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肺衛(wèi)風熱
牛陽醫(yī)案:王某,男,24歲,學生,1989年4月9日初診。昨日活動后汗出當風,今晨起發(fā)熱惡寒(體溫38.7℃),伴見頭痛,咽痛、口渴,輕微咳嗽無痰。舌苔薄白,舌尖紅,脈浮數(shù)。
證屬風熱襲肺,肺衛(wèi)失宣。治宜:辛涼宣透。方選銀翹散加味:
銀花、連翹各12克,杏仁、桔梗、牛蒡子、蘆根、玄參、竹葉各10克,豆豉、荊芥穗、薄荷、甘草各6克。
服用2劑后,惡寒罷,發(fā)熱除。仍感口渴,伴輕咳。以原方去豆豉、芥穗,加桑葉10克宣肺止咳,天花粉15克生津止渴,再服1劑而愈。
(中醫(yī)藥學報1993;?5?:22)
按語:溫病初起,病在肺衛(wèi),尤以肺有郁熱為病理關(guān)鍵,葉天士云:“溫邪上受,首先犯肺?!眳蔷贤ㄒ嘣疲骸胺膊夭?,始于上焦,在手太陰。”本案為風熱上受,肺衛(wèi)郁熱,其治之之法,重在開宣肺氣,透邪外達,以達清透郁熱之目的,方用銀翹散加杏仁、玄參清透并施,宣開肺氣,待肺氣宣,郁閉開,則邪熱自然外透。
二、風熱喉痹(急性咽炎)
王雅玲醫(yī)案:某女,30歲,1994年10月12日初診。咽痛3天,伴咽癢,咳嗽,口干,自服草珊瑚、感冒清病情無好轉(zhuǎn)。夜寐欠佳,納可,二便通調(diào)。檢查見咽粘膜急性充血,后壁散在淋巴濾泡增生,側(cè)索充血,腫脹,舌質(zhì)淡紅,苔薄黃,脈浮數(shù)。
證屬風熱邪毒侵襲肺衛(wèi),上擾咽喉。治以疏風清熱、解毒利咽。
處方:桑葉、菊花、杏仁、連翹各10克,薄荷6克,蘆根12克,桔梗10克,牛蒡子12克,元參15克,甘草6克。水煎服,日一劑,囑其先以中藥蒸氣熏喉后服。
患者服藥3劑后復診,訴咽痛緩解,咽癢、咳嗽、口干等癥減輕,藥已中的,原方再服2劑而痊愈。
(河北中西醫(yī)結(jié)合雜志1998;?4?:571)
按語:《喉科心法》:“稱風熱喉痹為陽證喉痹,屬急性實熱病證。本證為風熱邪毒侵襲肺衛(wèi),上擾咽喉而致。故遵吳氏“桑菊飲”加減。桑菊飲以疏風清熱,加牛蒡子、元參利咽消腫止痛,重用甘草以加強清熱解毒,緩急止痛,諸藥配伍具有疏風清熱、解毒利咽之功。并在內(nèi)服藥基礎(chǔ)上配伍藥物蒸氣熏喉,使藥氣直達病所,內(nèi)外合治更能獲效。
三、空調(diào)傷寒
溫生福醫(yī)案:王某某,男,38歲,1987年7月15日初診。畏寒,無汗,惡心欲吐1月,加重3天,現(xiàn)全身畏寒,頭困身重,胸腹?jié)M悶,惡心欲吐,納呆,大便不爽,排便時間長,小便尚可。能堅持工作,體力勞動后癥狀反覺減輕。近2年來,入夏均有輕微畏冷感,曾在數(shù)家醫(yī)院診治均未顯效。細詢得知4年來均在沿海各城市賓館裝修,入夏總居空調(diào)房間,飲食多為肥甘厚味。舌淡紅、有齒痕,苔厚膩,脈軟滑。檢查體溫38℃,血壓14.7/8kpa,一般情況尚好。
西醫(yī)診斷:空調(diào)癥;中醫(yī)辯證:外感風寒,內(nèi)傷濕滯。治宜解表散寒,化濕健脾,藿香正氣散加減。
處方:藿香、白術(shù)、茯苓、桂枝、大腹皮各12克,厚樸、半夏、陳皮、蘇葉、桔梗、生姜、大棗各9克,炙甘草6克。5劑。囑進食清淡飲食,不住空調(diào)房間。
5天后復診,上癥基本消失,能正常飲食,脈較前有力,苔膩基本消退。囑藿香正氣丸每日早晚各服6克,連用半月,諸癥完全消失。
(新中醫(yī)1994;?3?:53)
按語:夏季炎熱,腠理開泄??照{(diào)實為夏行冬令的人造環(huán)境,長處期間,腠理開泄之體,久受風寒侵襲,與外感風寒機理一致,復加肥甘厚味戕伐脾胃,化濕生痰,內(nèi)傷濕滯證候因此而成。治以藿香正氣散解表散寒,化濕健脾,加桂枝通陽化氣,使?jié)裥暗没?,脾得健運,加之外來致病因素消除,故結(jié)果較好。
四、乳蛾(急性扁桃體周圍炎)
李桂英醫(yī)案:張某,男,21歲,1998年5月27日初診。患者述發(fā)熱、咽痛2天,疼痛偏于一側(cè),張口受限,吞咽困難,語言含糊。檢查:體溫38.2℃,患側(cè)喉核、喉關(guān)明顯紅腫突起,尤以喉核后上方為甚,喉核被推向前下方。觸診患處堅硬,血化驗:WBC13.3X109/L,N0.90,L0.10。
西醫(yī)診斷為急性扁桃體周圍炎。中醫(yī)辯證為外感風熱邪毒,引動肺胃積熱,內(nèi)外熱毒搏結(jié),上蒸于咽喉,致氣血凝滯,熱毒壅聚作腫而致喉關(guān)痛。此時膿未成,如不能早期消散,五六日可成膿,急擬清熱解毒,活血消腫止痛,仙方活命飲加味主之。
金銀花、蒲公英各20克,歸尾、赤芍、乳香、沒藥、貝母、天花粉、穿山甲、皂角刺各15克,白芷、陳皮、防風、甘草各10克,3劑水煎,分3次服。
5月30日二診:體溫37.3℃,諸癥明顯減輕,消不更方,原方繼服5劑。
6月4日三診:諸癥緩解,患側(cè)紅腫消退。查WBC7.4X109/L,N0.64,L0.30。守方加減繼服5劑,以善其后。
(湖北中醫(yī)雜志1999;?9?:425)
按語:本病案因內(nèi)外熱毒搏結(jié)所致。李氏認為應(yīng)用本方治療耳鼻喉科急癥,藥量宜重,特別是喉科急癥;每能力挽狂瀾,頓挫病勢,收到良好療效。
五、天行赤眼
徐金波醫(yī)案:王某,女,34歲,1979年5月18日初診。近兩天漸覺雙眼癢澀交作,紅腫刺痛,多淚多眵,怕光,用氯霉素眼藥水滴眼治療無效,眼瞼腫脹,目不能開,白睛紅赤,耳前淋巴結(jié)腫大,舌紅苔黃,脈數(shù)。
治宜清熱疏風,消腫止痛。以普濟消毒飲化裁:
黃芩、玄參各15克,桑白皮、黃連、白菊、板藍根、牛子、連翹各10克,陳皮、甘草、僵蠶、桔梗、葶藶子各5克。
2劑后紅腫痛明顯減輕,多淚怕光好轉(zhuǎn)。原方黃連5克,黃芩、玄參各10克,服2劑,病情基本痊愈。
(陜西中醫(yī)1987;?10?:459)
按語:脈證所現(xiàn),為風熱疫毒上攻頭目,見有紅腫熱痛的表現(xiàn),按本方即效。
六、爛喉痧(猩紅熱)
張福榮醫(yī)案:林某,女,5歲。初起惡寒發(fā)熱,頭痛,咽喉腫痛,吞咽困難,流涎,咳唾,面紅,煩躁不安已3日。檢查:雙側(cè)扁桃體腫大,表面附有白色膿點樣滲出物,懸雍垂、軟腭充血紅腫,雙側(cè)頸前淋巴結(jié)腫大,耳后部、頸部、胸背部有大量猩紅色痧疹,兩腋下、肘窩及腹股溝等處有較明顯的線狀疹,舌質(zhì)紅絳,苔灰白,脈浮數(shù)。血WBC13X109/L,N0.80,L0.20;尿蛋白(+);C反應(yīng)蛋白(+)。
治宜疏散透邪,清化熱毒。選用普濟消毒飲(兒童劑量),水煎服,日1劑。外用錫類散吹喉,掃痰腐、消惡毒。連服5劑,熱退、咽利,痧疹依次脫屑,復查血尿均恢復正常。繼服養(yǎng)陰清肺湯以固療效。
