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色国产,午夜在线视频,新黄色网址,九九色综合,天天做夜夜做久久做狠狠,天天躁夜夜躁狠狠躁2021a,久久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品讀史記(41-02):越王勾踐世家第十一【2】


越王勾踐世家第十一【2】

句踐卒,子王鼫與立【鼫(shi)與:勾踐的兒子。在位六年。。王鼫與卒,子王不壽立。王不壽卒,子王翁立。王翁卒,子王翳立。子王之侯位。王之侯卒,子王無強立。

勾踐逝世,兒子王要鼫(shí,石)與即位。王鼫與逝世,兒子王不壽即位。王不壽逝世,兒子王翁即位。王翁逝世,兒子王翳即位。王翳逝世,兒子王之侯即位,王之侯逝世,兒子王無強即位。

王無強時,越興師北伐齊,西伐楚,與中國爭強【中國:指中原各諸侯國。,當楚威王之時,越北伐齊,齊威王使人說越王曰【齊威王:據(jù)梁玉繩《史記志疑》云:楚威不與齊威同時,當作“齊宣王。”】

無強時,越國發(fā)兵向北攻打齊國,向西攻打楚國,與中原各國爭勝。在楚威王的時候,越國攻打齊國,齊威王派人勸說越王說:

“越不伐楚,大不王【王:稱王?!?/span>,”小不伯【伯:通“霸”。稱霸。】。圖越之所為不伐楚者【圖:謀算。】,為不得晉也【晉,此時晉已分為韓、魏、趙三國,此處的晉指代韓、魏兩國。】。

“越國不攻打楚國,從大處說不能稱王,從小處說不能稱霸。估計越國不攻楚國的原因,是因為得不到韓、魏兩國的支持。

韓、魏固不攻楚。韓之攻楚,覆其軍【覆:覆沒,全軍被消滅。,殺其將,則葉、陽翟危【葉(舊讀she):邑名。在今河南葉縣南。陽翟(zhai):邑名。在今河南禹縣。二邑當時屬韓。;魏亦覆其軍,殺其將,則陳、上蔡不安【陳:邑名。在今河南淮陽。上蔡:邑名。在今河南上蔡西南。二邑當時屬魏。。

韓、魏本來就不攻打楚國。韓國如攻打楚國,它的軍隊就會覆滅,將領(lǐng)就會被殺,那么葉、陽翟就危險;魏國如攻打楚國也如此,軍隊覆滅、將領(lǐng)被殺,陳、上蔡都不安定。

故二晉之事越也【二晉:指韓、魏。,不至于覆軍殺將,馬汗之力不效【效:《集解》云:“效猶見也?!薄?/span>。所重于得晉者何也?

所以韓、魏事奉越國,就不至于軍隊覆滅、將領(lǐng)被殺,汗馬之勞也就不會顯現(xiàn),您為什么重視得到韓、魏的支持呢?

越王曰:“所求于晉者,不至頓刃接兵【頓刃:指作戰(zhàn)?!?/span>,而況于攻城圍邑乎?愿魏以聚大梁之下【聚:聚集。大梁:魏國都。在今河南開封。,

越王說:“我所要求韓魏的,并非是與楚軍短兵相接、你死我活地斗,何況攻城圍邑呢?我希望魏軍聚集在大梁城下,

愿齊之試兵南陽莒地【南陽:地區(qū)名,在今山東泰山以南、汶河以北。莒(ju):邑名。在今山東莒縣。二地屬齊。,以聚常、郯之境【常:亦作“嘗”,在今山東棗莊西南。郯(tan):在今山東郯城西北。常、郯皆齊國南境之邑。,則方城之外不南【方城之外不南:意謂魏國聚兵在大梁以牽制楚國,使楚軍不能南下侵越。方城之外:方城以北。方城,山名,是楚國北界的大山,在今河南葉縣西南。,淮、泗之間不東【淮、泗之間不東:意謂齊國聚兵在常、郯境上,使淮水、泗水之間的楚軍不能東進侵齊。,

齊軍在南陽、莒練兵,聚結(jié)在常、郯邊界,那么方城以外的楚軍不再南下,淮、泗之間的楚軍不再向東,

商、於、析、酈、宗胡之地【商、於、析、酈:四邑均屬楚。商、於:在今河南淅川西南。析:在今河南西峽。酈(zhi):在今河南內(nèi)鄉(xiāng)東北。宗胡:古邑名。在今安徽阜陽。,夏路以左【夏路以左:楚國通向中原大路的左邊。指楚國西北部一帶。古代中原居民自稱夏或華夏,此指華夏族聚居區(qū)域,即中原地區(qū)。,不足以備秦,江南、泗上不足以待越矣【待:抵御、防備?!?/span>

商、於、析、酈、宗胡等地即中原通路西部地區(qū)的楚軍不足以防備秦國,江南、泗上的楚軍不足以抵御越國了。

則齊、秦、韓、魏得志于楚也【得志于楚:在楚國實現(xiàn)自己的愿望。,是二晉不戰(zhàn)而分地,不耕而獲之【不耕而獲之:不耕作而收獲糧食。喻指韓魏兩國不戰(zhàn)就可以分得土地。。

那么,齊、秦、韓、魏四國就可以在楚國實現(xiàn)自己的愿望,這樣,韓、魏無須作戰(zhàn)就能擴大疆土,無須耕種就能收獲。

不此之為【不此之為:即“不為此”,不這樣做。,而頓刃于河山之間以為齊秦用【河山之間:黃河、華山之間。,所待者如此其失計,奈何其以此王也!

現(xiàn)在,韓魏不這樣做,卻在黃河、華山之間互相攻伐,而為齊國和秦國所利用。所期待的韓魏如此失策,怎么能依靠他們稱王呢!

齊使者曰:“幸也越之不亡也!吾不貴其用智之如目,見毫毛而不見其睫也【豪毛:即“毫毛”,人或鳥獸身上的細毛。不見其睫:看不見自己的眼睫毛。。

齊國使者說:“越國沒有滅亡太僥幸了!我不看重他們使用智謀,因為那智謀就好象眼睛一樣,雖然能見到毫毛卻見不到自己的睫毛。

今王知晉之失計,而不自知越之過,是目論也【目論:《索隱》曰:“言越王知晉之失,不自覺越之過,猶人眼能見毫毛而自不見其睫,故謂之目論也?!焙笠喾Q淺見為“目論”。】。王所待于晉者,非有馬汗之力也,又非可與合軍連和也,將待之以分楚眾也【眾:軍隊。。今楚眾已分,何待于晉?

今天君王知道韓魏失策了,卻不知道自己的過錯,這就是剛才比方的'能見到毫毛卻看不到自己睫毛的眼睛’之論了。君王所期望于韓魏的,并非是要他們的汗馬功勞,也并非是與韓、魏聯(lián)軍聯(lián)合,而是分散楚軍的兵力?,F(xiàn)在,楚軍兵力已分散了,何必有求于韓魏呢?”

越王曰:“奈何?”曰:“楚三大夫張九軍【張:鋪開。】,北圍曲沃、於中,以至無假之關(guān)者三千七百里【無假之關(guān):即無假關(guān),在今湖南湘陰北。,景翠之軍北聚魯、齊、南陽【景翠:楚國大夫。,分有大此者乎【分:分散?!?/span>?

越王說:“怎么辦?”使者說:“楚國三個大夫已分率所有軍隊,向北包圍了曲沃、於中,直到無假關(guān),戰(zhàn)線總長為三千七百里,景翠的軍隊聚結(jié)到北部的魯國、齊國、南陽,兵力還有超過這種分散的嗎?

且王之所求者,斗晉楚也【斗晉楚:使晉楚相斗。;晉楚不斗,越兵不起,是知二五而不知十也。

況且君王所要求的是使晉、楚爭斗;晉、楚不斗,越國不出兵,這就只知兩個五卻不知十了。

此時不攻楚,臣以是知越大不王。小不伯。復讎、龐、長沙【復:與“且”同義。又,再則。讎:“犫”的省字。楚邑名。在今河南葉縣西。龐:在今湖南衡陽。,楚之粟也【楚之粟:楚國的產(chǎn)糧地區(qū)。;竟?jié)闪?/span>【竟?jié)闪辏寒斪?/span>“竟陵澤”。古代云夢七澤之一,在今湖北潛江縣西。下句“楚之材也”,謂竟陵澤一帶是楚國產(chǎn)木材的地方。,楚之材也。

這時不攻打楚國,我因此判斷越王從大處說不想稱王,從小處說不想稱霸。再說,讎(chóu,仇)、龐、長沙是楚國盛產(chǎn)糧食的地區(qū),竟?jié)闪晔浅a(chǎn)木材的地區(qū)。

越窺兵通無假之關(guān)【窺兵:觀兵,檢閱軍隊來顯示武力。實指進兵。,此四邑者不上貢事于郢矣【不上貢事于郢:不向楚國進貢,即不服從楚國,不屬于楚國的意思?!?/span>。臣聞之,圖王不王,其敝可以伯【敝:壞,此指不成功?!?/span>。然而不伯者,王道失也【王道:君主以仁義治天下的政策?!?/span>。故愿大王之轉(zhuǎn)攻楚也。

越國出兵打通無假關(guān),這四個地方將不能再向郢都進獻糧、材了。我聽說過,圖謀稱王卻不能稱王,盡管如此,還可以稱霸。然而不能稱霸的,王道也就徹底喪失了。所以懇望您轉(zhuǎn)而攻打楚國。

于是越遂釋齊而伐楚【釋齊:放棄(攻打)齊國。。楚威王興兵而伐之,大敗越,殺王無強,盡取故吳地至浙江,北破齊于徐州。

于是越國就放棄齊國攻打楚國。楚威王發(fā)兵迎擊越軍,大敗越軍,殺死無強,把原來吳國一直到浙江的土地全部攻下,北邊在徐州大敗齊軍。

而越以此散,諸族子爭立,或為王,或為君,賓于江南海上【濱于江南海上:指浙江以南至閩、廣沿海地區(qū)。濱:靠近,接近。江:指浙江。,服朝于楚【服:服從。朝:朝見?!?/span>。

