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半佛仙人的第1131篇原創(chuàng)
1
最近寫了很多和車有關(guān)的文章,后臺有讀者問我,如果想和車的關(guān)系更進一步,比如玩賽車,應該怎么加入?
普通人體驗賽車的方式有兩種,第一種是云體驗,打開電視或者電腦,紐北或者秋名山都在屏幕里。
這種體驗的好處是省錢,缺點是只有眼睛體驗到了。
如果想要得到更進一步的感受,買套賽車模擬器打開GT賽車或者神力科莎,然后動不動就原地打轉(zhuǎn)的方向盤告訴你
玩游戲是真遭罪。
還是極品飛車極限競速地平線之類的好玩,鍵盤車神YYDS。
第二種方式更簡單粗暴,那就是開著車直接去賽道。
無論是七手夏利還是十五手的QQ,甭管三七二十一,只要是車,能跑的,就行。
不要因為自己的車便宜而自卑,先開起來再說。
寧波北侖和上海F1賽道等著你過去。
哪怕不去這種國際賽車場,找個沒人的空地(千萬是沒人沒車),最好還是封閉的那種,原地玩玩漂移都是OK的。
只要別在馬路上飆車就行,馬路上飆車相當于投胎加速器。
一點都不酷,而且不安全。
很多人把賽車運動想的太復雜,總覺得F1那種幾個億起步的,還有那種三十萬買車三百萬改裝,在鄉(xiāng)間小路上飛馳人生的才是賽車比賽。
并不是。
實際上你只要開著車上了賽道,能完整地跑完全程。
或者沒跑完全程也沒關(guān)系,只要保證人是完整的,能走著下車。
這個過程本身,就是賽車運動。
真的不復雜也不神秘,你開卡丁車都可以算。
我第一次進賽車場就是在賽道開放日的時候,跟著幾個玩車大佬一起去的。
只不過是大佬們開車,我負責充當副駕駛里的吉祥物。
后來證明,我不是吉祥物,是壓艙石。
大佬開的是一輛四處漏風的標致206,最終在我的加持下,我們險些沒有跑完全程。
大佬哭著和我說,賽車最好的減重原來是減肥。
從那之后我痛下決心,為了我的身心健康。
再也沒有去過賽車場。
如果只有大馬力豪華車才能體驗賽車運動的樂趣,那大佬和我不應該在車里,應該在車底。
被別人反復碾壓。
多虧當年的賽車運動離普通人沒那么遙遠,也沒有想象中那么膚淺,因此才誕生了別具特色和韻味的駕控之車——路特斯。
以及其他一眾賽車品牌。
2
當你有了一顆想要下賽道的心之后,你就已經(jīng)算是半個賽車手了。
很多時候,下決心這一步相當于是從0到1,看起來最簡單,實際上也是最難。
下了決心后,接下來要做的,就是如何選擇一臺有樂趣的車。
首先要明白,家用車和賽車雖然都是車,但是目標是不太一樣的。
家用車的目標是出行更方便,更舒適。
而賽車的目標就一個,更快。
所以家用車的歷史就是一部汽車的裝修史,近百年來目標和宋丹丹的笑話有點像。
那就是把冰箱塞進一臺車里要分幾步。
當然,除了冰箱,還得有彩電和沙發(fā)。
俗稱做加法。
但是賽車不同,賽車追求的是速度,唯一的目標就是快,一切影響拔刀速度的東西,全要舍棄。
極致的輕量化,就是在做減法。
一個字,拆。
玻璃拆掉,換成亞克力板。
開個口能透氣就行。
多余的座椅拆掉,換成防滾架。
要不是拉力賽的副駕駛還需要一個看路書的,估計旁邊那個座位也會拆了。
鐵機蓋拆掉,換成碳纖維板。
當然,對于比較窮的我來說,可以不要機蓋。
什么都拆,唯有人艱不拆。
總之把一切能扔掉的都扔掉,是一臺賽車誕生的第一步。
這時候我想起來當年帶我下賽道的大佬了。
他對我是真愛了。
他拆掉那么多東西,都趕不上一個體重200多斤的我。
我一屁股讓這輛車之前所有的努力,付諸東流。
甚至后面他修車還付出了更多的努力。
在這里,聽我說,謝謝你,溫暖了賽道。
3
等到把車里能拆的,比如收音機和我都扔掉之后。
輕量化也就算是完成了。
接下來能做的,就是改。
針對發(fā)動機,有錢的可以移植,沒錢可以刷程序。
發(fā)動機的馬力提升之后,更大的渦輪,更強的水冷,更好的排氣。
當然,我對于動力提升這件事情還是持有保留意見。
對于一些本身就很小巧的車型來說,甚至不需要大改原廠發(fā)動機。
因為改發(fā)動機,意味著需要改變速箱,要從頭拆到腳。
但我覺得更換更抓地的輪胎,讓摩擦力提升動力。
換更有力的剎車能讓入彎時間多上0.1秒。
換更合適的懸掛,讓車子過彎的時候支撐性更好。
而不是從賽道中推進草地里。
這些都比一味地提升動力更靠譜。
大馬力的車有的是,但是能讓一臺車在極限狀態(tài)下跑完全程更考驗車手的技術(shù)。
賽車的樂趣在于駕控。
動力很重要,但不是唯一。
光快不夠。
活還要好。
4
當一個車的內(nèi)在已經(jīng)被調(diào)教的差不多,那就是剩下最后一步。
整。
輕量化和動力提升結(jié)合在一起,能造出來一臺快車,但未必是一臺好車。
快,不代表好操控。
就跟小時候玩的四驅(qū)車一樣,他們夠快了吧,你放馬路上跑跑試試?
