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見斑疹隱隱。
熱入心包病機:營氣通于心,心神被擾,輕者心煩不寐,重則神昏譫語。
四血分病證
臨床表現(xiàn)血分證候,是衛(wèi)氣營血病變的最后階段,以耗血,動血,陰傷,動風為共癥。臨床有實熱和虛熱之分。
血分實熱證:多由營分證候不解傳來,亦有以氣分移熱直中血分而致的。病變偏重心、肝兩經。臨床癥狀以營分證加重,更見煩熱躁擾、昏狂、譫語等。另見斑疹透露,色紫或黑,出血癥見吐、衄、便、尿血等。舌質紫或深絳,脈細數(shù),或兼有動風癥狀、抽搐、頸項強直、角弓反張、兩目竄視、牙關緊急、脈弦數(shù)。
血分虛熱證:多由實熱證演變而來,或由營分證遷延而成。病變偏重于肝、腎兩經。臨床以肝腎水虧、陰津竭枯、虛風內動為重要表現(xiàn),癥狀為持續(xù)低熱、暮熱早涼、五心煩熱、熱退無汗、口燥咽干、神倦耳聾、肢體干癟、舌煤少津、脈虛細,或手足蠕動、瘈疭等。
證候分析血分證是溫熱病發(fā)展的最深重階段。心主血,肝藏血,故邪熱入于血分勢必影響心肝兩經;而移熱久羈,以致耗傷真陰,病又累及于腎,所以血分證以心、肝、腎病變?yōu)橹?。臨床表現(xiàn)除營分證候加重外,更以耗血動血、陰傷、動風和失水為突出特征。
血分實熱證:熱邪久羈血分,灼傷肝腎之陰,陰虛內熱,故低熱持續(xù),或暮熱朝涼,五心煩熱,陰津被灼,不能上承,則口燥咽干、舌干少津;精虧不能上充,則耳聾失聰,神失所養(yǎng)故神倦;精血不足,肢體失養(yǎng),故干瘦;脈道不充,故脈虛細,血虛筋脈失養(yǎng),虛風內動,則手足蠕動、瘈疭。
血分虛熱證:邪熱入血,血熱擾心,故躁擾發(fā)狂;血分熱極,迫血妄行,故現(xiàn)出血諸癥;熱熾極甚,則昏譫、斑疹紫黑;血中熱熾,故舌質深絳或紫;熱傷陰血,故脈細數(shù);熱灼肝陰,肝風內動,故現(xiàn)諸風動之癥。
二、衛(wèi)氣營血的傳變規(guī)律
一一般規(guī)律
衛(wèi),氣,營,血依次相傳。
二特殊傳變規(guī)律
1、起病無衛(wèi)分證,而即出現(xiàn)氣分證、營分證或血分證。
2、衛(wèi)分證暫短,立即傳入氣分、營分或血分。
3、衛(wèi)分證未解,而氣分證已出現(xiàn)。
4、氣分證未罷,營分證、血分證同時出現(xiàn)。
5、衛(wèi)分證不經氣分證,直入營血。
復習思考題
1、什么叫衛(wèi)氣營血辨證
2、衛(wèi)氣營血各證候的臨床表現(xiàn)及病機。
3、血分證分幾個證型臨床如何認證和分析病機
4、衛(wèi)氣管血證的傳變規(guī)律。
5、怎樣鑒別氣分證與陽明腑實證的神昏譫語
6、衛(wèi)氣管血證所病臟腑都是哪些
第七節(jié)三焦辨證
目的要的
1、了解三焦辨證的概念。
2、了解上焦證、中焦證、下焦證主要脈證和證候分析。
3、了解三焦病證的傳變規(guī)律。
主要內容
1、三焦辨證的概念:對外感溫熱邪氣侵襲人體,三焦所屬臟腑病理的概括一種辨證方法。
2、三焦辯證的意義,三焦辨證不僅把外感溫熱性疾病分為三個不同證候,而且可區(qū)分為三個階段病程,確定病位和認識其傳變規(guī)律。
