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知識概述
兩篇文章皆為興亡論的文章:《六國論》、《阿房宮賦》。
學習這兩篇文章,首先應疏通課文,對照注釋和工具書弄懂課文大意;其次要把握主旨,把握文中滲透的作者的思想感情;第三要理解兩篇文章借古諷今的具體含義,鑒賞作品的藝術(shù)特色。
二、重點知識歸納及講解
(一)《六國論》
1、文言知識掌握
(1)一詞多義
(2)古今異義
率賂秦耶(古義:一概,全都。今義:率領(lǐng);不慎重)
至于顛覆(古義:終究,到……結(jié)局。今義:表示另提一事,連詞)
其實百倍(古義:那實際情況。今義:實在的,事實上)
思厥先祖父(古義:祖輩父輩。今義:父親的父親)
后秦擊趙者再(古義:兩次。今義:表示又一次)
可謂智力孤危(古義:智謀和力量。今義:指理解事物的能力)
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古義:先例,舊事。今義:指真實的或虛構(gòu)的有人物、有情節(jié)的事情)
(3)通假字
暴秦之欲無厭(“厭”通“饜”,滿足)
(4)詞類活用
李牧連卻之(卻,使動用法,使……退卻,擊退)
始速禍焉(速,形容詞用作動詞,招致)
日割月削(日,月:時間名詞作狀語,一天天地,一月月地)
以事秦之心禮天下之奇才(名詞作動詞,禮遇)
(5)文言句式
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zhàn)不善。(判斷句)
為國者無使為積威之所劫哉。(被動句)
洎牧以讒誅(被動句)
趙嘗五戰(zhàn)于秦(介賓短語后置)
2、文本分析
(1)探討文章主旨
《六國論》論述了六國滅亡的原因是賄賂秦國,但作者本意不是悲嘆六國的滅亡,而是借此批評北宋的統(tǒng)治者賄賂契丹、西夏以求茍安的政策。
(2)把握主要內(nèi)容
本文是一篇史學論文——史論,主要論述戰(zhàn)國時期(前475—前221年)“七雄”中除秦以外的齊、楚、燕、趙、韓、魏六國滅亡的原因在于“賂秦”,從而得出必須團結(jié)抗敵的歷史教訓,借題發(fā)揮,以古諷今,以批評北宋朝廷屈辱求和的外交路線。
北宋是我國歷史上一個積弱的王朝,經(jīng)常受到契丹、西夏的威脅與侵略,朝廷不敢堅決抵抗,采取妥協(xié)的辦法,以財賂敵,求得茍安。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朝廷答應每年給契丹白銀十萬兩、絹二十萬匹。宋仁宗慶歷二年(1042年),契丹要求割地,結(jié)果每年又增加白銀十萬兩、絹十萬匹。慶歷三年(1043年),宋朝同意每年贈給西夏白銀十萬兩、絹十萬匹、茶葉三萬斤。這種做法增加了敵方的財富,削弱了自己的力量,“和平”并未換來,終不免于滅亡。這同六國的“賂秦”而亡,本質(zhì)上是一樣的。蘇洵主張堅決抗敵,反對妥協(xié)投降,因而寫下這篇《六國論》。
全文可以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第1、2段),提出論點,并作理性分析,從“不賂者”和“賂者”兩方面論證論點。
第1段,開門見山提出論點:“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zhàn)不善,弊在賂秦”。用否定句式否定了反面,再用肯定句式肯定正面,使論點更加突出。論點的提出就作了初步論證,富于論證性。接下去申述理由,對“賂秦而力虧”,予以強調(diào)。
