苓桂術甘湯是苓桂劑的代表,溫中降逆,治療以氣上沖逆為主,加減化裁很靈活,治病范圍也很廣泛,臨床只要運用得當,效果非常好。
導
讀
《傷寒論》原文“傷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滿,氣上沖胸,起則頭眩,脈沉緊,發(fā)汗則動經(jīng),身為振振搖者,茯苓桂枝白術甘草湯主之。”
苓桂術甘湯治驗
山西大同干部王君,面黑如煤,胸滿短氣,不能登高爬坡,心悸而自覺“早博”,西
醫(yī)診斷為冠心病.
余切其脈沉弦?guī)ЫY,舌苔水滑。
辨證:面黑為水,脈沉主水,胸悶短氣,乃是水寒之氣竊踞胸陽之位,己成凌心射肺之勢。
治法:通陽下氣,利水消陰。
處方:桂枝12克,茯苓30克,炙甘草10克,白術10克。
此方服至5劑,則面之黑色漸退,胸滿覺舒.又服5劑,攬鏡自照,黑色變淺變薄,心悸轉穩(wěn),氣短大減。
于是連服此方,約有50余劑,從未服它藥,嚴重之冠心病竟霍然而愈。
由此可見,此方治療水氣上沖,凌心犯肺諸證,結合現(xiàn)代醫(yī)學而論,確為治療心臟病之理想方藥。
苓桂術甘湯經(jīng)實驗研究,具有一定的抗心肌缺血,抗心律失常及正性肌力等作用。
所以,苓桂術甘湯治療“冠心病”、“風心病”、“心肌炎”等各種心臟病絕非偶然之事。
苓桂術甘湯加減
1、苓桂杏甘湯
即本方減白術加杏仁。
此方治水氣上沖,迫使肺氣不利,肺氣不能通調水道,則見小便困難,面目浮腫以及咳喘等證。
1980年我?guī)ТT士研究生在門診實習,治一老年婦女,患心臟病多年。
最近咳嗽而微喘,面目浮腫;小便較少。
曾百般治療而面腫迄未消退。切其脈弦,舌質略胖,苔水滑。
辨證:心陽虛,水氣得逞,凌心則悸,乘肺則咳喘;肺受邪則不能通調水道,則小便不利。
“心之華面也”,水氣上壅,是以面腫。
治法:溫心胸之陽氣,兼利肺氣以行制節(jié)而消腫。
處方:茯苓30克,桂枝12克,杏仁10克,炙甘草6克。
患媼見藥僅4味,又皆普通藥物,甚疑其效。然服5劑,則小溲暢利,而腫頓消,咳喘皆平。
2、苓桂術澤湯
即本方減甘草加澤瀉。
此方治水氣上沖,陰邪冒蔽清陽,除見心悸胸滿等證以外,尤以頭目眩暈為甚。
脈弦而沉,舌體肥大、苔則水滑是其應矣。
1978年,治一翟姓男,患心臟病,胸滿,氣短,不時發(fā)生心悸,頭目眩暈特甚,而精神昏昏,不能支持。
余見其舌體胖大,苔水滑欲滴而脈弦小緊,辨證:水氣上沖,蒙蔽清陽。
頭為諸陽之會,故又見眩暈之證。
治法:補陽降沖,利水消陰
處方:茯苓30克,桂枝12克,白術10克,澤瀉20克。
此方服至6劑,則眩暈不發(fā),自覺精神油然而生,昏昏之狀遂去。
3、茯苓杏苡湯
即本方減甘草、白術加杏仁、苡米。
此方治水氣上沖,兼挾濕濁之邪.水濕不同性,但每易相因而生,
多見心悸氣短、咳嗽多痰,頭重如裹,胸滿似塞,周身酸楚,小便不利,不欲飲食.
曾治一李姓,為八旬老翁,然身體猶健,生活尚能自理。
入冬以來,時覺胸滿,氣逆作咳,吐白色痰較多,周身酸懶,不欲行動.
切其脈弦緩無力,視其舌質淡、苔白膩.
辨證:心胸陽虛,陰霾用事。
水、濕之邪填塞,是以胸滿而氣短,水、濕皆盛,化而為痰,阻于肺則咳而吐痰,滯于胃則惡食葷腥。
治法:通陽化飲,滲利水濕.
處方:茯苓30克,桂枝12克,杏仁10克,苡米12克.
此方服至6劑,則諸證皆減,從此將養(yǎng)月余而安。
4、苓桂茜紅湯
即本方減去白術、甘草加茜草、紅花.
此方治水氣上沖諸癥,而又兼見胸中刺痛,控及后背。
證為陽氣不宣,而血脈又滯之證。因加茜草、紅花行血活瘀,又能順從血性濡潤特點,亦發(fā)揮其治療之長。
近來治療“冠心病”之活血化疲之品,多用川芎、木香、香附、郁金等芳香藥品,雖然止痛解懣頗為顯著,然香藥走竄,燥血耗氣之弊亦不可不知也。
觀仲景治“胸痹”之瓜蔞薤白半夏湯,重用瓜萎以潤下頗足啟發(fā)人思。
某教育界人,年屆不惑,而患“水氣上沖”之證,且右胸兼有針刺之疼痛。
辨證:陽氣不宣,血脈瘀滯
治法:通陽利水,活絡通脈
余認為此證用苓桂術甘湯,當無可疑之處.惟此方通陽利水有余,而活絡通脈則未知其可也。
然仲景加減之法,而又無例可援。于是乃新加茜草、紅花各10克,并減去白術、炙草等補脾藥。
處方:茯苓30克,桂枝12克,茜草10克,紅花10克
服至5劑,則胸痛快然而療。此方治“水氣上沖”之既胸痛而又血壓高者,再加牛膝12克,效果殊能使人滿意。
小結
苓桂術甘湯加減之法甚多,以上略記數(shù)例,以為隅反。臨證時加減化裁以盡其用,則庶幾近之。
熱門文章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