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有句曰“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之過隙,忽然而已?!比说囊簧嵌虝旱模D瞬即逝。無論你活到多大歲數,其實人的一生只有三個天,昨日,今天,明天。
若一生就給你這三天時間,你將如何度過這三天呢?
晚晴中興名臣曾國藩處世之道,對人生價值的理解應該是最深刻,他有句話說:
中書協(xié)會員王清然手寫真跡:“物來順應,未來不迎,當下不雜,既過不戀”
語出《曾胡治兵語錄》:“當讀書,則讀書,心無著于見客也;當見客,則見客,心無著于讀書也。一有著,則私也。靈明無著,物來順應,未來不迎,當時不雜,既過不戀?!?/p>
事情再多,也只能專注于一件事,做好即可。
意思是 做事情的時候專注于事情本身,不為未來的不確定性所憂慮,也不沉浸在過去的痛苦里,亦不被時下的外界環(huán)境所牽絆,按照當下自己的意志去做自己應該做的事,核心是說把握住今天,活在當下,真正的活在當下。
昨日已成為過去,明天還沒到來,因此,我們就應牢牢的抓住今天。
短短的16個字,蘊含深奧的哲理,如果能真正做到,你的人生將活得輕松自如,有一個精彩人生;如果理解了這句話的精髓,把握住這種做事方法,你將活得成功,什么財富金錢不在話下,將幸福一生。
不要與時間賽跑,時間跑的太快,把握當下。
這句話告訴我們,無論是工作學習要專注,就是專注于于一件事,不要被任何環(huán)境所雜擾,雜事所羈絆。想著昨天,盼著明天,不如把握好今天,今天是作重要。因為明天也將成為今天,所以只要把握住今天,做好今天的事,你終將成為成大事者。
當今社會很多人,總抱怨昨日做得不好,或明天還沒到來,卻忘了今天,我們做好了沒有,做夠了沒有!有些人總喜歡往回看,然后總在抱怨,我昨日忘了做什么,我昨日沒有做什么,我昨日做錯了什么;然則,他們卻忘了看看此刻自己在做什么?!是抱怨完后發(fā)呆,還是選取去彌補昨日的漏洞;是在感嘆完后一如既往,還是選取改正錯誤……大多數人都會選取前者,或許他們認為:既然時間已經過去了,就沒有什么好補的了,事情已經發(fā)生了,做錯了也于事無補了。
“物來順應,未來不迎,當下不雜,既過不戀”
因此,不要總是活在期盼中,更不要活在回憶中,那你把全部精力用在彌補過去了,今天的事還能做好嗎?這并非深什么大道理,而是實實在在一種做事方法,一種活法,這就是曾國藩這句話的高深哲理。
我們來分析,任何人無法把握昨天,因為昨天已成為歷史;我們也無法把握明天,因為明天還是個未知數,可望而不可求;所以,我們只能把握今天,千萬不要把今天的事情拖到明天去做,要今日事今日畢,因為明天之后還有明天。
把握今天,活在當下!
聯(lián)系客服