第2段,承接上一段理論上的論述,轉(zhuǎn)而從“不賂者”方面,一問一答,層層深入地議論“賂者”對“不賂者”的嚴重影響:“不賂者以賂者喪”,“不賂者”“失強援,不能獨完”。最后在本段結(jié)尾再一次下斷語:“弊在賂秦也”,與前面相呼應。
第二部分(第3、4段),以歷史事實論證中心論點,分別從“賂者”和“不賂者”兩方面進行論述。
第3段,談賂者是如何導致國力削弱終于使國家滅亡,概述韓、魏、楚三國賂秦的史實,具體論證“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本段先總述秦國在攻取之外,接受韓、魏、楚獻地的情況:“小則獲邑,大則得城”,后用比較的方法,指出秦受賂所得比戰(zhàn)勝所得要大百倍,而三國賂秦所失比戰(zhàn)敗所失也要大百倍,可見賂秦帶來的損失之大。再具體形象地描述賂秦者是怎樣陷入“力虧”的境地:“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寫“奉之彌繁”“得一夕安寢”以后,秦兵又至的逼人情勢,這樣就自然地引出結(jié)論,揭示以地事秦的危害和必然后果。
第4段,以齊、趙、燕三國的事實為例,深化并具體論證了“不賂者以賂者喪”的道理。作者把不賂者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和秦交好的,如齊;一種是反抗秦國的,如燕、趙。先以齊為例,指出它“與嬴而不助五國”所以“五國既喪”,“齊亦不免”。再以不賂反而抗秦的燕趙為例,把它們的“用兵之效”與用武而不終相對比,說明它們的滅亡“非兵不利,戰(zhàn)不善”,而是它們處于“革滅殆盡之際”,陷于“智力孤危”的境地,以致“戰(zhàn)敗而亡”。這樣就把滅亡的罪責歸到賂者的身上。燕趙之亡,固然由于自身策略錯誤所導致的,但是根本的因素,在于外部大環(huán)境的惡化。最后用了假設(shè)推理,設(shè)想齊人不附于秦,燕國不用荊軻刺秦王的計策,燕國的良將李牧還活著,秦與六國誰勝誰負,誰存誰亡,恐怕都是一個未知數(shù)。
第三部分(第5、6段)總結(jié)歷史教訓,點明寫作目的。
第5段是一個承上啟下的過渡段,由評論六國滅亡,總結(jié)歷史教訓,過渡到規(guī)勸北宋統(tǒng)治者放棄屈辱求和的方針,把問題的分析由表層過渡到里層。“嗚呼……以趨于亡”是承上,繼續(xù)證明“弊在賂秦”的論點,并且為六國設(shè)圖存之道:一是用謀臣,“以賂秦之地封天下之謀臣”;二是禮賢下士,“以事秦之心禮天下之奇才”三是六國聯(lián)合,“并力西向”。用的是假設(shè)論證。具體的說,假如六國不賂秦而自強,而對秦齊心協(xié)力作戰(zhàn),那么,他們就不至于滅亡?,F(xiàn)在六國害怕秦國而賂秦,因此,他們終于滅亡。段中連用“悲夫”、“嗚呼”兩個感嘆詞,表達惋惜之情,突出表明六國滅亡教訓沉重。“為國者無使為積威之所劫哉”,表達了這樣的意圖:“為國者”有兩層含義,明指六國的統(tǒng)治者,暗指北宋的統(tǒng)治者,一語雙關(guān)。由這句啟下引出第6段,就很自然了。
第6段直接將北宋與六國放在一起作類比。昔日,六國雖勢“弱于秦”,但倘不賂秦,而猶有“勝之之勢”;今日北宋強于遼與西夏,而重蹈六國滅亡的覆轍,自然就連六國也不如了。作者在文章中運用的一個推想(“茍以天下之大……”)把針砭時弊的話說得很委婉。
