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 年,顧景舟帶他的老伴徐義寶島上海求醫(yī),為了治妻子的病,他住在上?;春V袑W(xué)一位叫周圣希的朋友家里。顧景舟早年因生天花破相,成婚時業(yè)已五十虛歲,愛人徐義寶比他小十一歲,婚后前十年兩人過著平淡的生活,后來徐義寶體生頑疾,當(dāng)時顧老 68 歲,已到人生的暮年之秋,而妻子又得病,對于一個感情世界豐富復(fù)雜的藝人來說,諸多感慨是不言而喻的。在上海為了排解內(nèi)心煩悶,他讓徒弟從宜興帶來紫砂泥和工具,在尋醫(yī)問藥的暇余做壺解愁。
顧景舟住在淮海中學(xué)那段時間,共做了 5 把壺,其中 3 把“小供春”,另外兩把就是“鷓鴣提梁壺”,當(dāng)時其中一把送給了幫助聯(lián)系住宿與治病的朋友周圣希,另一把給了每個星期都給徐義寶送飯菜的原售壺老字號鐵畫軒老板戴國寶上海的兒子戴相民。他在“鷓鴣提梁壺”底上留下這樣的刻款:
“鷓鴣提梁壺”的造型為扁圓形壺身,把手為三柱高提梁,側(cè)看如一只飛翔的鷓鴣鳥,故名。鷓鴣的叫聲人們聽來就像是“行不得,哥哥”。有宋代愛國詞人辛棄疾詞《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為證:“郁孤臺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shù)山。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聞鷓鴣?!?span style="color: rgb(227, 108, 9);">顧景舟預(yù)感妻子此病的兇險,仿佛聽到了鷓鴣的叫聲。從另外一個角度看,他選用這個器型來表達(dá)此時此刻的內(nèi)心感情,其貼切度和深沉的文化用意也是絕非一般人可以做到的。果不其然,第二年,他的夫人離世。
此壺在造型變化上,以變形提梁的型式及空心蓋鈕以虛襯實,塑造耐人尋味的效果。壺身成短圓筒狀,線條洗練明確,與蓋和提梁渾成一體。配以較長的流,更有畫龍點睛之妙。
--END--
轉(zhuǎn)載請署名,并注明出處。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