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文壇的頂級大佬基本上都有自己的名號,詩仙詩圣詩鬼詩魔詩佛,個個都響當(dāng)當(dāng)很有范兒。所以不少人一直想給李商隱也安個頭銜,畢竟扛起了晚唐文壇半壁江山的李義山,也確實擔(dān)得起一個響亮的名號。有人打算給他取名“情圣”,卻又覺得不妥,畢竟李商隱一生只對原配王氏和初戀荷花情有獨鐘,算不得是個風(fēng)流才子。后來有人覺得他的詩朦朧成謎,所幸就叫他“詩謎”,這倒也貼切。
而正是這位謎一般的男子,在本期要和大家介紹的這首詩中,卻管起閑事來。他半夜聽到鄰家女女唉聲嘆氣,于是憂心忡忡地寫了首詩,詩名用的是其一貫的《無題》。讓我們一起來圍觀一下此詩:
《無題》
唐.李商隱
何處哀箏隨急管,櫻花永巷垂楊岸。
東家老女嫁不售,白日當(dāng)天三月半。
溧陽公主年十四,清明暖后同墻看。
歸來展轉(zhuǎn)到五更,梁間燕子聞長嘆。
當(dāng)年南北朝民歌《地驅(qū)樂歌》中也有一首恨嫁詩,詩中寫道“驅(qū)羊入谷,白羊在前;老女不嫁,踏地呼天”,可謂將恨嫁女的形象寫得入木三分。而唐代詩人秦韜玉的《貧女》中“苦恨年年壓金線,為他人作嫁衣裳”,更是一語道破恨嫁貧女的悲情。在李商隱這首詩中,則既是對東鄰貧家無媒無嫁妝無法出嫁的擔(dān)憂,也暗藏著自己一生才華卻無法施展抱負(fù)的不滿,可謂句句一語雙關(guān)。
一、二句由陣陣哀傷的箏聲和急驟的簫管聲開篇,不見其人先聞其聲音。詩人聞聲尋人,在楊柳青青的河岸,那櫻花深處的永巷中,找到了樂聲的源頭。三、四兩句主人公出場,這是鄰東的一個姑娘,年紀(jì)大了卻嫁不出,在這三月里每天對著麗日傷春。詩人將這位恨嫁的貧女形象,與惜春聯(lián)系到一起,春去第二年還能再回,但歲月卻不待人,姑娘的青春卻一去不返。
五、六兩句用的是梁簡文帝的女兒溧陽公主的典故,出身皇家的她年紀(jì)輕輕就尋得了好夫婿,“清明暖后同墻看”與上一句“白日當(dāng)天三月半”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東鄰女的境況就更人唏噓不已了。最后兩句再以凄美之景落筆,鄰女歸家后一夜無眠,對著梁上的燕子唉聲嘆氣。
縱觀全詩,既有著對鄰家女的無限同情和擔(dān)憂,更道出了當(dāng)時多少恨嫁女子之痛。最難得的是,詩人其實與女子是心心相惜的,他的懷才不遇與女子的無人娶,都是無人欣賞的結(jié)果,詩人不曾提到自己,卻句句一語雙關(guān),令人心疼不已。這首詩大家喜歡嗎?歡迎討論一、二。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