文章在一個“賂”字上,把歷史與現(xiàn)實結(jié)合起來論述,論古即是論今。相隔千余年的事為什么能夠放到一起來相提并論呢?因為作者找到一個切入口——歷史與現(xiàn)實的共同點,六國與北宋皆是采取屈辱求和的對外的策略。
3、藝術(shù)特色
蘇洵《六國論》行文縱橫恣肆,氣勢逼人,論斷斬釘截鐵,巧妙地使用了多種論證方法,語言樸素簡勁,富有表現(xiàn)力。
作者很注意氣勢的營造,追求一氣呵成,前后相應的渾然的氣概。如文章開頭,單刀直入從正反兩面提出論點,容不得人反駁。第2段,設(shè)問呈疑,代讀者提出疑問,接著徑自作出回答,對論點作了補充,從而把論述向前推前一步。
作者除了運用對比、類比推理及比喻論證的方法以外,還使用形象描述的方法。如寫先人創(chuàng)業(yè)的艱難過程,用“暴霜露,斬荊棘”;寫成效得來的不易,用“以有尺寸之地”,運用了夸張手法,極言其所得甚微。對于“割城”“賂地”的具體方式,“今日”、“明日”,夸張地說明了“賂秦”的頻繁,“五城”、“十城”,用層遞的方式揭示賂秦的數(shù)量越來越大。換來的只是“一夕安寢”。實在是損失巨大,收效甚微。一個“視”字,一個“又”字,用類似漫畫的手法刻畫出割地求安者的癡態(tài)和秦國侵略者的貪婪。“起”與“寢”緊緊相應,突出秦兵來得急,茍安已不可得。這種描寫把歷史大事寫得活靈活現(xiàn),讓讀者如身臨其境。
作者很注意語言的錘煉和變化。如寫六國并力西向,秦人勢必陷于困境,用了“食之不得下咽”,表現(xiàn)出秦人極端緊張的心態(tài),含蓄生動,還帶點幽默味道。再如“封天下之謀臣”、“禮天下之奇才”是對偶,又是“互文”。本義是“以賂秦之地封天下之謀臣,天下之奇才;以事秦之心禮天下之奇才,天下之謀臣”。“兩邊各舉一邊而省文”,封則舉“謀臣”,禮則舉“奇才”,使得文章簡練。
(二)《阿房宮賦》
1、文言知識掌握
(1)重要實詞
1)六王畢(滅亡,動詞)
2)驪山北構(gòu)而西折(建造、構(gòu)成,動詞)
3)廊腰縵回(縈繞,動詞)
4)鉤心斗角(鉤心,指各種建筑物都向中心區(qū)攢聚。斗角,指屋角互相對峙,好像兵戈相斗)
5)妃嬪媵嬙(陪嫁的人,也可能成為嬪、嬙)
6)縵立遠視,而望幸焉(封建時代皇帝到某處,叫“幸”。妃嬪受皇帝寵愛叫“得幸”)
7)剽掠其人(搶劫、搶奪,動詞)
8)奈何取之盡錙銖(古代重量單位,一錙等于六銖,一銖約等于后來一兩的二十四分之一)
9)多于在庾之粟粒(露天的谷倉,名詞)
10)多于九土之城郭(九州,名詞)
11)族秦者秦也(滅族,動詞)
12)則遞三世可至萬世而為君(傳遞,順著次序)
(2)古今異義
(3)詞類活用
1)名詞活用作動詞。
①鼎鐺玉石,金塊珠礫(“鐺”“石”“塊”“礫”分別用作動詞,當作鐺、當作石、當作塊、當作礫)
②未云何龍 不霽何虹(“龍”和“虹”是“出現(xiàn)龍”“出現(xiàn)虹”)
③朝歌夜弦(“歌”是“唱歌”,“弦”是“彈琴”)
④楚人一炬(“炬”是放火)
⑤可憐焦土(“焦土”是成為焦土)
⑥族秦者秦也(“族”是滅族)
2)名詞做狀語
①驪山北構(gòu)而西折(“北”和“西”是開始和轉(zhuǎn)折的方向,從北,向西)
②廊腰縵回,檐牙高啄(像人的腰部,像鳥嘴,表動作行為的狀態(tài))
③輦來于秦(乘輦車,表動作行為的工具)
④朝歌夜弦(早晨、晚上,表動作行為的時間)
3)名詞的意動用法
后人哀之而不鑒之(“鑒”是“鏡”,以……為鏡)
4)數(shù)詞用作動詞
六王畢,四海一(統(tǒng)一)
(4)一詞多義
