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誦條文第63條:發(fā)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湯,汗出而喘,無大熱者,可與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
~
這條呢,按條文來說,我解釋不了,這條文好像是錯的,所以我不強行解釋,提一下感覺有錯的幾點,然后按方劑來解釋了。
一個地方是“發(fā)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湯”,前面學(xué)的都是發(fā)汗后沒好,不可用麻黃湯再發(fā)汗,得改用桂枝湯,這里反而不用桂枝湯,他又沒給出理由,無法理解。
第二個是如果說這是倒裝句,要放在“汗出而喘,無大熱者”后面的話,也沒道理,那我們得用“桂枝加厚樸杏子湯”了,治汗出而喘,這也是無法理解的。
第三個是“無大熱”,這個無大熱代表的是什么,不好解釋,翻翻醫(yī)案,看看臨床,發(fā)高燒的時候用這個多的是,要強行解釋的話,這個得說他代表陽明里實的發(fā)熱。
主要是這三點,如果要自圓其說,就要腦補很多沒提到的前提條件,但是腦補的就是對的嗎?不一定,所以這個我不解釋,直接跳過說實際什么情況用。
臨床上,他這就是個肺熱而喘的情況,不管你是誤治的還是病情自己發(fā)展的,不管有汗沒汗,不管有沒有發(fā)高燒,他出現(xiàn)了肺熱帶喘的癥狀,就可以用他了。
比較穩(wěn)的診斷的方法,他有咳喘,喘是個主癥,胸悶。要看舌苔,這苔一般是黃的了,看脈象,脈象還沒沉,一般還是浮的,如果沉了那就是到里了,這有熱啊,還得是數(shù)脈,咳痰的話,一般為黃痰,嚴(yán)重點的鐵銹色痰也可能。
麻黃和石膏的用量可以改,肺熱厲害的,石膏多些,不是很熱的,石膏少些都可以。改了一種,其實比例就變化了,實際改這藥量的人很多,反正都能治好病
他這個病沒到胃,如果遇到個平時脾胃虛弱的,吃這么多石膏下去,他得把胃吃壞掉,可能拉肚子,石膏少放點。
這里麻黃因為被石膏制了,也沒有桂枝和生姜,他的效果不是發(fā)汗了,是宣肺平喘,加上杏仁,主要治喘。
這個簡單的就說這么一些,歡迎補充。
附子補充==》
姚老師說的好,太陽病,病程較長,雖然已經(jīng)發(fā)汗,但是病邪已經(jīng)傳經(jīng),由表入里,寒邪入里化熱,這樣就不能用桂枝湯這種辛溫發(fā)汗的方劑。病者有里熱,正所謂桂枝下咽,陽甚則斃。承氣入胃,陰盛則亡。后面的無大熱,更加驗證了有里熱。低熱不甚高,同樣迫體內(nèi)津液外出而汗,同時伴有咳嗽,這時候就需要宣肺的三拗湯同時清里熱的石膏。請老師們參考。
【附】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方(麻杏石甘湯)
麻黃四兩(去節(jié)),杏仁五十個(去皮尖),甘草二兩(炙),石膏半斤(碎,綿裹)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內(nèi)諸藥,煮取二升,去滓,溫服一升。
來源:“中醫(yī)世家”公眾號(ID:zysjcomcn)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