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景德鎮(zhèn)第三期古瓷鑒定研修班結(jié)業(yè)典禮上,面對電視臺記者的采訪,一位來自上海的學(xué)員說:”參加這期研修班的最大收獲就是深入了解了古瓷制作的工藝過程。熟悉不同時期的不同制瓷工藝及其留下的工藝痕跡,就像醫(yī)生熟悉人體解剖一樣重要,否則,就無法準(zhǔn)確判斷古瓷的生產(chǎn)年代及其真?zhèn)巍?/span>”
這話是十分中肯的。因為陶瓷是通過工藝過程制作出來的.而不同時期的胎釉原料性能、煉制方法、成型工藝、施釉手法、裝燒窯具、燒成窯爐結(jié)構(gòu)、燒成氣氛、裝飾材料性能及煉制方法、裝飾技法等等,并不完全相同.這就必然會留下不同時期的不同工藝痕跡。認識這些工藝痕跡,對于古瓷鑒定與辨?zhèn)?,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以景德鎮(zhèn)古代陶瓷制作為例:宋代以單一瓷石成型,燒成溫度和燒結(jié)程度不如明清;早期碗類僅拉坯、過范、剮足三道工序,有手拉痕跡,不及中后期增加鏇坯工序,坯體表面留有刀痕;壺類多拉坯成型,未干時用竹刀壓出瓜棱,不很規(guī)則;裝燒工藝碗盤類早中期多以耐火土(含鐵量較高)做成圓餅或圓圈,頂在無釉的圈足內(nèi)底,吊腳而燒,實物內(nèi)底留有不規(guī)則的“米糊”粘渣;后期采用支圈組合式窯具的覆燒工藝,口沿成為無釉的”芒口瓷”。
元代以瓷石加高嶺土二元配方制胎,可燒大件器物而不易變形,但由于早期高嶺土水洗選礦不精,大件元青花胎體不如明清瓷器細膩。元青花一改宋代以拉坯為主的成型方法.采用過范分段印坯然后泥漿粘接的工藝.瓶罐內(nèi)壁可見手捺痕跡和分段接坯泥漿擠壓痕跡;圈足內(nèi)底除小件如玉壺春瓶等外,多數(shù)為澀底,且由于施釉采用潑釉工藝,釉層有時會出現(xiàn)厚薄不勻現(xiàn)象,釉汁流到底部也需要刮除以防粘連。由于胎體厚重,左手臥撐,右手刮釉不能持久而刮得草率,往往留有未刮凈的釉痕。元瓷裝燒采用墊餅鋪沙工藝,圈足處往往出現(xiàn)粘沙的黑點。元青花以及洪武,永樂、宣德青花的繪制,采用勾線并濃淡拓科技法,兩筆之間的重合處料色特深,由于采用西亞進口的“蘇麻離青”料,內(nèi)含一定量的氧化鐵,凝聚在料深處往往形成鐵銹斑,而且深入胎骨,這與成化以后采用多錳少鐵的國產(chǎn)料,并逐步運用勾線分水技法形成鮮明對比,后者料色勻凈,幾乎不存在鐵銹斑。當(dāng)然明清各期由于青花料來源的不同以及繪制技法的差異,其發(fā)色效果并不相同。發(fā)色效果其實還與釉料成分、施釉方法、釉層厚薄以及窯爐結(jié)構(gòu)。窯位燒成曲線和燒成氣氛甚至氣溫、氣壓。濕度有關(guān),特別是釉里紅、青花釉里紅和銅紅釉的發(fā)色,后者更起主導(dǎo)作用。
洪武青花或釉里紅,原材料來源及技術(shù)都繼承了元代,但釉面泛白黃,釉質(zhì)普遍欠瑩潤,發(fā)色效果多數(shù)欠佳,可能與窯爐結(jié)構(gòu)由龍窯向葫蘆窯或馬蹄窯轉(zhuǎn)型有關(guān),對于窯溫和燒窯氣氛的掌握還處在摸索階段。其露胎的澀底大量出現(xiàn)“火石紅”,則與濕泥墊餅裝燒有關(guān),升溫時墊餅中的水分滲入器底,導(dǎo)致器底始終處于氧化狀態(tài),坯體中的氧化鐵在這種狀態(tài)下便形成紅色?,F(xiàn)代試驗證明,濕泥墊餅粘老糠灰裝燒坯體,燒成后底部露胎處都會出現(xiàn)“火石紅”。
