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說遷移(二)
臺灣在元代正式列入中國版圖。17世紀初被荷蘭殖民者侵占后不久,鄭成功即率兵一舉收復。此后鄭成功組織了對臺灣的大移民,不長時間內(nèi)移民數(shù)即達20萬人,在全島總?cè)丝谥姓剂舜蟛糠?。清朝統(tǒng)一臺灣后,對移民問題采取了曖昧的態(tài)度,即不準移民攜帶家眷,使之難以在臺灣生根,目的乃在于防止臺灣人口劇增,羽毛豐滿后重蹈鄭成功在臺灣抗清的“覆轍”。直至清代中葉,因大陸人口壓力增大,上述政策才有所松動,從而引發(fā)對臺移民的高潮。1811年臺灣漢民已逾200萬人,比一個半世紀前猛增了六七倍。清代后期,朝廷鑒于國際形勢之險惡,對臺灣的戰(zhàn)略意義有所認識,不僅完全解除了對移民的限制,還在廈門、汕頭、香港等地設立“招墾局”,以提供資助和優(yōu)惠來促進對臺灣的移民,為日后的發(fā)展在人口上奠定了基礎。
中國居民移居海外,至少已有3000多年歷史。一般把移居外國或在僑居國出生,仍保留中國籍的中國人稱“華僑”;這些人若放棄中國籍加入外國籍則稱“華人”,其后代即稱“華裔”。據(jù)考證,“華僑”一詞直到19世紀末、20世紀初才開始使用傳播,而華僑往往自稱“唐人”。這一方面說明唐朝國勢強盛,影響遠播,另一方面也說明唐代對海外的移民人數(shù)可觀。在宋、元、明幾代,這類移民繼續(xù)有所發(fā)展。大體上說,中國強盛時,對海外的開拓性或經(jīng)營性移民較多,中國動亂時,則以避難或流亡式移民較多。
清朝建立后,奉行“閉關鎖國”政策,對向海外移民持深惡痛絕的態(tài)度?!洞笄迓衫返诙俣鍡l明文規(guī)定:“一切官員及軍民人等,如有私自出海經(jīng)商,或移住外洋海島者”,應照“交通反叛罪”處“斬立決”。但仍有不少人生計無著,不得不冒險赴海外謀生。據(jù)記載,“閩、粵之輕生往海外者,冒風濤、蹈覆溺而不顧,良由生齒日繁,地狹民稠,故無室無家之人,一往海外,鮮回家者”。
鴉片戰(zhàn)爭以后,“閉關鎖國”的藩籬瓦解了,滿清政府反而同帝國主義勾結(jié)起來,將大批中國勞動人民販賣至海外充當勞工苦力。而這時中國社會百病叢生,人民困苦已極,許多人不得不流往海外以謀一線生機。在此形勢下,形成了一個向海外移民的高潮,并一直持續(xù)到整個民國時期,其規(guī)模之大,在中國歷史上空前絕后。
鴉片戰(zhàn)爭前,在海外的華僑、華人總數(shù)僅稍多于100萬人,而1879年已達300萬人,1919年為638萬人,至1948年則達到872萬人。其足跡在鴉片戰(zhàn)爭前僅限于亞洲的東南部,此后則逐漸遍布全世界:1847年首次抵達古巴,1849年抵達美國,1852年抵達澳大利亞,1858年抵達加拿大,1904年抵達南非,1910年抵達巴西……華僑華人對這些國家經(jīng)濟的發(fā)展都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關于海外華僑、華人和華裔的人數(shù),難以作出精確的統(tǒng)計,目前通常的說法是,總數(shù)近3000萬人,分布在100多個國家或地區(qū)中,其中東南亞占90%,已取得當?shù)貒哒?0%以上。人數(shù)最多的國家有泰國、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新加坡、越南、美國、緬甸和菲律賓,其中美國近年增長最快。