(5)重要虛詞
(6)文言句式
1)判斷句
(1)“明星熒熒,開妝鏡也……雷霆乍驚,宮車過也”四個判斷句。
(2)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2)介賓后置句
“多于南畝之農(nóng)夫”等六個帶“多于”的句子。
(7)修辭方式
互文:燕、趙之收藏,韓、魏之經(jīng)營,齊、楚之精英
2、文本分析
(1)寫作背景
《阿房宮賦》寫于唐敬宗寶歷元年(825)。這時的唐王朝,藩鎮(zhèn)割據(jù),擁兵自重,宦官專權(quán),民不聊生。唐敬宗李湛年少即位,好游樂,務聲色,大興土木,不理朝政。本文就是作者23歲時有感于時政而寫的。杜牧在《上知己文章啟》中說:“寶歷大起宮室,廣聲色,故作《阿房宮賦》。”這篇賦體散文,借古諷今,通過描述阿房宮的興建及毀滅,生動形象地總結(jié)了秦王朝統(tǒng)治者驕奢亡國的歷史經(jīng)驗,闡述了天下興亡的道理,向唐朝統(tǒng)治者提出了警示,表達出一個封建時代正直文人憂國憂民、匡世濟民的情懷。
(2)把握主要內(nèi)容
文章可以分為兩個部分:
第一部分(第1、2段),鋪敘渲染阿房宮的宏偉壯麗以及宮女之眾。
第1段,先從阿房宮的建筑規(guī)模、樓閣廊檐、橋梁復道等方面描寫阿房宮的壯麗,著重對建筑物的描寫。起筆突兀,連用四個“三字句”,聲律急促。“六王畢,四海一”寫出了阿房宮建筑的歷史條件,秦王統(tǒng)一天下,志得意滿,追求享樂,于是大興土木,營建宮室。“蜀山兀,阿房出”,砍盡了蜀山的樹木,才建造了阿房宮,可見勞民傷財?shù)胶蔚鹊夭?。轉(zhuǎn)下去,寫阿房宮的全景。從面積之大“覆壓三百余里”,寫到宮殿之雄偉“隔離天日”,再寫到地域之廣——阿房宮從驪山北面建造,曲折向西,直通咸陽,渭水、樊川流進了宮墻,山川都在宮苑之中。再轉(zhuǎn)下去細寫了阿房宮的樓臺殿閣。“五步一樓,十步一閣”,用數(shù)字寫樓臺之多之密。“廊腰縵回”,寫出走廊的曲折宛轉(zhuǎn)。“檐牙高啄”“檐牙”,指檐木,把檐形幻化鳥嘴,形容屋檐像鳥兒往高處啄食一樣。“各抱地勢,鉤心斗角”,寫樓臺殿閣各按不同的地勢建造,又互相呼應,有整體感。再讓我們轉(zhuǎn)換角度,跳出樓臺殿閣群,從遠處看,或者干脆凌空俯視,“盤盤焉,囷囷焉,蜂房水渦,矗不知乎幾千萬落”,又從細諦轉(zhuǎn)為總體把握。阿房宮,除了樓臺殿閣之外,還有一些輔助性的建筑元素,如橋和復道,在寫宮室之余補一筆。“長橋臥波”四句,作者故作疑筆,婉曲的描寫橋梁、復道的壯美。用龍和虹,比作橋和復道,貼切形象。“高低冥迷,不知西東”,表述了神游阿房宮以后的心理感受,神迷心馳很有些恍惚之感。這一節(jié)的結(jié)尾,由樓臺殿閣之外寫到殿內(nèi)的歌舞。“歌臺暖響”四句,用“春光融融”和“風雨凄凄”兩種相反的感受來形容阿房宮的歌舞,既寫出它繁華的一面,又寫出繁華背后的隱藏著的凄涼。“一日之內(nèi),一宮之間,而氣候不齊”,是從上面“暖”“冷”兩種不同的感受推引出來的,用氣候的瞬息變幻襯托歌舞的紛繁變幻。
第2段,寫宮廷生活的侈靡。先寫宮女之多和她們命運的悲慘。“妃嬪媵嬙……為秦宮人”,交代了阿房宮宮女的由來,寄托了盛衰興亡之感。接下去,以宮女梳妝的情景,極寫宮女之多。四個“也”字,用在解釋性詞組之末,表明后一種情況是前一種情形的原因,幻象與真實自然地統(tǒng)一起來了。轉(zhuǎn)下去寫宮女“望幸”而不得的情景。宮車由遠及近,又漸漸遠去,“杳不知其所之”,宮人由希望陷入失望。著意的梳妝打扮,毫無收效。“一肌一容……有不得見者,三十六年”,寫出宮女們失望連著失望,直到終生終世。