(中國中醫(yī)急癥1994;?2?:74)
按語:猩紅熱與中醫(yī)“爛喉疫痧”相似。在治療上初起宜透邪外達,毒邪入里宜瀉火解毒。本例咽腫痧疹較密,故崇陳耕道“疫痧重者,宜疏散清化并進”,選用本方,果能切中病機。
七、口瘡
陳建明醫(yī)案:張某,女,2歲。因發(fā)熱三天在門診給予肌注潔霉素及口服退熱劑后,發(fā)熱退,出現(xiàn)口腔、舌粘膜糜爛,散在淺小潰瘍,已經(jīng)錫類散、西瓜霜等治療五天,五明顯效果,遂來余處就診。癥見口舌糜爛,張口困難,流涎,口渴煩躁,大便秘結(jié),舌苔黃厚,脈滑數(shù)。
證屬邪熱熾盛,心胃受灼,因口服湯劑不合作,遂以涼膈散30克,煎水100ml,分上下午各一次保留灌腸,并用細辛末1克敷臍,每日更換一次,經(jīng)治兩天,口渴煩躁消失,大便通暢。2~3次/日,連續(xù)治療三天,口瘡完全消失。
(黑龍江中醫(yī)藥1996;?3?:23)
按語:小兒口瘡,臨床頗為多見,大多歸結(jié)為心脾實熱與虛火上浮兩種證型,用方不外乎導赤、知柏地黃之類,成藥有錫類散、珠黃散、西瓜霜等。而作者認為小兒口瘡臨床以心胃實熱居多,且以胃熱為主,胃屬陽土,其性燥熱,足陽明胃經(jīng)環(huán)口繞唇,由于某種病因引起胃熱熾盛,邪熱循經(jīng)上炎所致之口瘡,熱盛于胃,腸中津液受灼而致煩渴便秘等,故治療上應(yīng)遵循“熱者寒之”“六腑以通為用”的原則,著重清泄胃中之熱,使邪熱從陽明而解,涼膈散正是具有清泄心胃之郁熱,使膈上之實熱從下而解的一張良方。
八、心悸(心臟過早搏動)
孫國醫(yī)案:孫某,男,46歲,唐山酒廠工人。病歷號13309,初診日期1991年4月29日。主訴心悸,心臟有停跳感10余天。患者半年前因患心肌梗塞住院治療4個月,出院后一直感覺良好。近十天來無明顯誘因出現(xiàn)胸悶,心悸,怔忡,心臟有停跳之感,心前區(qū)無疼痛,住院時曾出現(xiàn)過類似癥狀,服用心得安、心律平效果良好。此次發(fā)病亦曾服用心得安、心律平每次各一片,一天三次。癥狀不減。檢查:舌尖紅,苔薄黃,脈促,血壓16/10kpa,心電圖有陳舊性前側(cè)壁心急梗塞改變并伴有頻發(fā)房室交界性早搏。
脈證合參,證屬心陰虧損不能自養(yǎng),心火內(nèi)動擾及心神而致。給予朱砂安神丸,每次1丸(首次加倍),1日2次。改藥服用兩天后心悸怔仲逐漸平穩(wěn),心臟停跳感明顯減少。1周后復查心電圖示早搏消失,癥狀全無。停用朱砂安神丸,給予復方丹參片服用以改善心臟供血。多次隨訪一年未出現(xiàn)早搏。
(河北中醫(yī)1993;?4?:10)
按語:心臟過早搏動,屬祖國醫(yī)學中的心悸、怔仲范疇,歷代醫(yī)家對此都有詳盡的論述,如宋·嚴用和《濟生方驚悸怔仲健忘門》認為驚悸為“心虛膽怯之所致也”,治宜寧其心以壯膽氣。金·朱丹溪在《丹溪心法·驚悸怔仲門》說:“驚悸者血虛,驚悸有時以朱砂安神丸?!笨傊静∨R床觀之虛(氣血陰)是其本,悸是其標,因此補虛是治療本病之基本原則,但病者悸動不安的癥狀必須及早控制,采用標本兼顧之法。朱砂安神丸有良好療效。孫氏等用本方治療54例早搏,結(jié)果:顯效26例,有效22例,無效6例。總有效率達88.89%。
九、低熱
吳錦發(fā)醫(yī)案:林某,男,51歲,教師,公醫(yī)證0685號。1995年7月13日初診:每日下午發(fā)燒在38.2℃左右已月余。伴形寒畏風,咳少量稀白痰,入夜較著,頭重胸悶,咽如有物梗,脘痞口淡,心悸形羸,曾服諸多中西藥未效。有胃下垂及十二指腸潰瘍史。舌質(zhì)紅,苔白灰滑,脈細滑數(shù)。(心率112次/分)。
辨為脾虛濕困,濕郁化熱母病及子,治以瀉白散加味:
地骨皮、桑白皮、粳米各12克,甘草3克。白蔻仁、半夏各6克,砂仁4克,紫蘇8克,白術(shù)10克。
服3劑發(fā)熱除,余證亦減,灰白苔漸退,脈較平(心率110/分)。后以原方為主繼續(xù)調(diào)治,咳痰等亦漸盡除。低熱亦終不再發(fā)。
(云南中醫(yī)中藥雜志1996;?1?:63)
按語:濕熱蘊伏脾肺,以咳痰、胸悶、脘痞,舌紅苔白,脈來滑數(shù)為辨,故治以瀉白散瀉肺熱,加白蔻仁、半夏、砂仁、紫蘇、白術(shù)化脾濕,和胃氣,母子同治,濕去熱孤,則伏熱自除。
十、頭痛
黃興理醫(yī)案:王某某,男,50歲,工人,1976年3月10日就診。陽旺之體,素患頭痛。值此初春木氣升發(fā)之時,巔頂劇痛,牽掣兩顳,耳中轟鳴,面紅口苦,心煩易怒,便秘尿赤,舌質(zhì)紫紅有刺,苔干黃,脈弦洪數(shù)。
證屬厥陰、少陽之火循經(jīng)上沖,邪實火盛,營陰已傷。宜清泄之中佐以育陰潛陽。處方:
龍膽草15克,焦梔子12克,黃芩10克,柴胡10克,羚羊角3克(先煎),石決明20克,生地黃20克,白芍20克,丹皮10克,木通10克,車前子12克,夏枯草20克,苦丁茶10克。另用生大黃6克泡開水去渣,分二次沖服元明粉30克。
服藥2劑,頭已不痛;繼以甘咸育陰潛陽。余癥漸退而愈。
(四川中醫(yī)1984;?3?:16)
按語:肝火頭痛多見于陽盛之體,其痛在巔頂,每有面紅目赤、心煩口苦、舌尖邊紅、脈細數(shù)等證。本例厥少火沖、邪亢尤甚,故與龍膽瀉肝湯合方化裁;更用大黃、元明粉泄熱通便,使上亢火熱從下而泄,乃釜底抽薪之法。龍膽瀉肝湯藥極苦寒,雖陽盛之體也不可過劑,中病即止,轉(zhuǎn)歸甘咸育陰潛陽,余邪自退。
十一、脊背痛
許秀平醫(yī)案:熊某某,男,64歲,1984年9月5日初診。背脊熱痛,日夜不休已三天,余無不適。舌紅苔薄黃,脈細弦。
證屬腎陰虧虛,督脈失養(yǎng)。法宜滋腎陰,調(diào)督脈。
方用六味地黃丸20克(分二次吞服)加葛根24克,川續(xù)斷15克,懷牛膝10克。服3劑而愈。
(江西中醫(yī)藥1989;?3?:23)
按語:《雜病廣要·肩背痛》:“背痛,肥人多痰,……瘦人多是血少陰虛……?!庇种^:“脊者,督脈之經(jīng)與膀胱之經(jīng)皆取道于脊也,故項脊常熱而痛者,陰虛也,六味丸加鹿茸。常寒而痛者,陽虛也,八味丸加鹿茸?!北纠臣共繜嵬矗找共恍?,證屬腎陰虧虛,故用六味地黃丸加葛根、川斷、牛膝治之,藥證相符,遂收全功。
十二、不寐
王自立醫(yī)案:楊某,女35歲,1994年8月4日入院?;颊呤?年,夜寐夢多,甚至徹夜不眠,神疲乏力。略感口干,心中煩悶,舌質(zhì)紅,苔薄黃,脈弦。
王師觀之言:“此屬肝膽郁熱,肝腎陰虧所致之不寐,當予龍膽瀉肝湯一清其熱,二養(yǎng)其血,熱去,血沛則心神自寧?!狈接谬埬憺a肝湯去木通,加生龍牡各5克,服藥3劑,患者喜告:“昨晚睡6小時。”復投上方10劑,以固療效。
按語:肝膽火熱擾亂心神則不寐,其特點是不寐伴見心煩、脈弦,用龍膽瀉肝湯撤其肝火則心神自寧,不寐可除矣。
十三、耳鳴耳聾
