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半島和中原王朝的地緣關(guān)系非常緊密,自從古時起就是糾纏不斷。當年在高麗王朝的時候,蒙古不斷入侵高麗,經(jīng)過長時間的戰(zhàn)略進攻,最終使高麗臣服。蒙古雖然沒有直接消滅高麗,將其變?yōu)樽约旱陌鎴D,但在很大程度上實現(xiàn)了對高麗的控制。臣服之后的高麗王朝和元朝有一種很獨特的關(guān)系,我們將其稱為翁婿之國。
高麗王室等一批統(tǒng)治階級和蒙古人結(jié)成了親家,但是,高麗人民在蒙古人的欺壓下卻生活在水深火熱中。所以,高麗國內(nèi)的親元和反元兩股勢力一直存在。13世紀中后期,元朝在中原的統(tǒng)治被明朝的朱元璋所取代,高麗國內(nèi)親元和反元兩股勢力爭斗不斷,最終和元朝聯(lián)系緊密的一派取得了權(quán)力。高麗大臣崔瑩甚至還準備與明朝開戰(zhàn),并派李成桂出兵攻打遼東半島,使大部分高麗下層對這種決策非常不滿,更不愿意遠征。于是,李成桂直接發(fā)動了兵變,推翻了高麗王的統(tǒng)治。
1392年,李成桂自立為王,這就是“李氏朝鮮”的開始。李成桂登基后,立即改變了國家的外交政策,改為尊奉明朝,并派遣使臣對明朝的洪武皇帝朱元璋表示恭順和臣服,同時請求朱元璋賜其國號。李成桂當時給朱元璋擬定了兩個國號,一個是“朝鮮”,另一個就是“和寧”。
朝鮮是什么意思呢?它本是東方古國的國名,在中國典籍中最早出現(xiàn)“朝鮮”一詞的是《山海經(jīng)》,書中記載:“東海之內(nèi),北海之隅,有國名朝鮮、天毒。”“朝鮮在列陽,東海北,山南。列陽屬燕。”公元前200年成書的《尚書大傳》中有周武王封箕子于朝鮮之地的記載,有謂“朝鮮”即“朝日鮮明”之意。高麗時期,半島人就習慣把自己和朝鮮掛鉤,“和寧”是朝鮮的地方名,是李成桂之父李子春的就仕之地。通俗來講,就是他父親擔任過官職的地方,也是李成桂的誕生地,這就類似于中原王朝所說的龍興之地。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