3、三焦證候:上焦證、中焦證、下焦證。
一、三焦辨證
一上焦病證
臨床表現(xiàn)表熱癥狀,微惡風寒,身熱自汗,口渴;或火熱傷陰,不渴而咳,午后熱甚;邪陷心包癥狀,舌謇肢厥,神昏譫語。脈數(shù)或兩寸獨大。
證候分析上焦病證,是溫邪自口鼻而入,病在肺衛(wèi)的表現(xiàn)。正邪交爭于表,則有風熱表證;溫熱內舍于肺,肺氣化不利,故多兼肺系癥狀;火熱傷陰,或可見于午后熱甚,溫邪在上焦衛(wèi)分,故脈浮,兩寸獨大。
若上焦溫熱之邪徑直入心包,則使心陽氣內阻,而肢厥;熱擾神明,則神昏譫語。
二中焦病證
臨床表現(xiàn)邪入中焦,主要以脾胃病證為主??煞譃橐韵聝煞N證型:
陽明燥熱證:面紅目赤,呼吸氣粗,腹?jié)M便秘,口燥咽干,唇裂舌焦,苔黃焦黑,脈沉澀。
太陰濕熱證:面色淡黃,頭脹身重,胸悶不饑,身熱不暢,小便不利,大便不爽溏瀉,舌苔黃膩,脈細而濡數(shù)。
證候分析脾胃相表里,同屬中焦,五行為土。但胃喜潤而惡燥,屬陽,故病多從陽而燥化,表現(xiàn)為熱盛津虧內燥特點。
脾喜燥而惡濕,屬陰,故病多從陰而溫化,表現(xiàn)為陽虛陰盛,濕熱中阻,氣機不暢等特點。
三下焦病證
臨床表現(xiàn)全身陰虛內熱癥狀:身熱面赤,手足心熱甚于手足背,口干舌燥,神倦耳聾,脈虛大。虛風內動癥狀:手足蠕動,或瘈疭,心中憺憺大動,神倦,脈虛,舌絳苔少,甚或時時欲脫。
證候分析溫病后期,邪入下焦,重在傷肝腎之陰。溫邪傷津,真陰虧損,虛火內熱,故有一派陰虛內熱之癥。水虧火旺,筋脈失于濡潤,故虛風內動,變生諸癥。
二、三焦病證傳變
一傳變規(guī)律
1、順傳:溫熱病邪從上焦證發(fā)病,依次為中焦證和下焦證。
2、逆?zhèn)鳎簻責岵⌒鞍l(fā)于上焦,不入中焦,直陷心包。
3、其他傳變:
1病自上焦而愈,不再下傳。
2病自上焦,不經中焦而直入下焦。
3起病即為中焦太陰病證,或直接為厥陰病證。
4上焦轉入中焦,經入肝腎。
5兩焦互見或三焦彌漫。
二傳變因素
取決于病邪性質和正氣強弱。
陰虛體質,正氣偏盛,或邪氣偏盛,則病多從燥化,為陽明燥化證,入下焦則為肝腎陰虛證。
陽虛體質,正氣不足,邪氣偏寒,則病入中焦多寒濕,為太陰濕化證,入下焦,既可傷陰,又可傷陽。
三傳變意義
1、表示為三個不同病程:上焦證為濕病初期;中焦證為溫病極期,下焦證為溫病末期。
2、預示病情輕重,順傳多佳,逆?zhèn)鞫鄬俨∽C較重。
復習思考題
1、三焦證候各有何特點病機如何
2、中焦證為何有燥化和濕化不同
3、三焦辨證與六經辨證有何聯(lián)系
4、三焦傳變規(guī)律如何為什么臨床有什么意義
附2辯證的思維與分析
辨證,是中醫(yī)學的基本理論解剖、生理、病理等和臨床治療學的有機結合體。如果說,現(xiàn)代醫(yī)學非有明確診斷即確定病名不能正確治療,那么,中醫(yī)學則是不明辨證即確定證候,就無從施治。因此,辨證猶如軸心,是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樞紐。
為了能正確掌握和熟練運用辨證學,現(xiàn)僅就辨證的思維與分析方法介紹如下。
一、辨證的一般認識