徐云生醫(yī)案:劉某某,男,35歲,工人,1995年10月診?;颊咭蛲话l(fā)耳聾,在某醫(yī)院五官科經(jīng)檢查診斷為神經(jīng)性耳聾,服西藥治療,耳聾見好,繼而出現(xiàn)耳鳴,經(jīng)西藥治療無效而就診中醫(yī)。癥見耳鳴不已,以致無法集中精力工作,夜間難以入睡,苦惱不堪,伴面紅,汗出煩躁,口苦口粘,尿黃,納可,舌苔黃膩,脈弦滑數(shù)。平日喜飲酒。
辨證為肝膽濕熱。治以清瀉肝膽濕熱,予龍膽瀉肝湯加減。
處方:龍膽草、梔子、黃芩、車前子、蒼耳子各10克,澤瀉12克,柴胡、當歸各8克,茵陳、生地黃各15克,甘草、木通各6克。服上方7劑后,耳鳴見減,大便變稀,舌苔見退。守上方加郁金10克,又服10劑,耳鳴痊愈。
(新中醫(yī)1997;?6?:54)
按語:耳鳴耳聾為臨床常見癥狀。因腎開竅于耳,故耳鳴耳聾多從腎論治。足少陽膽經(jīng)循行耳后,肝膽又互為表里,肝膽火盛或肝膽濕熱,循經(jīng)上犯,亦可致耳鳴耳聾。本例因飲酒滋生濕熱,濕熱蘊結(jié)于肝膽,循經(jīng)上犯故突發(fā)耳鳴耳聾。其特點是突然起病,耳鳴聲響如潮,或耳聾無所聞,脈實有力。面紅,煩躁,口苦,尿黃,舌苔黃膩,脈弦滑數(shù)均屬肝膽濕熱之證,故用龍膽瀉肝湯清瀉肝膽濕熱,加茵陳以增強清熱利濕作用,蒼耳子祛風解毒,直入病所。藥后苔黃膩漸退,尿轉(zhuǎn)清,大便變稀,乃濕熱從
二便而出,濕熱一去,耳鳴自除。
十四、發(fā)熱
尚熾昌醫(yī)案:李某某,男,71,歲,1997年五月12日就診。四月某日因洗頭受涼,病發(fā)熱惡寒如瘧狀,一直按感冒治療,注射青、鏈霉素半月,熱仍不解。又服中藥解表劑,辛溫、辛涼皆嘗用,病無起色?,F(xiàn)已發(fā)熱25天,體溫38.5℃,并伴有惡寒。身重,頭目不清,口渴不欲飲,脘悶不饑,大便不實。體檢及輔助檢查無異常發(fā)現(xiàn)。舌苔白膩,脈濡。
尚師曰:此濕溫證也。遂處三仁湯原方:
杏仁10克,白蔻仁12克,生薏仁12克,半夏10克,滑石15克,厚樸10克,通草6克,淡竹葉6克。
服1劑即熱退。三日后熱雖又起,但溫度偏低,續(xù)服1劑熱退身暢而瘥。
(黑龍江中醫(yī)藥1998;?5?:2)
按語:發(fā)熱可見于多種疾病,因于濕溫之發(fā)熱往往纏綿難愈,其治既不宜辛溫發(fā)汗,又不宜辛涼解肌。唯宜芳香宣化,暢達氣機之法。用三仁湯以祛氣分之濕邪,則氣達津布,發(fā)熱自除。
十五、小兒多發(fā)性抽搐
倪曉紅醫(yī)案:祁某某,男,10歲,1995年2月5日初診?;純喝虑笆汲霈F(xiàn)擠眼、舉眉、口周抽動,近月來發(fā)作加劇并漸出現(xiàn)肩部抽動并伴噴鼻音、清嗓音等,近日適逢期末考試,精神較緊張,發(fā)作更不能自制,影響學習。曾在外院診治,腦電圖示有非特異性慢波,經(jīng)中、西藥治療效果欠佳。查見:抽動發(fā)作頻繁,約5~6次/分,舌紅苔薄,脈弦細數(shù)。
予龍膽瀉肝湯加減:
龍膽草5克,黃芩、焦山梔、澤瀉、柴胡、生地、白芍各10
克,全蝎2克。5劑。
復診抽搐已停止,再予5劑鞏固治療,臨床治愈。一月后隨
訪訴未復發(fā),3月后復查腦電圖已正常。
(四川中醫(yī)1997;?8?:39)
按語:經(jīng)云:“諸風掉眩,皆屬于肝”。本病皆因陰液不足,肝熱內(nèi)盛,柔不濟剛,筋脈失濡而致。治療上當標本兼治,用龍膽瀉肝湯為主出入,5劑為一療程,倪氏共治療38例,全部獲效,其中26例經(jīng)一個療程治療即停止發(fā)作,12例二個療程亦完全控制發(fā)作,平均治愈時間為6.6天。為鞏固療效,緩解后患兒均再予—個療程調(diào)治。1月后隨訪全部病例無一例復發(fā),15例腦電圖異?;純?個月或半年后復查腦電圖的均示正常。
十六、自汗
劉詠醫(yī)案:黃某,女,50歲,1998年7月29日初診。日間多汗,動則更甚,伴陣發(fā)性烘熱,隨之汗出浸衣,日發(fā)數(shù)次,腰腹脹滿,口干欲飲,飲食尚可,二便正常,舌紅苔黃膩,脈弦滑微數(shù)。
此乃濕熱郁遏,氣機不暢,宜清利濕熱,宣暢氣機,三仁湯化裁。
處方:白蔻仁10克,杏仁10克,薏苡仁12克,竹葉12克,厚樸10克,通草12克,滑石12克,法半夏10克,甘草6克。3劑,水煎服,每日1劑,早晚分服。
8月1日二診:藥后熱氣下行,汗出減少,口不干,腰腹仍脹滿,苔轉(zhuǎn)淡黃膩,此為濕熱下移,氣機不暢,繼清熱利濕行滯,上方加枳實10克,蒼術(shù)10克,加強燥濕行氣化滯之功。
8月4日三診:熱平汗止,腹脹已消,飲食、二便正常,舌紅,苔薄黃微膩,系余熱未清,去厚樸、枳實,再進3劑,病告痊愈。
(河南中醫(yī)1999;?4?:63)
按語:臨床上自汗多因營衛(wèi)不和、肺氣不足所致,治療以益氣固表為多。本案為濕熱郁遏,均為熱迫津外泄致汗,故用三仁湯清利濕熱,宣暢氣機而取效。
十七、頑固頭痛
老玉鐸醫(yī)案:馬某,女,55歲,工人?;颊咂^痛病史10年,以右側(cè)為重,反復發(fā)作,無明顯誘因,近半月再次復發(fā),頭脹而痛,連及目珠,惡心,嘔吐痰涎,脘悶不舒,食欲不振,舌淡紅,苔白微膩,脈弦滑。
證屬痰濁頭痛。治宜化痰降濁。以溫膽湯加芎、菊。
藥用:陳皮、半夏各10克,茯苓15克,竹茹、枳實各12克,炙甘草6克,川芎10克,菊花12克。水煎分兩次服。
服藥3劑,頭痛減輕,再服5劑,頭痛霍然而愈,隨訪半年未復發(fā)。
(遼寧中醫(yī)雜志1998;?5?:229)
按語:頭痛一證,當辨虛實,然臨床所見多為實證,頑固的反復發(fā)作的頭痛,多系痰濁、瘀血為患,祛痰降逆、通竅活血不失為治療頭痛的有效方法。本案患者頭目脹痛,伴嘔吐痰涎,溫膽湯清膽祛痰降濁為其正治,然病延十載,久痛入絡(luò),活血通竅不可忽視,故加入川芎,既活血通絡(luò),又為止痛圣藥;另加菊花以清頭明目,如此配伍用藥,痰瘀兼顧,其效立彰。
十八、熱入營分(上呼吸道感染)
鄺國榮醫(yī)案:曾某某,女,6歲,1993年5月22日初診。其母代訴:患兒素體瘦弱,于2天前突然高熱39.8℃,伴有頭痛,咳嗽,流涕,欲嘔,煩躁不安,胸腹隱見針尖樣大小的紅點。其母即找西醫(yī)治療,診斷為“上呼吸道感染”。隨即給予復方安基比林1.2ml、柴胡注射液2ml混合后肌肉注射,青霉素160萬u經(jīng)皮試后加入5%葡萄糖氯化鈉注射液500ml中作靜脈滴注,每日1次。并口服麥迪霉素0.1克,維生素CO.1克,強的松5毫克,每日3次。經(jīng)上述治療后約半小時,患兒體溫逐漸下降至正常體溫??墒钱敯滋祆o脈滴注結(jié)束后,患兒的體溫又徐徐上升,至晚上9時,體溫又高達40℃。于是繼續(xù)使用上述西藥退熱消炎,并將青霉素劑量增加至240萬u,繼續(xù)觀察1天。結(jié)果患兒病情白天用藥時暫時緩解,體溫也基本正常,但到了晚上又依然高熱。血常規(guī):WBC8X109/升,NO.5,L0.48,E0.02。由于患兒已反復高熱2天,其母邀余中醫(yī)會診。刻診癥見:患兒面色紅赤,胸腹紅疹隱隱,煩躁不安,口渴,壯熱,舌紅絳而干,脈細數(shù)。
