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全體異口同聲這種現(xiàn)象不是正常現(xiàn)象
【原文】張儀1欲以秦、韓與魏之勢伐齊、荊,而惠施2欲以齊、荊偃3兵。二人爭之。群臣左右皆為張子言,而以攻齊、荊為利,而莫為惠子言。王果聽張子,而以惠子言為不可。攻齊、荊事已定,惠子入見。王言曰:“先生毋言矣。攻齊、荊之事果利矣,一國盡以為然。”惠子因說:“不可不察也。夫齊、荊之事也誠利,一國盡以為利,是何智者之眾也?攻齊、荊之事誠不可利,一國盡以為利,何愚者之眾也?凡謀者,疑也。疑也者,誠疑:以為可者半,以為不可者半。今一國盡以為可,是王亡半也。劫主者固亡其半者也。”
【譯文】張儀想利用秦國、韓國和魏國的聯(lián)合勢力去攻伐齊國、楚國,而惠施想與齊國、楚國罷兵不戰(zhàn),兩人為此而爭執(zhí)。群臣百官都贊同張儀的意見,認(rèn)為攻打齊國、楚國為有利,而沒有一人贊同惠施的意見。魏王結(jié)果聽從張儀的意見,而認(rèn)為惠施的意見不可取。攻打齊國、楚國的事就這樣定了,惠施就進(jìn)宮見魏王。魏王說:“先生不要再說了,攻打齊國、楚國的事果然是很有利的,全國人都認(rèn)為是這樣。”惠施因此說:“不可以不明察呀。那攻打齊國、楚國的事誠然有利,一國人也認(rèn)為有利,為何有智慧的人這么多?如果攻打齊國、楚國的事確實不利,而一國人都認(rèn)為有利,為何愚蠢的人這么多?凡是謀劃之事,是因為有懷疑。所謂的懷疑,是確實有疑;認(rèn)為可以的占一半,認(rèn)為不可以的占一半。如今一國人都認(rèn)為可以,是大王失去了另一半。劫持君主的人就是使大王失去了另一半。”
【說明】本節(jié)故事還是為說明“不從多方面來參照情況”而舉的例子,確實,全體異口同聲這種現(xiàn)象不是正?,F(xiàn)象,某一件事在計劃謀劃階段,總會有人持不同意見,因為每一個人所站的角度不同,看事情的發(fā)展也就不一樣。如果全體異口同聲,那只能說明那另一半人迫于各種原因而改變自己的意見。這種不正?,F(xiàn)象不能使事情朝正常的方向發(fā)展,只能使事情失敗。
——————————————————
【注釋】1.張儀:(?~前310)戰(zhàn)國時著名的縱橫家。張儀為魏人,于魏惠王時入秦。
2.惠施:戰(zhàn)國時期宋國人?!盾髯?#8226;不茍》:“是說之難持者也,而惠施、鄧析能之。”《荀子•非十二子》:“足以欺惑愚眾,是惠施、鄧析也。”《韓非子·內(nèi)儲說上》:“與惠子之言‘亡其半’也。”
3.偃:《書·武成》:“王來自商,至于豐,乃偃武修文。”《詩·小雅·北山》:“或棲遲偃仰,或王事鞅掌。”《管子·小匡》:“定三革,偃五兵。”《荀子·非相》:“與時遷徙,與世偃仰。”《荀子·王制》:“偃然案兵不動。”這里用為停止之意。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