越國因此分崩離析,各族子弟們競爭權(quán)位,有的稱王,有的稱君,居住在長江南部的沿海,服服貼貼地向楚國朝貢。

后七世,至閩君搖,佐諸侯平秦【佐:幫助。】。漢高帝復以搖為越王,以奉越后【奉:繼承。。東越【東越:越人的一支。其首領(lǐng)無諸,相傳為勾踐的后裔,居今閩、浙一帶。秦末,越人無諸、搖曾助劉邦攻打項羽,后來漢朝立無諸為閩越王,立搖為東海王。、閩君,皆其后也。

七代后,君位傳到閩君搖,他輔佐諸侯推翻了秦朝。漢高帝又恢復搖做了越王,繼續(xù)越國的奉祀。東越、閩君都是越國的后代。

【段意】:勾踐死后傳位六代到越王無彊。王無彊受齊國慫恿,與強楚為敵而失敗。越國從此分崩離折,走向滅亡。又過了七代到閩君搖因助諸侯滅秦有功,漢高帝又讓搖做了越王。

范蠡事越王句踐,既苦身戮力【戮力:并力,盡力?!?/span>,與句踐深謀二十余年【與:幫助】,竟滅吳【竟:終于】,報會稽之恥,北渡兵于淮以臨齊、晉【臨:靠近,此指進逼?!?/span>,號令中國【號令:發(fā)號施令?!?/span>,以尊周室,句踐以霸【以:因而】,而范蠡稱上將軍【上將軍:古天子將兵稱上將軍。戰(zhàn)國時也有因軍功卓著之將領(lǐng)號上將軍者?!?/span>。

范蠡事奉越王勾踐,辛苦慘淡、勤奮不懈,與勾踐運籌謀劃二十多年,終于滅亡了吳國,洗雪了會稽的恥辱。越軍向北進軍淮河,兵臨齊、晉邊境,號令中原各國,尊崇周室,勾踐稱霸,范蠡做了上將軍。

還反國,范蠡以為大名天下,難以久居,且句踐為人可與同患,難與處安,為書辭句踐曰【辭:辭別、告別。此指辭職。】

回國后,范蠡以為盛名之下,難以長久,況且句踐的為人,可與之同患難,難與之同安樂,寫信辭別勾踐說:

“臣聞主憂臣勞,主辱臣死。昔者君王辱于會稽,所以不死,為此事也。今既以雪恥,臣請從會稽之誅【臣請從會稽之誅:意謂我請求聽從使君王受會稽之辱的懲罰。誅:懲罰。】。

“我聽說,君王憂愁臣子就勞苦,君主受辱臣子就該死。過去您在會稽受辱,我之所以未死,是為了報仇雪恨。當今既已雪恥,臣請求您給予我君主在會稽受辱的死罪?!?/span>

句趾曰:“孤將與子分國而有之。不然,將加誅于子?!狈扼辉唬骸熬辛睿夹幸?/span>【君行令,臣行意:君王行使自己的命令,臣子(范蠡自指)實行自己的意愿?!?/span>。

勾踐說:“我將和你平分越國。否則,就要加罪于你?!狈扼徽f:“君主可執(zhí)行您的命令,臣子仍依從自己的意趣?!?/span>

乃裝其輕寶珠玉,【輕寶:輕便珍貴之物?!?/span>自與其私徒屬乘舟浮海以行【私徒屬:私家的隨從人等?!?/span>,終不反。于是句踐表會稽山以為范蠡奉邑【據(jù)梁玉繩《史記志疑》云:蠡已去起,何奉邑之有?《國語》云環(huán)會稽三百里以為范蠡地,不言奉邑也。表,表彰。奉邑,供給俸祿的封邑?!?/span>

于是他打點包裝了細軟珠寶,與隨從從海上乘船離去,始終未再返回越國,勾踐為表彰范蠡把會稽山作為他的封邑。

范蠡浮海出齊【出:去,到】,變姓名,自謂鴟夷子皮【鴟夷子皮:子胥自殺,吳王用鴟夷裝了他的尸體,投之于江。范蠡自以為罪同子胥,故用“鴟夷子皮”自謂?!?/span>,耕于海畔,苦身戮力,父子治產(chǎn)【治:治理。】。

范蠡乘船飄海到了齊國,更名改姓,自稱“鴟(chī,吃)夷子皮”,在海邊耕作,吃苦耐勞,努力生產(chǎn),父子合力治理產(chǎn)業(yè)。

居無幾何,致產(chǎn)數(shù)十萬【致:得到,取得。】。齊人聞其賢,以為相。范蠡喟然嘆曰:“居家則致千金,居官則至卿相,此布衣之極也【布衣之極:平民的盡頭。極:頂點。】。久受尊名,不祥。

住了不久,積累財產(chǎn)達幾十萬。齊人聽說他賢能,讓他做了國相。范蠡嘆息道:“住在家里就積累千金財產(chǎn),做官就達到卿相高位,這是平民百姓能達到的最高地位了。長久享受尊貴的名號,不吉祥。”

乃歸相印,盡散其財,以分與知友鄉(xiāng)黨【鄉(xiāng)黨:同制以五百家為常,一萬二千萬百家為鄉(xiāng),后用以泛指鄉(xiāng)里?!?/span>,而懷其重寶,間行以去【間(jiàn,漸)行:潛行,從小路走。】,止于陶【陶:邑名。在今山東定陶西北。春秋時屬宋,戰(zhàn)國時屬齊。】,以為天下之中,交易有無之路通,為生可以致富矣【為生:做生意。】。于是自謂陶朱公。

于是歸還了相印,全部發(fā)散了自己的家產(chǎn),送給知音好友同鄉(xiāng)鄰里,攜帶著貴重財寶,秘密離去,到陶地住下來。他認為這里是天下的中心,交易買賣的道路通暢,經(jīng)營生意可以發(fā)財致富。于是自稱陶朱公。

復約要父子耕畜【約要:約束,約定。】,廢居【廢居:指商人見貨物價賤則買進,價貴則賣出,以求厚利。廢,出賣。居,停蓄。】,候時轉(zhuǎn)物,逐什一之利【逐什一之利:賺取十分之一的利潤。】。居無何,則致貲累巨萬【貲:通“資”。巨萬:《集解》曰:“萬萬也?!薄?/span>。天下稱陶朱公【稱:稱道,稱贊?!?/span>。

又約定好父子都要耕種畜牧,買進賣出時都等待時機,以獲得十分之一的利潤。過了不久,家資又積累到萬萬。天下人都稱道陶朱公。

【段意】:范蠡原是楚國宛人,到越國做大夫,輔佐勾踐復國雪恥,功成身退;遷移到齊,化名“鴟夷子皮”,務農(nóng)致富;辭齊國相印,又遷移到陶,經(jīng)商而成巨富,稱為“陶朱公”。本段附載范蠡三徙的軼事,表明他的見識和才能。

朱公居陶,生少子【少子:小兒子。】。少子及壯,而朱公中男殺人【中男:次子?!?/span>,囚于楚。朱公曰:“殺人而死,職也【職:常,常理?!?/span>。然吾聞千金之子不死于市【市:鬧市之中?!?/span>。”告其少子往視之。

朱公住在陶地,生了小兒子。小兒子成人時,朱公的二兒子殺了人,被楚國拘捕。朱公說:“殺人者抵命,這是常理??墒俏衣犝f家有千金的兒子不會被殺在鬧市中?!庇谑歉嬲]小兒子探望二兒子。

乃裝黃金千溢【溢:通“鎰”。古時金二十兩之稱?!?/span>,置褐器中【褐器:褐色器具?!?/span>,載以一牛車。且遣其少子,朱公長男固請欲行【固請:堅決請求?!?/span>,朱公不聽。

便打點好一千鎰黃金,裝在褐色器具中,用一輛牛車載運。將要派小兒子出發(fā)辦事時,朱公的長子堅決請求去,朱公不同意。

長男曰:“家有長子曰家督【家督:舊時長子管理家事,故稱長子為“家督”?!?/span>,今弟有罪,大人不遣【大人:父親?!?/span>,乃遣少弟,是吾不肖【不肖:此處意指不孝之子?!?/span>。”欲自殺。其母為言曰:“今遺少子,未必能生中子也【生:使之得生。】,而先空亡長男,奈何?

長子說:“家里的長子叫家督,現(xiàn)在弟弟犯了罪,父親不派長子去,卻派小弟弟,這說明我是不肖之子?!遍L子說完想自殺。他的母親又替他說:“現(xiàn)在派小兒子去,未必能救二兒子命,卻先喪失了大兒子,怎么辦?”