中醫(yī)診斷為風溫,證屬氣營同病。治以涼營解毒,透熱養(yǎng)陰,方選清營湯加味。
處方:水牛角(先煎)60克,銀花6克,連翹、竹葉各5克,玄參、丹參、麥冬、生地各10克,黃連3克,板藍根15克。每日1劑,3碗水,先煎水牛角20分鐘后加余藥煎成1碗,分作3次服,每次間隔3小時。在煎煮中藥的同時,針刺患兒十宣穴放血泄熱,然后接著推按大椎、曲池、合谷等穴,致患兒微微汗出時為止。
次日早上再診時,其母謂昨晚經(jīng)中醫(yī)診治服藥后,患兒慢慢安靜入睡,體溫亦漸下降,現(xiàn)體溫38℃。效不更方,囑仍按原方藥續(xù)服1劑。是日晚順訪,患兒體溫已正常,紅疹消退,并與鄰居孩童在玩耍;
(新中醫(yī)1994;?10?:37)
按語:風為陽邪,百病之長,挾熱相助,傳變較速,入營而化生紅疹,加之患兒稟賦不足,衛(wèi)外抗邪之力較弱,故起病突然,反復高熱,西藥治療效果欠佳,致出現(xiàn)身熱夜甚,口渴煩躁,胸腹斑疹隱隱的熱灼營陰之候,故選用清營湯涼營解毒,透熱養(yǎng)陰。方中重用水牛角60克代犀角涼解營分之熱毒為主藥;輔以生地、玄參、麥冬清熱養(yǎng)陰;佐以川黃連、竹葉、連翹、銀花、板藍根清熱解毒,透熱于外;使以丹參協(xié)助主藥以清熱涼血,活血散瘀,以防血與熱結(jié)。諸藥合用,共奏清熱養(yǎng)陰和涼營解毒之效。本例因辨證準確,方藥契合,同時施以推按大椎、曲池、合谷和針刺十宣穴放血泄熱等中醫(yī)綜合療法,故獲效快捷。
十九、耳聾
李松賢醫(yī)案:邰某某,男,51歲,初診1984年11月16日。患者因結(jié)核病肌注鏈霉素而致兩耳耳聾,經(jīng)治療無效。證見兩耳閉塞如聾,時覺鳴響;胸膈痞悶,口唾痰涎,時時作嘔;平時膽小怕事,夜寐輾轉(zhuǎn)不安,甚則驚恐;苔薄黃膩,脈滑。
處方:茯苓、茵陳各20克,半夏10克,荷葉、竹茹各15克,枳實、陳皮各6克,蟬衣、石菖蒲各5克,五味子3克。
服5劑后兩耳聽力已有知覺,患者喜形于色,原方加減治療20多天告愈。
(四川中醫(yī)1994;?10?:22)
按語:耳聾見胸痞作嘔,唾痰,膽怯易驚,苔膩,脈滑,乃痰熱上擾,蒙閉清竅所致,故用溫膽湯以寧膽除痰熱,加菖蒲、蟬衣等以開竅安神。
二十、不寐
孟憲民醫(yī)案:唐某某,女,43歲。二年前因其姐患癌癥病故后,驚恐不安,徹夜不眠,惡夢,心煩欲哭,憂郁纏綿,怕見人,常服鎮(zhèn)靜劑無效而來診。查:神情慌張、驚恐,面色萎黃,舌黃膩,脈弦滑。
綜觀脈癥,因驚恐、憂郁,氣機逆亂,神不守舍而致之不寐。治宜:理氣化痰,清膽寧心安神。
方藥:半夏15克,竹茹15克,橘紅15克,茯苓30克,生牡蠣30克,生龍骨30克,甘草10克。
連服6付藥痊愈。
(黑龍江中醫(yī)藥1993;?3?:2)
按語:該患因驚恐憂郁所致,驚則氣亂,恐則氣下,思則氣結(jié),乃致氣機逆亂,心膽失衡,神不守舍。在溫膽湯中重入生牡蠣、生龍骨鎮(zhèn)靜寧神,收斂心氣。
二十一、嗜睡
黃鳳樓醫(yī)案:女患,45歲,于1988年4月初診,患者體質(zhì)肥胖,時時欲睡,呼之即醒,醒后欲睡,伴有神疲乏力,胸悶不舒,食欲不振,舌苔白膩,脈細。前醫(yī)曾投平胃散、補中益氣湯,療效欠佳。
據(jù)舌、脈、癥合參,慮為痰濕內(nèi)阻,升降失調(diào)所致,改用溫膽湯調(diào)治。
方藥:半夏10克,橘紅10克,茯苓10克,枳實10克,竹茹10克,大棗3枚,甘草3克。3劑后病愈大半,再以六君子湯5劑調(diào)養(yǎng)而愈。
(實用中醫(yī)內(nèi)科雜志1989;?1?:27)
按語:《靈樞·寒熱病篇》云:“陽氣盛則嗔目,陰氣盛則瞑目?!薄堆C論》即謂:“倦怠嗜臥者,乃脾經(jīng)有濕?!北静±禎窳羧站?,寒凝成積,痰濕留滯三焦,阻遏中陽,故令其瞑目嗜臥。投以溫膽清痰濕而去其邪,用竹茹、生姜、甘草和胃補脾而安其正,全方合用能令其積濕去而三焦暢,濁陰能降,清陽能升,故睡眠隨之復其常矣。
一
二十二、心悸
王兆奎醫(yī)案:錢某某,女,42歲,工人,1982年9月30日初診?;颊咦C見心悸怔忡,夜寐欠安,觸惕易驚,心中儋儋有如他人逐捕之感,舌紅,苔黃而膩,脈弦滑而數(shù)。試投天王補心湯(丹)兩劑,不效。
細參脈證,系膽虛痰熱,神明受擾所致。故投滋養(yǎng)陰柔之味,其證反劇,方用溫膽湯加減。
陳皮10克,半夏10克,夏枯草10克,茯苓15克,甘草6克,枳實10克,竹茹15克,生龍牡各30克,天竺黃12克。
上藥服3劑后,諸癥悉減。前方加郁金12克,繼服5劑告愈。
(山西中醫(yī)1985;?2?:30)
按語:膽虛之體,又加痰熱擾心,是發(fā)心悸而恐人將捕之,溫膽湯與之最為合拍,加生龍牡等以鎮(zhèn)心神也。
二十三、腎虛腰痛
王悟云醫(yī)案:陸某,女,45歲。癥狀:腰痛酸軟、腿膝乏力、遇勞更甚、稍臥則減、心煩失眠、口燥咽干、面色潮紅、手足心熱,舌紅少苔,脈細軟略數(shù)。
腰為腎府,腎主骨髓,腎精虧虛,骨髓不充,故腰酸腰痛,膝腿無力;勞則氣耗,故遇勞更甚,臥則減輕;陰虛津虧、虛火上炎,故心煩失眠,口咽干燥,面色潮紅,手足心熱;舌紅少苔,脈細軟略數(shù)為陰虛火旺之征。治法:補腎滋陰。藥用六味地黃丸每日3次,每次8丸,連服1月,諸癥消失。
(河北中西醫(yī)結(jié)合雜志1996;?3?:95)
按語:脈證所現(xiàn),腎陰虛無疑,虛火明顯者,可改用知柏地黃丸治之。
二十四、遺精
王悟云醫(yī)案:周某,男,42歲,(患者原有慢肝病史)癥狀:睡眠不安、多夢易醒、陽事易舉、夢遺或早泄、頭暈?zāi)垦!⑿募滦臒?、口苦易怒,舌紅苔少、脈細數(shù)略弦。
本癥由心腎陰虧、肝火偏旺所致。治法:滋陰清火、補益心腎。用六味地黃丸每日3次、每次8丸,服藥半月后病勢已去大半,囑再續(xù)服1月后隨訪諸癥消失,且無復發(fā)。
(河北中西醫(yī)結(jié)合雜志1996;?3?:95)
按語:慢肝不愈,乙癸同源,肝病及腎,腎陰虛火旺,令精關(guān)不固,以六味地黃丸滋補肝腎之陰愈。
二十五、陰虛脅痛
劉渡舟醫(yī)案:李某某,男,35歲,北京人?;悸赃w延性肝病,服藥二百余劑,效果不顯。觀其所服之方,不外疏肝理氣而已。其人兩脅悶痛,脘腹脹滿,呃忒時作,格格有聲,飲食衰少,體力日漸虛衰,夜晚則口干咽燥,手足心熱。診其脈左弦而右滑,視其舌光紅如錦而無苔。
劉老辨為胃陰不足,肝氣橫逆,三焦氣滯之證。方用:
川楝子10克,白芍12克,麥冬30克,川石斛15克,青皮9克,荷蒂9克,玉竹15克,沙參15克,川貝6克,木瓜10克。
