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jīng)》第二十章,眾人與作者的心態(tài)是截然相反的,孰對孰錯啊?您有沒有思考過這個問題?《莊子》在宥講“無為而尊者,天道也;有為而累者,人道也”。天道乃管理者之道,人道乃被管理者之道。
|《道德經(jīng)》第二十章的思考
眾人熙熙攘攘,就如參見盛大宴席,猶如春日登臺觀瀾美景。我卻獨(dú)自漂泊,不知要到哪里,就如嬰兒還不會歡笑;茫然無知,無家可歸。眾人都收獲滿滿,而我卻像被遺忘了一樣。世俗的人都在自我炫耀,我卻收斂鋒芒。世俗的人都精于算計(jì),我卻茫然不顧。眾人皆有所憑借,而我獨(dú)自無恃無能?!兜赖陆?jīng)》第二十章在表現(xiàn)一幅什么畫卷呢?如同一幅世態(tài)人情的風(fēng)俗畫。眾人熙熙攘攘,涌向高臺,眺望美景,興高采烈,呼朋喚友,參加盛宴;而作者呢,孤獨(dú),反思,猶豫,難以合群。作者在貶低誰褒揚(yáng)誰嗎?沒有。孰對孰錯???那就看看站的角度和位置了。
|君者,天道也;臣者,人道也。
在《道德經(jīng)》里面,眾人與作者的表現(xiàn)形式,是不同的。他們孰對孰錯???只能說沒有絕對的對,也沒有絕對的錯,那就看看站的角度和位置的問題。“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何錯之有???社會大眾誰不是為了努力工作,養(yǎng)家糊口???奮發(fā)有為、努力工作、干一行愛一行,把自己的日子過得紅紅火火,這是臣(被管理者)道啊?!兜赖陆?jīng)》作者呢,對名、利、財(cái)貨茫然不顧,不被名利等外物所累所傷,就如大道(規(guī)律)存在一般,功于天下造福天下,卻隱身隱形,乃至讓人們忘記,這是天(管理者)道啊。天道(管理者)與人道(被管理者),德性是截然相反的,外在的表現(xiàn)形式注定也是不同的。
|君(管理者)道與臣(被管理者)道。
君(管理者)道與臣(被管理者)道,德性是不同的?!肚f子》天道:夫帝王之德,以天地為宗,以道德為主,以無為為常。無為也,則用天下而有余;有為也,則為天下用而不足。故古之人貴夫無為也。上無為也,下亦無為也,是下與上同德,下與上同德則不臣;下有為也,上亦有為也,是上與下同道,上與下同道則不主。上必?zé)o為而用天下,下必有為為天下用,此不易之道也?!肚f子》說的什么意思呢?大體是說君(管理者)道乃無為之道,臣(被管理者)道乃有為之道,否則就是天下就失去秩序了。器皿中間充實(shí)就不能放東西;房屋內(nèi)部不是空的,就不能住人;管理者被名、利、財(cái)貨充實(shí),被外物所累所傷,哪里能容得下天下呢?翻開歷史看看,為什么有朝代更替呢?舊社會為什么跳不出歷史周期律呢?主要是因?yàn)楣芾碚呤褂贸嫉?,為了名、利、?cái)貨,公器私用,失去了國家公器造福百姓的宗旨。
|有為之道與無為之道
臣(被管理者)道,乃有為之道;君(管理者)道,乃無為之道。我們可能會想什么是有為之道???什么是無為之道呢?有為之道,顧名思義就是大有作為之道,努力工作,追求名利財(cái)貨,把掙錢當(dāng)成人生奮斗目標(biāo),這是普通人應(yīng)該擁有的有為之道。無為之道,與有為之道恰恰相反,需要給百姓提供公平公正的社會秩序,讓天下百姓大有作為就是工作核心。人類社會的發(fā)展,到了一定程度,分工是必不可少的,有了社會就需要有社會秩序的維護(hù)。否則誰來保護(hù)忠厚善良的百姓?誰來打擊奸詐邪惡之徒呢?臣(被管理者)道和君(管理者)道各自做好自己的本分工作,社會關(guān)系也就是最優(yōu)狀態(tài),社會生產(chǎn)力也就能得到最快的發(fā)展??纯礆v史,幾千年來,社會發(fā)展為什么如此緩慢呢?是什么束縛了生產(chǎn)力的發(fā)展呢?社會失序。核心在于管理者好爭,沒有守好無為之道,本來是社會秩序的提供者,卻和百姓爭名、利、財(cái)貨,以至于公權(quán)私用,公器不公。
|《道德經(jīng)》講的玄德思想
眾人熙熙攘攘,就如參見盛大宴席,猶如春日登臺觀瀾美景,《道德經(jīng)》作者為什么不去跟隨呢?因?yàn)?strong>他堅(jiān)守的是天(管理者)道,也就是無為之道。無為之道是如天地運(yùn)行規(guī)律通過“順道(規(guī)律)者昌,逆道(規(guī)律)者亡”管理天地萬物那樣,給天下百姓提供公平公正的社會秩序。內(nèi)心至虛至靜,不被外物所累所傷,什么是名利?它視名利為糞土,黃金和泥土有什么區(qū)別呢?《道德經(jīng)》講的玄德:生之蓄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就是無為之道的德性。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百姓是江山的真正主人;管理者執(zhí)掌公權(quán),公而忘私,真心實(shí)意造福天下百姓,給天下百姓提供公平公正的社會秩序,天下也就能太平無事了。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