朱公不得已而遣長子,為一封書遺固所善莊生【故所善:原來相好的朋友?!?/span>。曰:“至則進千金于莊生所,聽其所為【聽:任憑,聽任?!?/span>,慎無與爭事【慎:千萬?!?/span>。”長男既行,亦自私赍數(shù)百金【赍(jī,基):攜帶?!?/span>。

朱公不得已就派了長子,寫了一封信要大兒子送給舊日的好友莊生,并對長子說:“到楚國后,要把千金送到莊生家,一切聽從他去辦理,千萬不要與他發(fā)生爭執(zhí)?!遍L子走時,也私自攜帶子幾百鎰黃金。

至楚,莊生家負郭【負郭:靠近城郭?!?/span>,披藜藋到門【披:分開。藜藋(diao):泛指野草?!?/span>,居甚貧。然長男發(fā)書進千金【發(fā)書:拿出書信?!?/span>,如其父方。

長子到達楚國,看見莊生家靠近楚都外城,披開野草才能到達莊生家門,莊生居住條件十分貧窮。可是長子還是打開信,向莊生進獻了千金,完全照父親所囑做的。

莊生曰:“可疾去矣,慎毋留!即弟出,勿問所以然?!遍L男既去,不過莊生而私留【過:訪,探望?!?/span>,以其私赍獻遺楚國貴人用事者【獻遺:贈送。用事者:執(zhí)政者,當權(quán)者?!?/span>。

莊生說:“你可以趕快離去了,千萬不要留在此地!等弟弟釋放后,不要問原因。”長子已經(jīng)離去,不再探望莊生,但私自留在了楚國,把自己攜帶的黃金送給了楚國主事的達官貴人。

莊生雖居窮閻【閻:巷門,亦即指里巷?!?/span>,然以廉直聞于國,自楚王以下皆師尊之【師尊:當做老師一樣尊重?!?/span>。及朱公進金,非有意受也,欲以成事后復歸之以為信耳【信:講信用?!?/span>。

莊生雖然住在窮鄉(xiāng)陋巷,可是由于廉潔正直在楚國很聞名,從楚王以下無不尊奉他為老師。朱公獻上黃金,他并非有心收下,只是想事成之后再歸還給朱公以示講信用。

故金至,謂其婦曰:“此朱公之金。有如病不宿誡【病不宿誡:自己哪一天生病不能預先告知別人?!?/span>,后復歸,勿動,”而朱公長男不知其意,以為殊無短長也【殊:很。短長:過或不及。意謂效果無法預料?!?/span>

所以黃金送來后,他對妻子說:“這是朱公的錢財,以后再如數(shù)歸還朱公,但哪一天歸還卻不得而知,這就如同自己哪一天生病也不能事先告知別人一樣,千萬不要動用?!钡旃L子不知莊生的意思,以為財產(chǎn)送給莊生不會起什么作用。

莊生間時入見楚王【間時:適當時機?!?/span>。言“某星宿某【某星宿某:天上某星的位置移到了某處?!?/span>,此則害于楚”。楚王素信莊生,曰:“今為奈何?”莊生曰:“獨以德為可以除之。”

莊生乘便入宮會見楚王,說:“某星宿移到某處,這將對楚國有危害?!背跗綍r十分信任莊生,就問:“現(xiàn)在怎么辦?”莊生說:“只有實行仁義道德才可以免除災害?!?/span>

楚王曰:“生休矣【生休矣:猶言先生休息吧。】,寡人將行之【行之:照辦。即按莊生所說的去辦?!?/span>。”王乃使使者封三錢之府【封三錢之府:封閉儲存錢幣(金、銀、銅)的倉庫?!?/span>。楚貴人驚告朱公長男曰:“王且赦。”曰:“何以也?”曰:“每王且赦,常封三錢之府。昨暮王使使封之?!?/span>

楚王說:“您不用多說了,我將照辦。”楚王就派使者查封貯藏三錢的倉庫。楚國達官貴人吃驚地告訴朱公長子說:“楚王將要實行大赦。”長子問:“怎么見得呢?”貴人說:“每當楚王大赦時,常常先查封貯藏三錢的倉庫。昨晚楚王已派使者查封了。”

朱公長男以為赦,弟固當出也,重千金虛棄莊生【重:看重,引申為可惜?!?/span>,無所為也,乃復見莊生。莊生驚曰:“若不去邪【若:你?!?/span>?

朱公長子認為既然大赦,弟弟自然可以釋放了,一千鎰黃金等于虛擲莊生處,沒有發(fā)揮作用,于是又去見莊生。莊生驚奇地問:“你沒離開嗎?”

長男曰:“固未也【固未也:本來沒有(離開)?!?/span>。初為事弟【事弟:弟弟的事情?!?/span>,弟今議自赦,故辭生去。

長子說:“始終沒離開。當初我為弟弟一事來,今天楚國正商議大赦,弟弟自然得到釋放,所以我特意來向您告辭。”

莊生知其意欲復得其金,曰:“若自入室取金?!遍L男即自入室取金持去,獨自歡幸。

莊生知道他的意思是想拿回黃金,說:“你自己到房間里去取黃金吧?!贝髢鹤颖闳胧胰∽唿S金離開莊生,私自慶幸黃金失而復得。

莊生羞為兒子所賣【兒子:小兒輩,此指范蠡長男?!?/span>,乃入見楚王曰:“臣前言某星事,言欲以修德報之。今臣出,道路皆言陶之富人朱公之子殺人囚楚,其家多持金錢賂王左右,故王非能恤楚國而赦【恤:體恤,憐憫?!?/span>,乃以朱公子故也。

莊生被小兒輩出賣深感羞恥,就又入宮會見楚王說:“我上次所說的某星宿的事,您說想用做好事來回報它。現(xiàn)在,我在外面聽路人都說陶地富翁朱公的兒子殺人后被楚囚禁,他家派人拿出很多金錢賄賂楚王左右的人,所以君王并非體恤楚國人而實行大赦,卻是因為朱公兒子才大赦的。”

楚王大怒曰:“寡人雖不德耳,奈何以朱公之子故而施惠乎!”令論殺朱公子【論:定罪?!?/span>,明日遂下赦令。朱公長男竟持弟喪歸。

楚王大怒道:“我雖然無德,怎么會因為朱公的兒子布施恩惠呢!”就下令先殺掉朱公兒子,第二天才下達赦免的詔令。朱公長子竟然攜帶弟弟尸體回家了。

至,基母及邑人盡哀之【邑人:同邑之人,同鄉(xiāng)的?!?/span>,唯朱公獨笑,曰:“吾固知必殺其弟也!彼非不愛其弟,顧有所不能忍者也【顧:只是,不過。不能忍者:不能容忍(即舍不得)的事(指錢)?!?/span>。

回到家后,母親和鄉(xiāng)鄰們都十分悲痛,只有朱公笑著說:“我本來就知道長子一定救不了弟弟!他不是不愛自己的弟弟,只是有所不能忍心放棄的。

是少與我俱【是少與我俱:這(孩子)小時候就和我在一起。】。見苦【見:知道,覺得。】,為生難【為生:謀生?!?/span>,故重棄財。

他年幼就與我生活在一起,經(jīng)受過各種辛苦,知道為生的艱難,所以把錢財看得很重,不敢輕易花錢。

至如少弟者,生而見我富,乘堅驅(qū)良逐狡兔【堅:好車。良:善馬?!?/span>,豈知財所從來,故輕棄之,非所惜吝。

至于小弟弟呢,一生下來就看到我十分富有,乘坐上等車,驅(qū)駕千里馬,到郊外去打獵,哪里知道錢財從何處來,所以把錢財看得極輕,棄之也毫不吝惜。

前日吾所當欲遣少子,固為其能棄財故也。而長者不能,故以殺其弟【卒以:終于因此?!?/span>,事之理也,無足悲者。吾日夜固以望其喪之來也。

原來我打算讓小兒子去,本來因為他舍得棄財,但長子不能棄財,所以終于害了自己的弟弟,這很合乎事理,不值得悲痛。我本來日日夜夜盼的就是二兒子的尸首送回來。

故范蠡三徙【三徙:自越徙于齊,又自齊徙于陶?!?/span>,成名于天下,非茍去而已【非茍去而已:不是隨便離開就罷了。】,所止必成名【所止:所到之處。】。卒老死于陶,故世傳曰陶朱公【世傳:世人相傳?!?/span>。

范蠡曾經(jīng)三次搬家,馳名天下,他不是隨意離開某處,他住在哪兒就在哪兒成名。最后老死在陶地,所以世人相傳叫他陶朱公。

【段意】:寫范蠡在陶時一件軼事。其次子因殺人罪被囚楚國,長子死爭替幼弟赴楚行賄救次弟,長子終因吝惜財物而葬送了兄弟性命。眾人悲傷,而范蠡“獨笑”,因為他早已預見到這一切,認為如此結(jié)果合于事理,不值得悲傷。本文以杰出的文學筆觸描繪出范蠡極其明智而達觀的性格。

太史公曰:禹之功大矣,漸九川【漸九川:開挖疏通九條大河。九川:指弱、黑、河、、江、沇、淮、渭、洛等九條河。九州:指冀、兗、青、徐、揚、荊、豫、梁、雍九個州?!?/span>,定九州,至于今諸夏艾安【艾(yi,億)安:同“乂安”,謂太平無事,艾,通“乂”,治理。諸夏:指周王朝分封的各國,也泛指中國。艾(yi)安:太平。艾,通“乂”,安定。】。

太史公說:夏禹的功勞很大,疏導了九條大河,安定了九州大地,一直到今天,整個九州都平安無事。

及苗裔句踐,苦身焦思,終滅強吳,北觀兵中國【北觀兵中國:向北到中原地區(qū)顯示軍威。觀兵:炫耀兵力,示威?!?/span>,以尊周室,號稱霸王。句踐可不謂賢哉,蓋有禹之遺烈焉【遺烈:遺留的功業(yè)。】。

到了他的后裔句踐,辛苦勞作,深謀遠思,終于滅亡了強大的吳國,向北進軍中原,尊奉周室,號稱霸王。能說句不賢能嗎!這大概也有夏禹的遺風吧。

范蠡三遷皆有榮名【三遷:指范蠡的居城、居齊、居陶。榮名:美名?!?/span>,名垂后世。臣主若此,欲毋顯得乎【臣主若此:臣若此,指范蠡多智計;主若此,指句踐苦身焦思以圖強。欲毋顯,得乎:此句謂想要不顯赫,可能嗎?】!

范蠡三次搬家都留下榮耀的名聲,并永垂后世。臣子君主能做到這樣,想不顯赫可能嗎?

