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2:我只是從個人角度,觀察記錄了我看到的人和事,不可能逐一、全面記錄和感謝這個龐大環(huán)節(jié)中的每一個人,必定掛一漏萬。感謝所有人的付出。今日報名做小區(qū)核酸檢測志愿者。早上4點半起床,5點集合,6點上崗,11點30收工。準時到達集合點,桌上放著社區(qū)送來的早餐,肉包、雞蛋、紅糖饅頭和牛奶,溫溫的。有經(jīng)驗的志愿者提醒少喝水,免得一會兒上廁所麻煩。草草吃了幾口開始穿衣服,暗中觀察了醫(yī)護們一氣呵成的操作,仿照著他們給后腰、小腹、兩個腳踝各貼了一個暖寶寶,膝蓋處想了想放棄了。我的崗位是測溫,全程需要站著。上崗以后,因為比較早,一開始人來得稀稀拉拉,想著要站比較久,我腰又不好,見縫插針在旁邊花壇坐了幾回。后來就一直站著,站著倒沒有我想象的累,大家斷斷續(xù)續(xù)閑聊+工作,時間過得挺快。但是,蘇州今日倒春寒,氣溫驟降+下雨,溫度不低卻濕冷異常(以前北方同學說,這種冷是“往骨頭縫里鉆”的冷),這是個考驗。我穿了雙網(wǎng)眼球鞋,前幾個小時凍到腳沒有知覺,腳趾開始有針扎一樣的疼痛(像剛從雪地里跋涉回來那種)。最后一個小時開始下大雨,慢慢凍到手也沒有知覺了。回到家一通猛喝熱茶,吃了一堆娃端上來的小點心,慢慢回血。當時就想,這只是我偶爾一次做志愿者,而且是在自己小區(qū),步行可達。但對于醫(yī)護人員和社區(qū)、物業(yè)工作人員來說是第7輪,醫(yī)護都需要在醫(yī)院集合領(lǐng)物資,再集體坐大巴到小區(qū),集合時間更早。聽到醫(yī)護人員閑聊,有人下午還要繼續(xù)上班,給病人輸液。物業(yè)工作人員閑聊說前兩天下大雨,他們鞋都濕透兩雙。之前都是做“被捅”的人,捅完就走,井然有序不到10分鐘。這次有限參與到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根據(jù)我的觀察——如果站在志愿者視角,換位觀察思考,普通民眾為了支持抗疫可以做什么?我們點位沒有喊注意事項的喇叭,志愿者需要一遍又一遍說“請出示蘇康碼,行程碼?!保ㄖ劣跒槭裁礇]喇叭,不討論)也有很多人,需要志愿者提醒,才會打開碼,有的手忙腳亂,有的懶洋洋。有時候信號不好,加載慢,整個往前挪的隊伍就停住了。甚至還有人怒斥我們“天天查碼,查來查去,老百姓煩不煩的?!”(攤手)如果我們主動一點,早點打開雙碼,志愿者就可以少說幾遍。(我們點位早上做了四五百人,如果每人需要提醒一遍,就是五百遍。)我的崗位只需要簡易穿戴,但也用頭罩罩住了頭發(fā),戴上了面屏,一層藍色罩衣外面再罩一層戴帽雨衣,對聽力確實有影響。外加下雨、排隊人聲嘈雜等,經(jīng)常聽不清業(yè)主報的房號,需要重復詢問,業(yè)主重復回答,對大家來說都是麻煩。尤其有些家庭,是老人帶著孩子來,老人說話聲音輕,或者說方言土話,需要問好幾遍。身旁半大不小的孩子也一聲不吭,像個局外人。如果父母能關(guān)照孩子記好房號,主動告知,是極好的。
我們小區(qū)的核酸檢測安排是兩個點,兩個點各自指定了負責的樓棟。A點收工時間是10點,B點收工時間是11點,業(yè)主群里都反復通知的。還有保安拿著大喇叭一圈圈在小區(qū)里兜,巡查喊話。結(jié)果還是有很多分配到A點的業(yè)主沒在10點前測完,跑到B點來。B點11點也沒收攤,主動延長了半小時,還“接待”了不少人。
可能有些人是確實有事耽誤了,但我相信不是所有人都是這個原因。我也聽到不止一個業(yè)主抱怨:“你們?yōu)樯恫话才旁谙挛?,周末上午都要睡懶覺的啊……”
誰不想在下雨降溫天窩在自己的被窩里,舒舒服服睡到自然醒呢?
