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11月12日,北京郊區(qū)一村民家無端被砸出了個大洞。
等主人歸家后, 她發(fā)現了6塊大小不等的藍色冰塊,散發(fā)著幽香。
排除人為惡作劇的可能后,這樁奇事立即引起了轟動。
光看還不夠,大伙抱著好奇的心態(tài)還用手指摳點冰塊品嘗起來。
味道怪是怪了點,但還算不錯,紛紛將其稱為“無根之水”。
甚至有人將其視為包治百病的良藥,每日舔食。
不曾想,科學家很快證實,所謂的“神物”只不過是飛機上掉下的“排泄混合物”。
先前踴躍的吃瓜群眾哭笑不得,只能尷尬地轉移話題:
這么多年,還真不是很清楚飛機上的“天屎”怎么處理的呢?
除了飛機以外,火車、高鐵等現代交通工具又是如何排污的呢?
其實從飛機誕生之日起,如何大小便是一個令人頭疼的問題。
因為那時飛機上是沒有廁所的,飛行人員憋到不行時只能用瓶子等來存著。
直到1921年,才有人開始嘗試在飛機上安裝馬桶這類玩意兒。
所使用的思路也相當簡單粗暴,便是模仿鳥類邊飛邊排泄的習慣。
最先配備成功的是下面這架代號為“Ca.60”的意大利九翼飛機。
“Ca.60”的意大利九翼飛機
你沒看錯,這長得像極了輪船的龐然大物,確是一架飛機。
而且還是一架豪華旅游客機,預計承載100位乘客。
里面除了餐廳和休息室外,最為驚艷的就是它裝有一個馬桶的廁所。
乘客們上完沖水后,排泄物便能通過管道直接沖到飛機外面去了。
遺憾的是,歷史首創(chuàng)的飛機廁所還未使用,Ca.60便在第二次試飛時失控墜水了。
雖說機乘人員都順利逃生,但機身被破壞得十分嚴重,直接被送進了博物館。
如今博物館保存的殘余碎片
不過這一次失敗的嘗試,倒是開啟了飛機廁所的新時代。
沿續(xù)了飛鳥直排式的思路,30年代起基本采用都是“直排”廁所。
飛在天上的人們會擁有馬桶直通高空、風吹屁屁涼的刺激體驗。
那些排泄出的屎和尿呀,就像“天女散花”一樣灑向茫茫大地。
地面上的居民可就慘了,隨時可能被這些惡心的粘稠物砸中。
往往還沒等他們反應過來,始作俑者早就飛得遠遠去了。
早期的飛機
出于人性化的考量,就有一架英國軍機斯特蘭拉爾號開發(fā)出了專屬的哨鳴音。
每當飛行人員要如廁時,就吹出響亮的聲音,以此提醒地面下的人來閃躲。
大家還親切地稱這種貼心的廁所為“吹口哨的屎屋子”。
可這并非長久之計,當飛機要執(zhí)行秘密任務就更不可行了。
戰(zhàn)爭期間,空軍們?yōu)榱嗽诟呖罩小胺潘笔钩隽藴喩斫鈹怠?nbsp;
但主要的如廁方式還是得通過尿布、松解管、夜壺、以及綁在腿上特制尿袋來解決。
松解管(relief tubes):飛機上能直接通往機身外的管道,省去找水瓶子的功夫。
優(yōu)雅的英國士兵們,曾在重型轟炸機上安裝“便攜式馬桶”。
可該馬桶無法沖水,只能靠藍色化學藥片進行分解后隨重力排外。
在這期間,馬桶會排出刺鼻的氣味,將士兵們熏得要死。
當進入戰(zhàn)斗狀態(tài)時,馬桶中的排泄物會不受控制地排回轟炸機里。
而這分分鐘將士兵們逼得發(fā)瘋,更別說好好打仗了,所以該方法并不實用。
等到二戰(zhàn)結束后,才迎來飛機廁所的又一次革命。
當時飛機進入了大客機的民航時代,飛行的高度也越來越高了。
由于低氣壓的環(huán)境容易讓人身體不適,因而增壓型客艙普及使用。
這種客艙要求密閉整個艙室殼體不能發(fā)生氣壓泄露。
于是,人們發(fā)明了一種藍色除臭液體,將排泄物包裹住排入存儲罐里。
它大大解決了乘客的如廁問題,卻依舊存在著諸多不足。
由于飛機上時常會有顛簸,所以這種除臭劑很難做到完全密閉。
也就是說,它仍會發(fā)生泄漏,導致污水排到機艙外。
當污水流到機身外時,遇上低溫就會成為藍色的冰。
它們很可能會在機身或管道撐出縫隙、結成球狀物附在飛機表面。
當海拔下降、氣溫變高后,這些冷凍住的藍色“天屎”便會脫離機身,從天而降。
雖說大部分冰塊會在下降過程中分解,但不排除會有少數藍冰砸向人間。
當它們墜落到偏僻的鄉(xiāng)村地區(qū),人們將視為奇異的天外來物,供奉起來。
這也就有我們開頭提到滑稽的“天降藍冰”事件。
伴隨著民航事業(yè)的蒸蒸日上,藍冰所帶來的隱患不容小覷。
畢竟在高空墜下時,其巨大的沖擊力能穿透屋頂,甚至擊碎人類的頭骨。