辨,是辨別區(qū)分;證,是論證確認。就是運用中醫(yī)的基本理論,對臨床四診所獲得的一系列尚未系統(tǒng)的癥狀、體征以及其他有關資料,加以歸納、分析、總結,從中找出它們之間的內在必然聯(lián)系性,即所謂“證候”或稱“證型”。證侯是對臨床四診資料的高度理性概括,因此,具有指導論治也是唯一的的重要意義。
由于中醫(yī)學的漫長發(fā)展道路,歷代醫(yī)家創(chuàng)建了許多辯證方法。目前,應用較為普通的有“八綱辨證”,這是最基本的辨證方法。“臟腑辨證”,是諸般辨證的核心,應用最廣泛的一種辨證方法,因此,是最重要的辨證方法?!皻庋蛞罕孀C”,是一種主要做為輔助其他辨證的一種辨證方法?!傲洷孀C”、“衛(wèi)氣營血辨證”、“三焦辨證”,是主要針對外感寒邪和溫熱邪氣所引起的一類疾病的辨證方法。再有“病因辨證”、“經絡辨證”等。這些辨證方法各有其不同特點,運用中常常相互補充完善,不能截然分開。如何運用好這些辨證方法,還有一個臨床思維與分析的藝術。
二、辨證的幾種思維與分析方法
臨床上,疾病表現(xiàn)并不象書本理論那樣條理,常是錯綜復雜的。面對若多的臨床資料有時卻無從下手,不知從哪個癥狀分析才好,也不知該怎樣使用各種辨證方法。實際,辯證也和處理其他一切事物一樣,都有一個如何入門的問題。既然入了門,也就不難發(fā)現(xiàn)其疾病發(fā)生和發(fā)展變化的規(guī)律了。
一正證法
首先敘述與癥狀表現(xiàn)有聯(lián)系的臟腑、氣血津液、邪氣性質等相關的生理,從中引出病理異常應出現(xiàn)的臨床變化,最后總結證候。
正證法,適用于癥狀產生于直接或間接病理結果,臨床表現(xiàn)癥狀雖多,但病證比較單一,病理變化并不太復雜的病癥。
正證法公式:
1生理闡述2病理分析=3證候結論
舉例:頭痛
臨床表現(xiàn):頭腦空痛,眩暈耳鳴,腰膝無力,遺精早泄,舌紅,脈沉細無力。
辨證:1腦為髓海,其主在腎,2腎虛則髓不上榮,故頭腦空痛,眩暈耳鳴。1腰為腎府,2腎虛不能主骨,故腰膝無力。2腎虛則精關不固,改造精早泄。舌紅,脈細無力,3均屬腎陰虛之證頭痛標有圓圈的數(shù)字與公式中一致,以便對照,下同。
從上面的辯證分析來看,頭腦空痛,眩暈耳鳴,腰膝無力,都是產生于腎主骨髓和腎主骨失常的病理結果;而遺精早泄,則是腎虛不固的直接病理影響,再結合舌、脈情況,就不難確定本證頭痛為腎陰虧損了。
這種辨證分析方法論理層次清楚,對每一個具體臨床表現(xiàn)都有透徹分析,是臨床應用較為普遍的一種方法。
二反證法假設法
對臨床表現(xiàn)中的某個或幾個只用正證法難以圓滿解釋的癥狀疑似癥狀,提出有鑒別意義的證候假設,故又稱“假設法”。并羅列出這一假設證候的必要癥狀、體征作為依據,如果四診所得資料難以提供使假設證候成立的必要依據,那么,這種假設證候肯定是錯誤的。經過這樣一次、二次對錯誤證候結論的篩選剔除,最后便可確定出能對臨床表現(xiàn)做出恰當?shù)夭±斫忉尩恼_證候。
反證法,適用于大多數(shù)癥狀可用正證法,但少數(shù)一個或幾個癥狀因常見于其他證候之中,以致病情復雜干擾難辯的病證。
反證法公式:
1假設證候2假設證候依據及否定=3正確證候結論。