服3劑藥后,呃忒明顯減少,口舌干燥、五心煩熱亦有所減輕,乃守上方加減進退。并囑勿食辛辣食品。服至二十余劑,癥狀皆除。
(《劉渡舟臨證驗案精選》1996:74)
按語:本案為胃陰虧損,肝氣橫逆,葉天士所謂“胃汁竭,肝風鴟”是矣。細審其因,乃過服疏肝理氣藥物,內(nèi)劫肝陰所致,而且陰血愈虛,則肝氣愈旺,反更加戕伐肝臟陰血,故見脅痛、脘悶、腹脹、呃逆的肝氣橫逆證,又見手足心熱,口燥咽干,舌紅如錦無苔的陰虛之證。治當養(yǎng)胃陰以制肝氣之橫,仿魏柳州一貫煎之法,使胃陰充則木自斂。
肝病重在調(diào)肝氣,世醫(yī)皆知,而調(diào)治之法,靈活多樣,不止于疏散之一途。肝病不及,其氣郁而難伸,用辛散疏達之法,則使肝暢而氣達,《內(nèi)經(jīng)》謂“以辛補肝”,即此意也。然肝臟其性剛躁,易動難靜,許多情況下為病肝氣太過。治療總宜酸柔平抑,以逆其橫,此即《內(nèi)經(jīng)》“以酸瀉肝”之法。若再用疏散,則必助紂為虐,使肝氣橫逆莫救。如李冠仙在《知醫(yī)必辨》中說:“若其人并無所制,而善于動怒,性不平和,愈怒愈甚,以致肝氣肆橫,肝火化風,平之不及,而猶治以辛散,譬如一盆炭火,勢已炎炎,而更以扇扇之,豈有火不愈熾而病不加甚耶?”“然而庸庸者,大抵以破氣為先,……至不應(yīng),則以為病重難治,豈不冤乎?”其言契合肝病治療之旨。
二十六、閉經(jīng)
錢天相醫(yī)案:丁某某,女,28歲,1978年7月診。一年前開始經(jīng)汛延期、量少,經(jīng)行時腹痛喜按。自3月上旬行經(jīng)后,至今已4個月未潮。自覺頭暈?zāi)垦?,口干咽燥,腰酸膝軟,兩脅脹痛,心煩易怒,少寐多夢。舌質(zhì)紅、苔薄黃而燥、中有裂痕,脈弦細略數(shù)。
處方:生熟地、北沙參、麥冬、當歸、杞子、川楝子、丹參、白芍各9克,龜板15克。
服7劑經(jīng)行,唯量少。原方略事加減,共服27劑,經(jīng)汛應(yīng)期而下。
(江蘇中醫(yī)雜志1982;?6?:39)
按語:肝腎陰虧,血海不盈,則經(jīng)血不潮。今按“乙癸同源”之理,用一貫煎加減,滋腎涵肝,養(yǎng)血通經(jīng)則經(jīng)期正常而至。
二十七、肌衄(血小板減少性紫癜)
忻德宇醫(yī)案:徐某某,女,16歲,住院號24617,1982年9月26日入院。4天來,自覺勞累后疲乏頭暈。今晨解暗紅色糊狀血便3次,全身泛布出血點與烏青塊,口吐粉紅色液。齒齦有滲血,咽峽充血。頭昏,面色蒼黃。肝劍突下4厘米。血檢:血紅蛋白11.2克,紅細胞36萬,白細胞8700,中性52,淋巴46,酸性2,血小板1萬,出血時間10分以上,凝血時間2分。診斷為血小板減少性紫癜。9月29日會診:鼻衄,牙齦滲血,左眼球結(jié)膜下出血,大便色黑有光澤,皮膚有較多紫色出血點,注射孔有溢血,旁有大片紫癜。舌質(zhì)淡、尖絳,脈虛數(shù)。
此營血之熱迫血妄行,成為大衄重癥。治宜清熱涼血,瀉火解毒。
方用 廣犀角(先煎)8克,大生地、仙鶴草、白茅根各30克,丹皮6克,川連3克,赤芍、焦山梔、側(cè)柏炭各10克。
2劑后血小板升至30萬,齒鼻出血已止,體溫正常,自覺有發(fā)熱感,汗出,舌質(zhì)淡白,脈數(shù)。前方廣犀角改水牛角,去側(cè)柏炭、川連,加陳棕炭、黨參繼續(xù)調(diào)治。
(浙江中醫(yī)雜志1984;?6?:274)
按語:本例體質(zhì)素虛,邪熱迫血妄行,來勢猛,發(fā)病急,故經(jīng)用犀角地黃湯加味先治其標,待出血情況好轉(zhuǎn)后,再參入補氣止?jié)芬詧D本,在治療過程中,曾配合氫化考的松、輸液、輸血等,有相輔相成之功。
二十八、小兒夜熱
杜志中醫(yī)案:侯某,女,1歲,1991年10月25日初診。其母述:患兒于半月前患扁桃體炎發(fā)燒經(jīng)中藥治療好轉(zhuǎn),近一周來,每晚9~10時始發(fā)燒,伴面赤氣粗,倦怠嗜睡,無汗,體溫38℃~39℃,約1小時后熱自退,每夜如斯,白天如常。刻診:形體較胖,面色紅潤,扁桃體略大但不紅赤,舌紅苔白而干,指紋沉而紫滯。查看前醫(yī)處方盡銀翹、豆根、黃芩、青黛之屬。
擬養(yǎng)陰透熱之法。青蒿鱉甲湯加減。
青蒿6克(后下),炙鱉甲、白薇、知母各8克,丹皮、銀柴胡、秦艽各5克,白前6克。
1劑盡,當夜即未發(fā)燒,后亦未再發(fā)而愈。
(四川中醫(yī)1998;?12?:53)
按語:此患兒常因感冒咳嗽發(fā)燒,迭進寒涼,傷其“稚陰”,陰虛內(nèi)熱,夜熱早涼,此“熱自陰來”是也。
二十九、小兒久咳
陳明醫(yī)案:男,10歲。初患感冒,咳嗽氣急,服銀翹丸、急支糖漿及西藥(不詳),感冒癥狀基本消失,唯遺咳嗽不已,已近月余,其間服多劑止嗽散及化痰止咳平喘之品不效。查患兒嗆咳無痰,聲音微有嘶啞,夜晚出汗沾衣,精神萎靡,訴咽喉干痛,似有物堵塞,飲食不佳??劝l(fā)時弓腰曲背,不能自已。望其舌紅但尚不乏津,脈來虛大。
此久咳肺之氣陰兩傷之候,當益氣養(yǎng)陰,處生脈散加炙百部。
太子參30克,麥冬15克,五味子10克,炙百部15克。水煎服,每日1劑。
服3劑即咳止氣復,夜晚不再出汗,再服上方2劑,諸癥皆瘥,脈來有力。其父問其還服藥否?答曰:不服,唯以清淡而富有營養(yǎng)飲食養(yǎng)之可矣。
(錄自臨證驗案)
按語:吾于臨床用本方治久咳伴汗出氣短,脈大無力,咽干口燥者,屢用屢驗。
三十、燥咳(上呼吸道感染)
印會河醫(yī)案:張某,男,29歲。因感冒引起咳嗽已1年,咳吐白沫不爽,胸悶氣短,口干、便調(diào)。舌紅苔膩微黃,脈弦滑。
中醫(yī)診斷:燥熱咳嗽。西醫(yī)診斷:上呼吸道感染。治宜清熱潤燥。
桑白皮15克,桑葉12克,杏仁12克,沙參15克,麥冬12克,石斛15克,生石膏30克(先煎),阿膠珠10克(烊化),黑芝麻10克(杵),黛蛤散15克(布包),枇杷葉10克,蘆根30克,魚腥草30克,山豆根10克。
二診,服藥7劑,諸證減輕,再服原方7劑。
三診,諸證減輕,仍感咽部不利,原方加川貝母10克、玄參10克,繼續(xù)服10劑。
四診,癥狀基本消失,苔少,脈細數(shù)。守原方7劑以資鞏固。
(中級醫(yī)刊1997;?10?:50)
按語:本病屬溫熱在肺,溫熱之邪灼傷肺津,久而導致燥熱咳嗽??韧掳啄凰?,質(zhì)輕而粘,為“肺熱葉焦,因而成痿”之肺痿,較之干咳無痰,更為燥熱。咳吐白沫有以下特點:①中間不帶痰塊;②膠粘難出;③同時伴有口燥咽干;④白沫之泡,小如粟粒,輕如飛絮,與水泡痰屆寒飲者不同。因水泡痰咳時易出,落地成水,乃水飲所成,因寒而生。因此,白沫與痰飲,乃一燥一濕,有如水之與火,冰之與炭,不可混為一談。治療燥熱咳嗽,基本采用以清燥救肺湯為主,方中桑葉、枇杷葉宜肺透邪,杏仁、桑白皮、生石膏清降肺氣,以去耗津之熱,黑芝麻、阿膠珠養(yǎng)肺潤肺,沙參、麥冬、石斛甘不礙胃,潤能保肺,青黛退熱,蛤粉散結(jié)潤肺;若有咽痛、鼻塞等癥狀者,可加山豆根、魚腥草以清熱解毒。凡遇外感熱病為主的雜病,有咳喘吐白沫不爽和口燥者,以本方治療一般都有良好療效。