分分鐘旋風沖鋒給你看。
整車動力發(fā)生了改變,空氣動力學也需要重新設(shè)計。
不然車在高速行駛當中可能推頭,可能甩尾,更可能飛起來。
建議多看看賽車車禍集錦,腦海中就知道不靠譜的改裝有多魔幻。
要不要裝尾翼,時速多少的時候需要提供多大的下壓力,才能保證車子還是全速奔跑,而不是騰空起飛。
底盤要如何調(diào)整,車胎的傾角要做到多少。
包括這些在內(nèi),全部都要相應的進行調(diào)整。
只有這樣,才能誕生一臺速度與操控同在的,所謂的駕駛者之車。
上面三步說出來輕松,但是做起來難。
對于我們普通人來說,第一步第二步還是比較容易做到的,花錢花心思就行。
但是第三步,往往只有愛車的天才們才能做好。
如果能把上面三個步驟完成,一臺能夠在賽道中馳騁的賽車也算是改好了。
我們所熟知的超跑品牌,很多都是這樣誕生的。
比如路特斯的創(chuàng)始人,柯林·查普曼一生都在重復做這三件事。
將車子拆,改,整,一切都是為了賽道,一切都是為了贏得比賽。
于是誕生了征服F1的超級賽車路特斯。
1947年,十九歲的柯林·查普曼按照上面三個步驟,在女朋友海澤爾家后院的車庫里開始改裝汽車,并將其命名為Mark 1,并且用它參加英國的各種賽車比賽。
我和車神之間差的不僅是一個車庫。
還有一顆工程天才的腦子。
柯林·查普曼用來改裝的原型車叫奧斯汀 7,不是很貴的車,可以粗略的理解成一臺飛度,或者是標致206這類車,主要是家用。
但是這個天才僅僅通過改變車身的姿態(tài)和簡單的調(diào)整了懸掛等部件,就讓這輛MK I就在英國的各種業(yè)余比賽中嶄露頭角。
于是柯林·查普曼總結(jié)出來,輕量化和空氣動力學的充分應用才是賽車取勝的關(guān)鍵。
從那之后,柯林·查普曼就潛心研究如何讓車子在物理意義上更符合物理學。
真,學好數(shù)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
柯林·查普曼覺得改不如造,改,只能根據(jù)原版修修補補,而造,才能隨心所欲想怎么搞就怎么搞,這才叫酷。
1951年,Mark 3誕生,這也是第一輛被命名為路特斯的賽車。
查普曼在這輛車上采用了輕量化鋁合金車身,減輕了重量。
這輛車在當時大放異彩,為路特斯打響了第一炮。
整個倫敦玩車的圈子都知道有個叫柯林·查普曼的小伙子造車特別神,都來委托他造車。面對突如其來的訂單,查普曼決定認真回應粉絲的認可。
于是,1952年,查普曼向海澤爾借款25英鎊,成立了路特斯工程公司,并帶著女友一起參加比賽。
《飛馳人生》里有一句臺詞。
車手只需要車和手,不需要老婆。
查普曼笑了笑表示,你們還是太年輕了。
我,全都要。
1954年10月查普曼和海澤爾結(jié)為夫妻。
結(jié)婚之后兩口子專心搞車。
受限于當時的發(fā)動機技術(shù),想要獲得更大的馬力,發(fā)動機的增重也是不能忽略的。
就跟泳池一邊灌水一邊放水的數(shù)學題一樣,雖然灌水的速度提高了,但是放水的速度更快了也不行。
當別的工程師還在研究如何讓發(fā)動機更有力量的時候,路特斯想的是如何讓車更輕,如何讓風為車所用。
比如50年代末的路特斯的經(jīng)典車型Elite,使用了玻璃纖維混合材料車身結(jié)構(gòu),通過輕量化的設(shè)計,讓車子變得更快。
Elan,則是路特斯第一款采用玻璃鋼車身配合骨干式車架底盤的公路跑車。
1974年推出的4座GT跑車Elite,玻璃纖維混合車身使用真空輔助樹脂填充(VARI)技術(shù)。
這也是路特斯連續(xù)6年拿下了勒芒分組冠軍寶座的秘籍之一。
路特斯重新審視了風和車子的關(guān)系,無論是增大馬力去對抗風,還是減小表面積去抵御風都不是最優(yōu)解。
選擇讓風穿過車身,用空氣動力學實現(xiàn)“貼地飛行”的夢想。