第二部分(第3、4段)。議論秦朝驕奢淫逸,橫征暴斂而亡國,并于篇末點題。警戒后人。
第3段,先寫珍奇之多和秦皇不惜民力,窮奢極侈的生活。和上段寫法一樣,先交代珍奇的由來。指出這是六國君王經(jīng)過多少世代、多少年從他們的百姓那里搶掠而來的,“摽掠”兩字一下子揭露了六國統(tǒng)治者的暴行,表達了對人民的同情。“倚疊如山”的珍奇,秦人卻“鼎鐺玉石,金塊珠礫,棄擲邐迤”“亦不甚惜”。寫出秦朝統(tǒng)治者的奢靡遠甚于六國。這樣就自然地引發(fā)出后面的感慨。寫秦皇驕奢淫逸引起人民的反抗,導致秦朝的滅亡,阿房宮也被焚毀。用“嗟乎”這個感嘆詞引出議論,發(fā)表感慨。從人類的共同本性出發(fā),“秦愛紛奢,人亦念其家”,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既然人人都顧念自己的家,秦皇你為什么別具一副心腸,肆意浪費呢?與下面斥之為“獨夫之心”伏下一筆。緊接下去,寫宮廷規(guī)模宏偉,鋪張豪華,都是從百姓那里搜括來的,譴責秦王朝奢侈豪華,濫用民力,結(jié)怨于民。“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段中在“使”字以后,設(shè)置了一組排比句,共六句。都是以“多于”(相當于現(xiàn)代漢語“比……多”),作前后對比。前半句是阿房宮中的物品,后半句寫的是民間的人物、事物,這樣一比,有力地說明秦王朝揮霍浪費的都是老百姓的勞動成果。在百姓的積忿之下,“獨夫之心,日益驕固”,終于引發(fā)了農(nóng)民起義,“戍卒叫,函谷舉”,阿房宮也化為灰燼。“可憐焦土”,寄托著作者對阿房宮這樣宏偉的建筑藝術(shù)和秦王朝的無限感慨。
第4段,指出秦亡的深刻的歷史教訓,警示后人。首先提出論點:“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這兩句兼論六國與秦,實際上重點在秦,六國不過是個陪襯。“嗟乎”感嘆領(lǐng)起以后,就進行論證,用了兩個假設(shè)句,從反面來說。先論證六國之亡,是由于其本身不愛其民。假如六國各愛其人則足以拒秦;事實上六國不能各愛其人,因而,不足以拒秦。再假設(shè)秦人能愛六國之人,“則遞三世可至萬世而為君”;事實上秦不愛六國之人,因而,遭到族滅的結(jié)果。文章的最后,作者又把自己的論述繼續(xù)推進一步,“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后人復哀后人也”,道出了一個發(fā)人深思的現(xiàn)象,歷史教訓也許并不難總結(jié),但人們往往停留在“哀”字上,而不是“鑒”之,即真正地吸取教訓,以致歷史的悲劇不斷重復。這樣就把歷史與現(xiàn)實扣緊,警示當今統(tǒng)治者不要成為后人哀憐的對象。
3、結(jié)合“賦”的語言特點品析句子。
(1)品析“六王畢,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兩句。
這兩句話好在以下兩點。第一,從秦始皇統(tǒng)一天下時“強國請服,弱國入朝”一直到“楚人一炬,可憐焦土”這段歷史只用了六個字就概括了。充分體現(xiàn)了非詩非文,亦詩亦文的“賦”的跳躍性特點。第二,“兀”“出”兩字給讀者留下了廣闊的想象空間??梢韵胍娫?#8220;難于上青天”的蜀道上運送大木料的艱難;可以想見阿房宮是多么宏大,秦始皇是多么驕奢;可以想見“覆壓三百余里”的阿房宮建造中榨取了多少人民的血汗,葬送了多少人民的生命。
