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防抗臺風,實際上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將船舶保持在臺風的大風圈外圍,也就是7級風圈外,可以稱之為“避臺”,這是一個相對比較安全的上策;另一種是有時身不由己,船舶要經(jīng)歷臺風中心或臺風中心附近,風力會達7級以上,甚至可能超過12級,此時對船舶而言只有“抗臺風”了。一旦實施“抗臺風”,船舶使用“一點錨”為上策。
綜合考量 找準時機
通常,錨泊船在錨地防抗臺風,風力增大時需改拋“一點錨”,即平行錨,就是雙錨拋過同一點,以增加錨的抓力,提高船舶抗風安全系數(shù)。但如果選擇時機不當,不但不能增加安全系數(shù),反而易造成危險甚至發(fā)生事故。
在受到臺風的影響,風力到達7級,并且還將繼續(xù)增強的情況下,船長要抓緊時機改拋“一點錨”,并做好防抗的準備工作。防止當風力繼續(xù)增大后造成操縱困難,嚴重的可能會失控,導致險情和事故發(fā)生。同時,船長也需對臺風移動速度、影響本船的時間等因素進行綜合考慮。如果臺風移動速度在10節(jié)以下,當然可等到風力6級以上再改拋“一點錨”。但當臺風完成轉(zhuǎn)向過程后,并以25節(jié)以上的高速移動時,等到風力增大到6級以上時再改拋就太晚了。這種情況,應適當提前,防止風力的迅速、突然增大,造成操縱困難的被動局面。很多船長在風力小于6級時改拋“一點錨”也同樣是成功的。
船舶遭受的風力預計超過8~9級時,拋“一點錨”是必須選擇。安全措施寧愿過頭,不留事故苗頭。建議“一點錨”的出鏈長度在8節(jié)以上,盡量一次性松足。避免那種當風力增大后,感覺鏈長不夠,再增加鏈長的不正確想法。如果那樣做,操縱上可能很被動,也比較危險。
為防止“一點錨”的錨鏈絞纏,一定要遵從拋“一點錨”的操作要領。船舶拋“一點錨”抗臺風的經(jīng)歷告訴我們,一點錨因為兩只錨幾乎在“一個點”上,從來沒有發(fā)生過錨鏈絞纏的情況。相反,如果雙錨不是同時拋下的,或錨鏈長度不同,發(fā)生錨鏈絞纏的概率就會大大增加,這應引起高度重視。當然,臺風過境,風向轉(zhuǎn)變,風力減小,應及時改拋單錨,避免風力減小,長時間受轉(zhuǎn)流影響而發(fā)生錨鏈絞纏。曾有船在臺風過境后,沒有及時改拋單錨,后因轉(zhuǎn)流造成錨鏈絞纏,船舶采取多種辦法均無法解決,只得叫來拖輪和駁船。
設法將兩錨拋在“一點”上
大量的實踐證明“一點錨”抗臺風這種錨泊方式的抓力最大,而且雙鏈不易絞纏,是最適合抗臺風的錨泊方式。不少船舶都使用過這種錨泊方式,有不少船舶拋“一點錨”經(jīng)歷了臺風中心經(jīng)過不走錨的考驗,錨鏈也沒有發(fā)生絞纏。
“一點錨”強調(diào)兩個錨幾乎拋在“一點”上,因此拋錨時必須由兩人操作,且同時拋下。如有時間差,就有可能不在一點。兩人操作,在頂流和微退的情況下,將雙錨同時拋下。如原已拋有單錨,則應將它絞離水面后再和另一側(cè)錨同時拋下。然后一起將雙錨錨鏈松足。雙錨著地后的間距和兩個錨鏈孔出口之間的寬度大致相等,這個長度和鏈長相比,近乎一點。這樣當臺風經(jīng)過,風向轉(zhuǎn)變,船艏也隨之轉(zhuǎn)變時,雙錨能始終同樣受力。
兩錨的鏈長不僅錨拋妥后要相等,在松鏈的過程中也必須保持相等,否則就可能因松鏈的長度不同,所受的張力不同而拉動錨,從而使兩個錨不在“一點”上,于是,就可能因風流方向的變化而發(fā)生絞纏,特別是在錨還未抓牢時更是如此。
當水深超過25米時應采用深水拋錨法。但通常拋“一點錨”時氣象、海況不會太好,備錨時如錨鏈松鏈過長,由于船的橫搖,風、流的作用,會使錨發(fā)生偏蕩,也就有可能在此過程中發(fā)生絞纏。因此建議盡量避免在氣象海況較差的情況下使用深水拋錨法拋“一點錨”。如必須在深水錨地拋錨抗臺風時,可選擇在氣象和海況較好,船橫搖較小的情況下提前改拋“一點錨”。
多年來實踐證明,“一點錨”是船舶抗臺風行之有效的方法,具有較佳的抗臺風效果。不同的環(huán)境、不同的地理位置、不同的場合和不同的臺風,在選擇拋“一點錨”的時機和方法上會有所不同,需要船長隨機應變。
【本文轉(zhuǎn)自舟山船員網(wǎng),版權(quán)歸原著者所有】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