永樂、宣德時的瓷器上出現(xiàn)的所謂“桔皮棕眼”,則是由于燒成后期降溫加速所致。我們知道,釉在高溫下形成液態(tài)覆蓋在胎表面,而胎內(nèi)的空氣必須沖破釉層泄出,形成一個個氣泡。如果降溫階段減緩,氣泡周圍的釉液會將氣泡收縮后所形成的棕眼填滿,使釉面光潔,如果快速熄火,因釉液來不及填平而形成所謂的“桔皮紋”,這種情況柴窯中燒成更為明顯。
成化釉中所使用的二灰(石灰加草木灰配制而成)最少,所用風(fēng)化程度最適中的瓷石制釉果,加上燒成溫度和氣氛最佳,所以釉面肥潤瑩麗,白里微泛青,質(zhì)如美玉。
清三代瓷胎中高嶺土含量為歷史上最高,燒成溫度可達 1300攝氏度以上,故瓷胎堅實,胎體薄膩、瓷質(zhì)精美。
限于篇幅,僅舉數(shù)例以窺全豹。不同時期由于原材料性能和制作工藝不同,瓷器上所留下的工藝痕跡也不同。歷史上或近現(xiàn)代的仿古瓷,無論其如何刻意追求仿制品的“亂真”,總是會留下仿制時期的工藝痕跡,準(zhǔn)確辨識不同時代的工藝制作所留下的痕跡,有利于解決傳統(tǒng)鑒定方法中目測,手觸等無法解決的難題,對于斷代和辨?zhèn)?,減少了許多人為的主觀因素。從某種意義來說,可以成為鑒定學(xué)的一個分支。
瓷器的表面顯微特征與其真?zhèn)舞b別
對于喜好瓷器收藏的朋友們來說,如何識別瓷器的真實年代,判斷其是否以假亂真,是一個永恒的課題。在長期的實踐中,人們摸索總結(jié)了很多方法,而借助于50倍以上顯微鏡,通過觀察瓷器表面的顯微特征,是其中重要的方法之一。
真實年代的判斷:
瓷器以釉作“衣”,不同年代的瓷器其釉質(zhì)的粗細堅松、光澤明暗、氣泡的大小與疏密等等有著不同的表面顯微特征。
一、早期龍泉窯青瓷,北宋龍泉窯青瓷胎骨與早期龍泉相比已增厚,胎土淡灰,底足露胎處風(fēng)赫褐色窯紅,胎微生燒。釉的?;潭群茫詫油该?。釉層中氣泡大且分布稀,紋片不規(guī)則。釉綠中帶灰黃,釉表光澤很強。碗類器物的圈足較為寬矮。
二、南宋龍泉窯青瓷,粉青瓷釉又稱蝦青釉,胎色白中含灰。在顯微鏡下,釉層中因含大量密集的小氣泡和未熔石英顆粒,介入釉層的光線產(chǎn)生散射,使釉層透明度差,釉表光澤柔和,帶一種玉質(zhì)感。
梅子青釉的龍泉青瓷的胎色白。由于燒成溫度高,氣泡和未熔石英粒都很少,?;潭雀?,釉層略帶透明,釉層厚潤光澤,看上去宛若青玉。
三、宋代鈞窯瓷。鈞瓷的釉有三個特征:
(1)乳光釉,即釉呈一種螢光一樣的藍色乳光,會隨光線而變忽不定,由釉層中的極小石英粒造成。
(2)窯變,系各種釉色交匯變化而成,這是宋鈞窯瓷區(qū)別于同時代其它青瓷的重要特點,其中紅、藍色相融形成極度為美麗的紫色。
四、北宋妝窯瓷,汝窯瓷的釉質(zhì)(透明度和開片)和釉色之間有一定的組合規(guī)律:
(1)釉質(zhì)透明的包括粉青和天青兩色,在顯微鏡下釉表特征為:見“針眼”狀氣泡孔;有細小紋片和冰裂紋片兩種;紋片開裂深。
(2)釉質(zhì)不透明的有卵青和天青兩色,在顯微鏡下釉表性為:少見“針眼”狀氣泡孔,開細小紋片,紋片開裂淺。
五、元代龍泉窯青瓷,釉色為粉青帶黃綠,釉層半透明,在顯微鏡下氣泡很多,光澤較強,釉表有細紋片。
六、元代青花瓷在顯微鏡下有密布的霧狀小氣泡中散落著大氣泡,無中等氣泡過渡。同期的青白釉和樞府釉并無這種情況。明初青花瓷釉面也見氣泡,但是大、中、小氣泡混雜,和元青花惟見大、小兩類氣泡的分布不同。有些器物釉表有橘皮紋或棕眼。
七、明永樂窯瓷器,釉面有肥亮感--典型永樂青花,由于燒成溫度較高,釉內(nèi)氣泡較宣德器為少,而釉面有“肥亮”感,但有很大部分永樂器也有較多氣泡,在顯微鏡下,氣泡應(yīng)為大、中、小3種不同類型,永樂瓷的氣泡一般均有大小不同,在鑒定儀器下,凡氣泡一律大小者,要特別注意其時代,永樂的白釉器口、邊角、底,以及釉薄處應(yīng)閃黃和閃白,釉厚處閃淡青色,乃因釉面含較多的鉀和鈉元素所致,這些特征是后世難仿的。