【段意】:贊美越王勾踐苦身焦思,終于滅掉了強盛的吳國,完成霸業(yè),是繼承了其祖先夏禹遺留下的事業(yè);稱贊范蠡多有作為,聲名傳于后世。表達了只要君明而臣賢必定功業(yè)顯赫的社會政治理想。


越王勾踐世家第十一【2】

句踐卒,子王鼫與立【鼫(shi)與:勾踐的兒子。在位六年。。王鼫與卒,子王不壽立。王不壽卒,子王翁立。王翁卒,子王翳立。子王之侯位。王之侯卒,子王無強立。

勾踐逝世,兒子王要鼫(shí,石)與即位。王鼫與逝世,兒子王不壽即位。王不壽逝世,兒子王翁即位。王翁逝世,兒子王翳即位。王翳逝世,兒子王之侯即位,王之侯逝世,兒子王無強即位。

王無強時,越興師北伐齊,西伐楚,與中國爭強【中國:指中原各諸侯國。,當楚威王之時,越北伐齊,齊威王使人說越王曰【齊威王:據(jù)梁玉繩《史記志疑》云:楚威不與齊威同時,當作“齊宣王?!薄?/span>

無強時,越國發(fā)兵向北攻打齊國,向西攻打楚國,與中原各國爭勝。在楚威王的時候,越國攻打齊國,齊威王派人勸說越王說:

“越不伐楚,大不王【王:稱王。】,”小不伯【伯:通“霸”。稱霸?!?/span>。圖越之所為不伐楚者【圖:謀算?!?/span>,為不得晉也【晉,此時晉已分為韓、魏、趙三國,此處的晉指代韓、魏兩國。】。

“越國不攻打楚國,從大處說不能稱王,從小處說不能稱霸。估計越國不攻楚國的原因,是因為得不到韓、魏兩國的支持。

韓、魏固不攻楚。韓之攻楚,覆其軍【覆:覆沒,全軍被消滅。,殺其將,則葉、陽翟危【葉(舊讀she):邑名。在今河南葉縣南。陽翟(zhai):邑名。在今河南禹縣。二邑當時屬韓。;魏亦覆其軍,殺其將,則陳、上蔡不安【陳:邑名。在今河南淮陽。上蔡:邑名。在今河南上蔡西南。二邑當時屬魏。

韓、魏本來就不攻打楚國。韓國如攻打楚國,它的軍隊就會覆滅,將領(lǐng)就會被殺,那么葉、陽翟就危險;魏國如攻打楚國也如此,軍隊覆滅、將領(lǐng)被殺,陳、上蔡都不安定。

故二晉之事越也【二晉:指韓、魏。,不至于覆軍殺將,馬汗之力不效【效:《集解》云:“效猶見也?!薄?/span>。所重于得晉者何也?

所以韓、魏事奉越國,就不至于軍隊覆滅、將領(lǐng)被殺,汗馬之勞也就不會顯現(xiàn),您為什么重視得到韓、魏的支持呢?

越王曰:“所求于晉者,不至頓刃接兵【頓刃:指作戰(zhàn)?!?/span>,而況于攻城圍邑乎?愿魏以聚大梁之下【聚:聚集。大梁:魏國都。在今河南開封。

越王說:“我所要求韓魏的,并非是與楚軍短兵相接、你死我活地斗,何況攻城圍邑呢?我希望魏軍聚集在大梁城下,

愿齊之試兵南陽莒地【南陽:地區(qū)名,在今山東泰山以南、汶河以北。莒(ju):邑名。在今山東莒縣。二地屬齊。,以聚常、郯之境【常:亦作“嘗”,在今山東棗莊西南。郯(tan):在今山東郯城西北。常、郯皆齊國南境之邑。,則方城之外不南【方城之外不南:意謂魏國聚兵在大梁以牽制楚國,使楚軍不能南下侵越。方城之外:方城以北。方城,山名,是楚國北界的大山,在今河南葉縣西南。,淮、泗之間不東【淮、泗之間不東:意謂齊國聚兵在常、郯境上,使淮水、泗水之間的楚軍不能東進侵齊。,

齊軍在南陽、莒練兵,聚結(jié)在常、郯邊界,那么方城以外的楚軍不再南下,淮、泗之間的楚軍不再向東,

商、於、析、酈、宗胡之地【商、於、析、酈:四邑均屬楚。商、於:在今河南淅川西南。析:在今河南西峽。酈(zhi):在今河南內(nèi)鄉(xiāng)東北。宗胡:古邑名。在今安徽阜陽。,夏路以左【夏路以左:楚國通向中原大路的左邊。指楚國西北部一帶。古代中原居民自稱夏或華夏,此指華夏族聚居區(qū)域,即中原地區(qū)。,不足以備秦,江南、泗上不足以待越矣【待:抵御、防備。】。

商、於、析、酈、宗胡等地即中原通路西部地區(qū)的楚軍不足以防備秦國,江南、泗上的楚軍不足以抵御越國了。

則齊、秦、韓、魏得志于楚也【得志于楚:在楚國實現(xiàn)自己的愿望。,是二晉不戰(zhàn)而分地,不耕而獲之【不耕而獲之:不耕作而收獲糧食。喻指韓魏兩國不戰(zhàn)就可以分得土地。。

那么,齊、秦、韓、魏四國就可以在楚國實現(xiàn)自己的愿望,這樣,韓、魏無須作戰(zhàn)就能擴大疆土,無須耕種就能收獲。

不此之為【不此之為:即“不為此”,不這樣做。,而頓刃于河山之間以為齊秦用【河山之間:黃河、華山之間。,所待者如此其失計,奈何其以此王也!

現(xiàn)在,韓魏不這樣做,卻在黃河、華山之間互相攻伐,而為齊國和秦國所利用。所期待的韓魏如此失策,怎么能依靠他們稱王呢!

齊使者曰:“幸也越之不亡也!吾不貴其用智之如目,見毫毛而不見其睫也【豪毛:即“毫毛”,人或鳥獸身上的細毛。不見其睫:看不見自己的眼睫毛。。

齊國使者說:“越國沒有滅亡太僥幸了!我不看重他們使用智謀,因為那智謀就好象眼睛一樣,雖然能見到毫毛卻見不到自己的睫毛。

今王知晉之失計,而不自知越之過,是目論也【目論:《索隱》曰:“言越王知晉之失,不自覺越之過,猶人眼能見毫毛而自不見其睫,故謂之目論也?!焙笠喾Q淺見為“目論”?!?/span>。王所待于晉者,非有馬汗之力也,又非可與合軍連和也,將待之以分楚眾也【眾:軍隊。。今楚眾已分,何待于晉?

今天君王知道韓魏失策了,卻不知道自己的過錯,這就是剛才比方的'能見到毫毛卻看不到自己睫毛的眼睛’之論了。君王所期望于韓魏的,并非是要他們的汗馬功勞,也并非是與韓、魏聯(lián)軍聯(lián)合,而是分散楚軍的兵力?,F(xiàn)在,楚軍兵力已分散了,何必有求于韓魏呢?”

越王曰:“奈何?”曰:“楚三大夫張九軍【張:鋪開。】,北圍曲沃、於中,以至無假之關(guān)者三千七百里【無假之關(guān):即無假關(guān),在今湖南湘陰北。,景翠之軍北聚魯、齊、南陽【景翠:楚國大夫。,分有大此者乎【分:分散?!?/span>?

越王說:“怎么辦?”使者說:“楚國三個大夫已分率所有軍隊,向北包圍了曲沃、於中,直到無假關(guān),戰(zhàn)線總長為三千七百里,景翠的軍隊聚結(jié)到北部的魯國、齊國、南陽,兵力還有超過這種分散的嗎?

且王之所求者,斗晉楚也【斗晉楚:使晉楚相斗。;晉楚不斗,越兵不起,是知二五而不知十也。

況且君王所要求的是使晉、楚爭斗;晉、楚不斗,越國不出兵,這就只知兩個五卻不知十了。

此時不攻楚,臣以是知越大不王。小不伯。復讎、龐、長沙【復:與“且”同義。又,再則。讎:“犫”的省字。楚邑名。在今河南葉縣西。龐:在今湖南衡陽。,楚之粟也【楚之粟:楚國的產(chǎn)糧地區(qū)。;竟?jié)闪?/span>【竟?jié)闪辏寒斪?/span>“竟陵澤”。古代云夢七澤之一,在今湖北潛江縣西。下句“楚之材也”,謂竟陵澤一帶是楚國產(chǎn)木材的地方。,楚之材也。

這時不攻打楚國,我因此判斷越王從大處說不想稱王,從小處說不想稱霸。再說,讎(chóu,仇)、龐、長沙是楚國盛產(chǎn)糧食的地區(qū),竟?jié)闪晔浅a(chǎn)木材的地區(qū)。

越窺兵通無假之關(guān)【窺兵:觀兵,檢閱軍隊來顯示武力。實指進兵。,此四邑者不上貢事于郢矣【不上貢事于郢:不向楚國進貢,即不服從楚國,不屬于楚國的意思?!?/span>。臣聞之,圖王不王,其敝可以伯【敝:壞,此指不成功?!?/span>。然而不伯者,王道失也【王道:君主以仁義治天下的政策?!?/span>。故愿大王之轉(zhuǎn)攻楚也。

越國出兵打通無假關(guān),這四個地方將不能再向郢都進獻糧、材了。我聽說過,圖謀稱王卻不能稱王,盡管如此,還可以稱霸。然而不能稱霸的,王道也就徹底喪失了。所以懇望您轉(zhuǎn)而攻打楚國。

于是越遂釋齊而伐楚【釋齊:放棄(攻打)齊國。。楚威王興兵而伐之,大敗越,殺王無強,盡取故吳地至浙江,北破齊于徐州。

于是越國就放棄齊國攻打楚國。楚威王發(fā)兵迎擊越軍,大敗越軍,殺死無強,把原來吳國一直到浙江的土地全部攻下,北邊在徐州大敗齊軍。

而越以此散,諸族子爭立,或為王,或為君,賓于江南海上【濱于江南海上:指浙江以南至閩、廣沿海地區(qū)。濱:靠近,接近。江:指浙江。,服朝于楚【服:服從。朝:朝見?!?/span>

