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子曰: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實者,有矣夫!
朱熹說“谷之始生曰苗,吐華曰秀,成谷曰實(見《論語集注》)”。“有矣夫!”是孔子的感嘆,也是明確批評那些半道而廢的讀書人——只發(fā)芽不開花抽穗的,有!開花但是不結(jié)果的,也有!
孔子所感嘆的是什么呢?應該是自己的三千弟子,除了顏回之外,其他人都很難達到“道德學問有成”的要求,有些人剛開始學習時候還很好,但是越學越不成器,最后連學習都堅持不下來,就跟現(xiàn)在很多學生初中高中都不能堅持讀完,有一些能夠考上大學,拿到畢業(yè)證,可惜在學問上對自己的要求太低了,根本達不到立身的要求,湊合著找個工作可以,至于說文化道德成就,那就太遙遠了。
其實這些都是犯了一個“懶惰”的毛病,正是前邊孔子說的“進,吾進也;止,吾止也!”自己主觀意志不堅定造成的。
【24】 子曰:后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無聞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接著孔子又給弟子們打氣,說“后生可畏”——一定不要輕視年輕人,他們是在先輩的經(jīng)驗積累的基礎上成長起來的,只要肯努力,就會突破前輩的高度,所以孔子說,你怎么能知道將來的年輕人不能超過現(xiàn)在的我們?——所謂“長江后浪推前浪”,超越是必然的。但是他話題一轉(zhuǎn),“無聞”是道德品質(zhì)到了四五十歲不足以“立”——不能得到別人的認可,這種人也就沒什么可怕的了,他再努力也很難有突破性的成就了——孔子這話聽著有些刺耳,不過也很現(xiàn)實,像現(xiàn)在五十歲就開始進入退休年齡了,精力和沖勁都不足了,學習的效率也降下來了,有點小成就還有可能,大成就恐怕不太現(xiàn)實了。當然孔子這里的成就不是財富或者官職,而是道德學問,特別是德行方面,四五十歲之后人更狡猾了,想要改變品性的可能性不大。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