(2)品析“長橋臥波,未云何龍?復道行空,不霽何虹”兩句。
作者運用比喻的手法,將橋喻龍,復道喻虹,分別寫出了它們形態(tài)的高大、色彩的絢麗。從驚嘆語氣中表達了建造物的觀感,且給客觀描寫涂上了濃烈的抒情色彩。
(3)品析“明星熒熒,開妝鏡也;綠云擾擾,梳曉鬟也;渭流漲膩,棄脂水也;煙斜霧橫,焚椒蘭也”一句。
這一段文字膾炙人口。作者用“明星、綠云、漲膩、霧橫”等詞語比喻,又用排比的句式和夸張的手法間接地寫出美人之多和秦始皇的驕奢淫逸。
(4)品味“使負棟之柱,多于南畝之農(nóng)夫;架梁之椽,多于機上之工女;釘頭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縫參差,多于周身之帛縷;直欄橫檻,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嘔啞,多于市人之言語”一段。
一個“使”字領(lǐng)起,擺出了秦統(tǒng)治者把自己的奢侈建立在人民痛苦生活之上的罪證。一連串用準確的比喻構(gòu)成的排比,前后對比,盡情夸張,形象地表現(xiàn)了“秦”與“人”、剝削者與被剝削者一樂一苦的兩種情形,躍然紙上,可謂精彩妙極!
(5)品味“戍卒叫,函谷舉,楚人一炬,可憐焦土”一句。
這句話簡練地概括了戰(zhàn)爭的始末,秦王朝滅亡的過程,且含無盡感慨于其中,又開啟了后文的議論。
4、寫作特點
(1)運用想象、比喻、夸張等修辭手法。
杜牧根據(jù)有關(guān)資料再造了“阿房宮”,通篇馳騁瑰麗的想象。比喻夸張有極強的藝術(shù)感染力,如“使負棟之柱,多于南畝之農(nóng)夫”,既是比喻,也是夸張。
(2)駢句散行,錯落有致。
如開篇“六王畢,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四個三字短句,節(jié)奏急促,寫出建宮背景及耗資,接著用幾個長句“覆壓三百余里,隔離天日。驪山北構(gòu)而西折,直走咸陽”,寫占地面積和走勢,再用“二川溶溶,流入宮墻”等四字句描寫規(guī)模。第一段駢散結(jié)合得非常好。
(3)描寫鋪排與議論結(jié)合。
文章前兩段以描寫為主,后兩段以議論為主,無論描寫還是議論,都大量采用了鋪排的寫法。如第三段對秦人奢侈的議論,一氣用了六個排比句。
三、難點知識剖析
(一)《六國論》第五段教訓已得出,論證已結(jié)束,那么第六段多不多余?有沒有作用?
本段也是文章的結(jié)論部分,這段文字是為了諷今,在文末又巧妙的聯(lián)系北宋實際,深刻而不直露,總結(jié)出全文主旨。文章開頭指出中心論點,接著緊扣論點從兩方面進行論證:一是用賂秦者的事例從正面論證;一是用不賂者的事例從反面論證,兩兩對比,合起來論證“弊在賂秦”,然后,在此基礎(chǔ)上又由古及今,借古諷今,表達了應該奮力抗爭,不應屈辱茍安的用意。全文自始自終扣住中心,逐層論證,步步深入,最后影射現(xiàn)實,這種寫法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二)作者描寫阿房宮建筑的宏偉壯麗,僅用了一百多字,卻給讀者以鮮明的印象。作者是從哪幾個角度來描寫阿房宮建筑的?為什么會有巨大的藝術(shù)感染力?