越國因此分崩離析,各族子弟們競爭權(quán)位,有的稱王,有的稱君,居住在長江南部的沿海,服服貼貼地向楚國朝貢。

后七世,至閩君搖,佐諸侯平秦【佐:幫助。】。漢高帝復以搖為越王,以奉越后【奉:繼承。。東越【東越:越人的一支。其首領(lǐng)無諸,相傳為勾踐的后裔,居今閩、浙一帶。秦末,越人無諸、搖曾助劉邦攻打項羽,后來漢朝立無諸為閩越王,立搖為東海王。、閩君,皆其后也。

七代后,君位傳到閩君搖,他輔佐諸侯推翻了秦朝。漢高帝又恢復搖做了越王,繼續(xù)越國的奉祀。東越、閩君都是越國的后代。

【段意】:勾踐死后傳位六代到越王無彊。王無彊受齊國慫恿,與強楚為敵而失敗。越國從此分崩離折,走向滅亡。又過了七代到閩君搖因助諸侯滅秦有功,漢高帝又讓搖做了越王。

范蠡事越王句踐,既苦身戮力【戮力:并力,盡力?!?/span>,與句踐深謀二十余年【與:幫助】,竟滅吳【竟:終于】,報會稽之恥,北渡兵于淮以臨齊、晉【臨:靠近,此指進逼。】,號令中國【號令:發(fā)號施令?!?/span>,以尊周室,句踐以霸【以:因而】,而范蠡稱上將軍【上將軍:古天子將兵稱上將軍。戰(zhàn)國時也有因軍功卓著之將領(lǐng)號上將軍者?!?/span>。

范蠡事奉越王勾踐,辛苦慘淡、勤奮不懈,與勾踐運籌謀劃二十多年,終于滅亡了吳國,洗雪了會稽的恥辱。越軍向北進軍淮河,兵臨齊、晉邊境,號令中原各國,尊崇周室,勾踐稱霸,范蠡做了上將軍。

還反國,范蠡以為大名天下,難以久居,且句踐為人可與同患,難與處安,為書辭句踐曰【辭:辭別、告別。此指辭職?!?/span>

回國后,范蠡以為盛名之下,難以長久,況且句踐的為人,可與之同患難,難與之同安樂,寫信辭別勾踐說:

“臣聞主憂臣勞,主辱臣死。昔者君王辱于會稽,所以不死,為此事也。今既以雪恥,臣請從會稽之誅【臣請從會稽之誅:意謂我請求聽從使君王受會稽之辱的懲罰。誅:懲罰?!?/span>。

“我聽說,君王憂愁臣子就勞苦,君主受辱臣子就該死。過去您在會稽受辱,我之所以未死,是為了報仇雪恨。當今既已雪恥,臣請求您給予我君主在會稽受辱的死罪?!?/span>

句趾曰:“孤將與子分國而有之。不然,將加誅于子。”范蠡曰:“君行令,臣行意【君行令,臣行意:君王行使自己的命令,臣子(范蠡自指)實行自己的意愿?!?/span>

勾踐說:“我將和你平分越國。否則,就要加罪于你?!狈扼徽f:“君主可執(zhí)行您的命令,臣子仍依從自己的意趣。”

乃裝其輕寶珠玉,【輕寶:輕便珍貴之物?!?/span>自與其私徒屬乘舟浮海以行【私徒屬:私家的隨從人等。】,終不反。于是句踐表會稽山以為范蠡奉邑【據(jù)梁玉繩《史記志疑》云:蠡已去起,何奉邑之有?《國語》云環(huán)會稽三百里以為范蠡地,不言奉邑也。表,表彰。奉邑,供給俸祿的封邑?!?/span>

于是他打點包裝了細軟珠寶,與隨從從海上乘船離去,始終未再返回越國,勾踐為表彰范蠡把會稽山作為他的封邑。

范蠡浮海出齊【出:去,到】,變姓名,自謂鴟夷子皮【鴟夷子皮:子胥自殺,吳王用鴟夷裝了他的尸體,投之于江。范蠡自以為罪同子胥,故用“鴟夷子皮”自謂?!?/span>,耕于海畔,苦身戮力,父子治產(chǎn)【治:治理?!?/span>

范蠡乘船飄海到了齊國,更名改姓,自稱“鴟(chī,吃)夷子皮”,在海邊耕作,吃苦耐勞,努力生產(chǎn),父子合力治理產(chǎn)業(yè)。

居無幾何,致產(chǎn)數(shù)十萬【致:得到,取得。】。齊人聞其賢,以為相。范蠡喟然嘆曰:“居家則致千金,居官則至卿相,此布衣之極也【布衣之極:平民的盡頭。極:頂點?!?/span>。久受尊名,不祥。

住了不久,積累財產(chǎn)達幾十萬。齊人聽說他賢能,讓他做了國相。范蠡嘆息道:“住在家里就積累千金財產(chǎn),做官就達到卿相高位,這是平民百姓能達到的最高地位了。長久享受尊貴的名號,不吉祥?!?/span>

乃歸相印,盡散其財,以分與知友鄉(xiāng)黨【鄉(xiāng)黨:同制以五百家為常,一萬二千萬百家為鄉(xiāng),后用以泛指鄉(xiāng)里?!?/span>,而懷其重寶,間行以去【間(jiàn,漸)行:潛行,從小路走?!?/span>,止于陶【陶:邑名。在今山東定陶西北。春秋時屬宋,戰(zhàn)國時屬齊?!?/span>,以為天下之中,交易有無之路通,為生可以致富矣【為生:做生意?!?/span>。于是自謂陶朱公。

于是歸還了相印,全部發(fā)散了自己的家產(chǎn),送給知音好友同鄉(xiāng)鄰里,攜帶著貴重財寶,秘密離去,到陶地住下來。他認為這里是天下的中心,交易買賣的道路通暢,經(jīng)營生意可以發(fā)財致富。于是自稱陶朱公。

復約要父子耕畜【約要:約束,約定?!?/span>,廢居【廢居:指商人見貨物價賤則買進,價貴則賣出,以求厚利。廢,出賣。居,停蓄?!?/span>,候時轉(zhuǎn)物,逐什一之利【逐什一之利:賺取十分之一的利潤。】。居無何,則致貲累巨萬【貲:通“資”。巨萬:《集解》曰:“萬萬也?!薄?/span>。天下稱陶朱公【稱:稱道,稱贊。】。

又約定好父子都要耕種畜牧,買進賣出時都等待時機,以獲得十分之一的利潤。過了不久,家資又積累到萬萬。天下人都稱道陶朱公

【段意】:范蠡原是楚國宛人,到越國做大夫,輔佐勾踐復國雪恥,功成身退;遷移到齊,化名“鴟夷子皮”,務農(nóng)致富;辭齊國相印,又遷移到陶,經(jīng)商而成巨富,稱為“陶朱公”。本段附載范蠡三徙的軼事,表明他的見識和才能。

朱公居陶,生少子【少子:小兒子。】。少子及壯,而朱公中男殺人【中男:次子?!?/span>,囚于楚。朱公曰:“殺人而死,職也【職:常,常理。】。然吾聞千金之子不死于市【市:鬧市之中?!?/span>。”告其少子往視之。

朱公住在陶地,生了小兒子。小兒子成人時,朱公的二兒子殺了人,被楚國拘捕。朱公說:“殺人者抵命,這是常理??墒俏衣犝f家有千金的兒子不會被殺在鬧市中?!庇谑歉嬲]小兒子探望二兒子。

乃裝黃金千溢【溢:通“鎰”。古時金二十兩之稱?!?/span>,置褐器中【褐器:褐色器具。】,載以一牛車。且遣其少子,朱公長男固請欲行【固請:堅決請求?!?/span>,朱公不聽。

便打點好一千鎰黃金,裝在褐色器具中,用一輛牛車載運。將要派小兒子出發(fā)辦事時,朱公的長子堅決請求去,朱公不同意。

長男曰:“家有長子曰家督【家督:舊時長子管理家事,故稱長子為“家督”?!?/span>,今弟有罪,大人不遣【大人:父親?!?/span>,乃遣少弟,是吾不肖【不肖:此處意指不孝之子。】。”欲自殺。其母為言曰:“今遺少子,未必能生中子也【生:使之得生?!?/span>,而先空亡長男,奈何?

長子說:“家里的長子叫家督,現(xiàn)在弟弟犯了罪,父親不派長子去,卻派小弟弟,這說明我是不肖之子?!遍L子說完想自殺。他的母親又替他說:“現(xiàn)在派小兒子去,未必能救二兒子命,卻先喪失了大兒子,怎么辦?”

