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民謠吉他除了分解和弦伴奏以及掃弦伴奏,還有其他伴奏形式嗎?
答:
民謠吉他中的伴奏手法可謂多姿多彩。大多數(shù)彈唱教材中只介紹一些基本的伴奏手法,如何提高伴奏水平只有靠我們自己在彈唱實踐中摸索、學習和借鑒他人了。我在四年多的學習過程中掌握了一些很有特點的伴奏手法,現(xiàn)介紹給廣大喜愛彈唱的朋友們。
1、倫巴節(jié)奏中的三連音
我們知道,倫巴節(jié)奏的基本型為,加入三連音后,分別變化成為以下兩種型式(三連音占一拍時節(jié)):
⑴分解和弦式(六線譜略)、(六線譜略)和(六線譜略)等。
請參考下面的相關(guān)文章、圖片、音視頻等
此類手法可以運用在較慢速的抒情歌曲中,象《彎彎的月亮》,未變化前不適合倫巴節(jié)奏,但變化以后則有“小河流水”的感覺。也可運用在較快速、具有民族風格的歌曲中,如《送我一枝玫瑰花》、《西游記》中的插曲《天竺公主》等。
⑵擊打和弦式。
它的具體方法:拇指掃弦后,五指朝手心方向回攏形成拳頭模樣,然后從小指開始,順序彈出無名指、中指,形成三連音,最后打出食指。
這個方法還可以同時使用切音或小地雷來增加效果。《戀曲1990》配置伴奏時,就采用此手法。
2、制音與滾弦技巧
制音也叫左手切音,方法是:在右手掃弦之后,將按弦的左手手指立即放松,但不離開琴弦。它適合封閉式和弦和匹克彈法,主要運用在電聲吉他中。由于它相對右手切音有掃弦范圍大、即興性強、速度快的特點,還能夠更好地豐富和聲效果和表現(xiàn)節(jié)奏動感,我們可以將它移植在民謠彈唱中。它適合伴奏和聲明顯、節(jié)奏較快的歌曲,如《楓葉紅了》(譜例可參見北京藍搖吉他學校張學民老師編寫的《即興之路》)。
滾弦則不用左手切音,而是將拇指和食指合并在一起,上下來回均勻快速的掃弦。此手法借鑒于殷飚老師《潯陽夜月》的第六部分“臨水斜陽”中的滾奏,在民謠彈唱中可以用它來編配前奏或尾奏,由彈奏者自己控制聲音的強弱。我在為《射雕英雄傳之鐵血丹心》主題歌伴奏時,采用此手法配置了前奏,以表現(xiàn)風沙茫茫、大漠狼煙的場面,效果不錯。
3、敲擊面板的應用
敲擊面板的方法很簡單,即將拇指壓在食指上形成“V”形,而后去敲擊音孔左下方或右下方位置,獲得清朗的鼓聲。這種方法一是運用在歌曲中的停頓處,專為彈唱起點睛作用,如劉天禮老師編配的《站臺》最后一句休止符處,就運用了敲擊面板來渲染氣氛。
4、反方向的漫彈奏法
在吉他彈唱中,漫彈奏法很常用,而相反方向漫彈無論奏法還是應用效果與其均有不同。反方向的奏法是:以拇指甲或撥子背靠琴弦上,從一弦起依次撥彈出(不宜慢速)。此類手法一般在靠近琴橋處使用,以模仿古箏演奏中回輪的聲音效果,比較適宜用在傷感、抒情的歌曲的高潮或停頓處,給人回味悠長之感,例如《心痛》。
在一些節(jié)奏輕快的歌曲中,也可以在音孔處使用此手法主要用于歌曲段落之間的連接,起承上啟下作用,如《歌聲與微笑》等。
以上介紹的幾種伴奏技巧學習起來不是很困難,而將它們在實際彈唱中運用得恰當、自如,使彈唱錦上添花,才是我們學習的目的所在。需要注意的是,運用中切勿畫蛇添足。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