八、明宣德窯瓷器,在顯微鏡下可以看出宣德官窯瓷釉內(nèi)的氣泡成大、中、小不同的氣泡群,群與群之間的間距較疏朗,凡氣泡密集而整齊者大多非宣德瓷。明代宣德青花器的釉面就多數(shù)泛青,俗名(亮青釉)。氣泡大小不一,像云霧般朦朧,民間名為(睡沫釉)。宣德的色釉器亦釉質(zhì)細潤,氣泡密集,同樣大多數(shù)見有(桔皮紋)。其器身和器足時常有亮青色的積釉;不過晚期較少桔皮紋顯現(xiàn)。清代仿品的桔皮紋太規(guī)整,是得刻意;釉泡沒有層次,大小相同,臨別時應(yīng)細心比較清楚,勿輕率大意。
九、明景泰青花瓷,碗的底釉有粉青和淡青兩種,釉層較器身為薄。在顯微鏡下釉層中有極度細氣泡凹陷痕跡,見縮釉點及兩次上釉刷痕。釉表有細結(jié)皮紋。釉汁肥厚,在鑒定儀下釉層中有小而密集的氣泡,使釉層有玉質(zhì)感。器物底面的釉與器身一致,見波浪痕。
十、明成化窯瓷器,成化瓷的氣泡小而密集整齊,不同于典型宣德器大、小不同而疏朗的氣泡群。成化瓷的氣泡已徹底改變了宣德瓷的大小不同而疏散的情況,顯得小而密集,成化瓷的釉面則如脂如玉,光潔細潤;釉面閃淡青色。民初后仿者釉面粗劣多雜質(zhì),沒有成化釉質(zhì)那種肥腴,也沒有垂流而成的一圈積釉。
十一、明正德窯瓷器,正德瓷一般胎質(zhì)較成化、弘治為粗而厚重,制作亦稍粗糙,釉內(nèi)氣泡小而密集,呈魚子狀。
1、明正德官窯青花瓷。正德青花色澤呈藍灰,用的是港西端州上高縣的無名子“石子青”.青花呈色穩(wěn)定、勻凈。在顯微鏡下,釉面青亮,器物邊緣凝釉處因釉厚而顏色更深。在鑒定儀下釉層中有小而密集的魚子狀氣泡。
2、明正德民窯青花瓷。釉有厚薄兩種。在顯微鏡下,厚釉的含微小的氣泡而成乳濁狀,鴨旦青色;薄釉的中泛青。
十二、嘉靖隆慶窯瓷器,紫金釉也叫醬色釉,是傳統(tǒng)的高溫釉,在偉世中的喜靖器,釉色往往呈黃紅色,釉內(nèi)氣泡疏朗而不密集。
十三、清雍正、乾隆青花瓷,雍正仿宣德青花器非常普遍,官、民窯均有出品,這種制品大多是雍正中后期至乾隆前期生產(chǎn)。仿宣德青花用重筆點染模仿宣青的暈散與黑褐斑,但色浮釉中。在顯微鏡下,釉中有氣泡,呈桔皮紋。
以假亂真的識別:
瓷器作偽手法大體可分為舊器改觀和新器作舊兩種。舊器改觀就是通過復(fù)原、配缺、截口和磨口、補釉、復(fù)窯、補缺等方法作偽。新器作舊就是采用種種方法將后仿新器作舊,所見的方法有打磨釉面、藥品處理、高壓蒸煮、水浸、加飾土銹、打破修復(fù)、套口接底數(shù)種。
這些手段必定會使瓷器表面顯微特征出現(xiàn)異樣,給我們的判斷帶來重要依據(jù)。
1、在顯微鏡下探視瓷器表面釉層,老瓷表面的磨損(牛毛紋)縱橫交錯,粗細深淺不一,新瓷則無這一現(xiàn)象。有的作偽者用砂紙擦,線條、方向和力度幾乎都一樣。
2、凡用氫氟酸處理過的瓷器,顯微鏡下可顯現(xiàn)出無數(shù)個被酸腐蝕過的小孔。
3、修補過的殘瓷,在修補過的地方,用顯微鏡觀察,會發(fā)現(xiàn)原來有釉子各地方,布滿了在小不均勻的氣泡,當(dāng)顯微鏡移動到修補過的部位時,氣泡突然缺失或減少。
4、一般認為以前用柴窯燒制的瓷器,因熱量低造成爐內(nèi)溫度改變快,所以瓷釉是氣泡大小不均、分布不勻,用現(xiàn)代窯使用“煤、氣、電”、窯燒制所以釉中的氣泡大小均勻,分布也均勻,在薄釉中多為均勻泡,但在實際中不完全是這樣的,也要靠其它方法加以鑒定,要知道現(xiàn)在做假是多種多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