朱公不得已而遣長子,為一封書遺固所善莊生【故所善:原來相好的朋友?!?/span>。曰:“至則進千金于莊生所,聽其所為【聽:任憑,聽任?!?/span>,慎無與爭事【慎:千萬。】。”長男既行,亦自私赍數(shù)百金【赍(jī,基):攜帶?!?/span>。

朱公不得已就派了長子,寫了一封信要大兒子送給舊日的好友莊生,并對長子說:“到楚國后,要把千金送到莊生家,一切聽從他去辦理,千萬不要與他發(fā)生爭執(zhí)。”長子走時,也私自攜帶子幾百鎰黃金。

至楚,莊生家負郭【負郭:靠近城郭?!?/span>,披藜藋到門【披:分開。藜藋(diao):泛指野草。】,居甚貧。然長男發(fā)書進千金【發(fā)書:拿出書信?!?/span>,如其父方。

長子到達楚國,看見莊生家靠近楚都外城,披開野草才能到達莊生家門,莊生居住條件十分貧窮。可是長子還是打開信,向莊生進獻了千金,完全照父親所囑做的。

莊生曰:“可疾去矣,慎毋留!即弟出,勿問所以然?!遍L男既去,不過莊生而私留【過:訪,探望?!?/span>,以其私赍獻遺楚國貴人用事者【獻遺:贈送。用事者:執(zhí)政者,當權(quán)者?!?/span>。

莊生說:“你可以趕快離去了,千萬不要留在此地!等弟弟釋放后,不要問原因?!遍L子已經(jīng)離去,不再探望莊生,但私自留在了楚國,把自己攜帶的黃金送給了楚國主事的達官貴人。

莊生雖居窮閻【閻:巷門,亦即指里巷。】,然以廉直聞于國,自楚王以下皆師尊之【師尊:當做老師一樣尊重?!?/span>。及朱公進金,非有意受也,欲以成事后復歸之以為信耳【信:講信用。】。

莊生雖然住在窮鄉(xiāng)陋巷,可是由于廉潔正直在楚國很聞名,從楚王以下無不尊奉他為老師。朱公獻上黃金,他并非有心收下,只是想事成之后再歸還給朱公以示講信用。

故金至,謂其婦曰:“此朱公之金。有如病不宿誡【病不宿誡:自己哪一天生病不能預先告知別人?!?/span>,后復歸,勿動,”而朱公長男不知其意,以為殊無短長也【殊:很。短長:過或不及。意謂效果無法預料?!?/span>。

所以黃金送來后,他對妻子說:“這是朱公的錢財,以后再如數(shù)歸還朱公,但哪一天歸還卻不得而知,這就如同自己哪一天生病也不能事先告知別人一樣,千萬不要動用?!钡旃L子不知莊生的意思,以為財產(chǎn)送給莊生不會起什么作用。

莊生間時入見楚王【間時:適當時機。】。言“某星宿某【某星宿某:天上某星的位置移到了某處?!?/span>,此則害于楚”。楚王素信莊生,曰:“今為奈何?”莊生曰:“獨以德為可以除之?!?/span>

莊生乘便入宮會見楚王,說:“某星宿移到某處,這將對楚國有危害?!背跗綍r十分信任莊生,就問:“現(xiàn)在怎么辦?”莊生說:“只有實行仁義道德才可以免除災害。”

楚王曰:“生休矣【生休矣:猶言先生休息吧?!?/span>,寡人將行之【行之:照辦。即按莊生所說的去辦?!?/span>。”王乃使使者封三錢之府【封三錢之府:封閉儲存錢幣(金、銀、銅)的倉庫。】。楚貴人驚告朱公長男曰:“王且赦?!痹唬骸昂我砸??”曰:“每王且赦,常封三錢之府。昨暮王使使封之。”

楚王說:“您不用多說了,我將照辦?!背蹙团墒拐卟榉赓A藏三錢的倉庫。楚國達官貴人吃驚地告訴朱公長子說:“楚王將要實行大赦。”長子問:“怎么見得呢?”貴人說:“每當楚王大赦時,常常先查封貯藏三錢的倉庫。昨晚楚王已派使者查封了?!?/span>

朱公長男以為赦,弟固當出也,重千金虛棄莊生【重:看重,引申為可惜?!?/span>,無所為也,乃復見莊生。莊生驚曰:“若不去邪【若:你?!?/span>?

朱公長子認為既然大赦,弟弟自然可以釋放了,一千鎰黃金等于虛擲莊生處,沒有發(fā)揮作用,于是又去見莊生。莊生驚奇地問:“你沒離開嗎?”

長男曰:“固未也【固未也:本來沒有(離開)。】。初為事弟【事弟:弟弟的事情?!?/span>,弟今議自赦,故辭生去。

長子說:“始終沒離開。當初我為弟弟一事來,今天楚國正商議大赦,弟弟自然得到釋放,所以我特意來向您告辭。”

莊生知其意欲復得其金,曰:“若自入室取金?!遍L男即自入室取金持去,獨自歡幸。

莊生知道他的意思是想拿回黃金,說:“你自己到房間里去取黃金吧?!贝髢鹤颖闳胧胰∽唿S金離開莊生,私自慶幸黃金失而復得。

莊生羞為兒子所賣【兒子:小兒輩,此指范蠡長男?!?/span>,乃入見楚王曰:“臣前言某星事,言欲以修德報之。今臣出,道路皆言陶之富人朱公之子殺人囚楚,其家多持金錢賂王左右,故王非能恤楚國而赦【恤:體恤,憐憫?!?/span>,乃以朱公子故也。

莊生被小兒輩出賣深感羞恥,就又入宮會見楚王說:“我上次所說的某星宿的事,您說想用做好事來回報它?,F(xiàn)在,我在外面聽路人都說陶地富翁朱公的兒子殺人后被楚囚禁,他家派人拿出很多金錢賄賂楚王左右的人,所以君王并非體恤楚國人而實行大赦,卻是因為朱公兒子才大赦的?!?/span>

楚王大怒曰:“寡人雖不德耳,奈何以朱公之子故而施惠乎!”令論殺朱公子【論:定罪?!?/span>,明日遂下赦令。朱公長男竟持弟喪歸。

楚王大怒道:“我雖然無德,怎么會因為朱公的兒子布施恩惠呢!”就下令先殺掉朱公兒子,第二天才下達赦免的詔令。朱公長子竟然攜帶弟弟尸體回家了。

至,基母及邑人盡哀之【邑人:同邑之人,同鄉(xiāng)的。】,唯朱公獨笑,曰:“吾固知必殺其弟也!彼非不愛其弟,顧有所不能忍者也【顧:只是,不過。不能忍者:不能容忍(即舍不得)的事(指錢)?!?/span>。

回到家后,母親和鄉(xiāng)鄰們都十分悲痛,只有朱公笑著說:“我本來就知道長子一定救不了弟弟!他不是不愛自己的弟弟,只是有所不能忍心放棄的。

是少與我俱【是少與我俱:這(孩子)小時候就和我在一起?!?/span>。見苦【見:知道,覺得?!?/span>,為生難【為生:謀生。】,故重棄財。

他年幼就與我生活在一起,經(jīng)受過各種辛苦,知道為生的艱難,所以把錢財看得很重,不敢輕易花錢。

至如少弟者,生而見我富,乘堅驅(qū)良逐狡兔【堅:好車。良:善馬?!?/span>,豈知財所從來,故輕棄之,非所惜吝。

至于小弟弟呢,一生下來就看到我十分富有,乘坐上等車,驅(qū)駕千里馬,到郊外去打獵,哪里知道錢財從何處來,所以把錢財看得極輕,棄之也毫不吝惜。

前日吾所當欲遣少子,固為其能棄財故也。而長者不能,故以殺其弟【卒以:終于因此?!?/span>,事之理也,無足悲者。吾日夜固以望其喪之來也。

原來我打算讓小兒子去,本來因為他舍得棄財,但長子不能棄財,所以終于害了自己的弟弟,這很合乎事理,不值得悲痛。我本來日日夜夜盼的就是二兒子的尸首送回來。

故范蠡三徙【三徙:自越徙于齊,又自齊徙于陶?!?/span>,成名于天下,非茍去而已【非茍去而已:不是隨便離開就罷了?!?/span>,所止必成名【所止:所到之處?!?/span>。卒老死于陶,故世傳曰陶朱公【世傳:世人相傳。】。

范蠡曾經(jīng)三次搬家,馳名天下,他不是隨意離開某處,他住在哪兒就在哪兒成名。最后老死在陶地,所以世人相傳叫他陶朱公。

【段意】:寫范蠡在陶時一件軼事。其次子因殺人罪被囚楚國,長子死爭替幼弟赴楚行賄救次弟,長子終因吝惜財物而葬送了兄弟性命。眾人悲傷,而范蠡“獨笑”,因為他早已預見到這一切,認為如此結(jié)果合于事理,不值得悲傷。本文以杰出的文學筆觸描繪出范蠡極其明智而達觀的性格。

太史公曰:禹之功大矣,漸九川【漸九川:開挖疏通九條大河。九川:指弱、黑、河、、江、沇、淮、渭、洛等九條河。九州:指冀、兗、青、徐、揚、荊、豫、梁、雍九個州?!?/span>,定九州,至于今諸夏艾安【艾(yi,億)安:同“乂安”,謂太平無事,艾,通“乂”,治理。諸夏:指周王朝分封的各國,也泛指中國。艾(yi)安:太平。艾,通“乂”,安定?!?/span>。

太史公說:夏禹的功勞很大,疏導了九條大河,安定了九州大地,一直到今天,整個九州都平安無事。

及苗裔句踐,苦身焦思,終滅強吳,北觀兵中國【北觀兵中國:向北到中原地區(qū)顯示軍威。觀兵:炫耀兵力,示威?!?/span>,以尊周室,號稱霸王。句踐可不謂賢哉,蓋有禹之遺烈焉【遺烈:遺留的功業(yè)?!?/span>。

到了他的后裔句踐,辛苦勞作,深謀遠思,終于滅亡了強大的吳國,向北進軍中原,尊奉周室,號稱霸王。能說句不賢能嗎!這大概也有夏禹的遺風吧。

范蠡三遷皆有榮名【三遷:指范蠡的居城、居齊、居陶。榮名:美名?!?/span>,名垂后世。臣主若此,欲毋顯得乎【臣主若此:臣若此,指范蠡多智計;主若此,指句踐苦身焦思以圖強。欲毋顯,得乎:此句謂想要不顯赫,可能嗎?】!

范蠡三次搬家都留下榮耀的名聲,并永垂后世。臣子君主能做到這樣,想不顯赫可能嗎?

