服,我覺得可能你的處理方式不對,我們聊聊吧。
?:你就是一個特別自私的人,從來只考慮自己!
為了更好的落地“對事不對人”準則,你可以多使用自我知覺角度的表達,如“我感覺.........”,同時多詢問對方的看法,促成有來有往的溝通。
Tip3: 牢記 #不能說清單#
Judith & Bob(2019)在《如何正確吵架》一書中,總結了6種消極的、會損傷感情的表達方式,避免在婚姻中說下面這些話,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沖突。
Tip4: 學會一個好的道歉方式并堅持它
當你做了一些令伴侶不開心,或是失望的事情時,好的道歉可以有效修復關系,甚至讓你們的婚姻質量更進一步。Mira(2005)提出了一個可供大家參考的“AAA”法則——
Apology(道歉):告訴ta你很抱歉讓ta失望或是傷心了。
Affection(表達愛意):做出一個有意義的,能夠表達愛意的舉動,比如擁抱或是送ta一個小禮物。
A promise of action(會行動的承諾):承諾之后會如何做出改變,注意,關于行動的承諾是會涉及到你對事情的復盤和你具體的改變方向,計劃怎么做,而不是單純的一句“我會改”。
Tip5: 消失的性欲?試試“30秒kiss”
在一項實驗中,研究人員讓異性戀大學生伴侶,一邊聽音樂一邊接吻15分鐘,發(fā)現(xiàn)他們體內與壓力有關的皮質醇水平明顯下降。接吻可以讓人卸下生活壓力,重新投入和體驗愛。不過,15min對于熟悉的夫妻來說,似乎有些困難,那就……試試“30秒kiss”吧!
加利福尼亞的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30秒的吻同樣可以刺激雙方催產素分泌,促使荷爾蒙達到最佳狀態(tài)(Natalia, 2006),也許它可以幫助你們找回對彼此的“欲望”,體驗到愛的氛圍哦~
Tip6:維護ta在你朋友、親人面前的形象
盡量避免頻繁在親人、朋友面前去貶低、抱怨和辱罵伴侶。婚姻中的問題,是你們兩個人要面對和解決的事,而不是“ta”與“ta們”要battle的戰(zhàn)爭。
一項為期10年的研究,跟蹤訪談了95對夫妻。發(fā)現(xiàn)那些善用積極言語描述配偶的伴侶,一般會走得更長久,而那些以負面信息談論伴侶的人,更容易走向離婚。此外,如果一個人常常公開表揚伴侶,他自己也會對伴侶產生更深的欣賞(Drs & Leslie, 2017)。
其實,最穩(wěn)定、最幸福的關系,是夫妻雙方權力共享、彼此尊重的關系。你們會一起做人生所有重要的決定,你們會將兩個人當成了一個真正的整體。遇到問題時是“我們”要解決問題,而不是“你或我”出了問題。
這樣的婚姻關系也許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共同生活中有意識地去培養(yǎng)和澆灌。最終,我們都需要在漫長的未來人生中,學會建立起對彼此真誠的興趣,和生命相連的關心。
盡管婚姻充滿了挑戰(zhàn),但我仍愿與你一同赴險,不離不棄。
以上。
References:
Adler, A. (2013). Understanding human nature (Psychology revivals). Routledge.
Dreikurs, R. (2013). The challenge of marriage. Taylor & Francis.
Drs,L&Leslie,P.(2017). Become your spouse’s publicist. FOCUS ON THE FAMILY.
Lee, W. (2005). The weekend marriage: Abundant love in a time-starved world.
Mark A. M.(2018). When your spouse struggles with past trauma. FOCUS ON THE FAMILY.
Natalia,B(2006). The 3-ingredient recipe for a successful marriage. ALETEIA.
Rogge, R. D., Cobb, R. J., Lawrence, E., Johnson, M. D., & Bradbury, T. N. (2013). Is skills training necessary for the primary prevention of marital distress and dissolution? A 3-year experimental study of three interventions. 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81(6), 949.
Walsh, A. (1991). The science of love: Understanding love & its effects on mind & body. Prometheus Books.
朱迪斯·萊特&鮑勃·萊特(2019).《如何正確吵架》(鐘辰麗譯).中國華僑出版社.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