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陶瓷文化略談常見古代瓷器器型辨識(shí)——洗和盆
多見古代瓷器器型辨識(shí)——洗和盆
在古代,盆和洗是對(duì)比難以辨明的,兩個(gè)都差不多,有時(shí)把盆叫做洗子,有時(shí)候把洗又叫成盆,這兒就不去咬文爵字了。總之,它倆都由仿青銅器而來,最初的口徑都對(duì)比大,都用于盥洗,用途相當(dāng)于現(xiàn)在的洗臉盆、洗腳盆啥的,是繼青銅器今后首要的日子用具。
器形特征是廣口、折沿、寬唇、深腹、平底。最早用于盥洗的是西晉青瓷洗,敞口、寬折沿、寬腹、直壁、平底,洗心多刻有魚紋和水波紋,此后歷代瓷窯多有燒制。宋代時(shí),南北窯場(chǎng)廣泛燒造瓷盆(洗),以磁州窯產(chǎn)量最大。元代景德鎮(zhèn)的藍(lán)釉描金、釉里紅雁紋、藍(lán)釉白花,都是稀世珍品。明清時(shí),瓷盆(洗)有青花、五顏六色、斗彩、粉彩等品種。
作為開展的分支,出現(xiàn)兩種口徑較小、淺腹的瓷洗,一種作為文房中洗筆用,叫筆洗,后人把它簡稱“洗”了,這才是我們了解的洗;另一種用于鋪排、蒔花,即各式花盆、水仙盆等。
筆洗,多為瓷質(zhì),最早見于西晉青釉制品,自宋代起極為盛行,各大名窯均有燒造,以汝窯制品最為寶貴。敞口、寬折沿、闊腹直壁、平底。除多見的圓形洗外,尚有青釉雙魚洗、鼓釘洗、單柄洗、委角洗、三足洗、折沿洗、單柄洗、蔗段洗、葵瓣洗、蓮花洗、桃式洗、葉式洗等。明清時(shí)期,景德鎮(zhèn)窯有仿官、仿哥等單色釉洗。
用于鋪排的瓷洗,其形似盆,淺腹、底部無小孔,以宋代鈞窯制品最豐盛,釉色有天藍(lán)、月白、玫瑰紫等鈞窯名釉,器形有長方、六角、鼓釘、海棠等式,底部刷芝麻醬釉,還刻有一至十的數(shù)字(表明器物的大小標(biāo)準(zhǔn))。明清時(shí)期,景德鎮(zhèn)窯有粉彩、青花瓷洗等。
現(xiàn)代仿品極端豐盛。
賈湖遺址上出土的陶器(碎片恢復(fù))
裴李崗遺址出土的有些陶器
仰韶遺址出土有些陶器(經(jīng)修正)
初始瓷
青羊?qū)m窯器(南朝)
青釉印花三獸足洗,西晉,高9cm,口徑20.7cm,足距15.7cm
佛像紋青瓷三足洗 晉 1958年鄂州市西山20號(hào)墓出土 湖北省博物館
隋 岳州窯青瓷印花洗,湖南省博物保藏
中國國家博物館 宋 汝窯洗
青白釉折肩缽 北宋 江西省博物館
中國國家博物館 北宋 鈞窯玫瑰紫海棠式花盆
上海市博物館 北宋 鈞窯月白釉海棠式盆托
鈞窯玫瑰紅鼓式洗(北宋)
鈞窯鼓釘紋洗 北宋 國寶級(jí) 蘇州市博物館
鈞窯玫瑰釉蓮瓣洗 (宋)
鈞窯天藍(lán)釉仰鐘花盆(宋)
哥窯五足洗 (南宋)
首都博物館 宋 官窯圓洗
龍泉窯青釉貼花雙魚洗 (元)
中國國家博物館 明永樂 青花纏枝花卉紋折沿洗
青花魚藻紋葵瓣洗 (明)
青花松竹梅紋長方花盆(明)
中國國家博物館 明 隆慶 青花云龍紋缸
石灣窯葉式洗 (明)
中國國家博物館 清康熙 斗彩雉雞牡丹紋缸
康熙款青花釉里紅“圣主得賢臣頌”銘筆筒
綠彩寶相斑紋六棱花盆(清)
中國國家博物館 清康熙 五顏六色花鳥紋八方花盆
景德鎮(zhèn)豇豆紅水盂(清)
青花福祿壽三星紋花盆(清)
青花山水人物紋花盆(清)
墨彩龍紋海棠花盆(清)
中國國家博物館 清雍正 青花花鳥紋缸
景德鎮(zhèn)仿汝窯桃式洗(清)
中國國家博物館 清乾隆 粉青釉靈芝式洗
粉青釉腰圓式洗(清)
中國國家博物館 清乾隆 斗彩團(tuán)斑紋缸
粉彩青花三童洗(清)
粉彩青花吉慶連錦紋盆奩(清)
粉彩玉堂富有紋長方花盆(清)
粉彩蓮斑紋花盆(清)
粉彩花鳥紋銀錠水仙盆(清)
天藍(lán)地粉彩杏林春燕紋梅花水仙盆(清)
來源于網(wǎng)絡(luò):請(qǐng)關(guān)注微信公眾號(hào):古董鑒定專家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