【段意】:贊美越王勾踐苦身焦思,終于滅掉了強盛的吳國,完成霸業(yè),是繼承了其祖先夏禹遺留下的事業(yè);稱贊范蠡多有作為,聲名傳于后世。表達了只要君明而臣賢必定功業(yè)顯赫的社會政治理想。


原文 ~ 越王勾踐世家第十一【2】

勾踐卒,子王鼫與立。王鼫與卒,子王不壽立。王不壽卒,子王翁立。王翁卒,子王翳立。王翳卒,子王之侯立。王之侯卒,子王無彊立。

王無彊時,越興師北伐齊,西伐楚,與中國爭彊。當楚威王之時,越北伐齊,齊威王使人說越王曰:“越不伐楚,大不王,小不伯。圖越之所為不伐楚者,為不得晉也。韓、魏固不攻楚。韓之攻楚,覆其軍,殺其將,則葉、陽翟危;魏亦覆其軍,殺其將,則陳、上蔡不安。故二晉之事越也,不至於覆軍殺將,馬汗之力不效。所重於得晉者何也?”越王曰:“所求於晉者,不至頓刃接兵,而況于攻城圍邑乎?原魏以聚大梁之下,原齊之試兵南陽莒地,以聚常、郯之境,則方城之外不南,淮、泗之間不東,商、於、析、酈、宗胡之地,夏路以左,不足以備秦,江南、泗上不足以待越矣。則齊、秦、韓、魏得志於楚也,是二晉不戰(zhàn)分地,不耕而穫之。不此之為,而頓刃於河山之間以為齊秦用,所待者如此其失計,柰何其以此王也!”齊使者曰:“幸也越之不亡也!吾不貴其用智之如目,見豪毛而不見其睫也。今王知晉之失計,而不自知越之過,是目論也。王所待於晉者,非有馬汗之力也,又非可與合軍連和也,將待之以分楚眾也。今楚眾已分,何待於晉?”越王曰:“柰何?”曰:“楚三大夫張九軍,北圍曲沃、於中,以至無假之關(guān)者三千七百里,景翠之軍北聚魯、齊、南陽,分有大此者乎?且王之所求者,斗晉楚也;晉楚不斗,越兵不起,是知二五而不知十也。此時不攻楚,臣以是知越大不王,小不伯。復讎、龐、長沙,楚之粟也;竟?jié)闪辏囊?。越窺兵通無假之關(guān),此四邑者不上貢事於郢矣。臣聞之,圖王不王,其敝可以伯。然而不伯者,王道失也。故原大王之轉(zhuǎn)攻楚也。”

於是越遂釋齊而伐楚。楚威王興兵而伐之,大敗越,殺王無彊,盡取故吳地至浙江,北破齊於徐州。而越以此散,諸族子爭立,或為王,或為君,濱於江南海上,服朝於楚。

後七世,至閩君搖,佐諸侯平秦。漢高帝復以搖為越王,以奉越後。東越,閩君,皆其後也。

范蠡事越王勾踐,既苦身戮力,與勾踐深謀二十馀年,竟滅吳,報會稽之恥,北渡兵於淮以臨齊、晉,號令中國,以尊周室,勾踐以霸,而范蠡稱上將軍。還反國,范蠡以為大名之下,難以久居,且勾踐為人可與同患,難與處安,為書辭勾踐曰:“臣聞主憂臣勞,主辱臣死。昔者君王辱於會稽,所以不死,為此事也。今既以雪恥,臣請從會稽之誅?!惫篡`曰:“孤將與子分國而有之。不然,將加誅于子?!狈扼辉唬骸熬辛?,臣行意?!蹦搜b其輕寶珠玉,自與其私徒屬乘舟浮海以行,終不反。於是勾踐表會稽山以為范蠡奉邑。

范蠡浮海出齊,變姓名,自謂鴟夷子皮,耕于海畔,苦身戮力,父子治產(chǎn)。居無幾何,致產(chǎn)數(shù)十萬。齊人聞其賢,以為相。范蠡喟然嘆曰:“居家則致千金,居官則至卿相,此布衣之極也。久受尊名,不祥?!蹦藲w相印,盡散其財,以分與知友鄉(xiāng)黨,而懷其重寶,間行以去,止于陶,以為此天下之中,交易有無之路通,為生可以致富矣。於是自謂陶硃公。復約要父子耕畜,廢居,候時轉(zhuǎn)物,逐什一之利。居無何,則致貲累巨萬。天下稱陶硃公。

硃公居陶,生少子。少子及壯,而硃公中男殺人,囚於楚。硃公曰:“殺人而死,職也。然吾聞千金之子不死於市?!备嫫渖僮油曋D搜b黃金千溢,置褐器中,載以一牛車。且遣其少子,硃公長男固請欲行,硃公不聽。長男曰:“家有長子曰家督,今弟有罪,大人不遣,乃遺少弟,是吾不肖。”欲自殺。其母為言曰:“今遣少子,未必能生中子也,而先空亡長男,柰何?”硃公不得已而遣長子,為一封書遺故所善莊生。曰:“至則進千金于莊生所,聽其所為,慎無與爭事?!遍L男既行,亦自私赍數(shù)百金。

至楚,莊生家負郭,披藜藋到門,居甚貧。然長男發(fā)書進千金,如其父言。莊生曰:“可疾去矣,慎毋留!即弟出,勿問所以然?!遍L男既去,不過莊生而私留,以其私赍獻遺楚國貴人用事者。

莊生雖居窮閻,然以廉直聞於國,自楚王以下皆師尊之。及硃公進金,非有意受也,欲以成事後復歸之以為信耳。故金至,謂其婦曰:“此硃公之金。有如病不宿誡,後復歸,勿動?!倍p公長男不知其意,以為殊無短長也。

莊生間時入見楚王,言“某星宿某,此則害於楚”。楚王素信莊生,曰:“今為柰何?”莊生曰:“獨以德為可以除之。”楚王曰:“生休矣,寡人將行之?!蓖跄耸故拐叻馊X之府。楚貴人驚告硃公長男曰:“王且赦。”曰:“何以也?”曰:“每王且赦,常封三錢之府。昨暮王使使封之?!背p公長男以為赦,弟固當出也,重千金虛棄莊生,無所為也,乃復見莊生。莊生驚曰:“若不去邪?”長男曰:“固未也。初為事弟,弟今議自赦,故辭生去。”莊生知其意欲復得其金,曰:“若自入室取金?!遍L男即自入室取金持去,獨自歡幸。

莊生羞為兒子所賣,乃入見楚王曰:“臣前言某星事,王言欲以修德報之。今臣出,道路皆言陶之富人硃公之子殺人囚楚,其家多持金錢賂王左右,故王非能恤楚國而赦,乃以硃公子故也?!背醮笈唬骸肮讶穗m不德耳,柰何以硃公之子故而施惠乎!”令論殺硃公子,明日遂下赦令。硃公長男竟持其弟喪歸。

至,其母及邑人盡哀之,唯硃公獨笑,曰:“吾固知必殺其弟也!彼非不愛其弟,顧有所不能忍者也。是少與我俱,見苦,為生難,故重棄財。至如少弟者,生而見我富,乘堅驅(qū)良逐狡兔,豈知財所從來,故輕棄之,非所惜吝。前日吾所為欲遣少子,固為其能棄財故也。而長者不能,故卒以殺其弟,事之理也,無足悲者。吾日夜固以望其喪之來也?!惫史扼蝗悖擅短煜?,非茍去而已,所止必成名。卒老死于陶,故世傳曰陶硃公。

太史公曰:禹之功大矣,漸九川,定九州,至于今諸夏艾安。及苗裔勾踐,苦身焦思,終滅彊吳,北觀兵中國,以尊周室,號稱霸王。勾踐可不謂賢哉!蓋有禹之遺烈焉。范蠡三遷皆有榮名,名垂後世。臣主若此,欲毋顯得乎!

越祖少康,至于允常。其子始霸,與吳爭彊。槜李之役,闔閭見傷。會稽之恥,勾踐欲當。種誘以利,蠡悉其良。折節(jié)下士,致膽思嘗。卒復讎寇,遂殄大邦。後不量力,滅於無彊。


譯文 ~ 越王勾踐世家第十一【2】

勾踐逝世,兒子王要鼫(shí,石)與即位。王鼫與逝世,兒子王不壽即位。王不壽逝世,兒子王翁即位。王翁逝世,兒子王翳即位。王翳逝世,兒子王之侯即位,王之侯逝世,兒子王無強即位。

無強時,越國發(fā)兵向北攻打齊國,向西攻打楚國,與中原各國爭勝。在楚威王的時候,越國攻打齊國,齊威王派人勸說越王說:“越國不攻打楚國,從大處說不能稱王,從小處說不能稱霸。估計越國不攻楚國的原因,是因為得不到韓、魏兩國的支持。韓、魏本來就不攻打楚國。韓國如攻打楚國,它的軍隊就會覆滅,將領(lǐng)就會被殺,那么葉、陽翟就危險;魏國如攻打楚國也如此,軍隊覆滅、將領(lǐng)被殺,陳、上蔡都不安定。所以韓、魏事奉越國,就不至于軍隊覆滅、將領(lǐng)被殺,汗馬之勞也就不會顯現(xiàn),您為什么重視得到韓、魏的支持呢?”越王說:“我所要求韓魏的,并非是與楚軍短兵相接、你死我活地斗,何況攻城圍邑呢?我希望魏軍聚集在大梁城下,齊軍在南陽、莒練兵,聚結(jié)在常、郯邊界,那么方城以外的楚軍不再南下,淮、泗之間的楚軍不再向東,商、於、析、酈、宗胡等地即中原通路西部地區(qū)的楚軍不足以防備秦國,江南、泗上的楚軍不足以抵御越國了。那么,齊、秦、韓、魏四國就可以在楚國實現(xiàn)自己的愿望,這樣,韓、魏無須作戰(zhàn)就能擴大疆土,無須耕種就能收獲。z現(xiàn)在,韓魏不這樣做,卻在黃河、華山之間互相攻伐,而為齊國和秦國所利用。所期待的韓魏如此失策,怎么能依靠他們稱王呢!”齊國使者說:“越國沒有滅亡太僥幸了!我不看重他們使用智謀,因為那智謀就好象眼睛一樣,雖然能見到毫毛卻見不到自己的睫毛。今天君王知道韓魏失策了,卻不知道自己的過錯,這就是剛才比方的'能見到毫毛卻看不到自己睫毛的眼睛’之論了。君王所期望于韓魏的,并非是要他們的汗馬功勞,也并非是與韓、魏聯(lián)軍聯(lián)合,而是分散楚軍的兵力?,F(xiàn)在,楚軍兵力已分散了,何必有求于韓魏呢?”越王說:“怎么辦?”使者說:“楚國三個大夫已分率所有軍隊,向北包圍了曲沃、於中,直到無假關(guān),戰(zhàn)線總長為三千七百里,景翠的軍隊聚結(jié)到北部的魯國、齊國、南陽,兵力還有超過這種分散的嗎?況且君王所要求的是使晉、楚爭斗;晉、楚不斗,越國不出兵,這就只知兩個五卻不知十了。這時不攻打楚國,我因此判斷越王從大處說不想稱王,從小處說不想稱霸。再說,讎(chóu,仇)、龐、長沙是楚國盛產(chǎn)糧食的地區(qū),竟?jié)闪晔浅a(chǎn)木材的地區(qū)。越國出兵打通無假關(guān),這四個地方將不能再向郢都進獻糧、材了。我聽說過,圖謀稱王卻不能稱王,盡管如此,還可以稱霸。然而不能稱霸的,王道也就徹底喪失了。所以懇望您轉(zhuǎn)而攻打楚國?!?/span>