三十一、暑熱
謝兆豐醫(yī)案:魏某某,女34歲,農(nóng)民,1978年7月4日就診,自訴:兩天前外出受暑,當晚納涼感寒,昨日高熱畏冷,頭痛、胸悶、煩躁不安,口渴欲飲,小便短赤,舌紅苔薄黃,脈浮數(shù)。查體溫39.8℃,X線胸透(—),血檢:白細胞5.2X109/L,中性0.54,淋巴0.46。
證屬感暑受寒,暑熱內(nèi)伏,復為寒閉所致,治以祛暑解表,清熱化濕。用新加香薷飲加味。
處方:香薷10克,厚樸6克,鮮扁豆花30克,銀花、連翹各15克,加生石膏40克(先煎)。 ’
服藥2劑,身出微汗,體溫降至37.9℃,原方又服2劑,熱退身涼,諸癥悉除。
(四川中醫(yī)1994;{9}:36)
按語:本例先感暑熱復受寒邪,故證見表邪郁閉而頭痛,畏冷,暑熱內(nèi)熾而高熱,加石膏者,增強清泄暑熱之力。
三十二、暑瀉
謝兆豐醫(yī)案:單某某,男,30歲,農(nóng)民,1980年7月25日診。主訴:勞動受暑,又進瓜果生冷不潔之物,于今日凌晨3點多鐘,突然惡寒發(fā)熱,隨之腹瀉稀水如注,晝夜已瀉10余次,肛門灼熱,口干渴飲,食納不思,小便短少,舌紅苔黃稍膩,脈濡數(shù)。查體溫38.3℃,糞檢:粘液(—),白細胞(+),紅細胞(—)。
證屬暑熱泄瀉。治宜祛暑化濕,清熱止瀉。用新加香薷飲加味。
香薷、炒扁豆、銀花、連翹各10克,厚樸5克,加六一散(布包)、葛根各10克,黃連3克。
服藥3劑,泄瀉減少為4、5次,體溫降至37.6℃,原方再進2劑,瀉止熱退。
(四川中醫(yī)1994;{9}:37)
按語:本例初起發(fā)熱惡寒,旋即暴瀉如注,乃暑邪傷及脾胃,清濁不分,邪熱入里,下迫大腸而致。故用新加香薷飲加味,祛暑化濕,清熱止瀉。其中香薷辛香,發(fā)散陽氣以除熱;連翹、銀花、葛根、黃連解表清里;扁豆、厚樸健脾化濕而理氣;加六一散解暑清熱,利濕止瀉。方藥切中病機,連服5劑,熱清而瀉止。
三十三、外寒內(nèi)濕證
彭述憲醫(yī)案:黃某,男,40歲,干部,1978年9月25日就診。4天前,夜間受寒,次日早餐過食油膩,至中午遂惡寒發(fā)熱(體溫38℃),頭身重痛,鼻塞流涕,無汗,脘腹?jié)M悶,惡心嘔吐,舌苔白膩,脈浮緊滑。
證屬寒邪客表,食滯停內(nèi)。治宜解表散寒,化滯暢中。用藿香正氣湯加減:
藿香、厚樸、化橘皮、姜半夏、湘曲、焦山楂、枳殼各9克,紫蘇葉、白芷各6克,砂仁3克,生姜3片。
服1劑痛減,進2劑痛除。
(湖南中醫(yī)雜志1998;(6):47)
按語:本案為寒邪外侵,郁閉衛(wèi)陽,內(nèi)傷飲食,阻滯中焦,胃失和降,而見高熱無汗,脘滿嘔吐之表里皆病。用藿香正氣湯去茯苓皮,加湘曲、山楂消食化滯;枳殼行氣寬中;生姜發(fā)表散寒,溫胃止嘔。表解寒散,滯化胃和,則諸癥霍然。
三十四、舌體灼熱
李天杰醫(yī)案:賴某某,男,72歲,1984年10月20日診。一月來感舌體灼熱如火燎,晝甚夜輕。伴口干苦,喜張口呼吸及含漱冷水。診見:舌尖發(fā)紅,舌邊尖稍紅,苔薄黃,脈弦數(shù)。
治以黃連9克,生地30克,當歸12克,生甘草、竹葉心各10克,朱砂2克(每日沖服1克)。
服4劑,舌灼熱癥退。半年后復發(fā),又用上方兩劑獲愈,至今未再復發(fā)。
(四川中醫(yī)1986;?9?:7)
按語:舌為心之苗竅。此例患者心陰不足,心火上炎,灼其苗竅是為病因。朱砂安神丸養(yǎng)心陰,清心火,折其火勢,故病瘥。
三十五、倒經(jīng)
喬艾樂醫(yī)案:喬某某,43歲,農(nóng)民,1983年7月就診。患者身體強壯,面色紅潤,但每次月經(jīng)前2~3天,出現(xiàn)頭暈頭痛,口苦心煩,旋即鼻內(nèi)出血,阻塞鼻孔則血從口出,有時挾有紫塊,已達半年之久。舌質(zhì)紅、苔黃,脈弦有力。
診見一派肝膽郁熱之象,予龍膽瀉肝湯加味。
龍膽草12~15克,生地12克,梔子、澤瀉、黃芩、當歸、車前子、木通各10克,柴胡6克,甘草3克,懷牛膝24克,荊芥炭10克。
服藥3劑即效。連服3個月經(jīng)周期痊愈,迄今未見復發(fā)。
(浙江中醫(yī)雜志1990;{4}:157)
按語:倒經(jīng)亦稱逆經(jīng)或經(jīng)行吐血,筆者運用龍膽瀉肝湯加味治療32例,據(jù)長期觀察,遠期療效甚佳。個別患者數(shù)月后可能復發(fā),但投以本方仍然有效。一般加懷牛膝以引血下行,荊芥炭以止血。
三十六、中風(腦溢血)
鮑益銘醫(yī)案:陳某,男,64歲,1992年7月12日入院。2小時前在馬路上突然跌倒,不省人事送我院急診,予利血平,甘露醇等治療,神志清醒后轉(zhuǎn)入病區(qū)。查即24/14kPa,神清,頸項稍有抵抗,左側(cè)鼻唇溝淺,左上肢肌力0度,左下肢肌力Ⅱ度,左下肢病理征(+),腰穿腦脊液血性。頭顱CT:右基底節(jié)血腫15ml。西醫(yī)診斷為腦出血。中醫(yī)檢查:面紅目赤,口角歪斜,語聲謇澀,半身不遂,舌紅苔黃膩,脈弦細滑。
證屬陽亢化風,風火相煽,氣血逆亂。急擬瀉火熄風,引血歸經(jīng)。
黃連、黃芩、黃柏、山梔各10克,生大黃6克后下,生甘草3
克。煎服,并配合20%甘露醇250ml靜滴,q8h。3天后血壓降至22/12kPa,停用甘露醇,原方黃連改5克,連服2個月,左側(cè)肌力均恢復至Ⅳ級,語言基本清晰,癥情好轉(zhuǎn)出院。
(陜西中醫(yī)1996;{9}:388)
按語:作者采用黃連解毒湯治療腦血管意外45例,總有效率82.2%。認為本病病機為龍雷之火亢極生風,風火上擾,氣血逆亂,絡(luò)脈痹阻。本方具有苦寒直折龍雷之火,熄火滅風的作用,是治療本病的有效方劑。
三十七、營衛(wèi)不和
劉渡舟醫(yī)案:李某某,女,53歲?;缄嚢l(fā)性發(fā)熱汗出一年余,每天發(fā)作兩到三次。前醫(yī)按陰虛發(fā)熱治療,服藥二十余劑罔效。問其飲食、二便尚可,視其舌淡苔白,切其脈緩軟無力。
辨為營衛(wèi)不和,衛(wèi)不護營之證。當調(diào)和營衛(wèi)之陰陽,用發(fā)汗以止汗的方法,為疏桂枝湯:
桂枝9克,白芍9克,生姜9克,炙甘草6克,大棗12枚,2劑。
服藥后,啜熱稀粥,覆取微汗而病瘳。
(《劉渡舟臨證驗案精選》1996:3)
按語:發(fā)熱汗出見舌不紅而淡,苔不少而白,脈不細而緩,則非陰虛發(fā)熱之證,乃營衛(wèi)不和也。營衛(wèi),即人體之陰陽,宜相將而不宜相離。營衛(wèi)諧和,則陰陽協(xié)調(diào),衛(wèi)為之固,營衛(wèi)之守。若營衛(wèi)不和,陰陽相悖,營陰不濟衛(wèi)陽而發(fā)熱,衛(wèi)陽不固營陰則汗出。用桂枝湯“先其時發(fā)汗則愈”。
