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漫荒漠無邊際,一灣月牙潤人心
鳴沙山下,泉水成一湖,處沙丘環(huán)抱間
泉在流沙中,干旱不枯竭,風吹沙不落
堪稱“沙漠奇跡”
說到這里,相信大家已經猜到
它就是敦煌月牙泉
這座“沙漠第一泉”,經歷了萬年的時光
任風沙肆虐而不枯,形如月牙而水清潤不濁
從古至今,吸引著國內外游客紛至沓來
或許你曾有幸一睹月牙泉芳容
但未必了解過它的前世今生
據測算,月牙泉形成于一萬兩千年前
漢朝的時候就已經成為“敦煌八景”之一
被譽為是“月泉曉澈”
唐代在月牙泉建起船舸,泉邊廟宇
泉南岸原有一組古樸雅肅、錯落有致的建筑群
亭臺樓閣,廟貌輝煌,宮廳柱廊,臨水而設
據記載,清朝時月牙泉上還能行大船
當時最大水深有9米
相比起古代
近代的月牙泉就袖珍了不少
甚至在1985年,月牙泉水位下降
平均水深僅有0.7~0.8米
而且由于水淺,月牙泉一度分裂成兩個小泉
從而失去了月牙形狀。
月牙泉“亙古沙不填泉,泉不涸竭”的秘密
眾所周知,沙漠里最缺的就是水
而且風沙特別的大
即使有水很快也會被吸收掉
月牙泉又是如何做到“常盈不枯”?
其實,最初的月牙泉
不是現在這樣一汪封閉的泉水
在沙漠中的敦煌,有一條生命河叫做黨河
為月牙泉提供了地下水
但經過數千年的風沙侵蝕
大部分河道被風沙所掩埋
黨河因此改道,與月牙泉斷流
好在月牙泉的地勢較低
祁連山的冰雪融水不斷流入
靠著地下水的補充才保證了千年不干涸
其次,就是得天獨厚的周邊地形
月亮湖處于鳴沙山環(huán)抱之中
風沙被高山阻擋無法刮入
而且這里常年刮東風
沙子總是沿山梁向上卷
所以月牙泉才沒有被沙子埋沒
然而危機并沒有解除
從上世紀70年代中期開始
由于當地農民的墾荒造田,抽水灌溉
再加上亂砍亂伐導致植被破壞,水土流失
使得敦煌的地下水位急劇下降
而月牙泉也面臨著枯竭的危險
(△資料圖)
從2002年開始,敦煌市就采取緊急措施
推行禁止開荒、打井、移民的政策
通過補水、節(jié)水、引水等措施
有計劃地為月牙泉“輸液”
截止到今年,為拯救月牙泉項目
甘肅政府已累計投資19.33億元
功夫不負有心人,景區(qū)已初見成效
月牙泉水位上升了0.6米
并且還出現了泉水外溢的壯美景觀
形成了“三泉相依” 的奇觀
晴空萬里蔚藍天,美絕人寰月牙泉
延續(xù)了萬年的奇景得以延續(xù)
月牙泉終于救活了!
許多網友紛紛為甘肅省政府的行為點贊
稱贊其“這19億沒有白花”
也有網友表示“時不我待得
趕緊去看看這個沙漠奇景”
而敦煌讓人魂牽夢縈的不止有月牙泉
還有大漠孤煙、古道駝鈴,沙漠綠洲...
隨著D4083動車的開通
從蘭州出發(fā)的旅程,從14h縮短至8h
再也沒有什么能阻止我們一路向西到敦煌。
敦者,大也;煌者,盛也
每每想到,心中總是激蕩萬千
光是“敦煌”這2個字,就足夠的攝人心魄
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種敦煌的模樣
但每一個真正走進敦煌的人,都曾驚喜和心疼
敦煌,“古絲綢之路”明珠
敦煌,河西走廊西大門
絲綢之路的咽喉之地
綠洲之上的一座唱響千年的古城
這片承載著古老文明的土地
在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商賈使者“相望于道”
各國使臣、僧侶往來不絕
人們摩肩接踵,相會于敦煌
用千年時光書寫了“絲路傳奇”
絲綢、茶葉、瓷器...
古中國的“四大發(fā)明”從這里走向世界
大蒜、核桃、葡萄、黃瓜......