于是越國就放棄齊國攻打楚國。楚威王發(fā)兵迎擊越軍,大敗越軍,殺死無強,把原來吳國一直到浙江的土地全部攻下,北邊在徐州大敗齊軍。越國因此分崩離析,各族子弟們競爭權(quán)位,有的稱王,有的稱君,居住在長江南部的沿海,服服貼貼地向楚國朝貢。

七代后,君位傳到閩君搖,他輔佐諸侯推翻了秦朝。漢高帝又恢復搖做了越王,繼續(xù)越國的奉祀。東越、閩君都是越國的后代。

范蠡事奉越王勾踐,辛苦慘淡、勤奮不懈,與勾踐運籌謀劃二十多年,終于滅亡了吳國,洗雪了會稽的恥辱。越軍向北進軍淮河,兵臨齊、晉邊境,號令中原各國,尊崇周室,勾踐稱霸,范蠡做了上將軍。回國后,范蠡以為盛名之下,難以長久,況且句踐的為人,可與之同患難,難與之同安樂,寫信辭別勾踐說:“我聽說,君王憂愁臣子就勞苦,君主受辱臣子就該死。過去您在會稽受辱,我之所以未死,是為了報仇雪恨。當今既已雪恥,臣請求您給予我君主在會稽受辱的死罪?!惫篡`說:“我將和你平分越國。否則,就要加罪于你?!狈扼徽f:“君主可執(zhí)行您的命令,臣子仍依從自己的意趣?!庇谑撬螯c包裝了細軟珠寶,與隨從從海上乘船離去,始終未再返回越國,勾踐為表彰范蠡把會稽山作為他的封邑。

范蠡乘船飄海到了齊國,更名改姓,自稱“鴟(chī,吃)夷子皮”,在海邊耕作,吃苦耐勞,努力生產(chǎn),父子合力治理產(chǎn)業(yè)。住了不久,積累財產(chǎn)達幾十萬。齊人聽說他賢能,讓他做了國相。范蠡嘆息道:“住在家里就積累千金財產(chǎn),做官就達到卿相高位,這是平民百姓能達到的最高地位了。長久享受尊貴的名號,不吉祥?!庇谑菤w還了相印,全部發(fā)散了自己的家產(chǎn),送給知音好友同鄉(xiāng)鄰里,攜帶著貴重財寶,秘密離去,到陶地住下來。他認為這里是天下的中心,交易買賣的道路通暢,經(jīng)營生意可以發(fā)財致富。于是自稱陶朱公。又約定好父子都要耕種畜牧,買進賣出時都等待時機,以獲得十分之一的利潤。過了不久,家資又積累到萬萬。天下人都稱道陶朱公。

朱公住在陶地,生了小兒子。小兒子成人時,朱公的二兒子殺了人,被楚國拘捕。朱公說:“殺人者抵命,這是常理。可是我聽說家有千金的兒子不會被殺在鬧市中?!庇谑歉嬲]小兒子探望二兒子。便打點好一千鎰黃金,裝在褐色器具中,用一輛牛車載運。將要派小兒子出發(fā)辦事時,朱公的長子堅決請求去,朱公不同意。長子說:“家里的長子叫家督,現(xiàn)在弟弟犯了罪,父親不派長子去,卻派小弟弟,這說明我是不肖之子。”長子說完想自殺。他的母親又替他說:“現(xiàn)在派小兒子去,未必能救二兒子命,卻先喪失了大兒子,怎么辦?”朱公不得已就派了長子,寫了一封信要大兒子送給舊日的好友莊生,并對長子說:“到楚國后,要把千金送到莊生家,一切聽從他去辦理,千萬不要與他發(fā)生爭執(zhí)?!遍L子走時,也私自攜帶子幾百鎰黃金。

長子到達楚國,看見莊生家靠近楚都外城,披開野草才能到達莊生家門,莊生居住條件十分貧窮??墒情L子還是打開信,向莊生進獻了千金,完全照父親所囑做的。莊生說:“你可以趕快離去了,千萬不要留在此地!等弟弟釋放后,不要問原因?!遍L子已經(jīng)離去,不再探望莊生,但私自留在了楚國,把自己攜帶的黃金送給了楚國主事的達官貴人。

莊生雖然住在窮鄉(xiāng)陋巷,可是由于廉潔正直在楚國很聞名,從楚王以下無不尊奉他為老師。朱公獻上黃金,他并非有心收下,只是想事成之后再歸還給朱公以示講信用。所以黃金送來后,他對妻子說:“這是朱公的錢財,以后再如數(shù)歸還朱公,但哪一天歸還卻不得而知,這就如同自己哪一天生病也不能事先告知別人一樣,千萬不要動用?!钡旃L子不知莊生的意思,以為財產(chǎn)送給莊生不會起什么作用。

莊生乘便入宮會見楚王,說:“某星宿移到某處,這將對楚國有危害?!背跗綍r十分信任莊生,就問:“現(xiàn)在怎么辦?”莊生說:“只有實行仁義道德才可以免除災害?!背跽f:“您不用多說了,我將照辦?!背蹙团墒拐卟榉赓A藏三錢的倉庫。楚國達官貴人吃驚地告訴朱公長子說:“楚王將要實行大赦?!遍L子問:“怎么見得呢?”貴人說:“每當楚王大赦時,常常先查封貯藏三錢的倉庫。昨晚楚王已派使者查封了。”朱公長子認為既然大赦,弟弟自然可以釋放了,一千鎰黃金等于虛擲莊生處,沒有發(fā)揮作用,于是又去見莊生。莊生驚奇地問:“你沒離開嗎?”長子說:“始終沒離開。當初我為弟弟一事來,今天楚國正商議大赦,弟弟自然得到釋放,所以我特意來向您告辭?!鼻f生知道他的意思是想拿回黃金,說:“你自己到房間里去取黃金吧?!贝髢鹤颖闳胧胰∽唿S金離開莊生,私自慶幸黃金失而復得。

莊生被小兒輩出賣深感羞恥,就又入宮會見楚王說:“我上次所說的某星宿的事,您說想用做好事來回報它?,F(xiàn)在,我在外面聽路人都說陶地富翁朱公的兒子殺人后被楚囚禁,他家派人拿出很多金錢賄賂楚王左右的人,所以君王并非體恤楚國人而實行大赦,卻是因為朱公兒子才大赦的?!背醮笈溃骸拔译m然無德,怎么會因為朱公的兒子布施恩惠呢!”就下令先殺掉朱公兒子,第二天才下達赦免的詔令。朱公長子竟然攜帶弟弟尸體回家了。

回到家后,母親和鄉(xiāng)鄰們都十分悲痛,只有朱公笑著說:“我本來就知道長子一定救不了弟弟!他不是不愛自己的弟弟,只是有所不能忍心放棄的。他年幼就與我生活在一起,經(jīng)受過各種辛苦,知道為生的艱難,所以把錢財看得很重,不敢輕易花錢。至于小弟弟呢,一生下來就看到我十分富有,乘坐上等車,驅(qū)駕千里馬,到郊外去打獵,哪里知道錢財從何處來,所以把錢財看得極輕,棄之也毫不吝惜。原來我打算讓小兒子去,本來因為他舍得棄財,但長子不能棄財,所以終于害了自己的弟弟,這很合乎事理,不值得悲痛。我本來日日夜夜盼的就是二兒子的尸首送回來?!?/span>

范蠡曾經(jīng)三次搬家,馳名天下,他不是隨意離開某處,他住在哪兒就在哪兒成名。最后老死在陶地,所以世人相傳叫他陶朱公。

太史公說:夏禹的功勞很大,疏導了九條大河,安定了九州大地,一直到今天,整個九州都平安無事。到了他的后裔句踐,辛苦勞作,深謀遠思,終于滅亡了強大的吳國,向北進軍中原,尊奉周室,號稱霸王。能說句不賢能嗎!這大概也有夏禹的遺風吧。范蠡三次搬家都留下榮耀的名聲,并永垂后世。臣子君主能做到這樣,想不顯赫可能嗎?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越王勾踐世家第十一
《史記》越王勾踐世家 第十一
越王勾踐世家
越王勾踐世家(三)
誰是棄政從商的先賢?
正史中對越王勾踐和范蠡的記載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熱點新聞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guān)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quán)!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