這一部分作者用的是總寫和細寫相結(jié)合的寫法。
總寫部分,作者潑墨寫意,粗筆勾勒。“覆壓三百余里”,言其占地之廣,“隔離天日”,狀其樓閣之高;“驪山”兩句寫其依山傍水,氣勢非凡。
細寫部分,作者工筆重彩,精描細繪。先寫重樓疊閣、長廊高檐,不計其數(shù);再以長橋如龍、復道似虹映襯宮宇之宏偉、樓閣之高大。上面所述,寫的還只是建筑之外觀。接著,作者的筆觸,又深入建筑內(nèi)部。歌臺舞殿是互文的寫法,臺既可舞,殿亦可歌,意謂宮內(nèi)處處皆是輕歌曼舞。“一日之內(nèi),一宮之間,而氣候不齊”,則承“暖響”“冷袖”兩句,進一步從人們的主觀感受寫宮內(nèi)歌舞盛況。這幾句,既是以歌舞之紛繁襯托宮殿之眾多,又為下文美女充盈宮室預作鋪墊。
這一段中,作者由遠及近,由外及里逐一介紹了阿房宮之奇觀。敘述中時有前后照應之妙筆。如寫樓閣“各抱地勢”就與前文“驪山北構(gòu)而西折,直走咸陽”這一廣闊背景相連。敘述中時有貼切生動之比喻,如“長橋臥波”、“復道行空”,用筆經(jīng)濟,形象生動。敘述中也間有動態(tài)描寫,像寫“二川”,寫歌舞,狀聲摹形,引人入勝。再加上大量對偶排比句式的運用,致使文句音節(jié)鏗鏘,兼有音韻之美。因此,寥寥一百幾十個字,阿房宮之豐姿盛態(tài)就顯現(xiàn)于讀者眼前。
(三)《阿房宮賦》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是怎樣有機的聯(lián)系在一起的?它們之間是什么關(guān)系?
前半部分是敘事,后半部分是議論。這正體現(xiàn)了“賦”“鋪事寫志”的特點。鋪事是寫志的基礎(chǔ),寫志是鋪事的目的。
(四)研讀第3、4段,思考下列問題。
①兩段議論分別側(cè)重于哪一方面?兩段間的邏輯關(guān)系是怎樣的?
②兩段的表現(xiàn)手法有什么區(qū)別?為什么寫法不同?
③第3段是怎樣緊承上兩段的?句法和表現(xiàn)手法有何異同?
①第3段側(cè)重于揭示秦始皇的荒淫、奢靡和對人民的殘酷壓榨,導致農(nóng)民起義,阿房宮毀滅;第4段側(cè)重揭示秦與六國自取滅亡的教訓,諷勸“后人”要引以為戒。后一段是對前一段的擴展、推論。
②第3段的表現(xiàn)手法是夾敘夾議,重點仍在鋪敘,但以議論為框架、脈絡(luò);第4段則純?yōu)檠堇[、推斷。兩段之間,前一段是后一段的鋪墊,不采用鋪陳的方法淋漓盡致揭露就缺乏力量;后一段,道理已明,再寫就成贅疣,話說得越精要,越能引人思索、慨嘆。
③第3段用“嗟乎”緊承上兩段的鋪敘,轉(zhuǎn)入對秦亡教訓的議論,并領(lǐng)起后文一嘆再嘆的筆調(diào)。這一段,同前兩段一樣,也運用了駢文的四言句法,采用了鋪陳、夸張、排比的手法,但散文的筆法更多,散文的氣脈更足,“文賦”的特點更鮮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