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 品說(ID:pinshuo123)
“這個事情,我不是說過了嗎?你有沒有耳朵,有沒有腦子???!”
當聽到這句話時,你會是什么反應呢?
第一種:直接剛回去,“關我屁事啊,就這么滴吧!”
第二種:心想,這個人神經(jīng)病的,不想和他說話,直接走開。
是否還有第三種方式?
在人際交往中,可能由于立場不同,觀點不一,容易產(chǎn)生摩擦,爭吵,甚至暴力相向的情況出現(xiàn)。
1.“暴力溝通”是如何發(fā)生的?
(3)以自我為中心。習慣以“暴力溝通”方式的人,一般與其個性、職位、身份等因素相關。
比如,有些人天性要強,凡事要爭個第一的;有些人是某單位的領導,工作中習慣以“命令”形式指示人;有些人是家長,他們覺得孩子啥都不懂,就是要聽父母的。因此,凡事要按照自己的意志來,一切要在自己的把控之內(nèi),喜歡支配別人,以命令的口吻跟別人溝通。
(4)自卑及自負。以自我為中心,可能源于自卑或自負。自己都那么慘,我也顧不了那么多,破罐子破摔算了。有時,自卑與自負又是一線之隔,自己覺得老子就是天下第一,就這樣了,愛咋咋地吧。
2.為什么我們需要“非暴力溝通”?
特別在良好的雙方關系中,“非暴力溝通”必不可少。如果想繼續(xù)維護這一段關系,或者不想引起矛盾的升級,需要采取“非暴力溝通”的方式。
“暴力溝通”和“非暴力溝通”的區(qū)別在于,“暴力溝通”的人把所有責任都推給對方,而“非暴力溝通”是愿意探索彼此內(nèi)心的需求,并愿意解決問題。
“非暴力溝通”幫助我們重新構建表達自己和聆聽他人的方式,使我們的言語不再只是出于習慣(本能)的自動化反應,而是建立在覺察彼此感受和需要的良好基礎上,做出有利彼此的回應。
3.“非暴力溝通”的四個要素
既然“非暴力溝通”在人際溝通中十分必要,那么,具體應該怎么做呢?
美國臨床心理學專家、“非暴力溝通”理論創(chuàng)始人馬歇爾·盧森堡博士提出,“非暴力溝通”有四個要素。
第一,觀察。我們在表達自己的觀點之前,先要學會觀察,要求保持客觀,不要夾雜任何的主觀判斷和評論。如果沒有較為客觀的觀察,我們難以關注當下的實際情況,導致所掌握的信息失真,或誤判的情況。
如果在未了解實際情況下,就參雜自己的情感和評判,會使對方感覺到冒犯,產(chǎn)生逆反心理,也會影響接下來的溝通。
做好觀察,說難不難,說易也不易,怎么說?觀察,就是把自己的所見所聞,如實反應出來就可以了,好像不難,難就在于,我們是否可以心如明鏡那樣,沒有摻雜任何東西地反應出來。這需要“放下自己,裝下別人”的內(nèi)心修煉。
比如,回到開頭的那個情景。可以轉換一下表達,“我看到你很著急的樣子,是有哪些地方還不明白嗎?”
把自己所觀察到的情況告訴對方,讓對方感到同理心,同時也能確認溝通的信息是否有偏差。為下步溝通鋪墊良好基礎。
第二,感受。把觀察到的情況反饋給對方,并得以確認之后,再把心里的感受表達給對方,讓對方也了解你此刻的感受,引起共鳴,也引發(fā)出對方真實感受的表達。
有時,感受需要合理地表達出來,千萬不要一味以為對方能夠主動領悟你的感受,對方不一定知道此刻你是怎樣的心情?是高興,害怕,還是擔憂?
再接著上面的例子,我們可以這樣表達:“看到你著急的樣子,我心里也蠻擔憂的。”
既表達對對方的關切,也表達了自己此刻的感受。希望“將心比心”地進一步溝通。
第三,需求。了解彼此的感受之后,再次探索大家的需求。對方有對方的需求,你也有自己的需求。這兩者需求是否是一致?如果不一致是否可以調(diào)和?除了需要了解對方需求之外,也要把自己內(nèi)心的需求表達給對方,讓對方了解你的需求。
有時,我們會自以為覺得“我的需求,他還不知道嗎?”可能他知道,或者知道一點點,甚至是真的不知道。此刻,我們要合理地表達出來,讓對方得以確認。
所以,可以這樣表達,“你這么著急,是遇到了什么問題嗎?有什么需要幫忙的嗎?”“看到你這樣,我不知道可以做些什么,如果可以,需要你多說一點點呢。”
第四,請求。把自己希望對方做的表達出來,并獲得對方認可。請注意這是“請求”,不是“要求”。“請求”是把主動權交還給對方,“請求”是一個更加平等的姿態(tài),這是大家一起共同面對的問題,而不是要求對方完成的義務。
最后,可以這樣表達,“如果需要我這邊做些什么的,請及時告訴好嗎?”“如果可以,我們一起討論一下這個問題怎么解決?好嗎?”
總結一下,為了便于理解,得出一個簡約的“非暴力溝通”公式:
非暴力溝通=我的觀察&你的反饋 + 我的感受&你的感受 + 我的需要&你的需要 + 我請求
“非暴力溝通”并不是軟弱,而且站在更高的角度,看待當下的人際沖突,避免陷入非理性情緒的陷阱。同時,以抽離的身份重新評估問題的癥結,把對抗的矛頭從面向對方,轉向問題本身。
如果你珍視并想繼續(xù)維護這段關系,如果你也了解“非暴力溝通”的原理與方法,那就嘗試一下吧,說不定改變就在此刻發(fā)生。
》一圖讀懂本文要點(點擊放大,可看高清圖)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