為了解決該隱患,1975年美國發(fā)明家詹姆斯·肯普爾發(fā)明了真空馬桶。
肯普爾專利書中的原始插圖
它利用真空環(huán)境的超強吸力, 只要按下沖水按鈕后,馬桶的污水管閥門就會打開。
然后通過氣壓差將污物吸到機艙內的化學存儲箱中。
同時馬桶內使用防粘涂層,只用少量水就能沖洗干凈,不必擔心漏水。
等到飛機著陸后,地勤人員再將滿是藍色液體和污物的化學存儲箱抽干即可。
經歷過大風吹褲襠,異味滿天飛、天屎亂砸人的發(fā)展后,人們終于安全環(huán)保地在飛機上如廁了。
真空廁所
如今我們大多數人坐的飛機上,采用的大多數是這款馬桶。
目測在不遠的未來,真空馬桶將會完全取代曾經的藍色液體馬桶。
至此,坎坷辛酸的空中如廁史總算是告了一段落了。
與之相比,我們另一種交通工具火車的如廁史就顯得非常平淡了。
其實跟早期飛機一樣,很多火車上的排便方式是“直排式”的。
通俗地講,就是將大小便直接排放在路基上,一瀉千里了。
如果你在火車上廁所低頭觀察,就能看到排泄口是直通地面軌道的。
此時,你要是不小心將隨身物品掉進坑內,就很難找回了。
并且,坐過綠皮火車、K字,以及T字的朋友們會注意到一個現象:
每當火車正在進站或是停車時,廁所是不能使用的。等火車恢復行駛后再將廁所門打開,才能恢復使用。
那么,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什么呢?
當列車的高速行駛過程中產生的氣流壓力下,排出的屎尿被分解成極其細微的氣霧狀顆粒。
這些顆粒會彌散在空氣中,與大自然融為一體。這也是為什么我們不會在軌道上看到屎尿沉積物。
可當火車快要進站時,火車的行駛速度就慢了下來。
氣流壓力就會變小,無法對排泄物進行分解。
所以,每當進站停車時,列車員都會把廁所鎖起來禁止使用。
否則,站臺很容易就會變成臭氣熏天的化糞池了。
而這種處理排泄物的方式的缺點是顯而易見的,污染環(huán)境不說。
它還有可能造成疾病傳染,給鐵路養(yǎng)護人員及附近的居民造成健康影響。
過去火車這樣的設計也是實屬無奈,畢竟火車上的空間非常小,糞便處理困難。
不過,隨著時代的進步,國家在2000年以后就開始陸續(xù)采集真空集便器。
也就是用真空方法收集排泄物,不僅不占空間還能節(jié)約水資源。
目前所有的動車、高鐵,大部分的25T型列車與少部分的25G型列車實行這種“真空集便式”處理。
該集便器利用正負壓的原理,當活閥(開關)打開時,借助正壓的壓力使排泄物進入污箱內。
當列車到終點站后乘務員利用專門的管道,將污箱里的廢物接入真空吸污泵站內,進行無公害處理。
這也是為什么當高鐵以及這些批次的火車在進站的時候,不會鎖廁所。
不過這種集便器的推廣使用,也衍生了一種特殊的職業(yè)——“高鐵吸污人”。
當列車回到車站時,他們兩人一組,將入庫檢修動車上的污物全部吸完,只為旅客創(chuàng)造舒適環(huán)境的。
通常清理完一列動車所有污物大約花半個多小時。可并非每次吸污都能順利完成,因為部分乘客會將方便面殘留物、衛(wèi)生巾、毛巾、飲料瓶蓋、塑料袋扔到車廂馬桶里。
這些異物極易導致污物箱發(fā)生堵塞,就必須親自用手伸進污物箱排污口,將其摳出來。
甚至有時候摳出時,會伴有大量的糞便從排污口涌出來。
這容易弄得工作者滿身都是,大大加重他們的工作負擔。
從上文能看出,無論是飛機、高鐵還是火車的排污方式都越發(fā)便民。
可即便再高級的排污方式,最后還是得專門的人員進行清理的。
而我們日益舒適的出行環(huán)境,也正是有了他們在無怨無悔地付出著。
*參考資料
Caproni_Ca.60.wikipedia. on 8 May 2019, at 05:11 (UTC)..Wikipedia.
What Happens When You Flush a Toilet on an Airplane? Andrew Tarantola 10/23/12 4:40pmFiled to: GIZ EXPLAINS
動車上的去污人.央視網
飛機廁所的百年回顧:“天屎”都到哪去了? 作者:胖瓜來源:蝌蚪五線譜發(fā)布時間:2017-01-04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