不計其數的異域物產從此走入尋常百姓家
△《大夢敦煌》舞臺劇照
各種宗教、音樂、舞蹈在這里交融匯聚
天文、醫(yī)學各種科學技術在這里相遇碰撞
閃耀著燦爛的絲路文明之光
......
敦煌,風光無限的神奇圣地
敦煌,地處甘肅、青海、新疆三省(區(qū))交匯處
無垠的戈壁大漠、連綿起伏的峰巒山脈
寥寥勾勒了它粗獷的輪廓
也孕育了令人嘆為觀止的壯美景象
敦煌東南有峰巖突兀
一脈赤褐,三峰聳立,如危欲墜
這就是敦煌八景之首——“危峰東峙”
坐鎮(zhèn)敦煌的第一山“三危山”
沙峰起伏,沙脊如刃
沙坡陡峭,連綿不絕的沙丘
到處是一片土黃色的世界,這就是鳴沙山
自古就盛傳鳴沙山會發(fā)出嗚嗚的轟響
有人說如氣勢恢宏的鐘鼓管弦齊奏
也有人說像是戰(zhàn)場拼殺時的人喧馬嘶
在鳴沙山的懷抱中靜臥著
一灣酷似新月的泉水
這就是“月牙泉”
“山以靈而故鳴,水以神而益秀”
澄黃的鳴沙山和清澈的月牙泉泉水相互依存
那奇異迷人的景色延續(xù)千年不變
在敦煌的西端, 新疆、甘肅交界處
有一座“魔鬼城”
典型的雅丹地貌群落
造型奇特,是世間罕見的天然雕塑博物館
黑戈壁與怪石的冷酷組合
遇有風吹,鬼聲森森,夜行轉而不出
顯得更外陰森恐怖
這一帶也是絲綢之路西出玉門關
商旅進入吐魯番的必經之路
一入英雄門,莫問前方兇險
試問當年的旅人們又得拿出多少勇氣
才能來抵抗這廓然無邊的蕭瑟
敦煌,雄偉神秘的文化圣殿
公元366年
有一位叫樂僔的和尚云游至此
被這里的“佛影祥光”所打動
便在懸崖上架空鑿巖
開鑿了第一個佛龕
1600多年前的第一個洞窟
就這樣誕生了。
此后佛門弟子、達官貴人
商賈百姓、善男信女
均來這里捐資開窟
朝拜者絡繹不絕
香火不斷、經久不衰
歷經10個朝代,數代畫師工匠
1600多年的嘔心瀝血
記錄人類文明交融薈萃
為后人們留下了 舉世矚目的世界級文化遺產
今年已經1652歲的莫高窟
有著735個洞窟,其中492個有塑畫
還有2415身彩塑,10余座歷代木構建筑
珍藏著敦煌標志“飛天”像
家喻戶曉的九色鹿
伎樂圖之反彈琵琶圖
價值連城的“敦煌遺書”
...
△《各國王子圖》
△《伎樂圖之反彈琵琶圖》
還原了1000多年來各個時代人類的
農耕漁獵、婚喪嫁娶
音樂舞蹈、服飾建筑等等
林林總總、世間萬象
盡在莫高窟
可以說,在全世界范圍內
再沒有第二個佛教石窟遺址
在時間跨度上和信息承載量上
能與莫高窟相媲美的了
這里有過輝煌的過去
也有過疼痛的記憶
當歷史的煙塵散盡,那些懂它的人
從青絲到白發(fā)不離不棄
△“敦煌的女兒” 樊錦詩女士
“春風不度玉門關”
'西出陽關無故人'
這里是唐詩宋詞中的塞外
更是曾風光無量的雄關關城
敦煌往西南是“陽關”
出敦煌往西北是“玉門關”
“兩關”南北呼應
既是開拓西域的軍事要隘
又是中西貿易往來的通商口岸
經過“陽關”通向西域的這條大道
成了當時世界上最繁忙的大道
被人們稱為“陽關大道”
△陽關
△玉門關
不知從何時起
不見鳴金烽火燃
沒了嗚咽的羌笛、餞行的淚酒
遙遠的地平線上不再有駝隊與人群出現
……
如今行走在戈壁大漠上
漫步在烽燧墩臺間
殘垣斷壁擋不住金戈鐵馬之氣
那些報國忠君、馳騁疆場
或悲涼、或雄壯的千古詩篇縈繞耳邊
千年一瞬
一眼千年
如你所見
這,就是敦煌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