三十八、自汗
劉少軒醫(yī)案:林某某,青年漁民,文關(guān)島人。體素健壯,某年夏天午飯后,汗?jié)n未干,潛入海中捕魚,回家時汗出甚多,自此不論冬夏晝夜,經(jīng)常自汗出。曾就診數(shù)處,以衛(wèi)陽不固論治,用玉屏風散及龍、牡、麻黃根等,后來亦用桂枝湯加黃芪,均稍愈而復發(fā)。嗣到某醫(yī)院診治,疑有肺結(jié)核,經(jīng)X光透視,心肺正常。經(jīng)過年余,體益疲乏,皮膚被汗浸成灰白色,汗孔增大,出汗時肉眼可見。汗出雖多但口不渴,尿量減少,流汗時間午、晚多而上午止,清晨未起床前,略止片刻。自覺肢末麻痹,頭暈,脈浮緩重按無力。
治宜微發(fā)其汗而調(diào)營衛(wèi),處方:
桂枝梢9克,杭白芍9克,炙甘草3克,大棗7枚,生姜9克,水一碗煎六分。清晨睡醒時服下,囑少頃再吃熱粥一碗,以助藥力,靜臥數(shù)小時,避風。
服藥后全身溫暖,四肢舒暢,汗已止。仍照原方加黃芪15克,服法如前,但不啜粥,連進2劑,竟獲全功。其后體漸健壯,七年未發(fā)。
(福建中醫(yī)藥1964;〈5〉:35)
按語:病起于腠理疏松之時,水濕直浸營衛(wèi)之間,衛(wèi)與營分,欲“司開合”而不能,致毛孔洞開不收,故自汗不止。然病延既舊,當查有無證變,所幸“汗雖多但口不渴”、“脈仍浮緩”,可知“臟氣未傷”,病仍在太陽營衛(wèi)之間,此所謂“病常自汗者,……以衛(wèi)氣不共榮氣諧合故爾”。故治仍宜桂枝湯“復發(fā)其汗”,令衛(wèi)與營和則愈。
三十九、百日咳
陳玉銘醫(yī)案:林某某,女,七歲。劇烈陣咳,數(shù)十聲連續(xù)不斷,咳至面色青紫,腰背彎曲,涕淚俱下,須吐出粘痰方告平息。過一二小時,咳聲復起,如此反復發(fā)作,一晝夜二三十次,綿延月余,累服地霉素等無效。臉有浮腫,食欲不振,嚴重時咳嗽則吐,舌白喉干,脈緊而滑。
因擬小青龍湯與之:
麻黃1.5克,桂枝2.4克,細辛1.5克,五味子2.1克,半夏3克,百部3克。
守方不變,共服七劑痊愈。
(福建中醫(yī)藥1965;〈5〉:38)
按語:痰飲內(nèi)停之喘咳,其辨證眼目是咳至吐出粘痰方息,面有浮腫,舌白脈緊而滑等,故與小青龍湯溫化之,投之神效。
四十、胃脘痛(胃黏膜脫垂)
胡希恕醫(yī)案:張某,男,42歲,1966年6月10日就診。胃脘隱痛反復發(fā)作已5年,經(jīng)檢查診斷為“胃黏膜脫垂”。近常餓時胃脘痛,惡寒怕冷,口中和不思飲食,大便微溏,日二次行,下肢酸軟。先與附子理中湯治之不效,后細問癥,具有汗出惡風,脈緩之癥。
為表虛中寒之證,故予小建中湯:
桂枝10克,白芍18克,生姜10克,大棗4枚,炙甘草6克,飴糖45克(分沖)。
服六劑,胃脘痛已,但餓時仍不適,大便溏好轉(zhuǎn),但仍日行二,再服上方。7月1日復診,除大便微溏外,余無不適。
(《經(jīng)方傳真》1994:38~39)
按語:中焦虛寒,胃絡(luò)失煦而疼痛。治宜溫中焦,緩里急。附子理中湯雖能溫中,但無緩急之功,故用之乏效。惟小建中湯辛甘化陽而溫里,酸甘化陰而緩急,正中病機,故投之痛已。
四十一、嘔利痞
劉渡舟醫(yī)案:張某某,男,素嗜酒。1969年發(fā)現(xiàn)嘔吐、心下痞悶,大便每日兩三次而不成形。經(jīng)多方治療,效不顯。其脈弦滑,舌苔白。
辨為酒濕傷胃,郁而生痰,痰濁為邪,胃氣復虛,影響升降之機,則上見嘔吐,中見痞滿,下見腹瀉。治以和胃降逆、去痰消痞為主。擬方:
半夏12克,干姜6克,黃芩6克,黃連6克,黨參9克,炙甘草9克,大棗7枚。
服一劑,大便瀉下白色膠涎甚多,嘔吐十去其七。又服一劑,則痞利皆減。凡四劑痊愈。
(《新編傷寒論類方》1984:93)
按語:本案辨證時抓住心下痞而確定為瀉心湯證;根據(jù)惡心嘔吐及有嗜酒釀痰的病史而確立為痰氣痞,所以服用半夏瀉心湯后從大便瀉出許多白色痰涎而愈??梢姽湃怂^半夏瀉心湯治療“痰氣痞”這一說法并非虛妄。
四十二、泄瀉
周文祥醫(yī)案:張某,男,27歲,1986年2月5日診。患者因昨晚飲酒發(fā)熱,喝涼水數(shù)杯,早晨腹痛腹瀉,瀉下如水色黃,腹中轆轆有聲,惡心欲吐,胸中滿悶不舒,口干欲冷飲,舌質(zhì)紅、苔白膩,脈沉細數(shù)。
證屬胃熱腸寒,治宜寒熱并調(diào)、除濕止瀉。予半夏瀉心湯:
半夏12克,黃芩、黃連、黨參各6克,干姜9克,甘草5克,大棗4枚。水煎溫服,1劑而愈。
(陜西中醫(yī)1992;〈1〉:35)
按語:泄瀉之法眾多,解表和中有之,清熱利濕有之,消食導滯有之,健脾益氣有之,益肝扶脾有之。而本案胃熱腸寒,寒熱錯雜,則又當寒熱并調(diào)而治之。其間奧義,難以盡言,貴在辨證而施治。
四十三、高熱不退
劉渡舟醫(yī)案:孫某某,女,3歲。出麻疹后,高熱不退,周身汗出,一身未了,又出一身,隨拭隨出?;純嚎诳蚀浇梗嬎惠z,視其舌苔薄黃,切其脈滑數(shù)流利。
辨為陽明氣分熱盛充斥內(nèi)外,治急當清熱生津,以防動風驚厥之變。處方:
生石膏30克,知母6克,炙甘草6克,粳米一大撮。
服1劑即熱退身涼,汗止而愈。
(《劉渡舟臨證驗案精選》1996:5)
按語:
陽明“四大熱證”俱備,故用白虎湯一劑而愈。
四十四、少陽病氣上沖
劉渡舟醫(yī)案:張某某,女,59歲?;硷L濕性心臟病。初冬感冒,發(fā)熱惡汗,頭痛無汗,胸脅發(fā)滿,兼見心悸,時覺有氣上沖于喉,更覺煩悸不安,倍感痛苦。脈來時止而有結(jié)象。
此為少陽氣機郁勃不舒,復感風寒,由于心陽坐鎮(zhèn)無權(quán),故見脈結(jié)而挾沖氣上逆。此證原有風心病而又多郁,外感內(nèi)傷相雜,治法:解少陽之邪,兼下上沖之氣。處方:
柴胡12克,黃芩6克,桂枝10克,半夏9克,生姜9克,大棗5枚,炙甘草6克。
3劑后諸癥皆安。
(《劉渡舟臨證驗案精選》1996:90~91)
按語:本案治療用小柴胡湯加桂枝法。加桂枝一藥,起到治療三種證候的作用:一、桂枝解表,二、桂枝通陽下氣,三、桂枝又治風心病。柴胡湯方后注云:“若不渴,外有微熱者,去人參,加桂枝三兩,溫覆微汗愈?!辈豢剩瑸樾拔慈肜?;外有微熱,是兼有表邪。故以小柴胡湯去人參之雍補,加桂枝以解外??梢姳痉绞怯糜谏訇柌〖姹硇安唤庵C。本案患者素有心臟病又兼感冒,出現(xiàn)發(fā)熱、惡寒、頭痛、胸脅發(fā)滿、心悸等少陽氣機不利而兼表證不解。此外,患者還突出表現(xiàn)為“氣上沖”而致煩悸不安。桂枝于解表之中又善于溫通心陽,,平?jīng)_降逆下氣。劉老常將小柴胡去人參加桂枝湯用于治療少陽病又兼有心悸、氣上沖等癥,療效確切。
四十五、眩暈(美尼爾氏綜合征)
