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蟋蟀在堂,歲聿其莫”
李曉愚
禪宗有個詞叫“體露金風”,這四個字真有詩意。秋風乍起,一葉鏗然,不必瞧日歷便知道時令的變遷。古人不住有冷暖氣調(diào)節(jié)的公寓房,肌體與自然沒有隔絕,所以能從星月風露和動植物的變化中體會到大自然的意志和氣息。春江水暖鴨先知,人看到鴨兒自在鳧水,便也探知了春的消息。秋天呢,“蟋蟀在堂,歲聿其莫”,發(fā)現(xiàn)原本在野外蹦跶的蟋蟀遷到屋里來了,就曉得一年已到歲暮。
蟋蟀,又名促織、寒蛩,在古典詩詞中,它是深秋最具代表性的昆蟲。白居易“野秋鳴蟋蟀,沙冷聚鸕鶿”,杜甫“促織甚微細,哀音何動人”,岳飛“昨夜寒蛩不住鳴。驚回千里夢,已三更”,皆由蟋蟀的鳴叫感嘆秋意蕭瑟,而《詩經(jīng)·唐風》中的《蟋蟀》,大約是最早的一首關于蟋蟀的詩作了?!绑霸谔茫瑲q聿其莫。今我不樂,日月其除?!斌霸谔梦荩荒陮⒔Y(jié)束,再不尋歡樂,時光去不返。
西晉時候,張翰在洛陽為官,秋風乍起,他忽然想念起蘇州老家的名菜莼菜羹和鱸魚膾來,連辭職報告都沒打,就卷起鋪蓋回家吃魚喝湯去了。張翰有句名言:“使我有身后名,不如即時一杯酒?!比松虝?,必有所不為,方能有所為。《蟋蟀》詩里“今我不樂,日月其除”也與“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一樣意思。
這位詩人真是有趣,一面強作曠達嚷著要行樂及時,一面又放不下雄偉志向不甘沉淪,這種態(tài)度看似矛盾,卻頗能反映幾千年來中國傳統(tǒng)知識分子的心態(tài)。老杜嘴里說“莫思身外無窮事,且盡生前有限杯”,心里念念不忘“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陶淵明雖有“且極今朝樂,明日非所求”快意時刻,也有“脂我名車,策我名驥。千里雖遙,孰敢不至”的壯志豪情。這種態(tài)度前后不一,卻矛盾得極其真實?!叭赵缕涑苯虝覀儾粓?zhí)迷,“好樂無荒”則令我們不至墮入虛無?!叭松斓亻g,忽如遠行客”,想到我們只是光陰里的匆匆過客,就不可不“樂”;但路漫漫其修遠兮,我們畢竟還要“行”,要一步一個腳印活出有分量的生命來。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