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普魯士人,首先還得看他們最初活動的地方。
古普魯士人是波羅的海人,與拉脫維亞和立陶宛是同一種族,居住在現(xiàn)在的立陶宛以南,波蘭東北維斯瓦河口西部以但澤為中心的西普魯士地區(qū),以及現(xiàn)在俄羅斯的加里寧格勒(以前叫哥尼斯堡)的東普魯士地區(qū)。
日耳曼人在我以前的文章里早已提過,是羅馬人對在萊茵河以東、多瑙河以北的野蠻部落的統(tǒng)稱,包括東、西哥特人、汪達爾人、倫巴第人等等。
日耳曼居住區(qū)域
所以,普魯士人和日耳曼人應(yīng)該不是一個族群。普魯士的詞根在波羅的海語中可能是“沼澤”的意思,所以普魯士的意思可能是住在沼澤邊的人或部落。
1226年,波蘭國王兒子康拉德公爵領(lǐng)地受到普魯士人的襲擾,而康拉德公爵是條頓騎士團成員,因此,條頓騎士團以此為契機,開始了對普魯士的征伐,同時,獲得了神圣羅馬帝國皇帝批準的在普魯士的特權(quán)。
1234年,條頓騎士團在瑟格納戰(zhàn)役中獲勝,控制了普魯士全境?,F(xiàn)在的加里寧格勒即哥尼斯堡就是條頓騎士團最初建立的要塞。
1295年,條頓騎士團購買了波美拉尼亞以及但澤地區(qū),1308年又從勃蘭登堡選帝侯手中購買了紐馬克地區(qū)。
看上圖參考,對東、西普魯士有個大概的了解
從此,條頓騎士團對普魯士地區(qū)實行了200多年的統(tǒng)治。信仰多神教的古普魯士人被迫改宗天主教,并日益被遷移來的日耳曼人同化,普魯士這個民族在16世紀逐漸消失。
1410年,條頓騎士團在與波蘭-立陶宛聯(lián)合王國的坦能堡會戰(zhàn)中戰(zhàn)敗,割讓但澤與波蘭。
1466,條頓再次戰(zhàn)敗,割讓西普魯士與波蘭,并稱為波蘭的附庸國。
1512年,條頓騎士團團長阿爾伯特改信新教路德宗,并成立普魯士公國,仍然受波蘭控制。
阿爾伯特的兒子死后,因沒有子嗣,只能由女婿繼承,這個女婿便是勃蘭登堡選帝侯(神圣羅馬帝國查理四世規(guī)定的7個候選人,圣職選帝侯:美因茨、科隆、特里爾三大主教;世俗選帝侯:波希米亞王、萊茵的巴拉丁伯爵、薩克森公爵和勃蘭登堡的邊地伯爵),因此勃蘭登堡和普魯士合并,稱為勃蘭登堡-普魯士公國。
紐馬克
1660年,取消波蘭的宗主權(quán);1701年,成為普魯士王國。在著名的腓特烈大帝率領(lǐng)下,至1786年,普魯士已經(jīng)成為歐洲強國之一。
隨后在與法國的爭斗中,各有勝負,最后在1862年鐵血宰相俾斯麥上臺后,開始了除奧地利外的德意志統(tǒng)一大業(yè)。
1870年,再度擊敗法國,次年,威廉一世在凡爾賽宮登基,成為德意志第二帝國皇帝。第一帝國為神圣羅馬帝國。
德意志第二帝國疆域
以上,就是普魯士和德國之間的關(guān)系。
順便說一下,有人認為東普魯士主要還是普魯士人血統(tǒng)多,因為條頓騎士團人數(shù)其實不多,而西普魯士如波美拉尼亞和西里西亞更多的是西斯拉夫人(波蘭的影響)。
點擊標題右下方關(guān)注人文悟宇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