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時候因為食物資源匱乏,為了生存,我們的祖先常常食用野菜來充饑。隨著農業(yè)技術的發(fā)展,如今的我們有各種各樣的種植蔬菜可供食用。即使市場有大量的蔬菜可供選擇,野菜也沒有退出我們的餐桌。野生蔬菜因其獨特的風味、豐富的營養(yǎng)價值和獨特的保健功能而深受人們喜愛。野菜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蛋白質和維生素等營養(yǎng)物質,是天然的健康食品,適合糖友食用。本期,我們繼續(xù)為大家介紹兩種秋季野菜。
牛膝菊
牛膝菊,又名辣子草、向陽花、珍珠草等。菊科牛膝菊屬,一年生草本植物。牛膝菊原產南美洲,分布于我國四川、云南、貴州、西藏等地區(qū),長于林下、河谷地、荒野、田間、溪邊或市郊路旁。
牛膝菊的藥用價值
牛膝菊味淡性平,有止血、消炎的功效,據(jù)《云南中草藥選》介紹,牛膝菊主消炎止血,可用于扁桃體炎、咽喉炎、急性黃疸型肝炎和外傷出血。用法:煎湯內服或研末外敷。
牛膝菊的食用價值
由于牛膝菊剛長出來的幼嫩植株還有著特殊的辛香味,川貴地區(qū)的人會把它當做火鍋底料來食用。由于牛膝菊無毒,也有人把牛膝菊的嫩莖葉當做野菜來食用。牛膝菊可炒食,也可做湯或者涼拌。
推薦食譜:清炒牛膝菊
食材:牛膝菊250克,大蒜3瓣,生姜適量,食用油、鹽、醬油適量
制作方法:把牛膝菊的嫩葉擇洗干凈,控干水分備用。大蒜切碎,生姜切絲。起鍋燒油,油熱后放入大蒜和生姜。用中火炒香,之后放入牛膝菊大火翻炒。待牛膝菊顏色變深后,加入適量食鹽,翻炒均勻即可出鍋裝盤。
野山藥
小編還記得,小時候曾經跟著親戚到山里挖過野山藥。那時候才知道,母親經常用來熬湯的白色塊狀、吃著香糯的山藥是長在土里的。挖山藥的時候,親戚還給我講了一個關于山藥起源的傳說:在古時候的一次戰(zhàn)爭中,落敗的士兵逃到了山里。躲進山里的士兵饑寒交迫,他們在極度饑餓的時候發(fā)現(xiàn)一種植物的根莖可以用來充饑。他們靠著吃這種食物的根莖活了,恢復了體力后奪回了失地。為了記住這種植物,士兵給這種植物起名叫“山遇”。這可能就是山芋名稱的由來吧。
野山藥為多年生纏繞草質藤本,生于山坡、林緣和雜草、灌木林中,分布于我國黑龍江、吉林、河北、山西等地區(qū)。野山藥營養(yǎng)豐富,可藥菜兼用。
野山藥的藥用價值
《全國中草藥匯編》記載:“山藥,味甘、性平,可健脾祛濕,補肺益腎。用于肺結核病,脾虛泄瀉,消渴;外用治跌打損傷?!?/p>
野山藥的食用價值
野山藥食味好,味道佳,是一道上好的菜肴。山藥用來熬湯,不僅口味佳,還有一定的藥用價值,是滋補的佳品。除了熬湯,野山藥可以用來煮粥,也可炒食。
推薦食譜:胡蘿卜炒山藥
食材:野山藥100克,胡蘿卜100克,油菜50克,蔥、食用油、鹽適量。
制作方法:山藥、胡蘿卜、油菜清洗干凈,山藥、胡蘿卜去皮切片,蔥切段兒。起鍋燒油,油熱后加入蔥段,炒出香味后加入山藥和胡蘿卜片以及油菜,翻炒均勻后加入適量清水,水燒開后繼續(xù)翻炒片刻,炒熟后即可出鍋。
地環(huán)
地環(huán),又稱甘露、寶塔菜、螺絲菜,生于沼澤地、水邊等潮濕處,主要分布于河北、山西、江蘇、安徽、四川,浙江等地。地環(huán)味甜、干脆,可食用。地環(huán)也是一味中藥,中藥名草石蠶。
地環(huán)的藥用價值
性味、甘平;有疏風清熱、活血祛瘀、解毒消腫、潤肺益腎、滋陰補血、強身的功效;可用于感冒發(fā)熱、咳嗽、黃疸、氣喘、肺虛咳喘、腎虛腰痛、咯血等病癥。
地環(huán)的食用價值
地環(huán)制成咸菜清脆可口,十分下飯,我國許多朝鮮族居民會用地環(huán)來做咸菜。做成咸菜需要腌制較長時間,大家也可嘗試用地環(huán)做涼菜。
推薦食譜:涼拌地環(huán)
食材:地環(huán)60克,紅辣椒、辣椒面、食用油、鹽、醋、熟芝麻適量。
制作方法:地環(huán)用清水洗凈,起鍋燒水。水開后放入地環(huán),煮40秒左右撈出。紅辣椒切碎,放入碗中。碗中再加入適量辣椒面、白糖、醋和熟芝麻。起鍋燒油,油熱后澆入碗中。將碗中的料汁攪拌均勻,灑在煮好的地環(huán)中,攪拌均勻即可。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