蘇州通知未及時做核酸的可能賦黃碼。早上就看到朋友圈有人覺得,“手伸太長了”、“這是威脅啊”……我原本沒太在意,以為只是一些很少出門的老人,因為老觀念不做。結(jié)果今天做志愿者的短短幾小時,遇到了孩子想做,爹媽不想讓孩子做的,理由居然是“外面太冷,我讓她別下樓了”。也有前兩輪堅持沒做,這輪不情不愿來的,理由是“我們不出門的”,也是年輕的父母和孩子。
我感慨如果不是賦黃碼的強制手段,這些人可能依舊覺得自己可以置身事外。有一種感覺,現(xiàn)在是社會大部分人,在為一小部分人的不守規(guī)則、隨心所欲在付出代價。(人人都)遵守規(guī)則,就是對自己最大的保護。今天我觀察到了形形色色的養(yǎng)育風格。
有一歲半的小朋友,還吃著安撫奶嘴,爹媽早早帶下樓做核酸。也有目測是初高中的孩子,爹媽不想讓他們做核酸,怕他們冷。
大部分孩子跑到檢測點,喊著冷,家長的反應是趕緊給他們領(lǐng)子掖掖好。
也有孩子說冷的時候,家長會說:“是啊,今天好冷,你看叔叔阿姨們多辛苦?!?/span>
有一些人,會在我們看好碼、測好溫以后,順口說一聲謝謝啊,辛苦了,孩子也會跟著說“謝謝哦……”
有個業(yè)主特意給我們?nèi)ベI了一大堆熱豆?jié){,讓我們“捂捂手”,丟下就走。管家回頭跟我們說了說他家孩子多么努力優(yōu)秀,這位業(yè)主經(jīng)常參加志愿者活動等等……
我作為家長,今日確實感受到“言傳/身教”四個字,真的就在點點滴滴。
平時我們總想培養(yǎng)懂得關(guān)心他人、“有眼色”、有責任感的孩子,這些細節(jié)不就是最好的“可教之機”?
ps,附上一個朋友的留言:我以前覺得新聞報道里,送畫給大白顯得有點刻意。等自己做大白的時候,小朋友暖暖怯怯地說謝謝,然后拿出自己的畫,那一刻我真的好感動。致敬防疫的每一份付出,在生活中大家很普通平凡,在一起防疫時候辛苦也那么溫暖。
我自己也有小小觸動。哥哥昨晚睡前叮囑我門口有個藍袋子,去做核酸檢測志愿者一定記得帶上。5點不到往外走,一個藍袋子掛在門把手上,打開一看,眼淚就出來了。里面是兩只口罩,其中一個是N95。一瓶白糖水,昨晚我看著他灌的,小心地往礦泉水瓶子里倒了得有2兩白糖吧。還有一條他自己的圍巾。想到我兩天前因為他上網(wǎng)課不認真,極其生氣,并情緒化地扣了一堆帽子(不懂事、不上進、不自律等等)……心里有點酸楚。我對孩子是苛求+評判的,他對我是寬容+原諒的,他對我的接納,遠多于我對他的接納。這面鏡子照得我好清晰。
有太多的人,是隱形的天使。比如我們小區(qū)搭雨棚的工作人員,之前連夜搭好,下雨時還要時不時要來給雨棚頂部排水;清潔工幾輪跑腿送物資,過后收拾現(xiàn)場……還有我發(fā)了朋友圈后,評論里出現(xiàn)了社區(qū)工作者、防控區(qū)工作者、流調(diào)工作者……等等。之前很少看到他們發(fā)圈講述自己的工作。我問其中一位,她說:“覺得本職工作,說多了也矯情”。一點都不矯情——他們的工作細節(jié),我們了解得還是太少了。但我也理解她的顧慮,就像我發(fā)文也很怕有人說:“你都做了啥啊,還拿出來講”——我只是希望通過我的眼睛,讓大家換一個視角,觀察到抗擊疫情的另一個側(cè)面;也希望通過我講述的“辛苦”,讓大家看到工作人員比我更多、更久的付出。
了解,才帶來理解與共情,進一步帶來參與、支持、合作、建設(shè)。抗擊疫情,從來就不是一小撮人的戰(zhàn)斗,而是所有人的合作與努力。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