沈中林醫(yī)案:張某某,男,32歲。1984年11月8日診。三日前下鄉(xiāng)寒溫不適,遂致發(fā)熱惡寒,頭身疼痛,鼻塞流涕,自服APC三片,藥后大汗淋漓,外癥雖去,繼見頭目眩暈,視物旋轉(zhuǎn),不敢啟目,口苦咽干,惡心欲吐,經(jīng)某縣醫(yī)院西醫(yī)診為:“美尼爾氏綜合征”,給注射葡萄糖并口服魯米那數(shù)日,其癥不減,遂來中醫(yī)科就診??淘\:患者緊閉雙目,主訴如前,苔薄黃,脈弦,余慮其過汗傷陽,陽虛水泛所為,處以真武湯溫陽化水,其癥非但不解,反而加劇,除上述諸癥外,又增心煩不寐。
反復思考,此癥由外感誤汗而致之變癥,不似內(nèi)傷之眩暈,參閱仲景《傷寒論》少陽病篇頗有所悟,仲景言:“少陽之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庇盅裕骸暗娨话Y便是,不必悉具。”此眩、嘔、咽干、口苦、脈弦、苔黃諸象,顯系邪傳少陽之證,乃擬小柴胡湯和之:
柴胡12克,黃芩9克,黨參12克,姜夏9克,大棗12克,甘草6克。
服1劑后諸癥悉減,再劑而愈。
(四川中醫(yī)1987;〈9〉:36)
按語:眩暈,乃少陽主證,由邪犯少陽,樞機不利,膽火上炎所致。臨床上,凡屬少陽樞機不利之眩暈,用本方和解必愈。
四十六、眼瞼瞬動
黎明質(zhì)醫(yī)案:李某某,女,56歲,1989年10月8日初診。自述左側(cè)上下眼瞼動三年余,多方治療罔效。近月來病情加劇,一日之間瞬動發(fā)作數(shù)十次,每次3~5分鐘,瞬動時畏懼視物,以手覆壓左眼,終止家務(wù),直待瞬止。視力不減,無羞明眵淚,食、便正常,惟素易怒易郁,情緒不穩(wěn),舌淡、苔白潤,脈寸浮尺沉。
推論病機,當屬腎水凍結(jié),木失所榮,陽虛風動。擬用真武湯增減。處方:
制附片6克,白芍20克,茯苓、谷芽各15克,白術(shù)、僵蠶、防風各10克。5劑。
服用第3劑后,瞬動大減,盡劑而病告愈。又擬柴芍六君子湯5劑善后,隨訪7個月病未復發(fā)。
(新中醫(yī)1991;〈11〉:41)
按語:腎水凍結(jié),木失所榮,陽虛風動。方中用附片微量,恰如春日遲遲,使冰凍緩緩而解,澤土榮木;白芍重用,直取涵木息風;谷芽以助茯苓,白術(shù)復蘇土運制水泛濫;僵蠶、防風從標而治。共奏陽氣健運,水潤木榮,其風自息之效。
四十七、不寐
賴良蒲醫(yī)案:何某某,女,32歲。1936年仲冬,因久患失眠,諸藥不效形容消瘦,神氣衰減,心煩不寐,多夢紛紜,神魂不安,忽忽如有所失,頭暈?zāi)垦?,食欲不振,舌絳,脈弦細,兩顴微赤。
此乃素稟陰虛,營血不足,營虛無以養(yǎng)心,血虛無以養(yǎng)肝,心虛神不內(nèi)守,肝虛魂失依附,更加虛陽上升,熱擾清宮所致。擬用養(yǎng)心寧神法,以棗仁湯加人參、珍珠母、百合花、白芍、夜交藤,水煎;另用老虎目睛五分研磨沖服。連服13劑,使能酣臥,精神內(nèi)守,諸癥豁然。
(《蒲園醫(yī)案》1965:116~117)
按語:肝血不足,心失所養(yǎng)。其辨證要點是失眠伴多夢、眩暈、脈弦細。正為酸棗仁湯所主之證。
四十八、崩中
丁小燕醫(yī)案:趙某某,44歲,1983年11月7日初診。患者一年來月經(jīng)量多,經(jīng)潮10~12/15~20,末次月經(jīng)10月14日。此次月經(jīng)10月30日來潮,量甚多,昨夜下血200余毫升,色淡紅,質(zhì)稀,有小血塊,面色恍白,頭眩心悸,手足冷,少腹墜痛,自覺寒涼,喜暖喜按,舌質(zhì)淡苔薄白,脈沉細無力。查血色素7克。
證屬脾腎陽虛,氣不攝血。治以溫補脾腎,養(yǎng)血止血。
處方:伏龍肝30克,黃芩6克,生地15克,白術(shù)25克,附子10克,阿膠珠15克,炙甘草10克。
服藥2劑后經(jīng)量大減,繼服原方3劑,經(jīng)水已凈,手足溫,小腹下墜冷痛大減。查血色素9.5克。后每于經(jīng)前服此方,追訪4個月,未見復發(fā)。
(北京中醫(yī)雜志1985;〈1〉:56)
按語:唐容川《血證論》說:“崩漏者……古名崩中,謂血乃中州脾土所統(tǒng)攝,脾不攝血是以崩潰,名曰崩中,示人治崩,必治中州也?!迸R床多選用歸脾湯健脾養(yǎng)心,統(tǒng)攝血液。但脾不統(tǒng)血進而可分為脾氣不足和脾陽不足,脾氣不足選用歸脾湯尚可,至于脾陽不足,則宜選用黃土湯溫陽補脾,養(yǎng)血止血。
四十九、臟躁(癔病)
丁德正醫(yī)案:文某,女,27歲,1978年1月14日診。數(shù)年來,因家事不睦,患者多愁善郁。近年余覺胸脘滿悶,氣急痰多,嘆息不止。八日前,偶談起鄰村某婦被扼死事,患者頗為之痛憐。是夜如神魂所憑大作。始則神情忿郁而迷惘,自稱“扼死婦”,仿其語,泣訴其被害經(jīng)過,繼之,做被扼死狀而面青目突,伸頸吐舌,喘促聲粗,痰聲漉漉,頃刻,憋悶昏厥。呼更后,大呼“胸悶喉緊”,以指探喉,吐出痰涎盞許方安。不發(fā)則一如常人,惟胸悶氣急痰多而已。如是,入暮輒作。曾診為臟躁服甘麥大棗湯罔效。診之,膚胖,面滑多垢,目光呆滯而惶惑,舌質(zhì)紅,苔白濁膩,脈沉滑,
診斷氣郁痰阻。予半夏厚樸湯加郁金20克,菖蒲、遠志各15克,琥珀6克。并作勸解工作。服3劑,如神鬼所憑之發(fā)作得止;繼服12劑,愁悶痰多等癥亦釋。后又予六君子湯以鞏固之。隨訪至1990年10月31日,未再發(fā)作,精神狀況良好。
(河南中醫(yī)1991;〈3〉:21)
按語:丁氏認為,癔病屬痰凝氣滯者為多,以半夏厚樸湯為基本方進行治療,治愈100多例,療效較冬眠靈等西藥為優(yōu)。
五十、傷寒戴陽
患者,王瑞亭,年四十余,京都貢士,住前門外戲珠市口。
原因:仲冬之時,感受風寒,兩三日間,煩躁無汗,原是大青龍湯證,醫(yī)者誤投以桂枝湯,煩躁益甚。
癥候:表里俱覺發(fā)熱,頭微覺疼,舌苔白而微黃。
診斷:脈象洪滑,兩尺似不任重按,此乃傷寒成溫,熱入陽明之府,而又微兼表證也。
療法:宜以大劑涼潤之品,清其府中之熱,而稍加表散之藥輔之。
處方:生石膏三兩玄參一兩青連翹三錢粳米五錢
煎至米熟,取湯兩茶杯,為其兩尺脈象不實,囑其分多次,徐徐溫飲下,不欲其寒涼下侵,或致滑瀉也。
效果:孰意病家忽愚所囑,竟將其藥頓飲之。藥力直趨下焦,上焦之燥熱未除,下焦之泄瀉轉(zhuǎn)增。半日之間,連瀉數(shù)次,多帶冷沫,面色紅似火炙,鼻孔黑似煙熏,關(guān)前脈大于從前一倍,數(shù)至七至,其精神躁擾不安,知其已成戴陽險癥。急用野臺參一兩,煎湯沖通便(須四歲以上童子)半茶盅,置藥碗涼水盆中,后極冷頓飲下。又急用玄參、生地、知母各一兩,煎湯一大碗備用。自服參后,屢診其脈,過半點鐘,脈象漸漸收斂,至數(shù)似又加數(shù),遂急將備用之藥熬極熱,徐徐飲下,一次只飲一口,閱兩點鐘,將藥服盡,周身微汗而愈。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