舉例:虛勞
臨床表現(xiàn):面色萎黃,形體消瘦,四肢倦怠,少氣懶言,食后脘腹脹滿,大便時溏,舌淡苔白,脈緩弱。
辨證:據上癥分析,脘腹脹滿,時便溏,雖屬脾虛之癥,但每又多見于肝脾不調證候之中。1設本證確系肝病及脾,2必有肝氣郁結癥狀同見,諸如胸脅脹滿,煩躁易怒,嘆息等。今雖有脹滿,時便溏,但余癥缺如,兼觀它癥及舌脈,可知非肝脾不調,而是3脾氣虛弱證無疑。脾虛不運,故食后脹滿,大便溏薄。脾為后天之本,氣血生化不足,故有少氣懶盲,倦怠,消瘦,面色萎黃,舌淡,脈緩弱。
上病例,脘腹脹滿,時便溏薄,既可見于脾氣不足證,又可見于肝脾不調證候中,而且脾病又多從肝病而傳,故是辨證中首先要認準的疑似癥,辨別清楚后,余下癥狀病理單純,而隨之可解。
可見,這種辨證方法的關鍵是“疑似癥”的分析,而要做到認證準確,則必須四診合參,才不致一葉障目,判斷片面。
直入法公式:
1病理分析2病理分析3=4證候結論
舉例:水腫
臨床表現(xiàn),身腫,按之凹陷不易恢復,脘腹脹滿,納減便溏,面色萎黃,神倦肢冷,小便短少,舌質淡,苔白滑,脈沉緩。
辯證:1由于中陽不足,氣不化水,致水邪泛濫,故身腫,按之凹陷而不起。2脾陽不振,運化無力,故脘腹脹滿,納呆使溏。2脾虛則氣不華色,陽不衛(wèi)外,故面色萎黃,神倦肢冷。陽不化氣,則水濕不行而小便短少。舌淡,苔白滑,脈沉緩。4是脾虛水聚,陽氣不運之征。
上面的辨證分析,雖然幾處提到脾的功能失常,但均未闡述脾氣的生理作用,而對病理變化卻解釋明了。這種辨證方法雖然主要用以較為簡單的病證,但在各種辨證方法中,直入法常作為基本形式被廣泛地應用。
四突破主癥法
主癥,一般來說都是患者就診的主要原因,是疾病表現(xiàn)于外的主要癥狀或體征。因此,在辨證時能抓住主癥,往往可辨一明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必一一去辨,避免眉毛胡子一把抓,主次不分,難以歸結出證候。突破主癥法如能運用恰到好處,辨證既能簡明扼要,又能主賓分明。
這種方法適用于主癥明顯,兼癥不多,在病理變化中從屬于主癥,既使不加考究也無損整個疾病論治的病證。
突破主證法公式:
1辨主癥為主2辨兼癥為輔=2證候
舉例:肝昏迷
臨床表現(xiàn):晚期肝硬變,腹水嚴重,昏迷不醒,脈虛大無根或沉微欲絕。
辯證,肝病日久,消耗陰液,以致虛火上越,肝失滋養(yǎng),肝陽上亢,消竅不利;血分瘀熱,殃之心神,以致昏迷。脈虛大無根或沉微欲絕,皆為虛脫危象。
肝昏迷病的臨床表現(xiàn)是較復雜的,但在上病例中,并未羅列更多癥狀,而是重在對昏迷癥的辨證,實際對一些兼癥,如腹水等并未加辨證。然而,觀整個辨證過程,雖簡而明,重點突出。
五先入為主法倒敘法
辨證一開始就歸結證候,然后逐一加以分析癥狀,為先入為主法。因為結論在前,分析在后,所以也稱“倒敘法”。
病情復雜,涉及臟腑較多的病證,不容易很快歸結出正確證候,所以不宜用先入為主法。
先入為主法公式:
1證候2分析癥狀=3證候
舉例:風溫
臨床表現(xiàn),身熱面赤,手足心熱甚于手足背,口干,舌燥,神倦,耳聾,脈象虛大。