中國對海外的移民主要來自華南沿海。廣東省在總數(shù)中占65%以上,福建省約占25%,廣西和海南人數(shù)也較多。廣東的汕頭、興寧、梅縣、臺山、開平、恩平、新會、中山、深圳,福建的福清、福州、晉安、南安、廈門,廣西的容縣、玉林、北海,海南的文昌、瓊山、樂亭等皆為著名僑鄉(xiāng)。其中廣東省的僑眷即占全省總?cè)丝?/6以上。為了同親人團聚,這些地區(qū)目前國際人口遷移仍相當活躍。
移民形成的特殊文化符號洪洞大槐樹元朝末年,戰(zhàn)爭連綿不斷,嚴重破壞了社會經(jīng)濟。到了明朝初年,許多地方,特別是江淮以北大部分地區(qū)呈現(xiàn)著民多逃亡、城廓為墟、田地荒蕪的冷落、凄涼景象。山東、河南、河北受戰(zhàn)爭破壞最為嚴重。到了永樂初年,情況仍未好轉(zhuǎn)。戰(zhàn)爭的創(chuàng)傷尚未愈合,緊接著又出現(xiàn)了較大的天災。永樂元年(1403年)甲午,直隸、北京、山東、河南饑;庚寅,山東蝗;丁酉,河南蝗。永樂二年八月,淫雨毀北京城五千余丈;十月,黃河決口,沖毀開封城。
面對這種社會經(jīng)濟異常凋敝的情況,朱元璋和朱棣意識到,如果不采取有力措施加以扭轉(zhuǎn),這對于新生的明王朝是十分不利的。于是,明立國之初,朱元璋就決定實行“移民屯田,開墾荒地”的政策。當時,就北方來說,山西受戰(zhàn)爭破壞較小,四境安寧,而且多年風調(diào)雨順,五谷豐登。特別是汾河沿岸廣大地區(qū),地沃水足,人煙尤為稠密。于是,明洪武、永樂年間,政府便大量從山西南部遷民。
從現(xiàn)有史料來看,明初從山西遷民共有6次,這些移民不僅被遷送到山東、河南、河北、北京,還有的被遷送到了遙遠的淮河以南。至今在北京大興、順義等縣,還有許多以山西的縣名命名的村莊,如長子營、屯留營、霍州營等。
山西這6次移民,都與洪洞大槐樹發(fā)生過關系。據(jù)史載,明初從山西遷民,不管老百姓家在何府何州何縣,都要先集中到洪洞縣去。洪洞縣賈村,當時有一古剎名叫廣濟寺。寺旁有一棵大槐樹。明政府在廣濟寺為移民登記,“發(fā)給憑照、川資”,而后再由此處編隊遷送。
老百姓在離開洪洞時,人人悲傷,個個哭泣。他們拖兒帶女,扶老攜幼,肩挑籮筐,手拄破棍;有的灌一桶霍泉水(洪洞縣的一股泉水);有的撮一把洪洞土;有的藏幾片槐樹葉,三步一回頭,五步一轉(zhuǎn)身,狀極可憫。當廣濟寺在視線中漸漸消失時,人們總想在最后一瞥中尋找個有紀念意義的東西,作為今后懷念故鄉(xiāng)的標記。此時,恰好能看見聳立在廣濟寺旁的那株古槐。那槐樹蒼老挺拔,枝繁葉茂,高聳入云,在秋陽的照射下,閃著翠綠色的光亮。樹上還有烏鴉窩,高筑枝頭。于是,這株古槐上老鴰窩的形象便牢牢印在所有遷民們的心中。以后,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父傳子,子傳孫,一代一代流傳了下來。
現(xiàn)在,在山西省洪洞縣賈村附近,南同蒲鐵路西側(cè),有一處濃蔭蓋地、槐柳相間的樹叢。每年,這里都游人不斷,名聲傳遍五湖四海。這里就是數(shù)不清的億萬人的“故鄉(xiāng)”——洪洞大槐樹。對于這棵大槐樹,數(shù)百年來,黃河下游的村村寨寨,甚至更廣泛的地區(qū),一直流傳著許多有趣的故事。在晉、冀、魯、豫、皖等省,還有在民間我們還常??梢月牭竭@樣的歌謠:“問我祖先來何處?山西洪洞大槐樹”;“問我老家在哪里?山西洪洞老鴰窩”。一棵槐樹成了億萬人的“故鄉(xiāng)”。
接閱簡說遷移(三)
這正是:
史載興亡似不同,成王敗寇各爭雄。
烽火狼煙黎庶苦,背井離鄉(xiāng)人外流。
本文相關資料源于網(wǎng)絡文庫收集整理
遼寧遼陽呂憲日2017.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