真的,一定要好好學會數(shù)理化。
1977年,Type 78賽車開創(chuàng)性地使用了地面效應側(cè)箱,提升了彎道的速度又沒有破壞穩(wěn)定性,也成為了路特斯制霸F1賽道的獨門法寶。
Type 49B則是一款采用車尾定風翼的F1賽車,更從此讓F1進入“風翼”時代。
路特斯這家車庫汽車公司剛剛進軍F1的時候,甚至一度被法拉利嘲笑為“修理廠工人們拼湊出來的零件”。
但是當路特斯七次問鼎F1比賽冠軍之時(此時已經(jīng)領(lǐng)跑F1排行榜10多年),路特斯就已經(jīng)和“最快的男人”之間,畫上了等號。
5
在比賽的光環(huán)加持下,路特斯的車,掛上車牌就是超跑。
拿下多余的座椅裝飾就是賽車。
即使從賽用到了民用,路特斯依然保持這種不斷做減法的習慣。
這個車,你說他家用,似乎也是忙著送孩子去補課。
或者自己約會路上不遲到。
不然真想不到什么場景,需要這么快。
在家用車大行其道的時代里的確是不吃香,畢竟別人的車都已經(jīng)是把房子下面安裝了四個轱轆。
而路特斯還堅持輕量化,把less is more的理念玩到極致。
這也導致路特斯一度叫好不叫座。
馬路雖然不能當賽道,但駕駛員永遠可以是車手。
速度是唯一的注腳,至于設(shè)計,一定是為了性能。
但正是因為這樣的一份堅持,才讓路特斯的車子一直有些“格格不入”。
在汽車已經(jīng)逐漸失去駕駛感的今天,路特斯靈光一閃,一拍大腿覺得,不能光做減法了。
當然,也不能做加法,做加法就違背了路特斯的初衷。
要做,就做乘法。
超跑 × SUV。
于是純電超跑SUV路特斯Eletre誕生了。
不要因為純電 SUV兩個關(guān)鍵詞就質(zhì)疑路特斯Eletre的性能。
兩種版本的車型,為符合空氣動力學重新設(shè)計的外觀和強力四驅(qū),其中S 版本最大功率612Ps,最大扭矩710N·m,R 版本最大功率達到了918Ps,最大扭矩985N·m,零百加速分別為4.5秒和2.95秒。
性能上,絕對不妥協(xié)。
駕駛上,得益于SUV的設(shè)計,都市、賽道、山路全地貌從容應對,既有超跑的速度,又有SUV的性能。在過彎時智能防側(cè)傾控制,電子主動穩(wěn)定桿實時計算僅需2毫秒,加上主動后輪轉(zhuǎn)向,體驗人車合一。
空氣懸架 CDC連續(xù)阻尼可調(diào)減震器,減弱了傳統(tǒng)賽車的“硬”的感覺,換來了一定程度的豪華舒適感。
這祖?zhèn)鞲能嚨氖炙?,又回來了?/p>
輕量化這一步也沒有放棄。
內(nèi)飾上,門嵌件和中控臺采用獨特的新型緞面編織1K碳纖維,每一束碳纖維僅1000根碳纖維絲。
大量的鋁應用在車內(nèi),在減輕重量的同時,也能通過金屬質(zhì)感提高車內(nèi)的運動感。
即便是在車內(nèi)安裝了電視,路特斯Eletre裝上的也是極簡風格的超窄邊框電視,營造了視覺輕量化。
超薄副駕屏為豪華品牌中獨有設(shè)計,“隱藏”于儀表臺羽翼下方的區(qū)域,專為副駕乘客服務,將視覺上的輕量化進行到底。
當然,輕量化只是手段,給車手帶來獨一無二的駕駛感,才是路特斯Eletre的最終目的。
不管時代如何變化,路特斯想給你的,永遠都是更好的駕駛體驗。
沒有為什么,因為74年來路特斯都是這樣過來的。
只有這種偏執(zhí)才能誕生超越極限的車。
即使不在賽道上,也讓更多的人能體驗到駕控的樂趣,
至于它的造型是超跑,或者是SUV。
還是超跑 × SUV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他足夠快,足夠穩(wěn),足夠激情。
讓無趣的世界,多一些變化。
就足夠了。
-----------------------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