辨證:1此為下焦真陰欲遏,邪少虛多之候。2溫病易損陰液,熱邪久羈,每多深入下焦,劫煉肝腎之陰,故溫病后期多易出現(xiàn)本證。
身熱面赤,乃陰精虧損,虛熱內擾的表現(xiàn),應與熱邪亢盛所致者區(qū)別。手足心熱甚于手足背,乃陰虛內熱之明證。它如口干、舌燥、神倦、耳聾等,3亦系陰液虧虛的見證。
這種辨證方法,特點是證候明朗,但分析必須層層深入,才能籠而不統(tǒng)。因此,需統(tǒng)觀四診,有較強的極括能力,不易為初學者掌握。
六概括法
對臨床表現(xiàn)的癥狀,不作逐個分析,面是用病機概括之,同時證候亦寓其中。由于辨證語言簡練,所以門診記載病案和雜志報道中常運用這種方法。
概括法公式:
1概括病機2概括病機=3證候
舉例:黃疽
臨床表現(xiàn):兩脅刺痛,胃脘悶脹,泛惡,厭油,食欲不振,口苦,頭暈,皮膚瘙癢,夜寐不安,小便短赤,大便不爽。一身面目皆黃,黃如桔皮色,神倦形瘦,舌苔薄白,語言有力,寸口不熱,脈象沉滑。
辨證:濕熱中阻,瘀血發(fā)黃,久病自虛。
上病例中,臨床表現(xiàn)很復雜,但辨證只用了三言兩語,便概括無遺,證在其中了。這種方法難度較大,要有一定的辨證基本功才能總結得好。
三、結語
要善于整理臨床資料。通過四診所搜集到的各種資料,對于辨證來說都是寶貴的,但并非一切都能有用于辨證,更不是一切都必須于辨證。關健是從中挑選出有用于辨證的依據,井將它們歸納,去偽存真,加以分門別類,這樣就會使思維有所頭緒。比如癥見乏力,面色萎黃,又見腹脹,便溏,心悸,健忘。可歸納為:
心血虛癥:心悸,健忘。
脾氣虛癥
失于健運:腹脹,便溏。
生化不足:乏力,面色萎黃。
辨證所需資料如已足夠,其他均可舍棄。
確定主要辨證方法。辯證方法有多種,如八綱辨證、臟腑辨證等等。但具體到每一個病證,一般只需一二個就夠了,而且應有一個是為主的。這就需要根據對全病證的大體分析和辨證方法的不同適用范圍、特點,選用某一辨證為主,某一辯證為輔了。
先辨主癥,后辨兼癥,這是一般規(guī)律。本文所舉的六種思維方法在實際運用時又常摻雜補充。
還要強調一點,四診合參是辨證必不可少的原則,既使脈癥有所從舍,也必須在其前提下才能運用得恰當。一個好的辨證,需要有扎實的基本理論為指導,通過反復熟練才能做到。只求字句斟酌,忽視理論研究,或只求一般認證,不做細致的辨析,勢必漂浮不實,即或取得一些療效,也恐怕要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很難進一步總結提高。
第五章診斷與病案
目的要的
1、熟悉四診的綜合運用和辨證的靈活運用。
2、了解病案書寫的重要意義。
3、掌握病案書寫的內容和要求,以及病案書寫的格式。
主要內容
1、四診、八綱等辨證的結合運用及辨證要點。
2、病案書寫的重要意義。
3、中醫(yī)病案的特點、內容和要求。
4、病案整理方法及書寫格式。
第一節(jié)四診與辨證的運用
目的要的
1、了解辨證要點。
2、熟悉四診、八綱等辨證的結合運用。
主要內容
1、辨證要點。
2、八綱與其他辨證方法的運用。
3、外感病與雜病的辨證。
一、辨證要點
一四診詳細而
-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